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正文

讀懂中國經濟「半年報」:2.5%,來之不易的正增長

2022-07-18 08:09 作者:周晶 肖聰聰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閱覽:


  7月15日,中國經濟半年數據出爐。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二季度同比增長0.4%。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得如何?下半年經濟走勢如何研判?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
上半年中國經濟「V」型反彈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疫情多發散髮,不利影響明顯加大,經濟發展極不尋常。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平穩開局。4月以來,主要經濟指標深度下跌,5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收窄,6月份經濟企穩回升,二季度經濟實現正增長。
  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成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記者採訪時表示,「來之不易。我們看統計數據,不是只盯住一個數來講它的大小高低,而是要善於把握這個數的變化,通過對數的變化的分析,進而把握事物發展的狀態,並且找出它的規律性。」
 「從數據變化可看出,我國上半年經濟數據呈現『V』型走勢。」姚景源解釋,「V」型一方面反映出中國經濟韌性強,抗風險能力強,也就是說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另一方面也說明,黨中央、國務院推出的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是及時、科學、有力的,一、二季度經濟頂住壓力實現正增長。
  中國社科院宏觀經濟智庫研究室主任馮煦明表示,在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和疫情衝擊的背景下,上半年實現2.5%的增速並不容易。33項穩經濟舉措出臺以來,助力經濟恢復的成效已經開始體現,經濟「V」型反彈的態勢已經呈現出來。
主要經濟指標:穩中加固 穩中向好
  在上半年經濟成績單中,外貿進出口成績亮眼。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增長13.2%,6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4.3%,比上月加快4.7個百分點。「從數據上看,出口繼續成為表現最佳的經濟引擎。在很多領域,中國經濟與全球產業鏈的融入程度、『掛鉤』的緊密度在加深,而非『脫鉤』」。馮煦明說。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譚小芬也表示,儘管疫情對貨運、物流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隨著一系列穩經濟大盤政策的出臺,我國外貿展現出了較強的韌性。
  作為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之一,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71430億元,同比增長6.1%。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1%,比1-5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投資既是短期穩經濟的壓艙石,也是長期促發展的助推器。」馮煦明分析,從短期來看,投資是逆週期調節的重要抓手。在當前總需求缺口較大、要素利用率不足、經濟運行總體偏弱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的較快增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因居民消費乏力造成的總需求缺口;從中長期來看,固定資產投資還對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揮著補短板、強基礎、攢後勁的效果,是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向上攀升的「助推器」。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分門類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6.2個百分點。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1.2%、31.8%、19.8%。馮煦明表示,在三重壓力疊加、經濟承受下行壓力的同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步伐並未停步、有的領域甚至逆勢加速。
下半年經濟走勢:向好因素累積增多
  在面對國際環境複雜演變,國內疫情衝擊等超預期因素影響下,下半年經濟走勢如何研判?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說,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推進,穩經濟政策效應不斷顯現,我國經濟有望繼續回升,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他指出,「當然,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國內三重壓力猶存,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推動經濟持續恢復還要付出不懈努力。」
 「由於美歐經濟下半年大概率將進入衰退週期,外需可能出現明顯收縮;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要保持下半年經濟反彈的速度和可持續性,需要更加依靠國內經濟大循環。」馮煦明分析,為助力下半年經濟實現強勁、可持續的「V」型反彈:一方面,應加大財政貨幣政策對穩增長的支持力度,及時謀劃儲備「增量政策」,為下半年經濟修復提供助力;另一方面,在加快構建長效機制的過程中,促進房地產、數字經濟、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平穩健康發展。
  在姚景源看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政策效應顯現,我國經濟體量大、市場空間廣、發展韌性足、改革紅利多、治理能力強的優勢將進一步發揮,經濟有望保持恢復發展態勢。他建議,下半年的經濟工作重點要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穩住就業,解決好年輕人的就業問題;二是穩住物價,繼續保持物價運行在合理期間;三是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既要實施好宏觀政策,又要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