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讀書 > 小說 > 正文

《醒世恆言》序

2020-05-19 13:20 作者:馮夢龍   來源:《醒世恆言》   閱覽:


>>>下一篇:第一卷 兩縣令競義婚孤女  >>>返回目錄

六經國史而外,凡著述皆小說也。而尚理或病于艱深,修詞或傷于藻繪,則不足以觸里耳而振恆心。此《醒世恆言》四十種,所以繼《明言》、《通言》而刻也。明者,取其可以導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適俗也。恆則習之而不厭,傳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義一耳。 夫人居恆動作言語不甚相懸。一旦弄酒,則叫號躑躅,視塹如溝,度城如檻。何則?酒濁其神也。然而斟酌有時,雖畢吏部、劉太常未有時時如濫泥者。豈非醒者恆而醉者暫乎?繇此推之,惕孺為醒,下石為醉;卻哮為醒,食嗟為醉;剖玉為醒,題石為醉。又推之,忠孝為醒,而悖逆為醉;節檢為醒,而淫蕩為醉;耳和目章、口順心貞為醒;而即聾從昧,與頑用囂為醉。人之恆心,亦可思已。從恆者吉,背恆者兇。心恆心,言恆言,行恆行。人夫婦而不驚,質天地而無怍。下之巫醫可作,而上之善人君子聖人亦可見。恆之時義大矣哉!自昔濁亂之世,謂之天醉。天不自醉人醉之,則天不自醒人醒之。以醒天之權與人,而以醒人之權與言。言恆而人恆,人恆而天亦得其恆,萬世太平之福,其可量乎!則茲刻者,雖與《康衢》、《擊壤》之歌,並傳不朽可矣。 崇儒之代,不廢二教,亦謂導愚適俗,或有藉焉。以二教為儒之輔可也。以《明言》、《通言》、《恆言》為六經國史之輔,不亦可乎?若夫淫譚褻語,取快一時,貽穢百世,夫先自醉也,而又以狂藥飲人,吾不知視此「三言」者,得失何如也? 天啟丁卯中秋,隴西可一居士題于白下之棲霞山房。

>>>下一篇:第一卷 兩縣令競義婚孤女  >>>返回目錄


作者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長洲(今江蘇蘇州相城區黃埭鎮)人。工詩文,但主要致力小說、戲曲及其他通俗文學的研究、整理與創作。有「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先驅」、「中國通俗文學之父」美譽。馮夢龍是一個有多方面文學才能而又多產的通俗文學作家。在小說、戲曲、山歌等各方面的造詣及成就很高。他重視通俗文學的社會功能,奠定了這類通俗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馮夢龍除編撰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外,還增補羅貫中的《平妖傳》為《新平妖傳》,改寫余劭魚《列國志傳》為《新列國志》。戲曲方面有《墨憨齋定本傳奇》,其中自撰《雙雄記》、《萬事足》二種,改訂湯顯祖、李玉、袁於令諸人之作十餘種。另編有時調集《掛枝兒》、《山歌》,散曲選集《太霞新奏》,筆記小品《智囊》、《智囊補》、《笑府》、《古今譚概》、《情史類略》等。三言與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兩拍」,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典代表。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