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感受民族匠人不變的初心」——兩岸媒體人走進雲南非遺傳承地

2020-11-20 10:21      來源:新華網   VIEW:



新華社昆明11月19日電(記者孟佳)「解開製作完成的扎染布,看到圖騰慢慢展開,這種感覺太奇妙了。」在雲南省大理市喜洲鎮周城村「璞真染坊」,臺灣自媒體視訊博主游乃蓓向記者展示著自己親手製作的蝴蝶頭巾扎染作品。

近日,2020年兩岸新媒體人「感受七彩雲南·探秘南國星都」一行在雲南大理體驗非遺技藝的魅力。

據瞭解,喜洲周城是雲南省最大的白族自然村,至今仍保留著白族傳統習俗,又被譽為「白族扎染之鄉」。白族扎染技藝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璞真染坊」由生長在白族扎染世家的段銀開和丈夫段樹坤開辦。段銀開從小對扎染有濃厚的興趣,5、6歲學會了一般的扎花技術,12歲就掌握了扎染的基本流程。她整理和自創的扎花扎法達30多種,豐富花色紋樣的同時,促進了扎染事業的發展。

「扎染有縫扎、浸染、漂、涼、晒五個步驟。」段銀開一邊講解,一邊為兩岸媒體人演示扎染的製作方法。在她看來,培養傳承人、宣傳展示優秀作品是保護白族扎染技藝的重要方式,她很欣慰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前來體驗和學習。

學著段銀開的樣子,兩岸媒體人動手操作起來。「我訝異製作染料的材料竟然是板藍根,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和民族手工藝人的匠心獨運。」臺灣自媒體視訊博主王姿淨說,扎染技藝值得好好傳承下去。

致力於非遺保護和傳承的還有大理鶴慶新華村的銀匠們。走進這個「小錘敲過一千年」的古老村寨,到處都能聽到「叮叮叮」的敲擊聲。

新華村的銀器鍛制技藝歷史悠久,早在南詔時期,工匠就開始從事金銀銅等手工藝品的加工製作,世代相傳,延續至今。憑著打製工匠熟練的技巧、精湛的工藝,一件件精美絕倫的民族手工藝品在這裡誕生。

「鶴慶銀器鍛制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母炳林說,制銀過程從選材、下料到鍛制,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然而即使全力以赴去做也常會出現缺陷,回爐重做是家常便飯。「看作品要發現它不好的地方,而不是好的地方。」他說,正是由於銀匠們對完美的不懈追求,才使得鶴慶銀器聞名遐邇。

近年來,通過新老藝人的不斷探索,新華村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生產經營的道路,形成「一戶一品、前店後坊」「散戶+公司」和「電商銷售」的生產銷售格局。大量富餘勞動力轉移到銀器手工藝加工行業,據統計,全村共有手工藝從業戶972戶,占全村總戶數的73%。

多位兩岸媒體人在參觀時表示驚喜于看到不少年輕人投身非遺技藝傳承,也欽佩手工藝人執著堅守、不急功近利的匠人精神。「非遺傳承人把藝術創作和產業扶貧結合在一起,他們既有匠心又兼顧社會責任,這令我非常感動。」臺灣自媒體博主游智彬說。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