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文化 > 正文

詩歌翻譯難在哪裡?如何解決這一難題?

2022-07-27 10:51 作者:李珍   來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文學院   閱覽:

  詩歌翻譯難,這是譯界的「共識」;但到底難在哪裡?這通常與譯者水準有關,也與原文語種有關。因此對於一般譯者而言,不論中譯外,還是外譯中,都是非常難的事情。中國當代詩人、語文教育家周儀榮先生曾經指出:詩歌翻譯難,難就難在對原詩的理解和譯詩的處理以及如何做到形式和內容的辯證統一;這不僅需要有關的知識,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解決這一翻譯難題。他道出了譯詩艱難的主要原因所在,並給出了這一難題的基本解決方法。另外,周先生還指出:譯者要有自己獨特的理論觀點,以此作為詩歌翻譯實踐進行之前的理論準備。
  詩歌是文學中最璀璨的明珠,詩歌翻譯是傳遞域外優秀文化的橋梁。詩人通過精妙地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是文學體裁中最凝練的一種。對詩歌的翻譯,文學界及翻譯界一直存在可譯和不可譯兩種聲音,筆者以為兩者不是完全對立的關係,不存在矛盾和衝突。其實絕大多數詩歌是可譯的,所謂不可譯主要是關注到詩歌被翻譯過程中,韻律、節奏、音節修辝手法等語言本身固有的特點難以被傳遞,甚至被遺漏,但這並不妨礙譯詩對詩歌內容傳遞。隨著世界文化的不斷發展和融合, 中/外詩歌翻譯的形式、內容以及理論也在不斷的豐富發展,並為翻譯工作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在中/外詩歌翻譯理論方面,較有影響的要數中國翻譯家、外語教育家許淵沖先生的三論(即「三美論」、「三化論」和「三之論」)。許先生認為,「三美論 」(意美、音美、形美)是譯詩的本體論。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後是形美,也就是說翻譯是美的創造,所以神似勝於形似,要在傳達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齊備;所以意美為詩歌翻譯實踐與譯作欣賞提供了理論參考。「三化論」(深化、等化、淺化)是譯詩的方法論。分別利用加詞、換詞和減詞等方法,通過意譯來努力達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論」(知之、好之、樂之)是譯詩的目的論。知之是使人理解,這是譯詩的基本要求;然後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歡;最高的境界是樂之,能使人愉快。
  雖然詩歌翻譯難,但許多譯者知難而上。比如中國當代詩人、譯詩實踐者柳嚮陽先生翻譯了多本外文詩集,其中包括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當代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的詩合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他所遵循的翻譯中的「信、達、雅」之準則,已在譯詩實踐中成為了他的自覺;而廣博的閱讀訓練也給他提供了更寬的通道和更高的眼界。譯詩的魅力,不僅源於詩人本身的特質,而且也在於譯者的再創造,尤其是翻譯外文詩歌如何為中文讀者所接受,且還不失韻味與詩性,這是有難度的。柳先生一直在挑戰這個難度,試圖在中國近代譯壇先驅嚴復先生的「信、達、雅」的基礎上作更精準的超越。
  中國當代詩人、翻譯家余光中先生的中文詩歌《鄉愁》就有十多個英文版本;有自譯也有他譯,每個版本都有自己的風格,用詞也有差異,感情的表達也有不同。余先生從自身創作和翻譯實踐出發對詩歌翻譯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提倡採用變通手段,呼籲「以詩譯詩」,再現原詩的音韻美和意象美;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翻譯美學的相關理論不吻而合。他在從事詩歌翻譯實踐時非常注重詩歌音、形、意三個方面的美學傳達;他在詩歌翻譯中深諳變通之道,為傳達原詩的音形意之美採用了大量的變通手段,通過對譯詩的音節進行調整,大量使用頭韻、疊韻、腳韻等變通手段,使詩歌譯文讀起來朗朗上口, 悅耳動聽,很有節奏感。
