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際 > 正文

多國採取行動保護候鳥遷徙

2023-02-16 08:34 作者: 劉玲玲 周卓斌 鄒 松 宋亦然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閱覽:

  核心閱讀
  統計表明,全球有1萬多種鳥類,其中40%是遷徙性的。作為地球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鳥類遷徙對於農牧業生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
  
  最新發布的《世界鳥類狀況》報告顯示,受到棲息地萎縮、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幾乎一半的鳥類物種數量在減少,1/8的鳥類面臨滅絕威脅。近年來,國際社會積極採取行動,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提高公眾保護意識、加強多邊合作等措施,努力改善候鳥遷徙沿途環境,幫助候鳥安全遷徙。
  加強環境保護
  守護遷飛通道
  「我看到了8隻燕子,一群椋鳥!」在法國盧瓦爾河地區大區旺代省南部艾吉永海灣,法國鳥類保護聯盟的研究員弗朗索瓦·莫里納利正通過雙筒望遠鏡觀察鳥類。在他旁邊,志願者仔細記錄飛過候鳥的數量。
  每年秋冬季節,法國鳥類保護聯盟都會在這個被列入自然保護區的海灣對鳥類遷徙情況進行監測和統計,以掌握候鳥遷徙活動路線和規律,到今年已經持續30餘年。據統計,每年艾吉永海灣會迎來70至80種遷徙候鳥,數量約有40萬隻,其中大多數將飛向非洲大西洋沿岸或西班牙。
  莫里納利介紹,為給遷徙候鳥提供更加穩定安全的棲息地,法國政府採取多項舉措,先後推出3個濕地行動計畫,通過新建濕地保護區、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加強科教普及等多種方式,促進濕地可持續利用。此外,在遷徙季節,法國多地通過安裝綠網、劃定特定保護區域等,為鳥類遷徙時中途停留創造良好條件。例如,法國奧克西塔尼大區在兩個海濱區域安裝了綠網,為黑頭鷗、燕鷗等遷徙鳥類劃定生活區域,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這一區域嚴禁居民進入游泳,違反者將面臨罰款等處罰。
  氣候變化、地貌和土地使用方式變化以及公共照明等都會影響候鳥遷徙行為,尤其是公共照明帶來的「光汙染」會干擾候鳥的晝夜節律,並導致一些鳥類在遷徙過程中迷失方向。在候鳥遷徙期間,蘭斯高山地區自然公園周邊20個市鎮每天從午夜到凌晨5點關閉公共照明,並呼籲周邊更多城市加入減少「光汙染」的行列,保障候鳥安全遷徙。
  法國環保組織和鳥類研究機構等也積極加強宣傳和科普,提昇人們保護鳥類的意識。在艾吉永海灣監測的鳥類保護聯盟的工作人員,每個週日下午都會向遊客發放圖文並茂的宣傳手冊,講解候鳥遷徙的過程,提高人們愛護鳥類的意識。「法國各個自然保護區都會定期組織科普活動,通過網路視訊講解、實地觀察等方式讓人們更加深入瞭解候鳥的種類和遷移特點,從而推動更多民眾加入到保護候鳥的行列中。」莫里納利表示。
  鼓勵民眾參與
  提供舒適家園
  裁好膠合板、留好合適的洞口、固定在離地約5米且背陰的外牆上……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安置一個鳥巢,為雨燕提供一個舒適溫暖的家。
  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在其網站提供了安裝鳥巢的詳細指南,幫助英國居民參與保護雨燕計畫。相關組織還與英國地產商聯合研發出一款有空腔的建築磚塊,可以安裝在新建房屋合適位置,方便雨燕在裡面築巢。
  每年4月,從非洲啟程的雨燕抵達英國,開始築巢並繁育後代。由於老建築翻新或重建、森林砍伐、食物來源減少、氣候變化以及土壤和水資源汙染等因素,過去20年間,雨燕在英國境內數量下降58%,已被列入英國最瀕危鳥類紅色名單。
  英國狩獵和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研究主任安德魯·霍德萊斯認為,有效保護列入紅色名單的鳥類,提高其繁育成功率至關重要。包括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在內的多家鳥類保護組織聯合發起倡議,鼓勵英國民眾在住房和社區的建築外牆為雨燕提供簡易鳥巢,為其繁育後代提供便利。
  鳥類保護在英國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和歷史傳統。以創建於1889年的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為例,該協會會員人數超100萬,覆蓋英國200多處自然保護區。除推動鳥類保護科學研究、提供政策建議和推動立法外,該協會還不斷推動提昇普通民眾保護鳥類的參與度。協會針對青少年會員發起的「大型花園觀鳥」活動,已成為年均參與人數超過50萬、全球最大規模民眾參與的野生鳥類調查活動。在2022年的活動中,參與人數達到70萬。
  此外,普通民眾還可以通過動物保護組織開發的「雨燕繪圖」手機程式,在春夏季將觀察到的雨燕數量、行蹤、鳥巢位置等資訊上傳,便于科學家對繁育期的雨燕有針對性地加強保護。2021年,「雨燕繪圖」程式收到的觀測記錄量同比增加了67%。
  飛機讓路候鳥
  織密保護網路
  每天日落前半小時,數百萬隻穀倉燕在天空聚集,形成一張巨大的「幕布」。牠們鳴叫、旋轉、俯衝,然後扎進隱藏在蘆葦叢裡的巢穴……這一壯觀的景象吸引著各地的鳥類愛好者,他們穿過維多利亞湖濕地,來到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的莫里蘭山,感受鳥類遷徙的特有風采。
  南非一年四季溫度適宜,是重要的候鳥遷徙中轉站或目的地。在全球已知的8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有兩條經過南非。每年有300萬到500萬隻穀倉燕從北歐出發,長途跋涉抵達南非,在這裡繁衍生息。莫里蘭山一帶是南非最大的穀倉燕遷徙目的地。
  而在距離濕地2.6公里的地方,坐落著南非三大最繁忙機場之一——沙卡國王國際機場,該機場每年客流量在500萬至600萬人次之間。為了減少對穀倉燕的影響,南非鳥類和環境保護協會在機場建設前開展了長達4年的穀倉燕行為習慣監測和機場可行性評估。確定了穀倉燕的來訪時間、飛行習性等之後,機場選址纔得以確定。
  同時,機場減少了穀倉燕出、回巢時段的航班數,並花費巨資安裝雷達系統。如果有燕群與飛機同時進入航道,雷達會發出預警,飛機便可及時給燕群讓路。機場還建造了減壓壩以減少對濕地的破壞,並對噪聲、有害垃圾進行嚴格監控。
  在南非,學校課程設置、郊遊項目中都會涵蓋鳥類識別和保護的內容。每年鳥類繁殖季,南非的鳥類保護組織在各種媒體上加強科普宣傳,提高公眾愛鳥意識。同時,鼓勵民眾採取包括懸掛鳥箱和鳥食、避免在候鳥繁殖季修剪草地或灌木、看管好具有捕食鳥類傾向的寵物等措施,為候鳥在南非繁衍生息保駕護航。
  (本報巴黎、倫敦、約翰內斯堡、北京2月14日電)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