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文化 > 正文

外觀創意到內部空間,如何設計?南京城牆博物館設計團隊—— 古城今壁 交相輝映(解碼·博物館的力量)

2022-05-13 08:34 作者:姚雪青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閱覽:

  博物館是什麼?是浩如煙海的文物和典籍,是對文明的延承與追尋,是在文物、歷史與人們之間架起多元的溝通橋梁,是為社會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
  近年來,我國博物館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打卡博物館漸成風尚,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歷史文化元素走進日常生活。在第四十六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本版推出「解碼·博物館的力量」系列報道,聚焦設計博物館的團隊、復原古樂器和古曲的古樂團、科技感十足的沉浸式展覽……透過這些鮮活實踐和創新探索,觀察博物館的「進化」與升級,感受博物館的美好與力量。
   南京城牆博物館,玻璃幕牆光影變幻。
 
   站在城牆看風景——江蘇南京中華門甕城腳下、老門東街區近旁,立著一座平面呈L形、錯落有致的博物館,藍天白雲、青磚綠樹、繁華古都,如鏡像般倒映在淡灰色的玻璃幕牆中。
   站在館內看城牆——玻璃幕牆似乎從眼前「消失」了,古樸滄桑的城牆、川流不息的街區闖入視線,通透清晰又身臨其境。
   古與今同構,新與舊交融,光與影重合——這座線條凝練、現代感十足的南京城牆博物館,輝映著650多歲城牆的歷史和風采,是中國明清城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展示窗口。
   外觀創意從何而來?內部空間怎麼規畫?設計理念又是什麼?聽聽南京城牆博物館設計方、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團隊的設計故事。

  融合,新建築與老城牆遙相「對話」
  「你站在城牆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博物館裡看你。」這種「對外借景」與「向內延伸」的單向透明效果,緣於一種夾膠夾絲中空玻璃的使用,既能映射周邊景物,又不產生強反射光。南京城牆博物館是國內首例把這種玻璃大規模運用於外立面的建築,這也讓老城牆與新建築的「對話」成為可能。
  「這是一種『並置』手法。」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倪陽介紹,在同一個畫面空間中,不同時期的建築構成了複雜多元、交錯映襯的城市肌理。這座去年新落成的博物館是現代時尚的,但與從歷史深處走來的中華門甕城、大報恩寺、老門東街區等周邊環境又是融合一致的。
   實際上,在申報方案時,設計團隊也考慮過其他方向。
   作為六朝古都,南京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極具中國古城代表性的城市城牆——南京明城牆。但由於多種歷史原因,大量城磚流失民間。2016年,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等單位舉辦「顆粒歸倉守護城牆」活動,向社會徵集散落的城磚線索,僅當年就回收城磚約8萬塊,用於城牆修繕。
   設計團隊曾考慮用城磚建造博物館。「設計效果也許不錯,但在真正的文物——城牆面前反而顯得有些畫蛇添足。」倪陽介紹,用現代的設計理念、材料,既能展現建築的時代風貌,也是向歷史的致敬。
   除了材料選擇,博物館在形體設計上也遇到了挑戰:空間尺寸。倪陽介紹,場域周邊多為住宅、民居,以1、2層樓高為主,加上《南京城牆保護條例》對臨近城牆建築物限高12米的要求,博物館的「伸展體量」有限。
   為此,設計團隊向下挖掘空間,12598平方米的總面積中,地上建築面積僅3625平方米。此外,從中華門甕城兩側馬道中汲取靈感,在博物館西側設計了三段反嚮攀升、總長125米的坡道,延伸到頂層平台。這樣一來,近城低,遠城高,在呈現高低錯落層次感的同時,也與中華門甕城馬道遙相呼應。
  「古城今壁相對影,登臺極目,六朝秦淮。」倪陽介紹,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映照在玻璃幕牆上,讓博物館與環境融為一體,加上淡灰色彩、馬道與平台的元素,博物館好像在光影中「消隱」了,又似乎更有辨識度。

