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教育 >

課本里的勞動者

2020-04-27 03:34    作者:記者 方莉   來源:光明日報   VIEW:



夯歌(油畫) 王文彬

為人民服務(課本內頁) 資料照片

唱響明天——打造千年雄安(油畫·草圖) 馬佳偉

潮(油畫·局部) 詹建俊

礦山新兵(中國畫) 楊之光

取土樣的研究員(油畫) 白曉剛

收穫之二(中國畫) 方正

【課本里的中國】

歲歲耕耘,田間地頭洒下辛勤汗水;匠心雕琢,廠礦車間施展精湛技藝;冰心一片,實驗室里勇攀科學高峰。

勞動改變世界,勞動創造文明。課本里的勞動者,或是艱苦奮鬥的革命戰士,或是服務人民的基層工作者,或是刻苦鑽研的科學家……他們的名字,匯聚起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他們的精神,指引著只爭朝夕的奮鬥足跡。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兩首(其二)》,滬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中華民族是勤于勞動、善於創造的民族。千百年來,在農耕勞作的基礎上,中華兒女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

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正是通過辛勤勞動、接續奮鬥,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的史冊上,鐫刻著勞動者的榮光——

「從錠子上取下穗子,也像從果樹上摘下果實,勞動以後收穫的愉快,那是任何物質享受都不能比擬的。」(《延安紡車抒懷》,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一輛紡車,折射出抗日戰爭時期延安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火熱激情和樂觀精神。

「張秉貴22年來,沒有對顧客發過一次火,紅過一次臉,態度總是那麼和藹可親。」(《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部編版高中語文上冊)售貨員張秉貴「一抓準」「一口清」的技藝和「一團火」的服務精神,正是中國人民當家做主、報效祖國的勞動熱情的生動寫照。

「一場開發大慶油田的大會戰打響了……他們當中,有個名叫王進喜的中年人……他暗下決心:『我一定要為中國人民爭口氣,把石油工業落後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摘掉石油工業落後的帽子》,教科版小學語文第十冊)「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樸素口號,凝聚著石油工人們以苦幹實幹為國爭光的決心。

彼時,在百廢待興的新中國,還有這樣一群勞動者,他們刻苦鑽研、孜孜求索,用智慧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托起民族振興的夢想。

他是堅持真理、挑戰權威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普遍發生的饑饉給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那時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農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農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決心,拼盡畢生精力用農業科技戰勝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部編版高中語文上冊)為瞭解決溫飽問題,袁隆平矢志研究雜交水稻,引領了一場世界範圍內的「糧食革命」,「引導我們走向一個營養充足的世界」。

他們是隱姓埋名、披肝瀝膽的「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製造和研究的第一線,領導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的核子彈和氫彈,把中華民族國防自衛武器引導到了世界先進水準。」(《鄧稼先》,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1964年元旦,高純度的濃縮鈾在王承書和她的同事手中誕生了……王承書為祖國隱姓埋名三十年,直到逝世前,人們才在報紙上讀到她的業績,知道她的名字。」(《隱姓埋名三十年》,語文版五年級語文下冊)鄧稼先、王承書等科研工作者扎根大漠深山,為新中國國防事業奉獻一生。

她是攻堅克難、潛心鑽研的藥學家屠呦呦。「我帶領由植物化學和藥理學專業研究者組成的團隊,開始從中草藥中尋找並提取可能具有抗瘧療效的成分。」(《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她和團隊發現了青蒿素這一「中醫藥學給予人類的一份珍貴禮物」,解決了抗瘧治療失效難題。

張秉貴、王進喜、袁隆平、鄧稼先、屠呦呦……這些閃亮的名字串聯起「一團火」精神、大慶鐵人、兩彈一星等一個個光輝的精神坐標,在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詩中熠熠生輝。

不只他們,還有更多寂寂無名的勞動者,在中華大地上播撒下汗水和心血。從「農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個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鑽進水裡」(《三黑和土地》,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到「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挑山工》,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再到晉西北一位老人堅持15年,「綠化了八條溝,造了七條防風林帶,三千七百畝林網」(《青山不老》,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這些普通勞動者以一錘一釘的勞作、一鋤一犁的耕耘,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成為中華民族奮鬥史上最深沉的底色。

當代中國,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湧現出來,為時代發展、社會進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正在修建的是一條全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科技人員指揮突擊隊員,往剛剛鑿開的隧道洞壁噴射混凝土。」(《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為了這一著,面對技術封鎖,多少人殫精竭慮,青絲變白髮;多少人頑強攻關,累倒在試驗場;多少人無怨無悔,默默奉獻……」(《一著驚海天》,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青藏鐵路鋪通、遼寧艦殲-15艦載機著艦,這每一個改變歷史的時刻,莫不凝聚著大量高素質勞動者經年累月的奉獻和堅守,他們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呈現給世界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蹟。

品讀這些勞動者的豐功偉績,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同樣的勞動精神——

有為人民服務的赤誠。「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為人民服務》,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永遠的白衣戰士》,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從革命戰士張思德到抗擊非典的護士長葉欣,他們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赤誠為民、向險而行,他們的名字與精神永垂不朽。

有愛崗敬業的堅守。「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敬業與樂業》,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梁啟超先生所推崇的「敬業樂業」精神,流淌在新時代奮鬥者鍾揚的血脈里,成為他一生最鮮明的註腳。「植物學家、科普達人、援藏幹部、教育專家……哪一個身份都可以以一種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現。在生命的高度和廣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邊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探界者」鍾揚》,部編版高中語文上冊)

有格物致知的拼勁。「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術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也是不可少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的生命哲學,也有技進乎道、超然達觀的人生信念。」(《以工匠精神鵰琢時代品質》,部編版高中語文上冊)新時代里,科學家前赴後繼攻克技術難關、大國工匠夜以繼日創造優質產品,正是對格物致知精神的生動詮釋。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崗位、同樣的精神,鼓舞著一代代勞動者為國家富強夙興夜寐、為民族振興嘔心瀝血。沿著歷代勞動者的奮鬥足跡,弘揚薪火相傳的勞動精神,14億中華兒女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必將創造出新的輝煌。(本報記者 方莉)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