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文化 > 正文

龔鵬程|敦煌賦

2024-05-25 16:26 作者:龔鵬程      閱覽:



 

 

龔鵬程,1956年生於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九十多種。

辦有大學、出版社、雜誌社、書院等,並規劃城市建設、主題園區等多處。講學於世界各地。並在北京、上海、杭州、臺北、巴黎、日本、澳門等地舉辦過書法展。現為美國龔鵬程基金會主席。

 

賦這種文體,本是不歌而誦的,故須有詩的意味和韻律感,卻又不是詩。同時它是鋪陳的。一件物事,要鋪展開來描述,就其上下左右而寫之。所以最早荀子《賦篇》講的常是細物。可是爾後賦之正宗,卻是《三都》《兩京》這種描寫宮室城郭的大賦。因為恢宏磅礡,能以一地顯一時代之美,見品物之繁、觀人文之盛。

此體地位崇高,古人編文集時,通常都會把它放在最前面。五四運動以後才反過來,恥笑它是字典、是堆砌、大而無當、繁文寡情;把古時放在文集末尾的隨筆、雜俎、小品拿出來推崇。應了“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那句古話。

近年文化復興,漸有轉機。許多地方開始找人寫賦,刻石記盛;媒體則推波助瀾,也要百城千城的去徵文取賦。可是,文章之道,廢缺既久,豈是說復興就能復興的?

我也嘗應一些政府之邀寫賦,這篇《敦煌賦》即是應敦煌市政府之邀所作。凡有正體字版、簡化字版、注釋、語譯,附請指教。

古之士人,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兼且觀象隨時、氣類相感,故輒能賦山川而歌匯物。自己的情志發抒了,山川也獲得了點染,呈現為一個有意義的世界。今茲文衰道廢,陰陽運化、江海岩嶺、城郭宮室與夫草木蟲魚,皆無士夫參贊、人文點染,所以愈來愈索莫乏氣。我的賦,當然還不足以作為示範,但希望借此文章華國、敷染人文之用心,祈能獲得回應!


敦煌賦
龔鵬程

 

黑水西河,橫截昆侖1。其越姑臧而抵三危,則鶉首之次,仰叩帝閽2。地氣壯美,球琳琅琨3。擅瓜泉沙水之利,總雍坁歧隴之賁4。於是堯竄三苗、帝馳六馭,華戎並化,孕育靈根5。

既而秦晉遷允戎於東洛6,月氏俱烏孫而西奔7。匈奴控弦,漢武施屯。旂雷幡電,波譎雲翻。敦煌遂郡,以固藩垣8。

爾時,霆擊沙漠,公主出關;葡萄入塞,簡輶時還9。戈鋌掃霓之威、玉帛輸通之盛,和鑾旄羽,震動瀛寰。訝磧荒駝苦兮,遊子行商,望玉門而投止10;怵雪野冰蠻兮,龍師風伯,倚疏勒為琅嬛11。殊方共轡,別屬交攀。而傳使忽極黑海,象教遂亦東頒12。

蓋月氏既逾蔥嶺,崇佛貴霜。諟譯傳誦,仍返敦煌13。於時敦煌儒風炳蔚,五龍傳芳14。大姓雄起,經術甚昌;中原儒墨,又輒避地西翔。東來白馬,適相湊泊,故析疑論難,盡發智藏15。兼且三夷競入,五涼迭王,於茲樂土,實維文明繁勝之邦16。

唐初經略,則置沙州豆盧軍,吐谷渾語云歸義也。及三輔既亂,河湟弗安。吐蕃遽摧陷之,辮髮左衽,民物凋殘17;張義潮始光復之,繕甲輸心,力挽頹瀾。漸且悉收河隴,北庭再完,六州山河,煥然舊觀18。

逮乎唐末,其孫以西漢金山國脫唐自官,而受制回鶻,無以自寬。曹議金乃復舉歸義之纛,以協人情、以正衣冠。歷後唐、後晉、後周以迄於宋,功烈垂盡,始為西夏所漫19。其間刀騎紛紜,血肉剜瘢。然義士振氣,不憚危難,而文教藝華,甚且更肆興繁。

良以禮樂未荒,經訓合於性情;宗教時用,空智益於民生,故思維藝事彌致厥誠。若其雕畫建築,初承域外,漸有唐音,雍容舂雅,極美極精20。而密教轉騰於吐蕃,誦法觀音,化戾化獰21。真言瑜伽、禪教因明,一樹俱榮,咸與儒道相爭鳴。斯為國史之異數也,孰有其行?

