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經濟 > 正文

中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相向而行」分享更多開放紅利

2022-11-11 08:51 作者:記者劉菁、馬姝瑞、汪海月、吳慧珺   來源:新華社   閱覽:

  新華社合肥11月10日電(記者劉菁、馬姝瑞、汪海月、吳慧珺)面積相當於16個足球場的車身車間里,800餘臺機器人協同操作,可以同時進行六種車型的柔性生產……在歷時一年多的整體施工建設後,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大眾安徽MEB工廠即將完工。未來,這裡將批量生產綠色、智能純電動車型。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單一市場,也是大眾集團全球業務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板塊。」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CEO葛皖鏑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我們計畫於2023年底前在中國正式投產大眾安徽第一款新能源車型。」
  萬里之外,大眾集團總部所在地德國,中國新能源車企蔚來上月在柏林召開發布會,宣布將在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四個國家建立由產品和服務構成的完整運營體系。
  蔚來計畫於2022年底前在歐洲建成20座換電站,到2023年底,這一數字有望達到120座。

2022年7月4日拍攝的建設中的大眾安徽MEB(模塊化電驅動平台)工廠車身車間。新華社發

  中國於2020年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能源汽車產業是開放的中國市場與世界「相向而行」中最具代表性的產業之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談到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時提出,依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準。」
  數據顯示,自2015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國取消了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
  成為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整車製造企業的特斯拉,短短一年內就在上海完成了建廠、生產、交付,並深度投入中國潛力巨大的內需市場。
  超大市場規模疊加制度型開放等紅利,吸引越來越多的外資車企不約而同加快在中國增資擴產。

9月16日,在匈牙利比奧托爾巴吉,一輛蔚來汽車停放在換電站中。新華社發

  今年6月,寶馬集團在瀋陽的第三座整車工廠華晨寶馬里達工廠正式開業。同月,計畫投資額超300億元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式在長春開工。
  緊臨大眾安徽MEB工廠,包括一座電池系統工廠在內的供應商園區正在建設中,目前已有17家大眾安徽合作企業入駐。而在大眾安徽已就位的260家生產供應商中,有16家為安徽本土企業,另有37家供應商已隨大眾來到安徽並在此投資。
  「我們與位於合肥的衝壓車間供應商建立了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同時,大眾集團還投資了位於合肥的電池製造商國軒高科,並將安徽本地的供應商整合到大眾集團全球供應網路中。」葛皖鏑說。
  今年9月,寧德時代與寶馬集團宣布達成一項長期協議,從2025年開始,寧德時代將為寶馬集團「新世代」車型架構的純電車型供應圓柱電池。此前,寶馬集團與河鋼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從2023年中期開始,寶馬瀋陽生產基地量產車型將逐步使用河鋼集團的低碳汽車用鋼。
  在外資車企深耕中國市場的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也在加速「駛」入海外市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汽車企業出口汽車211.7萬輛,超過2021年全年出口量,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8.9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倍。
  在匈牙利,蔚來投資建設的首個海外工廠宣布於9月投入運營。這個占地約1萬平方米的蔚來能源歐洲工廠將主要生產為電動汽車提供電池更換服務的換電站。
  在泰國,根據比亞迪和泰國當地公司簽署的相關協議,比亞迪全資投資的首個海外乘用車工廠將於2024年開始運營,年產15萬輛電動乘用車,主要銷往泰國本土市場,同時輻射周邊東盟國家及其他地區。
  「比亞迪提供了從能源的獲取、存儲到應用的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在助力全球治理空氣汙染、實現碳中和的同時,走出一條自主創新和全面開放創新之路。」在合肥舉辦的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說。目前,比亞迪生產的電動車已進入到挪威、巴西、澳大利亞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
  投資中國、看好中國,與中國的汽車夥伴互利共贏、共同成長,已成為全球車企的堅定共識。「我們正在不斷拓展研發團隊,快速調整研發戰略,專門為中國消費者開展創新研發。」葛皖鏑說。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層論壇(2022)上表示,寶馬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高端汽車製造商,「對中國供應鏈的實力和韌性充滿信心。」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