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陳偉之 >

 東盟成立五十五周年 加強推動經濟一體化

2022-08-02 23:53    作者:陳偉之   來源:陳偉之   VIEW:



 東盟成立五十五周年 加強推動經濟一體化

                 台灣玄奘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陳偉之

  如果說中國崛起是過去四十年來世界上最大的成功故事,那麼東南亞經貿建設的成就,則是堪稱歷史上最嶄新的一頁。在東盟成立五十五周年前夕,成員國決定以更開放的精神,與世界各國進一步強化自由貿易、增進互利。

  東盟是集合東南亞地區各國的一個政府性組織,初期由泰國、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組成。當時基於冷戰背景,主要任務之一是防止區域內共產勢力的擴張,合作側重在軍事安全。此後,為了促進東南亞經濟發展,19678月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五國外交部長在曼谷開會,發表宣言成立東南亞國家協會。

  1984年汶萊獨立後加入東盟,1990年代東盟又分別接受越南、寮國、緬甸及柬埔寨加入;明顯的不再以反共為組織宗旨,而是以力求促進成員國經貿發展為目標。這項改革是追求「全球治理」理想之下,所樹立的嶄新典範,如今見證過去五十五年東盟走過不平凡的道路,創造了東南亞騰飛的黃金年代。

  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曾是高棉王國的天下,其後緬甸、泰國、越南各個王朝的興起,相互爭奪,今日存有五個國家。東南亞的馬來群島則曾是室利佛室、麻六甲、滿者伯夷王朝輪替的江山。但是進入近代以後,除了泰國夾存於英、法殖民帝國勢力之間,得以保持獨立之外,其他地區通通淪為西方列強殖民地,任人宰制剝削。

  然而如今東南亞卻成為世界各國「多邊議程」齊聚爭取的地區,中國、美國、歐盟、紐澳都要插足,分別爭取商簽自由貿易協定。一時之間,東南亞各國高官雲集、接踵而至。但東南亞各國顯然已經清醒,他們要走自己的路,不願再充當列強的附庸。

2010年,東盟率先與中國建立自由貿易區,形成東盟+1,是全球人口最多的開發中國家自由貿易區。2015年,東盟十國在馬來西亞舉行第27屆高峰會議,又簽署成立「東南亞經濟共同體」(AEC),當年1231日起上路,要以集體的經濟力量做好對外貿易的工作。

  東盟最傑出的作為,莫過於發起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邀請日本、韓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參加,由十五個締約國構成,藉以擴大合作對象。這個協定已於2022年元旦生效,旨在透過削減關稅、建立統一市場;作法是由各成員國減讓關稅,各以「立即降至0關稅、十年內降至0關稅」承諾,漸進落實自由貿易協定。RCEP達成後將超越歐盟自由貿易區,成為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經濟體。

  東盟接連以自身為主體推動的國際經貿合作或協定,不但抬高了東南亞的國際地位,也讓世界聽到了東南亞的聲音:合作共贏。不過,東南亞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東帝汶於20025月脫離印尼獨立,而於2006年申請加入東盟,迄未如願。另外,位於大洋洲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僅被列為東盟觀察國。

  就作者觀察,東帝汶位於蒂汶島東側,帝汶島西部仍屬印尼;而巴布亞紐幾內亞位於幾內亞島東側,西半部亦屬印尼;這兩個國家就地理區位而言,都應屬東南亞範圍之內,只是這些地區過去因受西方列強殖民瓜分,才留下今日疆域劃分的古怪現象。

  其實,整個大洋洲都存在同樣的問題,大大小小的島國都曾遭西方列強割據勢力範圍、實施殖民統治。其中紐西蘭、澳大利亞是英國移民主政的國家,如今「東盟+5」都將自由貿易對象涵蓋兩國,實屬難得。又何必排除東帝汶、巴布亞紐幾內亞加入?

  東南亞的民族、文化本就顯得相對多元而複雜;加上政治制度差異亦大,例如緬甸、泰國、柬埔寨都面臨軍人執政的非議,而越南、寮國奉行社會主義,也備受質疑;此外,印尼、馬來西亞、文萊、菲律賓之間的領土爭議,也尚未完全解決。

  總之,東盟十國首長眼前肯於放大格局,致力於謀求境內各國經貿利益,則境內次民族、次文化等等差異,今後必能進一步透過政治協商化除爭議,尋求合作;接著再將其適用範圍擴及整個大洋洲,相信對於推動整個亞太地區的發展,一定能夠更上層樓。

 

作者:台灣玄奘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陳偉之

欄目主持:李威侃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