然自茲以後,元氣漓矣!窟洞之功日寡,戰略之地堪疑。明嘉靖三年,竟閉嘉峪關,撤軍民而東之。至此,敦煌遂等棄遺,葉離其枝,而為吐魯番所私。至清雍正三年始再於此設沙州所,恢復治旗。次年改衛,徙民入移22。人氣雖或漸舒,而曩昔風力不復可知,外人則覬覦來欺焉。

光緒末造,洞見藏書。纂抄萬卷,勝擬石渠;囊括四部,尤多佚餘23。以致英法日俄所謂考古探險者咸來捆載,竭澤而漁。歸則相與爬梳,日耨宵畬,而“敦煌學”乃流布於天下,徒令我人憾愧唏噓而已。

夫鮑照之賦蕪城,嘗曰四通五達之莊,廛闬撲地、歌吹沸天,一旦燬墮,不免孤蓬自振、驚沙坐飛。敦煌其亦類乎此歟?

然地由人興,天何限予?風沙戈礫之中,既嘗繁榮,則七日來復,必將窮而後通。

於是擴縣為市,再豁鴻蒙:用風電光熱之力,增農林工牧之功;招商引資,理水疏風;文博之會,展演之宮,石窟藝文數字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中;葺古蹟以供遊憇,闢馳道以繼鑿空,仰博望之遺烈,儕定遠而隆豐24。貞下既已起元、積健便自為雄25。持之若遂以恆,盛業將其難窮。

抑且老子竺志古道,荀卿兼法後王,一帶一路,山梯海航。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機,申敦煌城市宏啟新生之祥。懷德安土,君子自遊內外之方26;游藝依仁,天下歸仰日月之光27。揆諸《漢書》應劭注曰:“敦,大也;煌,盛也。”今茲盡力於此,將真盛大堂皇矣。贊曰:

猗歟緝熙兮,光耀西陲。金天麗止兮,天馬驅馳。

民物通會兮,博望致思。藝林英瑰兮,儔儕者誰?

壘塞封土兮,興廢序時。大觀繼美兮,慕願久之。

炳文維新兮,竚望前師。盛德無隅兮,名以為期。

 
丁酉小雪,廬陵龔鵬程寫於敦煌


 
 

敦煌赋(简体字版)

 


黑水西河,横截昆仑1。其越姑臧而抵三危,则鹑首之次,仰叩帝阍2。地气壮美,球琳琅琨3。擅瓜泉沙水之利,总雍坁歧陇之贲4。于是尧窜三苗、帝驰六驭,华戎并化,孕育灵根5。

既而秦晋迁允戎于东洛6,月氏俱乌孙而西奔7。匈奴控弦,汉武施屯。旗雷幡电,波谲云翻。敦煌遂郡,以固藩垣8。

尔时,霆击沙漠,公主出关;葡萄入塞,简輶时还9。戈铤扫霓之威、玉帛输通之盛,和銮旄羽,震动瀛寰。讶碛荒驼苦兮,游子行商,望玉门而投止10;怵雪野冰蛮兮,龙师风伯,倚疏勒为琅嬛11。殊方共辔,别属交攀。而传使忽极黑海,象教遂亦东颁12。

盖月氏既逾葱岭,崇佛贵霜。諟译传诵,仍返敦煌13。于时敦煌儒风炳蔚,五龙传芳14。大姓雄起,经术甚昌;中原儒墨,又辄避地西翔。东来白马,适相凑泊,故析疑论难,尽发智藏15。兼且三夷竞入,五凉迭王,于兹乐土,实维文明繁胜之邦16。

唐初经略,则置沙州豆卢军,吐谷浑语云归义也。及三辅既乱,河湟弗安。吐蕃遽摧陷之,辫发左衽,民物凋残17;张义潮始光复之,缮甲输心,力挽颓澜。渐且悉收河陇,北庭再完,六州山河,焕然旧观18。

逮乎唐末,其孙以西汉金山国脱唐自官,而受制回鹘,无以自宽。曹议金乃复举归义之纛,以协人情、以正衣冠。历后唐、后晋、后周以迄于宋,功烈垂尽,始为西夏所漫19。其间刀骑纷纭,血肉剜瘢。然义士振气,不惮危难,而文教艺华,甚且更肆兴繁。

良以礼乐未荒,经训合于性情;宗教时用,空智益于民生,故思维艺事弥致厥诚。若其雕画建筑,初承域外,渐有唐音,雍容舂雅,极美极精20。而密教转腾于吐蕃,诵法观音,化戾化狞21。真言瑜伽、禅教因明,一树俱荣,咸与儒道相争鸣。斯为国史之异数也,孰有其行?