創新,博物館內外是體驗不同的「展廳」
   受環境和限高要求,博物館向下「生長」,公共部分有地面一層和地下一層,參觀路線從地下一層開始。這樣的路線設計,也蘊含了設計團隊的「彩蛋」。
   參觀第一站,是地下一層常設展廳「曠世城垣——南京城牆歷史文化陳列」。展廳圍繞「曠世城垣」的主題,從設計思想、築城技術、皇都威儀、軍事防禦、遺產傳承5個方面進行展示。
   其中最重要的展品是城磚,700多塊明城磚組成了城磚矩陣,如同書架上碼放整齊的書籍等待「翻看」;最有趣的展示是築城技術,通過文字解說和人物塑像,還原了擇土暖水、練泥壓泥、製坯陰乾、裝窯燒窯、窨水開窯的城磚製作過程;最震撼的展品是一個大型明代南京城全貌沙盤,配合多媒體立屏和投影,沙盤可以「動」起來,定時進行立體式展演,呈現城牆四季美景。
   看過了南京的城牆,參觀的第二站是位於地面一層的臨展廳。首個臨展「城·牆——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遺城市攝影展」,精選了西安、開封、長汀等國內8座申遺核心城市的城牆照片。值得一提的是,當參觀者通過扶梯從地下一層緩緩而上,仍在回味方才的城磚故事,行至一層大廳,綿延的城牆就已透過巨大的玻璃幕牆映入眼簾。
   如果說從室內看城牆還隔著幕牆光影,那麼參觀路線的第三站,便是沿著博物館西側三段坡道,來到頂層景觀平台。這裡高約12米,視野開闊,與中華門甕城基本「平視」,雄偉城牆盡收眼底。
   之所以說這也是參觀路線的一部分,不僅在於提供了另一種參觀視野。坡道沿途,分布著展示城牆重要資訊的銅板:「世界第1長的城市城牆」「南京明城牆歷時28年基本建成」「南京城牆使用城磚超過100000000塊」……一串串數字沿著坡道不斷增大。頂層平台上,還繪有南京城牆的輪廓,13座明代城門用銅板印刻在平台之上——博物館內外皆可參觀體驗。
  「從出土文物到幕牆光影再到直面城牆,是歷史破土而出的隱喻,是層層攀登的路線,也是越來越走近城牆的過程。」倪陽介紹。這也是何鏡堂院士帶領團隊在設計過程中一直強調的理念:最重要的展品不在博物館裡,而是矗立在它面前的宏偉城牆。

接口,連接歷史與當下日常文化生活
   至此,設計團隊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但倪陽卻說,他們為博物館的後續規畫和布展留下了一個特別的「接口」——在博物館首層、玻璃幕牆下的最佳觀景地,打造一間咖啡廳。
  「參觀結束後,可以來這裡喝一杯咖啡,與朋友交流參觀感受;即便不下樓參觀,也能在此駐足休息,看看窗外古城美景,將文創產品帶回家,體現出博物館形式與功能的統一、公共屬性與人文生活屬性的統一。」倪陽說,在參觀者最容易到達的首層,不僅有咖啡廳、文創店,還預留出了公共空間,可以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臨時展覽,  「新客」一目了然,「回頭客」也能常看常新。
   在南京,明城牆也是「民」城牆——這從群眾積極參與守護明城牆活動,幾年來提供有效線索近300條、累計助力回收城磚超40萬塊就能看出。博物館與市民之間,也應有天然的親切感和連接性。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師何熾立介紹,在設計之初,博物館內部就留足了高度、荷載與線路,保證了展陳空間的通用性,後期得以實現讓文物「活」起來的各種數字化展示功能等。此外,室外空間布局也遵循了「融入市民日常文化生活」的設計理念,讓博物館真正成為面向公眾開放的城市展場、城市客廳、城市公園。「暢想一下,在春光明媚的早晨,迎著城牆舉辦一場詩歌論壇,或者在層林盡染的深秋,市民坐在斜坡上欣賞一場音樂會……」何熾立說。
   走出南京城牆博物館,西側的綠化廣場上設置了城牆主題展示區,布置著與城牆相關的詩句、歌謠和美文——「歲正月既望,城頭遊人如蟻,簫鼓爆竹之聲,遠近相聞」,清代甘熙在《白下瑣言》中寫下對爬城頭民俗的記述;「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這首童謠陪伴了一代代南京人的童年,留下美好生活的點滴。
   在延綿的時代長河與交錯的時空光影中,博物館靜靜矗立,回望歷史、走向未來。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