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文化 > 正文

應該如何對待母語?

2023-10-14 21:56 作者:馬良   來源: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閱覽:

  母語(英文mother language)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母語專指一個人的嬰兒期和幼年期間自然學到的語言,即第一語言;廣義的母語是指本國的語言,即自己國家的語言。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母語呢?
  199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一般性大會宣布:從2000年起,國際母語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設定在每年的2月21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
  然而,在UNESCO繪製的《全球瀕危語言分布圖》(2009年)顯示:印度共有196種語言瀕臨滅絕,是瀕危語言最多的國家;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和印尼,瀕危語言數量分別為192種和147種。
  在母語遺失方面,澳大利亞是全球最為嚴重的國家。在澳大利亞人的語言遺產中,有95%已消失殆盡。由於受殖民運動的影響,土著語大幅度減少,現在普及下來的是白人殖民者留下的澳大利亞土著口音英語。如今,澳大利亞的母語不到50種。
  母語不僅僅是語言,它還塑造了我們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母語體現著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進而影響到我們看待事物的視角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因此,母語不僅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的來源。在學習和使用母語時,我們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本族的文化形態和思考方式。
  法國著名作家阿爾豐斯•都德先生曾經說過:「母語是民族的標誌和象徵,一個民族的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母語,而且是該民族的象徵,代表著該民族的靈魂。
  母語維護是保護和推廣母語的活動,目的是保護母語不受外來語言的影響,儘可能地保留母語的語音、詞彙、文法、文化等方面的獨特表達,以保障母語的可持續發展。母語維護需要政府部門、學術研究機構和廣大民眾共同參與。
  保護母語,有利於增強公民的國家認同、文化認同、心理認同,有利於促進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繁榮。正如中國著名學者周海中先生曾經所言:「保護母語,就是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也是守護自己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
  外國保護母語的立法和政策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如法國、德國、義大利、俄羅斯等都制定法律或政策保護母語。需要說明的是,突出母語與學習外語並不矛盾,突出國家通用語言與保護少數民族語言也不矛盾,兩者不是對立關係,不是二選一。
  因此,依法依規對母語保護、學習和使用,提昇其法定地位、文化作用和強制保障,是一個需要全體公民積極參與和長期堅持的系統工程。以做中國人為榮,說母語為傲;這就是自信,也是我們對待母語應保持的正確態度。
  文/馬良(作者單位: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