然自兹以后,元气漓矣!窟洞之功日寡,战略之地堪疑。明嘉靖三年,竟闭嘉峪关,撤军民而东之。至此,敦煌遂等弃遗,叶离其枝,而为吐鲁番所私。至清雍正三年始再于此设沙州所,恢复治旗。次年改卫,徙民入移22。人气虽或渐舒,而曩昔风力不复可知,外人则觊觎来欺焉。

光绪末造,洞见藏书。纂抄万卷,胜拟石渠;囊括四部,尤多佚余23。以致英法日俄所谓考古探险者咸来捆载,竭泽而渔。归则相与爬梳,日耨宵畬,而“敦煌学”乃流布于天下,徒令我人憾愧唏嘘而已。

夫鲍照之赋芜城,尝曰四通五达之庄,廛闬扑地、歌吹沸天,一旦毁堕,不免孤蓬自振、惊沙坐飞。敦煌其亦类乎此欤?

然地由人兴,天何限予?风沙戈砾之中,既尝繁荣,则七日来复,必将穷而后通。

于是扩县为市,再豁鸿蒙:用风电光热之力,增农林工牧之功;招商引资,理水疏风;文博之会,展演之宫,石窟艺文数字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葺古迹以供游憇,辟驰道以继凿空,仰博望之遗烈,侪定远而隆丰24。贞下既已起元、积健便自为雄25。持之若遂以恒,盛业将其难穷。

抑且老子竺志古道,荀卿兼法后王,一带一路,山梯海航。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机,申敦煌城市宏启新生之祥。怀德安土,君子自游内外之方26;游艺依仁,天下归仰日月之光27。揆诸《汉书》应劭注曰:“敦,大也;煌,盛也。”今兹尽力于此,将真盛大堂皇矣。赞曰:

猗欤缉熙兮,光耀西陲。金天丽止兮,天马驱驰。

民物通会兮,博望致思。艺林英瑰兮,俦侪者谁?

垒塞封土兮,兴废序时。大观继美兮,慕愿久之。

炳文维新兮,竚望前师。盛德无隅兮,名以为期。
 


丁酉小雪,庐陵龚鹏程写于敦煌
 

 

 

注釋:

1. 揚雄《雍州箴》語。依《禹貢》,敦煌地屬古九州之雍州。

2. 姑臧,古又稱涼州、蓋臧,今武威市。

三危,即敦煌三危山。《尚書》《史記》已載其地。秦始皇時“北至大夏、南至北戶、西至三危、東至扶木”,故為秦領土之最西端。後世別有三危在四川、西藏、雲南、山東、河北諸說,皆晚出,不足據。

鶉首之次。古代地分九州,與天象相合,以九州分屬於廿八星宿,稱為“九州分野”說。依《漢書地理志》,“雍州地界,自東井十度,至柳三度,謂之鶉首之次,秦之分也”。

仰扣帝閽。因與天界方位相配合,故說其地理位置仿佛天帝的門戶。閽,門也。

3. 《尚書禹貢》提到三危地區的貢品是“球琳琅玕”,亦即美玉。另據《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西王母之使者三青鳥居三危山,日為西王母取食。故陶淵明詩雲:“翩翩三青鳥,毛色絕可憐。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可見三危山自古為玉山、仙山。

4. 賁,華美,詳《易經》賁卦。

敦煌擅瓜泉沙水之利,故唐武德五年置瓜州。

5. 《尚書堯典》:“竄三苗于三危”。《史記》:“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言於帝,遷三苗于三危,以變西戎”。《楚辭九歎》;“馳六龍于三危兮,朝西靈於九濱”。

6.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秋,秦晉遷陸渾之戎于伊川”,昭公九年“故允姓之戎居於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使逼我諸姬,入我郊甸”。允戎于此時已被大量遷至河南伊洛一帶。

