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文化 > 正文

潛江發現《關氏族譜》 關羽有無後人留存或可找到答案

2022-11-16 10:02 作者:王本倫   來源:中文網   閱覽:

   千百年來,關羽有沒有後人延續於世,一直是一個謎一樣的存在。日前,在潛江市熊口鎮馬場村7組關小松家發現《關氏族譜》。
 

  《關氏族譜》共22本,詳細記載了世祖關羽至今譜系和延續關係。關羽生二子,長子關平,次子關興。該家譜記載了關平的這一支脈。關平有一子關樾八歲。關平與父親關羽敗走麥城,雙亡後,趙太君偕子樾避難於漳鄉,更姓改名,混跡農家。
 

  從世祖關羽到40世祖琪公,琪公生鸞、福、德、質4個兒子,尊為分支鼻祖。今年50歲的關小松是關羽長子關平的這一支傳承下來的,是關羽的第62代後裔,為分支鼻祖質的後人。
  《關氏族譜》於1997年上春重新編纂完成。該家譜譜系完整,言必有據,宗支繁衍條清縷晰,家譜內容涉及關氏家族世系繁衍、遷徙分布等,具有較高史料研究價值。該族譜的發現,或許可以找到關羽有無後人留存至今的答案,同時,對於研究關羽及三國文化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具體詳見《熊口馬場村發現《關氏家譜》考記》一文。)(王本倫)

延伸閱讀
熊口馬場村發現《關氏家譜》考記
王本倫
   關羽距今1800餘年,在中國是家喻戶曉歷史人物。在民間信仰神殿中,人們將他尊為「左玉皇」,是人們心中的保護神、財神。就連儒、道、佛家也將他推到至高的地位,分別封他為「武聖」、「大帝」、「伽藍佛」,可見關羽在中國的地位之高,影響之大。因此,關羽的世系,千百年來為世人所關注。關羽有沒有後代延續於世,一直存在爭議。
   11月8日下午,我到馬場村瞭解當地人文歷史,遇到市委常委、秘書長陳慶忠正在調研,陪同的熊口鎮黨委書記張振成告訴我,馬場村發現關羽的後人。這讓我感到很驚奇,立即暫停了手頭正在做的事,由村裡人帶路,先是找到7組的關成新,他正準備去學校接放晚學的孫子。關成新是關羽的後裔。得知來意後,關成新告之《關氏族譜》在兄長關成武的家里,並先帶我們到7組他兄長家。
 

