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揭秘北京城市副中心「千億投資」賬本

2023-04-25 08:32    作者:王明浩、郭宇靖、張驍   來源:新華社   VIEW:


  春和景明,萬物勃發。
  天安門嚮東20餘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個個重大項目加速推進,眾多標誌性工程投入使用。一座「未來之城」搶時間、拼發展,奮力向「立長遠、強功能,全面上臺階」邁進。
  規畫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北京舉全市之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2020年起,北京城市副中心年度投資從「百億級」躍升至「千億級」,連續4年保持這一投資強度,並明確要做足投資「高質量」的成色。
  如此巨量的資金投入,怎麼花?落在哪?誰受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9年,記者走進北京城市副中心揭秘「千億投資」賬本。
精準落子,重大項目「拉框架」
  很多司機經過北京東六環路六合橋時都會好奇注目:3年多來,這裡塔吊林立、工人忙碌,為何不見起高樓、架橋梁?
  原來,施工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採用了蓋挖逆作工藝。「地下軌道通達四方,地上地下盤活城市空間。鐵路、捷運、公交、航站樓、碼頭,7個北京南站大小,你能想象的出行方式這裡都有。」面對記者,京投所屬樞紐建管公司副總經理何剛賣起「關子」來,2025年建成後,這個「超級樞紐」能有多厲害?乘客1小時內到達河北雄安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到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只用15分鐘。
  通州區曾是北京遠郊區,底子薄、基礎弱。功能定位明確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後,必須迅速拉開新的城市框架。「投資賬本」顯示,每年千億投資固定加速投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改善」「行政辦公」四大領域,其中基礎設施類項目投資發揮著關鍵支撐作用。
  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投資概算318億元,國內在建最長的盾構高速路東六環入地改造項目投資126億元,首條跨省連接京冀的軌道交通北京捷運22號線投資506億元……「每一筆投資都是按照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畫、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畫『精準落子』。」通州區發展改革委主任姚偉龍告訴記者,截至目前,體現投資實物工作量的「建安投資」,連續4年排名全市第一。「說明這裡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最大。」
  基礎設施為新城發展築牢底座,也鋪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快速路」。北京市很多公務員記得,正是4年前的一次「大搬家」,拉開了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序幕。
  2019年1月,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城市副中心。第一批35個市級部門、165家單位搬遷,約1.2萬名公務員入駐行政辦公區。目前「一期搬遷」圓滿收官,今年市級行政辦公區二期將實現竣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項目啟動建設。「未來還有近3萬人到這裡辦公。」通州區委書記孟景偉說,與主城區「以副輔主、主副共興」的發展格局將有序形成,持續強化非首都功能承載力。
夯實根基,產業錨定「高質量」
  臺湖圖書城是陪伴通州居民幾代人成長的首選,然而隨著互聯網和電子讀物發展,這個曾經的亞洲最大出版物集散中心發展規模逐年縮減。眼下,經過社會資本盤活利用,圖書展銷中心加速改造為戲劇產業綜合樓,老酒店正變身以戲劇演藝為主題的精品酒店,一個集演藝文化和新型消費功能的聚集地正加速形成。
  隨著城市框架拉開,與臺湖圖書城類似的傳統產業「騰籠換鳥」。在高強度投資支撐下,面向未來的新項目加快導入,城市副中心激發出澎湃的產業活力。
  看特徵,工業投資快速增長。2022年較2020年增長7倍,高技術產業對投資的支撐超過房地產開發。在每年2萬家新設企業中,數量占比最高的也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高精尖」成為城市副中心最熱門的投資領域。
  作為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語言服務企業,傳神聯合(北京)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經過反複比較,最終選擇在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落戶」。公司副總裁傅強表示,他們的科技產品和服務在這裡找到廣闊應用場景,還得到了申請進京落戶指標,職工工作居住證申辦、健康服務、出入境服務等一系列人才引進措施的支持,讓企業發展「如虎添翼」。
  2023年,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將更加鏗鏘有力。中國信通院產業創新基地即將開工,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研究院、通州網安園網路安全領軍人才培育基地、小米智能製造產業基地等都將加快實施。
  看結構,社會資本踴躍參與。2023年「千億投資」計畫中,社會投資額占比高達74%,超出2020年16個百分點、超出2021年5個百分點。「這說明城市副中心建設有效撬動了社會資本,各方參與共建共享的熱情持續攀升。」姚偉龍說。
  看成效,總部經濟趨勢突出。2016年起,城市副中心有序承接北京中心城產業疏解,吸引三峽集團等58家央企一二級子公司落戶。2023年,北投集團、首旅集團等6家市屬國企新總部將加速建設,同仁堂集團新總部也將開工建設。
  大型企業總部帶來人才、項目和機遇,作為產業發展的「活水」,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加碼布局。2020年以來,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引入上海銀行、廣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渤海銀行、浙商銀行通州區支行提格為二級分行。目前,通州區註冊金融企業超過350家,金融業占GDP的比重超過10%,各類金融資產交易、管理規模突破2萬億元。
聚焦民生,百姓最有「獲得感」
  「以前到北京看病,遠點奔『協和』、近點奔『潞河』,看個病都要一整天。」但這幾年,家住河北燕郊的王桂英不用總往城裡跑了。北京三甲醫療資源陸續向城市副中心疏解,新醫院大多是新院區而非分院,坐診的也是城裡的主任專家。「對我們上年紀的人來說,這是協同發展帶來的最大獲得感。」她激動地說。
  2016年起,北京用於市級醫療資源向城市副中心疏解建設的投資達117億元,新增建築面積124.9萬平方米,設置床位5800張。目前,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進入裝修階段,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通州院區、北京市疾控中心加快建設,北京胸科醫院改建項目啟動主體工程施工。
  根據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和通州區總規,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力爭達到每千人7.7張床位服務水準,更廣泛惠及以王桂英為代表的普通市民和家庭。
  梳理「千億投資」賬本不難發現,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對民生領域投資力度持續加大。2022年,衛生和社會工作領域、教育領域投資分別同比增長約61%、24%。今年,民生領域投資將占到千億固定投資的近20%。
  教育同樣是百姓獲得感的來源,也是城市副中心提昇公共服務的重要抓手。2018年以來,北京用於市級教育資源向城市副中心疏解建設的投資達233億元,設置學位超1.8萬個。「我在副中心上班,孩子在『家門口』上學。這裡教育資源逐漸比肩中心城,為我們安居置業免除了後顧之憂。」住在通州的家長王子威說。
  在政策引領和投資推動下,黃城根小學通州校區、景山學校通州校區、北京北海幼稚園通州分園等投入使用,北京二中通州校區、北京第一實驗學校等加快推進,備受關注的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一期主體結構完成,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受益面加速擴大。
  與此同時,城市副中心漸成首都文旅消費「新高地」。2021年,北京環球主題公園盛大開園,成為繼大運河後文旅產業又一張名片。到今年底,總建築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被公眾稱為一座「文化糧倉」、一艘「運河之舟」、一間「森林書苑」的城市副中心博物館、劇院、圖書館「三大建築」將正式開放,通州區和河北廊坊北三縣的居民即將「嘗鮮」。
  孟景偉告訴記者,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繼續保持千億元以上投資規模,不斷優化投資結構,加大向民生領域傾斜力度,拓展城市框架,提昇城市功能,有效發揮投資對經濟的帶動作用。預計「十四五」期間,建設投資總額將達6000億元左右。到2035年將超過2萬億元,投資將長期處於上行週期,持續為「未來之城」的發展夯實根基。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