7. 《漢書西域傳》:“月氏本居敦煌、祁連間”,後為匈奴所逐,西越蔥領而去。烏孫本與月氏均在敦煌祁連間,後為月氏所敗,西走伊黎河穀。

以上兩句,言敦煌居民曾東遷西走,形成大規模人口移動,也帶動了歷史發展。

8. 《史記匈奴傳》:“中國罷於兵革,以故冒頓得自強,控弦之士三十余萬”。漢初,匈奴勢大,敦煌一帶成了渾邪王領地;武帝時始奮起驅逐,屯戰兼施。並於元鼎六年設敦煌郡。領六縣:敦煌、冥安、效穀、淵泉、廣至、龍勒。

9. 衛青霍去病出塞兩千里,“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是戰。公主遠嫁,是和。元封六年,以江都王之女劉細君出嫁烏孫,開啟了和親制度。和戰兼施以後,西域日趨安定,人貨來往遂愈頻繁。葡萄入塞則是張騫帶回來的。

簡,指竹簡、簡書,通信來往。輶,輕便的車子。

10. 《後漢書•張儉傳》:“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指窮途者看到人家家門,即往依止。此藉以形容遊子行商看見玉門關的心理狀態。《後漢書•班超傳》:“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即是如此。

11. 疏勒河,貫穿河西走廊西部。過安西,至敦煌北,党河由南注入,再西流入哈拉湖。敦煌屬於疏勒河水系地區。玉門關之建設即依疏勒河,形成鎖水之作用,故與其他依山隘建關之形制不同。

琅嬛,仙境、福地。

12. 甘英於漢和帝永元九年出使大秦,抵黑海而返。

象教,指佛教,梁元帝《內典碑銘集林》:“象教東流,化行南國”。

13.《後漢書•西域傳》:“初,月氏為匈奴所滅,遂遷于大夏,分其國為休密、雙靡、貴霜、肹頓、都密,凡五部翎侯。......月氏自此之後,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中國則仍稱為月氏王。後來的吐火羅人,指的也是月氏後裔,多返回敦煌,或來往做生意。

貴霜,當時為世界佛教中心,以大乘為主。三國兩晉時期外國僧人太半來自貴霜,對我國佛教影響深遠。

諟,通諦,審諦之意。

14. 漢代以來,敦煌有索、張、泛、曹、令狐等大家钜族,經學禮法傳家,文化根基深厚。其中索靖、泛裡、張甝、索紒、索介等被洛陽人稱為敦煌五龍。以此代表敦煌的儒學傳統。

15. 漢末中原衰亂,士族多避地西遷,因此河西儒學一枝獨秀。後來雖然五胡亂華,但在敦煌仍然保持儒學不墜。其中前涼本是漢人張軌所建,張“家世孝廉,以儒學顯”。西涼李暠也是漢人,“通涉經史,尤善文義”。南涼鮮卑族禿髮烏孤同樣大興儒學。北涼亦崇儒重教,與南朝常互相贈書。

漢武帝在敦煌大力發展移民屯邊之法,“置張掖、敦煌郡,徙民以實之”。又《史記平准書》:“初置張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人戌田之”。這種屯邊建設,正是後來天下混亂,而河西相對穩定安康之基礎。中原人士視此為桃源樂土,故文風鼎盛。

16. 五涼,指前涼、後涼、北涼、南涼、西涼。五涼均統治過敦煌,其中西涼建都敦煌。

17. 豆盧軍,屬河西節度使。安史亂後,政府調河西隴右諸軍入衛京城,吐蕃趁虛而入,陷涼州甘州肅州。沙州抵抗至貞元三年始陷,被吐蕃統治六十年。

18. 大中二年張義潮起事,恢復瓜、沙、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十一州,任唐歸義軍節度使,繼而又復涼州。史云:“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歸”。

19. 西方屬金,其色白,故張承奉自稱金山國、白衣天子。承奉為張議潮孫。後名敦煌國。向回鶻稱父,且被滅。曹議金乃取消敦煌國稱謂,恢復唐歸義軍旗號,任歸義軍節度使。唐清泰二年卒。

20. 敦煌佛像雕塑彩繪及洞窟形制,早期多受西域與中亞影響,漸則形成中式風格。

密教則二世紀後已傳入中土,敦煌以迄西安諸地為盛。其後日本由西安取法,傳為東密。吐蕃在敦煌濡染密教,繼與印度傳入者結合,則稱為藏密,而特重觀音信仰,持誦大明咒。

當時敦煌佛教八宗兼弘,儒道亦盛,為全國特有之景觀。

21. 曹議金以後,沙州回鶻奉仍宋為正朔,與西夏迭有爭戰。乾道二年,西夏再克瓜州,直到寶慶三年,蒙古攻佔敦煌,西夏滅亡為止。是為敦煌的西夏時期。期間雖政務不彰、災蝗嚴重,但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仍有經營。

