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文化 > 正文

心理語言學是什麼?它到底有什麼用途?

2023-02-27 09:32 作者:李立   來源: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閱覽:

  心理語言學(英文psycholinguistics或psychology of language)是通過心理學來研究語言學的交叉學科;它從心理過程和語言結構的對應關係來研究人類語言機制的構造和功能。這門交叉學科涉及人類個體如何掌握和運用語言系統,如何在實際交往中使語言系統發揮作用,以及為了掌握和運用這個系統應具有什麼知識和能力。
  心理語言學有兩個主要的研究方向:行為主義的研究方向和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在上世紀50年代,心理語言學主要受行為主義心理學和描寫主義語言學理論的影響,當時的心理語言學家用行為主義的觀點來解釋心理語言現象。後來心理語言學受認知心理學,特別是生成轉換文法的影響,認為行為主義不能解釋言語活動中的許多現象。
  人類對語言的處理是語言的原則和心理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心理語言學所研究的「客體」是語言,但研究的實質不僅僅是心理學所關心的心理機制或語言學所關注的語言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而是語言使用者的心理機制的運作過程和運作規律以及包括哲學在內的一切同語言相關的思維現象。
  心理語言學目前研究的問題包括言語的知覺和理解、言語的產生、語言的獲得、言語的神經生理機制、各種言語缺陷、言語與思維的關係等。這些問題的解決對學習理論、思維理論、兒童心理髮展理論的研究都會起很大的作用。此外,心理語言學對計算機的語言識別等人工智慧的研究也有應用價值。
  從資訊加工的觀點來看,心理語言學是研究個體言語交往中的編碼和譯碼過程。由於研究對象的特點,它與許多學科有密切關係,除心理學和語言學外,還有資訊論、人類學、統計學等。在方法上,它主要採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當前以資訊加工觀點研究認知過程是其主流,而運用腦科學手段研究語言的生理-心理機制,是心理語言學研究的熱點。
  心理語言學的研究在美國開展得比較早,該國在1954年出版了名為《心理語言學:理論與問題概觀》的文集;這是心理語言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俄羅斯、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也都有學者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其特點是力圖使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與本國的心理學傳統相結合,從而具有嶄新的研究範式。
  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雖然較晚,但還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我國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倡導者和主要創始人桂詩春教授在上世紀70年代率先將心理語言學引入國內,先後出版了《心理語言學》(1985)、《實驗心理語言學綱要》(1991)等專著,從而使這門學科在華夏大地「開花結果」。
  總之,心理語言學要發展成為一門既能把心理學和語言學研究融為一體又有別於心理學和語言學研究的獨立的交叉學科,還需深化人的思維和心智方面的研究。毫無疑問,在學術界的共同努力下,心理語言學研究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為人類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李立(作者單位: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