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正文

「地球太空梭」與觀眾跨時空交流 2022年第四屆亞洲數字藝術展面向公眾開放

2022-09-26 09:14 作者:dl001   來源:北京青年報   閱覽:

  本報訊(記者 王斌)腦電信號被「翻譯」成富有藝術感的抽象畫作,AI控制的大象在虛擬太空艙空間中行走……昨日,2022年第四屆亞洲數字藝術展面向公眾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該展覽位於海淀區華熙LIVE五棵松廣場的北京時代美術館,以「地球太空梭」為主題,圍繞地球生態探索展開數字藝術的想象,展出的數字藝術作品以AR、VR、人工智慧等數字藝術手段作為媒介,讓觀眾從中感受數字藝術魅力。展覽將持續至11月13日。
  步入美術館,一座用3D打印樹脂、樂高積木等材料組成的火星生態艙映入眼簾。「00後」藝術家費笑天暢想了適宜人類和其他生命體共生的生態環境,希望以此引發人類對地球生態環境的關注與保護。
  展覽現場,不少觀眾體驗戴上腦電設備,將個性化的腦電信號轉化成獨特的藝術作品。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科研人員自主研發了一套「夢境可視化」系統,能夠將個性化的腦電信號轉化成獨特的藝術作品。項目負責人介紹,基於最近兩三年的研究,「夢境可視化」系統內共有數十種可視化畫作風格,可以傳達出被試者的某種情緒。
  據悉,此次展覽吸引來自中國、希臘、澳大利亞、義大利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及藝術團隊的近千件作品參與展前遴選,最終有40餘件藝術作品參展。整個展覽由4個主題展廳組成,分別以宇宙太空為主題、地球生態為主題、社會科學為主題和智能裝置為主題,參展的藝術家們將生態藝術與數字融合,用數字科技引發觀眾對於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加深刻思考的同時,也帶給觀眾腦洞大開的科技與藝術的幻想。
  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運用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數字藝術語言,在這艘承載人類命運的「地球太空梭」中探討未來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模式。本次展出的數字藝術作品以AR、VR、生態藝術、人工智慧、科技裝置等數字藝術手段作為媒介,與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家及觀眾進行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的「交流」。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結合前沿科技藝術,2022亞洲數字藝術展首次在「數創瓷」數字文創平台推出展覽專屬數字文創門票。數字文創門票以數字文創+線下實體權益形式發行,以數字化的效果呈現展覽特點,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IP版權保護及確權,為本次數字文創門票提供了特有的專屬價值。
  據主辦方介紹,亞洲數字藝術展自2019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三屆,2022年第四屆亞洲數字藝術展再次呈現了一個文化與科技對話的平台,透過數字技術等新興媒介促進文化間合作與交流,持續推動著面向未來的跨領域文化創新。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