  凡是譯者都知道譯事之難,相比之下,詩歌講究格律音韻,自然是難上加難。詩歌博大精深,理解已屬不易,況且要譯成外文,其難度可想而知。以詩譯詩不同於雲山霧罩的空頭理論,可以用些似是而非的時髦術語矇混過去,譯詩是要一字/詞一句明明白白地與原詩對照的。語言文字只是一種載體,譯詩主要的就是明確表達意思,至於以何種形式出現卻是次要的。譯詩或多或少在感情色彩上因譯者的個人因素髮生變化;但是有些較好的譯者會花很長的時間去揣摩原作的意義,並盡力把每一個字/詞都用最鮮活,最生動的話語翻譯過來,盡量把詩歌翻譯的「原汁原味」。不過再好的譯者也永遠不會翻譯的與原文分毫不差,所以有能力又愛詩歌的人還是讀原文為好;這樣可以讀出「原汁原味」,品析「有滋有味」。
  好的譯詩都是形式和內容辯證統一的典範。作為文化交流的「中介」,翻譯工作者應當在翻譯實踐中秉承對等原則,盡力兼顧原詩和譯詩格式和內容兩個方面的統一,以使原詩中的內涵和精華在譯詩傳播和接受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就形式而言,它包括三個密切相關的方面:音韻、外形、節奏。詩譯傳達的不僅是字面意義而且是審美情趣。所以,在對同一首詩進行翻譯時,譯者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闡釋,但總的一條規則應是:在不損害原詩內容的前提下,盡量摹寫原詩的形式,也就是重「意合」求「形合」,以詩譯詩。這樣做能夠較為真實地再現原詩風貌,引導讀者體會其「原汁原味」。
  在詩歌翻譯之前,譯者必須先理解原詩的意思,對原詩的語言進行分析,不僅要從語義,還要從文法、語音、修辭等方面進行分析。翻譯應最大程度地傳達詩歌的意境,把某一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神髓「原汁原味」地展現出來,達到文化傳達的目的。英國詩人、翻譯家德南姆認為,譯詩必須保留「火焰」,即原詩的活的靈魂,詩歌翻譯應崇尚異化,異化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展示原語文化風采的一種策略。採用這種策略的譯作力圖保持原文的語言和文化特點,讓譯語讀者感受異域風情,感受到另一種文化的存在及其獨特的魅力。所以,詩歌翻譯應注意異域文化的傳達,從各個角度,採用不同的策略與方法,將不同的文化意境營造體現出來,才有利於不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古往今來,詩歌翻譯因其難度之大在翻譯界和文學界長期處於留白階段。大量好的詩歌因此無譯本可借鑑,因此淪為翻譯和文學領域的空缺之地。詩歌翻譯是連接原文與譯文的紐帶,所以譯者就是翻譯活動的主體,在翻譯過程中譯者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譯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譯文的質量,所以譯者必須清楚自己的定位,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運用適當的翻譯方法,適時發揮譯者的主體性。譯者在保留原詩意象的同時,再加入自身基於對作品的理解,進行主體性再創作,詩歌在這一過程中經過歷時性的解讀,這有助於作品和讀者之間更好地進行交流,從而增加讀者對詩歌的審美性和鑑賞性。
  眾所周知,詩歌翻譯只有理解原詩的語義、文法等相關內容,才能將詩人所要表達的本意翻譯出來,這對於譯者來說是極其困難的;而文化和語言的差異加大了詩歌翻譯的難度,譯者無法對詩歌中的語義和文法準確地翻譯,降低了翻譯效率,耗費了較長時間。針對譯詩速率慢、準確率低等問題,加上人工智慧(AI)近年快速發展,一些科技企業嘗試利用機器翻譯技術來處理譯詩問題。但是就目前情況看,這方面的工作任重道遠;尚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其中有自然語言處理(NLP)與詩歌翻譯之間的關係問題,也有人腦科學的前沿問題。
  文/李珍(作者單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文學院)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