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中國學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突破

2020-06-19 23:09    作者:記者 徐海濤、董瑞豐   來源:新華社合肥6月19日電   VIEW:



新華社合肥6月19日電(記者 徐海濤、董瑞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苑震生等人日前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1250對原子高保真度糾纏態的同步製備。這是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的一項重要進展,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19日線上發布了該成果。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基於上述進展,研究團隊下一步將通過連接多對糾纏原子,製備幾十個到上百個原子比特的糾纏態,以進一步開展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

量子計算和模擬被認為是未來推動高速資訊處理的顛覆性技術,實現量子糾纏的比特數量越多,量子計算的能力就越強。實現大規模糾纏態的通常途徑是,先「兩兩結對」同步製備大量糾纏粒子對,然後沿橫向、縱向分別連接形成多粒子糾纏,使其「牽一髮而動全身」,形成多比特糾纏態。

近十幾年來,國際科學界在多條技術路線上展開研究,光晶格超冷原子比特被認為是極具前景的技術路線之一。中國科大研究團隊與海外科研機構合作,多年來對基於超冷原子光晶格的可拓展量子資訊處理展開聯合攻關,並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他們首次提出了「使用交錯式晶格結構將處在絕緣態的冷原子浸潤到超流態中」的新制冷機制,並實驗實現了這一製冷過程。製冷後,係統的熵降低到六十五分之一。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開發2比特高速糾纏門,獲得了糾纏保真度為99.3%的1250對糾纏原子。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