元代之洞窟甚少,莫高窟僅存九個,後則漸漸停止畫壁等相關活動。

在元代統治期間,敦煌做為“華戎交會”之地的戰略地位也開始產生了變化。

22. 明永樂三年,于敦煌設沙州衛。後吐魯番勢盛,攻破吐密,乃設沙州罕東左衛以為防禦。正德十一年,敦煌陷。嘉靖三年,遂閉嘉峪關,棄瓜沙二州。此後二百年,曠無建置。

23. 光緒廿六年,敦煌莫高窟主持道士王圓籙率人以流水疏通三層洞沙,始發現十七窟中藏有經卷甚多。疑為西夏進佔前,逃亡僧人倉促收存者。發現之後,震動世界,英法日俄諸國均來采摭。以致經卷文書流散世界各處,且漸形成世界性之“敦煌學”。

24. 1987年撤敦煌縣設市。至2016年,敦煌市下轄9鎮。經濟社會逐步加強,交通設施日益改善,已成世界著名城市及文化地標。今有景點265處,六處世界文化遺產,國際知名。2016年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2017年當選為年度全國文化影響城市。將來文化影響必將更為深遠。

博望侯,張騫。定遠侯,班超。昔日申威,常恃武力,今則代之以文化。

25.貞下起元。《易經.說卦》之四德為元亨利貞。貞是最後一個字,但貞之後,又回到元。元是開端、首領的意思。譬喻時代否極泰來。所以唐朝就有一個年號叫貞元。

26.懷德,孔子說:“君子懷德”。安土,指安土重遷。游于方之內、游于方之外,見《莊子》。

27.孔子說:依于仁、游於藝。

語譯:

揚雄形容雍州的話說:“黑水西河,橫截昆侖。”越過武威,到了三危山這個地方,若上應天象,就應該是鶉首星宿的位置,剛好可以叩啟天帝的門戶。

這地方非常壯美,出產美玉,又擁有瓜、果、沙、泉的好處,可說綜攝了隴坻雍歧這一大片地區的精華。所以堯把三苗遷過來,天帝也曾駕六龍來過,要使華戎各族都在此化育成長,孕生美好的根芽。

接著,戰爭造成了人口移動,一部分此地允戎民族被秦晉遷移到河南一帶,本地的月氏與烏孫又都往西走了。匈奴戰士張著弓,漢武帝設了屯田,風雲變幻起來。兵鋒來往,如雷鳴電閃,詭譎無常。而敦煌也因此設為郡治,用來鞏固帝國的疆域,屏藩西部啦!

那時,將土出征,渡過沙漠,公主也要遠嫁塞外。終於打通了西域,葡萄等物品流入中土,書簡及車駕之往來均甚頻繁。這交流之盛況,真是震動了世界!驚歎沙漠荒涼、駝旅辛苦的商人與遊子,看到玉門關,都欣然投止。害怕風雪冰霜之嚴重者,則有龍師雨伯來協助,利用疏勒河,把這裡造成福地仙境一般。各方都騎著馬來,不同族屬的人也交互攀聯起來。我們的使者忽然就到了黑海,而佛教也因此便傳入東方來。

月氏越過蔥嶺以後,發展成崇佛的貴霜王朝,大力傳譯宣揚佛教,因而重新回到了敦煌。當時敦煌文化發達,儒風鼎盛,“五龍”之類人才的名聲傳遍全國。大家世族固然湛深經術,中原避亂西來的學者也很多。白馬經來中土傳的佛教,正好碰上這個局勢,所以可以相與商兌討論,而把內涵悉數闡發出來。再加上祅教、摩尼教、景教等先後競爭傳入,前涼、後涼、西涼、北涼、南涼各朝相繼崛起,這塊樂土,確實是文明繁盛之地呀!

