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正文

1∶100萬比例月球地質圖計畫編制

2022-06-17 08:46 作者:dl001   來源:科技日報   閱覽:

  「團隊計畫編制1∶100萬比例的月球地質圖,並著手構建數字月球雲平台,希望以大數據驅動月球科學研究。」繪製出世界上首幅「高清」版的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後,劉建忠研究員和他的團隊備受關注。6月14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他透露了上述資訊。
  這幅近日出品的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兼顧了科學性和藝術性,綜合表達了月球地質和演化資訊。為此,以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歐陽自遠院士和劉建忠研究員為首的中國科學家團隊,奮鬥了整整10年。今後,人類針對月球開展的科學研究、探測規畫和著陸選址,有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的月球探測工程方興未艾。2004年,我國也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此後,「嫦娥號」系列探測器的成功發射,讓中國的月球探測工程取得了輝煌成果,獲得了大量的月球數據和科研成果。但對於「嫦娥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來說,月球地質圖編制上的明顯滯後,始終是一大憾事。
  劉建忠說,2012年,經歐陽自遠院士提議,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率先對月球地質圖的編制工作進行了科研立項,前期啟動經費是地化所支持的120萬元資金和歐陽自遠院士捐獻的100萬元個人獎金。之後,又陸續得到了國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經費支持。科研經費的日漸寬裕,讓團隊逐漸壯大,吉林大學、山東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多家單位也先後加入。
  「月球地質圖的編研是一個系統工程,既是智力密集型工作,也是勞動密集型的工作。」劉建忠表示,就岩石、構造、圖式圖例等方面,科研團隊進行了分工協作,並開展了很多創新性的工作,但也遇到了不少難題。比如,與地球不同,月球是一個以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並重演化的星球,月球表面的撞擊坑和月壤主要是外動力作用的結果,但內動力地質作用是決定月球基本地質特徵的重要因素,這種複雜的情況如何在地圖中表達?
  「這其實就是一份綜合性的集成成果,把地形地貌、岩石建造、地質構造以及年代學研究的成果集成到一張圖上。」劉建忠說,團隊以中國嫦娥工程數據為基礎,充分利用國際上其他月球探測數據和研究成果,通過對月表「地層」、形貌、成分、構造和地質時代的研究,基於月球是一個以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並重演化的星球這一基本特徵,提出了新的月球地質年表,將月面歷史分為冥月宙、古月宙和新月宙,同時建立了撞擊坑物質、撞擊盆地建造、岩石類型和構造類型的劃分體系,制定了月球地質圖編制的標準、流程、方法和圖式圖例。
  「相比之下,2020年美國公佈的號稱史上最完整的月球地質圖,其地圖比例為1∶500萬,主要是對阿波羅時代6幅圖進行整合併統一標準,沒有本質上的改變。」劉建忠說,因為地質圖的比例尺越大,圖面表達的內容越豐富、越細緻,所以1∶250萬的比例尺,相當于繪製出一幅「高清版」的月球全月地質圖。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