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正文

31個省區市2021年GDP數據陸續出爐—— 各地GDP「年報」新意足

2022-02-10 09:09 作者:徐佩玉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閱覽:

江蘇省去年實現GDP總量11.64萬億元,增速位列全國第五。圖為一艘遠洋滾裝輪近日在連雲港港東方公司碼頭裝載汽車外運。
王 春攝(人民視覺)

2021年,湖北省經濟增速領跑全國,成績亮眼。圖為春節期間,遊客在武漢武昌楚河漢街觀看糖畫。
趙廣亮攝(人民視覺)

  近期,31個省區市2021年GDP數據先後出爐,並陸續發布了2022年經濟成長預期目標。
  看總量,不少省份在過去一年實現了跨越式突破,更多省份一步一個腳印保持經濟穩步增長。
  看增速,2021年各省份普遍實現了恢復性增長,特別是湖北省和海南省的經濟增速尤為突出。
  看城市,北京、上海GDP總量雙雙超過4萬億元,而東莞成為全國第24個GDP總量超萬億元的城市,也是廣東第4個「萬億俱樂部」成員。
  
  多地GDP總量跨上新臺階
  ——廣東GDP超12萬億元,湖北經濟增速位列全國第一
  2021年,多個省份GDP總量跨上新臺階。
  廣東是名副其實的GDP大省。2021年,廣東省GDP總量達到12.44萬億元,成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GDP跨上12萬億元臺階的省份,連續33年居全國第一。江蘇省2021年實現GDP總量11.64萬億元;山東省為8.31萬億元;浙江省實現GDP總量7.35萬億元;河南省GDP總量達5.89萬億元。如果以去年平均匯率計算,廣東、江蘇兩省GDP均已超過韓國的經濟總量。
  總量邁上新臺階,經濟增速也保持恢復性高增長。
  2021年,湖北省以12.9%的兩位數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海南省實現了11.2%的高增長,緊接著是山西、江西、江蘇、浙江、北京、山東、安徽、重慶、四川等。
  「2021年是各地經濟穩步復蘇的一年,領跑者仍然是排在第一梯隊的省份,呈現出你追我趕和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嚮東對本報記者表示,2021年各省份成績單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湖北省經濟總量突破5萬億元。劉嚮東分析,湖北省相對於全國其他地方出現更加顯著的恢復,經濟增速高達12.9%,一方面受2020年負5%低基數效應影響,另一方面也得益於疫情發生以來各方給予湖北的大力支持。
  海南省增速突出。2021年海南自貿港建設紅利初步釋放,海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位居全國前列。海南省統計局局長劉自更表示,2021年海南省主要指標增速均快于上一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歷史性地全面躋身全國前列,充分展現了自貿港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強勁動力。
  人均GDP增長取得新突破。2021年,全國人均GDP超8萬元,折合1.25萬美元。具體看各地,北京、上海、江蘇的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別約2.85萬美元和2.7萬美元,距3萬美元的關口越來越近。
  「萬億俱樂部」再擴容
  ——北京、上海GDP均超4萬億元,東莞成為第24個GDP超萬億元城市
  看完省份成績單,再看城市——2022年,「萬億俱樂部」城市繼續擴容。
  1月24日,東莞市統計局公佈2021年東莞經濟運行情況:2021年全年東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0855.35億元,同比增長8.2%,兩年平均增長4.6%。至此,東莞成為中國第24個GDP超萬億元城市,也是廣東省第4個GDP超萬億元城市。
  在珠三角已有深圳、廣州兩座萬億GDP城市的背景下,東莞何以脫穎而出?劉嚮東分析,這主要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分工明確。東莞承載著深圳等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在電子資訊、電氣機械、傢具服裝、食品飲料等方面形成較強的產業集群,並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形成很好的互補配套,吸引了更多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資源集聚,使其成為全球的生產車間和製造基地,並在對外開放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萬億俱樂部」城市數量在增長,頭部城市的經濟總量也再上一個新臺階。
  2021年,北京、上海GDP總量邁過4萬億元門檻,分別達到40269.6億元和43214.85億元。增速方面,上海GDP實際增速略低於北京。深圳成為中國第3個GDP突破3萬億元的城市。廣州和重慶以28231.97億元和27894.02億元的成績緊隨其後,二者差距從2020年不到17億元擴大到337.95億元,「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地位更加穩固。
  「新成員」競爭激烈。武漢、合肥、福州實際增速位居全國前列,分別達到12.2%、9.2%、9%,高于全國平均水準8.1%。合肥與濟南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多座城市把GDP突破萬億元列為經濟發展目標。江蘇的常州和徐州兩市增勢明顯,2021年GDP分別達到8807.58億元和8117.44億元,成為下一批萬億城市「後備軍」。劉嚮東分析:「『十四五』期間,煙臺、常州、徐州、唐山、大連、溫州、昆明、廈門等城市提出未來幾年GDP總量爭取突破萬億元。從目前發展形勢看,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這些城市還需要繼續鉚足勁,才有望儘快跨入『萬億俱樂部』。」
  各地蓄力衝刺2022
  ——中部奮起直追,產業升級、消費復蘇是重頭戲
  展望2022年,除天津外,30個省份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2022年經濟成長預期目標,海南9%左右的目標位列第一,西藏為8%左右。
  產業升級、消費復蘇是各地穩增長的重頭戲。
  回看2021年成績單,GDP量質齊升的省份,大多呈現出新興動能強勁的特點,先進製造業比重較大,高技術產業帶動力增強。在新的一年,各地也不約而同更加強調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將新能源、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列為發展重點。
  各地還明確提出將持續推進消費復蘇。去年底以來,已有重慶、成都、合肥、鄭州、南京等30多個城市陸續推出消費券。這些消費券主要集中在餐飲、購物、旅遊和體育等領域,以帶旺「兩節」消費。劉嚮東認為,消費復蘇仍面臨不少挑戰,但始終是各地穩增長的重要途徑。他建議,各地應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和消費型城市建設,加快暢通國內經濟循環,主動提昇經濟成長的穩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部六省確立的增長目標較高。其中湖南、山西設定在6.5%,河南、安徽、江西、湖北設定在7%。
  2021年中部六省GDP總量達到250132.5億元,占全國經濟總量比重超20%,占比逐漸擴大。其中河南2021年GDP總量達到5.89萬億元,是中部第一經濟大省。湖北GDP總量也首次突破5萬億元,湖南省為4.6萬億元,安徽去年GDP也跨過4萬億元門檻。山西、江西的增長勢頭也很好。
  對於中部地區形成的趕超之勢以及中部地區未來的發展前景,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耀分析:「2021年,中央專門出臺了促進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中部地區發展指明方向。要打造全國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中部地區能源、製造業方面的優勢還會繼續發揮。特別是國家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中部地區作為先進製造業的中心地位還會發揮重要作用,全國的製造業將進一步向中部地區集中,其裝備製造的優勢將更加突出。」
  「2022年我國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各地更加註重預期引導,不少省份主動調低了經濟成長目標,但仍維持在5%以上的中高速水準,你追我趕的良好競爭態勢仍在繼續。」劉嚮東認為,今年區域經濟發展勢頭被普遍看好。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