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經濟 > 正文

中國在世界「渴對角線」上不斷「收縮」

2022-03-24 08:55 作者:dl001   來源:新華社   閱覽:

  新華社天津3月22日電(記者李鯤、薛欽峰、王井懷)今年58歲的范蘭池至今記得39年前第一次喝上灤河水的幸福時刻。
  1983年,引灤入津工程竣工。天津市政府為讓百姓品嘗灤河水,還給每戶發放茶葉,剛考入南開大學化學系讀書的范蘭池也得到了一包。
 「感覺真是清甜!」現任生態環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范蘭池回憶說。
  缺水的天津在上世紀70年代流傳著「自來水腌鹹菜」這樣一句話——因為海河受到海水倒灌的影響,天津的水質苦咸,不能泡茶喝。
  那時的范蘭池想不到,自己畢業後竟然會和水打交道,更想不到30多年後還喝上了長江水。
  2014年底至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累計向天津引調長江水超70億立方米,使天津形成了以南水北調、引灤工程為骨架的供水新格局,有效緩解了用水緊張。
這是幾十年來,中國在世界「渴對角線」上不斷「收縮」的一個例證。
  「渴對角線」是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弗蘭克·加朗多年前提出的概念,這條線起於直布羅陀,經過馬格裡布、中東、中亞,一直延伸到中國西北、華北和東北,沿線居民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500立方米——這是世界公認的極度缺水標準。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渴對角線」在中國境內是從西北地區經河西走廊,延伸到華北、東北地區。這與中國自古「南豐北缺」的水資源分布狀況基本吻合。
  通常來講,中國可以劃分為10個水資源一級區,「渴對角線」上的「北方6區」水資源總量大約僅為「南方4區」的四分之一。
  弗蘭克·加朗認為,在「渴對角線」上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都會受到「乾渴」的嚴重影響。
  近些年來,中國政府在「渴對角線」穿過的地區,通過區域間調水和協作逐步解決著這個問題。
  2014年,中國「北方6區」水資源總量為4658.5億立方米,占全國的17.1%,2020年,其水資源總量為6645.0億立方米,約占全國的21.0%。
  短短數年間,近4個百分點的提昇,離不開世界最大調水工程——中國南水北調工程的運行。
 2014年12月,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年累計調水約494億立方米,其中,中線向豫冀津京調水超過441億立方米,相當于把1.7個鄱陽湖的水搬到了北方,深刻影響著沿線1億多人口和幾十座大中型城市的發展。
  以北京為例,2014年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左右,僅為全國的1%2F21。經過7年,「南水」入京已超過73億立方米,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300萬,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位連續6年累計回升9.64米,人均水資源量提昇至150立方米左右。
  當然,區域協作調水的過程也異常艱辛,僅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就有20餘萬建設大軍艱苦奮戰,40萬移民告別故土。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努力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在與北京接壤的河北省興隆縣陡子峪鄉前幹澗村,村民2015年還在喝著雨水存儲的水窖水。2015年底,新中國成立後這個村打的第15眼深井終於穩定出水,鋪上管線就能實現自來水入戶。在後來的日子,這個河北省級貧困村成功脫貧摘帽。
  類似的故事也頻現於西北。2020年6月,新疆伽師縣最後1.53萬人喝上了跨城引來的可口淡水。此前,為了尋找水源,伽師縣水利局原黨組副書記、局長劉虎跑遍了周邊大小河流,先後定下13個方案。水通了,他也累倒在工作崗位,與世長辭。
  截至2020年,按照現行標準,中國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八成以上農村人口用上自來水,告別了為吃水發愁、缺水找水的歷史。
  現在,中國在世界「渴對角線」上的奮鬥仍在不停推進。2021年,甘肅省引洮工程全線建成,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首段成功試通水……除此之外,一系列科技手段也在這條線上應用,實現對水資源的「開源節流」。
  在渤海灣畔的國投北疆電廠內,由8條蒸餾生產線構成的海水淡化項目一期工程設計日產能20萬噸,2013年10月起成為中國第一批接入市政管網的海水淡化項目,為天津濱海新區有關住宅、企業提供淡水,讓「向海要水」成為現實。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3256.7億立方米、全國總人口為13.47億人,2020年這兩個數據變為31605.2億立方米和接近14.12億人。
  在范蘭池看來,中國水資源總量10年來的增加速度高於人口增長速度,這讓中國在世界「渴對角線」上不斷「收縮」。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