唐初對敦煌一帶的經營,是設立沙洲豆盧軍。豆盧是土穀渾語“歸義”的意思。表示這一帶吐谷渾人已很不少了。到了安史之亂以後,關中大亂,甘肅青海也受波及而不安定。吐蕃趁機攻陷了敦煌,命令民眾依從藩俗,辮髮左衽,民風物產都受到很大的摧殘。後來張義潮才奮起反抗,圖謀恢復。整頓兵備、團結人心,力挽狂瀾。後來甚至收復了整個河隴地區,乃至北庭都護府原有的領土。甘、肅、伊、涼、瓜、沙各州竟都重回大唐懷抱。

到唐末,張義潮之孫張承奉脫離唐朝,自立為西漢金山國。但國勢不振,受制於回鶻。所以曹議金又整合人心,舉起歸義軍的大旗,重新恢復大唐建置。經歷後唐、後晉、後周,直到北宋時期,氣力衰竭後,才被西夏併吞。

這幾百年間,此權更迭,戰禍連結,可說血肉模糊,非常慘烈。但忠義之士,氣節振發,不避危難,實是可歌可泣。而文化教育藝術上的成就,甚至比從前更為顯耀。

這是因為禮樂文教在敦煌並未荒棄,經典上的教誨還跟人的性情結合著。宗教在其間也起了不少作用,對亂世中的百姓生活有安頓的功能。所以思想和藝術更為真誠。它的雕塑、繪畫、建築,最初還都有外來影響,後來就體現出唐式的風格,雍容博雅,極為精美。而佛教傳入中土以後,密宗就又經敦煌轉而傳播到了西藏,信仰觀世音,化解了獰戾之氣。真言宗、瑜伽行、禪宗、教下各派以及因明學等,佛教各個不同派別,也都在敦煌共存共榮,和儒道一起。這是歷史上極難得的特殊案例呀!還有哪個地方能辦到?

但經此過這番折騰以後,敦煌之元氣畢竟散了。此後開闢洞窟的事功越來越少,其戰略地位也越來越有爭議。到明嘉靖三年,朝廷竟然關閉了嘉峪關,把關外的軍民都撤往東邊去。這樣,敦煌就等於棄嬰。葉子離了根幹,便被吐魯番收入囊中去了。直到清朝雍正三年才再于敦煌設沙州所,恢復治理,次年再改為衛,大量徙民移入。如此,人氣雖漸獲舒息,可是從前那種風采卻難以見到了,外國人也因此開始覬覦,要來欺淩了。

光緒末年,洞裡發現了藏書,抄寫編輯的有好幾萬卷,比得上國家圖書館。其性質,經史子集什麼都有,包羅四部,尤其有許多早已遺失的資料。所以英法日俄各國所謂探險家考古隊都來收羅,捆載一空。拿回去以後,他們日夜爬梳整理,遂使得“敦煌學”斐聲國際,成為顯學。而我們對此,僅能憾愧籲噓而已。

從前鮑照描寫荒蕪的揚州城時,曾經說四通五達的地方,樓房連地、歌舞沸騰,可是一旦衰落了,便不免只剩下蓬草自己亂飛,沙風狂飆罷了。敦煌難道也這樣嗎?

但土地是靠人來興旺它的,老天又怎麼能限制我們的發展呢?在這風沙戈壁之中,既然曾經創造過無比的輝煌,則陰去陽來,猶如《易經》說的,七天就會有個週期;那麼,敦煌也必將度過窮塞,迎來輝煌。

現在,擴縣為市,重新創造,善於利用本地風電光熱的資源,增進了農林工牧的效益,又修整古跡來發展旅遊,開闢交通路線以繼承張騫開擴交流的事業。班超從前威震西域的功績,現在則用文化力量來達成。召開絲綢之路敦煌國際博覽會、建設國際會展中心、進行石窟數位化、推動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這一連串的措施,正是貞靜之後開啟新紀元,累積各種努力以圖雄起的辦法呀!持之以恆,必然能比古代更為昌盛。

而且,一方面要像老子那樣努力恢復古代榮光,一方面還要如荀子般取法于當代王道。“一帶一路”之政策,聯通山海,皆成坦途。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機遇中,伸展敦煌城市新生的光彩。古人說君子懷德,民眾安土,敦煌應能做到既有本土性又有文化吸引力,讓人仿佛可游于方之內,也可游于方之外。古人又說君子應依于仁游于藝,敦煌也當能使天下都仰望它的文化光輝。《漢書》應劭注曾說:敦就是大,煌則是盛的意思。今天我們努力這樣做,敦煌就真盛大了!

 

                                                                                                     

龚鹏程大讲堂

龚鹏程先生官方公众号。每周推送最新原创文章。文化复兴,过去走过不少弯路、错路,如今外部形势,内部需求各种条件皆已齐备,就让我们大步向前,积极呼应时代之使命,努力做好这文化复兴之大事吧!

2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