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國際 >

國際觀察:美國抗疫何以「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2020-05-30 23:48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VIEW:



在新冠病例居全球之首的美國,一些人質疑中國確診和病亡人數的真實性,對「中國為什麼行」的不解和不願接受往往成為他們抹黑中國背後的動機。實際上,中國抗疫故事的部分秘密在美國紐約州薩拉那克湖畔的一座銅像可見一斑。

這座距離美國疫情「震中」不遠的銅像紀念的是美國疾控先驅愛德華·特魯多。這名患有結核病的美國醫生提出人員聚集導致疾病傳播,主張隔離觀察並建議患者加強運動。銅像上刻著特魯多最常引用的古諺:「時而治癒,常常減輕,總是安慰」。

這條古老的智慧與中國應對新冠肺炎的探索不謀而合——新藥開發、癥狀緩解和心理支持「三管齊下」正是國家衛健委七版診療手冊的要點。中國醫生「使盡渾身解數」,幾乎不放過任何治療疾病的可能性,其中傳統中醫藥在減緩肺炎癥狀、降低病亡率上發揮了獨特作用。具有中國特色的診療方式還包括向輕症患者傳授太極拳、八段錦,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將頗有民族味道的「繡球養生操」帶到武漢沌口方艙醫院。類似的輔助療法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階段,幫助了更多中國人戰勝未知病毒。

方艙醫院裡的健身操只是中國系統性抗疫努力中的一個片段,中國在病床、醫治、診斷、藥物和疫苗等五個環節進行了大量實戰性探索,湖北省成功救治了3600多名80歲以上的老人,包括至少7名百歲以上的新冠患者。相較美國得克薩斯州副州長丹·帕特里克呼籲老人為國犧牲以換取經濟成長的主張,逆行的中國抗疫人以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對每一個病患「不拋棄、不放棄」,從而得以較快控制疫情,這並不令人驚訝。

反觀科技實力最強、還早早得到線報的美國,其抗疫行動至少被三大失誤所累。

首先,準備不足。美國對非重症患者實行居家觀察,而非「應收盡收」,而不少年輕人不戴口罩湧入急診,疫情短時間內就急劇惡化。這從側面反映了美國醫療近年來「重技術、輕保障」的狀況。據統計,美國醫院病床數量只有每千人2.77張,排名全球第32名,且呈逐年下降趨勢;中國病床數量約為每千人4.34張,並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前沿技術領域投入大筆資金的美國,其國民總體健康狀況卻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排名靠後,老年人基礎病高發,阿片類藥物泛濫,更別說美國少數族裔普遍缺少醫療保障,他們感染率高、死亡率高,成為新冠疫情中最脆弱的群體,這種不公正的傳染地圖,是本屆美國政府推行取消「全民醫保」、削減公衛開支的一個悲傷註腳。

第二,應對不力。美國並非輸在起跑線上,美疾控中心17日就建立新冠肺炎事件管理系統;特朗普還透露,美國家衛生研究院早在111日就開始了疫苗研發。如果把中國在一月份和二月份「趟過的雷」比成一場「閉卷考試」,美國三月份才開始的抗疫更像一場「開卷答題」,目前的成績顯然難言理想,而美國何以「起個大早,趕個晚集」?越來越多的復盤證據顯示,美政府在抗疫中「幫了倒忙」。

美眾議院25日舉行的新冠肺炎聽證會上,三名作證者一致主張封鎖來自中國的入境者擋不住病毒,他們呼籲盡早展開社區防控,可這些建議並未被採納。認為「新冠病毒不要緊,問題出在中國體制」,正是這種錯誤心態使美國輕視中國經驗,放任病毒在本土傳播。

美國疫情給「我永遠正確」的美國例外主義上了一課。疫情早期,美檢測試劑盒存在缺陷、民間檢測管控過嚴、篩查範圍過窄等問題均拖緩了抗疫。去年波音飛機失事,美聯邦航空局因監管失察而名譽掃地,同樣作為「業界標杆」的美疾控中心又在新冠疫情中丟分。正像美劇《新聞編輯室》中的經典橋段:被問及美國為何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時,男主角威爾·麥卡沃依的回答是,美國不是。

讓情況更糟的是美衛生部門一月份多次向美決策層發出警告卻被有意忽略。據美媒報道,白宮因擔心股市下跌而遲遲未發布封鎖令,錯失黃金期致疫情失控。美政府高層還多次發表盲目樂觀言論,說患者「可快速恢復,甚至不需要看醫生」,「疫情會奇蹟般地在4月消失」,用缺乏科學證據的說法誤導公眾。

第三,人心不齊。非但不能風雨同舟,抗疫反倒成了美國兩黨的「鬥法臺」。美共和黨政府在資源分配上厚此薄彼,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因民主黨執政而得不到充分支援。特朗普還在今年大選的關鍵「搖擺州」密歇根煽動保守派選民上街,反對民主黨籍州長惠特默的抗疫舉措。

新冠病毒將人類命運緊緊捆綁,美國政府本可從中國抗疫中汲取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人的生命和健康是第一位的,這理應超越一切黨派紛爭和地緣政治算計。正如日本導演北野武在3·11大地震後所說,災難不是死了兩萬人或八萬人這一件事,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