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武漢「新洲造」火箭95天成功「四連發」 中國星谷打造中國航天第三極

2022-10-21 08:38    作者:dl001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VIEW:



 
  火箭當筆,蒼穹作紙。95天時間,武漢「新洲造」火箭連續四次在太空劃出優美的弧線。
  2022年9月25日6時55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一箭雙星」,成功將試驗十四號和試驗十五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正是位於新洲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中國星谷)的「新洲造」火箭。這是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的第18次飛行,也是該型火箭2022年第4次執行發射任務。
  6月22日酒泉,8月23日西昌,9月6日酒泉,9月25日太原,短短95天時間,「新洲造」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分別在3地成功執行4次發射任務,取得了「95天四連勝」的佳績。
  「『四連發』之後,火箭產業園內還有多枚火箭整裝待發,年底前有望發射升空。」新洲區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工作專班(以下稱「航天專班」)負責人說。
  據悉,自2017年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式在新洲動建,中國星谷在商業航天的新賽道上,便開啟「航天速度」奔向「中國航天第三極」。2020年1月,火箭產業園區建成國內首家具備年產20發火箭總裝測試能力的現代化產業園。
  2021年5月13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衛星產業園開園,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亮相,首顆「武漢造」衛星正式下線。據瞭解,衛星產業園具備年產240顆小衛星的能力。「這標誌著我國衛星批量生產時代來臨。像造汽車一樣『智造』衛星的夢想照進現實。」  航天專班負責人介紹。
  中國星谷另一個主體產業園電磁防護材料產業園建設同樣按下「快捷鍵」。去年,部裝產線試運營;今年,總裝產線正式投產。該產業園生產的電磁防護材料,可確保火箭在發射過程中、衛星在太空運行中,不受外界電磁信號的干擾,為遨遊太空的火箭和衛星穿上「保護罩」。
  前不久,由航天科工空間工程公司(衛星產業園運營方)主導的我國天基物聯網星座——行雲工程目前進展順利,預計近期實現小規模組網。據瞭解,行雲工程實現小規模組網後,係統將開始在國內重點城市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規模化推廣包括集裝箱、海洋、地災、氣象、環保、電力、農業、應急、物流、水利等在內的10多個重點行業的應用,實現行雲衛星系統從「試用」到「實用」的跨越。未來,行雲工程將完成由百餘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天基物聯網星座,實現全球範圍內的萬物互聯。
  圍繞商業航天領域,中國星谷構築「航天生態圈」。目前,中國星谷正加緊建設「四園一中心」,即打造航天新材料產業園、綠色船舶製造產業園、航天電子產業園、航天資訊產業園和航天大數據科創中心。
  「『四園一中心』建設將進一步完善中國星谷『航天生態圈』,推動中國星谷加速站上中國航天第三極。」航天專班負責人說。 (文/程書雄、劉慧 圖/吳毅、葉東輝、唐詩)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