 關羽的第62代後人關小松和第61代後人父親關成武
 

關羽的第61代後人關成新

    關成新從關成武的房裡將一個陳舊的木箱搬到正屋後院。打開箱子,裡面裝的是滿滿的《關氏族譜》,有22本。關家又將一位老人用輪椅推過來。輪椅上的老人就是關羽的後裔關成武。關成武今年72歲了,已中風。我問關成武老人是關羽的第幾代後人,老人沒有絲豪猶豫,脫口而出:「61代!」隨後,一句話也問不出。我快速翻閱了族譜,拍了照。心想,知道了位置,明日再來。誰知,第二天,我聯繫關成武的兒子關小松時,告知關成武老人家剛過世,甚是遺憾。勸慰小松節哀!想必「61代」這幾個字,是關成武老人生前最後最重要的記憶。
    幾天后,我和關小松取得了聯繫。關小松是關羽的第62代後人。從《關氏族譜》上看,關小松是關羽長子關平的這一支傳承下來的。
  《關氏族譜》五大房總譜記載,關氏祖系十厘清晰。關羽的曾祖父為光昭公,祖父裕昌公,父成忠公。世祖關羽生於西元160年6月22日,終於西元219年12月7日,享年60歲。關羽生二子,長子關平,次子關興。二世祖關平生三世祖關樾,依次四世祖關耀、五世祖啟聖……到40世祖琪公,生鸞、福、德、質4個兒子,尊為分支鼻祖。質公長子紹通公以大宋紹圣年間鄉薦(公元一零九四至一零九五年)進士官秦御史時,因金人變生,朝命公監造軍器,公偶違期限,被貶至沱潛(今潛江)白覆驛,而驛臣又降其職,公羨俗美,爰置邑田,潛江至此始有關姓。質公次子紹賢遂由之由籍潛北泗河場,轄邋遢一十三垸,東至走馬嶺,西至人和垸,南至葛拓,北至官場,人丁繁衍,合族興旺。紹通公子良公居長亭垸(今熊口西北),瓜衍族繁。」族譜記載的清楚明瞭。今人關小松輩為關羽第62代後裔,關羽第40世祖琪公之分支鼻祖質的後人。據關小松講,此前,他們並不在馬場村。58世肇炳從徐李全心關家莊遷到後湖紅星8隊關老臺,59世啟樞從關老臺遷到馬場村。
   我之所以感到驚奇,是因為千百年來,關羽有沒有後人留存於世,一直是一個謎一樣的存在。目前,存在兩派觀點。
   一派以正史料為代表的,認為關羽無後人留存於世。佐證的依據是史料《三國志》,以及其他重要史料《晉書》、《蜀記》等均未有關氏後代留存記載。《三國志》《關羽傳》中僅有一句:「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其他如妻兒等均沒有記錄。裴注《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關於關羽後裔僅這一條記載,說龐會滅關氏,關氏被滅門,關羽沒有後代傳襲下來。《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中有記載:「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于臨沮。」關羽時被孫權大軍所困,關平本是可以走的,但卻選擇留下來救關羽。最後落得父子雙雙被擒,被斬首示眾。次子關興為病死。《三國志 關羽傳》記載: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關興是英年早逝。正史未有關氏後代記載,可以從兩個方面解讀,一是史學家只記載了關平、關興之死,並沒有否定關氏無後代傳承。二是關氏後代為保命,隱姓埋名於民間。陳壽、王隱等史學家不可能知曉。我以為史學家的態度是嚴謹的,不知曉的寧可不寫。因此,正史無記載,不能憑此作為斷定關氏後代無有留存的依據。 
   另一派以《關氏族譜》為依據,認為關羽有後人留存於世。我在本次發現的《關氏族譜鸞、福、德、質總譜序》中查到這樣的記載,「世祖關羽年十七娶胡夫人,生二子,長子諱平,字定國;次子諱興,字安國。」「我祖平公少時即隨父事漢,征戰疆場,後受困于當陽麥城,同殉國難。趙太君偕子樾,公八歲避難於漳鄉,更姓改名,混跡農家,至晉乃回荊州復關姓,號樂隱先生,守祖父墓。因痛祖父同亡,號泣漳鄉,築室墓傍,服三年喪,壽八十而卒,葬紀南城北,此荊州關姓之所由來也。」此段記錄,簡潔詳實,交待了來龍去脈,很珍貴的史料。關氏世系的演變,該族譜也有記載:「遞至四十代琪公,琪公生四子,鸞、福、德、質,後尊為分支鼻祖。鸞祖守聖陵住當陽,福德二公住江陵龍灣南北岡,皆繁衍昌盛,人文尉起。現保留存舊族譜,即為龍灣南北岡啟喧公號曉峰所纂,其曾留學日本,任民國國會參議院議員。」關於關羽的後代,《荊州府志》、《江陵縣誌》也有記載,關平有一個兒子叫關樾,在關平戰死以後,東吳占據荊州後,關平的妻子帶著8歲的兒子關樾避難,給孩子改姓換名在鄉下隱居,才躲避了東吳的追捕。西晉滅掉東吳之後,關樾才從隱居生活中回歸荊州。當時,潛江屬荊州管轄地。荊州地區一帶關氏族譜中記載的後代為關羽的嫡系後人,具有可信度。插一個小曲,馬場村有個千年傳說,關羽率兵追曹操至華容道馬場地帶,看見這裡水綠草翠,下令在馬場村地帶屯兵放馬。而關平一生是緊隨父親征戰的。馬場村的附近有一個關老臺,民間口口相傳是關公的後代。清朝康熙年間,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時,發掘出關羽的墓磚。磚上刻有關羽祖、父兩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以及關羽的家庭狀況。朝廷對此進行了確認。乾隆特許關氏家族世襲五經博士的榮譽官職。這個後人正是關平的兒子關樾的後代。
   1990年夏,河南鄧州市檔案館主任劉殿信在整理檔案時發現,看到《南陽日報》上刊登的一條關於鄧縣溝林鎮發現《關氏家譜》的資訊,該家譜記載關羽除和胡氏生了關平、關興兩個兒子外,還有第3個兒子關索。目前,該家譜存在鄧州市檔案館。這部《關氏家譜》始修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但該家譜在關索之後,出現譜系空白。家譜顯示,關索與後人的延續關係在家譜現斷代,空白了9代。其真實性存疑。比較而言,潛江本次發現的《關氏家譜》和《鸞、福、德、質總譜序》延續關係完整,不存在斷代現象。目前,山西運城、河南許昌、河北冀縣、湖北荊州等地乃到海外皆有關氏後人。我們有理由相信,關羽有後人延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潛江馬場村《關氏族譜》,為我們提供了這種可能。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崇尚英雄,敬仰英難,這是一個民族的英雄情結,精神寄託,而關公正是人們心中的忠義勇武的英雄典範。
   探究《關氏家譜》意義,已經超越了關氏家譜的本身。我們從中感受到的是一種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和民族精神。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