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正文

長江口二號古船成功打撈出水

2022-11-21 10:19 作者:記者孫麗萍   來源:新華網   閱覽:

11月20日在「大力」號上拍攝的等待作業的「奮力」輪。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新華社上海11月21日電(記者孫麗萍)採用世界首創的「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 我國迄今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21日在長江口水域成功實施整體打撈。
  從20日夜間到21日凌晨,萬噸「大力」號與我國自主研發的古船整體打撈專用工程船「奮力」輪攜手,在長江口二號古船所在長江口橫沙水域完成各項調試,啟動智慧打撈監控系統,對這艘清代沉船實施水下整體打撈。

11月21日拍攝的長江口二號古船桅杆出水畫面。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長江口二號水下考古遺址,包括古船船身、海水和淤泥,被緊緊包裹在22根鋼鐵弧形梁構成的「考古沉箱」中,整體重達8800餘噸,在提昇作用下以每小時約4米的速度逐漸浮出水面。21日零時40分,長江口二號古船的桅杆率先出水。

  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副局長周東榮告訴記者,11月20日至25日,長江口海域有大風天氣,氣象、潮汐等條件複雜多變,打撈長江口二號古船的「時間窗口」被一再壓縮。
  長江口二號古船是一艘清代貿易商船,船長約38.1米、寬約9.9米,已探明有31個艙室。它是我國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保存最為完整、船載文物數量巨大的木質帆船。「長江口二號古船的發現,印證了上海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更是近代上海作為東亞乃至世界貿易和航運中心的珍貴歷史見證。」上海市文物局局長方世忠說。
  「長江口二號古船成功打撈出水,是水下工程技術與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完美結合,為國際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中國案例、中國模式、中國經驗。」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關強說。
  據悉,未來數天內,根據氣象潮汐條件,「奮力」輪將「懷抱」長江口二號古船駛往位於上海楊浦濱江的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讓長江口二號古船在黃浦江畔「安家」。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