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正文

工信部:2035年,機器人成為人民生活重要組成部分

2021-12-30 08:56 作者:dl0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覽:

  28日,《「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畫》(以下簡稱《規畫》)發布,工信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其進行了介紹。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稱,我國已經成為支撐世界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據介紹,我國機器人產業總體規模快速增長,2020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技術水準穩步提昇,核心部件加速突破,整機性能持續增強;行業應用深入拓展,工業機器人已在國民經濟52個行業大類、143個行業中類廣泛應用,服務機器人在教育、醫療、農業等領域大顯身手,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當中,機器人發揮了重要作用。
 《規畫》立足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從技術、規模、應用、生態等角度提出了未來5年至15年的發展目標,也就是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製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到2035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綜合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機器人成為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
 「到2025年,一批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取得突破,整機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關鍵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準。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成3個至5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製造業機器人密度實現翻番。」王衛明介紹。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曉剛稱,未來機器人應用廣泛。例如在特種機器人方面,重點研製水下探測、作業、深海礦產資源開發等水下機器人,安保巡邏、反恐防暴、交通管理、邊防管理等安防機器人,消防、應急救援、安全巡檢、核工業操作等危險環境作業機器人,檢驗采樣、消毒清潔、輔助巡診查房、重症護理輔助操作等衛生防疫機器人。
  不過王衛明也指出,與國外先進水準相比,我國機器人產業仍存在著技術積累不足、產業基礎薄弱、高端供給缺乏等問題。「比如原創性研究、理論研究、正向設計能力欠缺;關鍵零部件質量穩定性、可靠性等還不能滿足高性能整機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載等高性能整機產品供給缺乏等。」
  針對我國機器人產業的不足,王衛明稱,「十四五」時期為加快提昇機器人產業基礎能力,《規畫》從三個方面作出相關部署。
  一是補齊產業發展短板。重點補齊專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藝等短板,提昇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開發機器人控制軟體、核心算法等,提高機器人控制系統的功能和智能化水準。
  二是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全國機器人標準化組織,發揮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機器人)的技術標準創新作用,持續推進機器人標準化工作;健全機器人標準體系,加快急需標準研究制定,加強標準應用推廣;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
  三是提昇檢測認證能力。鼓勵企業加強試驗驗證能力建設,強化產品檢測,提高質量與可靠性;增強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檢測能力,滿足企業檢測認證服務需求;推進中國機器人認證體系建設。(記者 吳濤)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