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社會 >

看清歷史大勢 擔當民族大義的英雄 施琅

2022-01-01 22:24    作者:王輝丹 整理   來源:台灣新生報   VIEW:


施琅石像福州晉江
 
 施琅(一六二一至一六九六年),字琢公,福建晉江人,清初名將。

 據北京故宮博物院資料記載,施琅本是明總兵鄭芝龍的部下,清順治三年(一六四四年)隨鄭芝龍降清,後隨清軍征廣東。鄭成功從荷蘭總督手中收復臺灣後,屢次勸說施琅反清復明,遭到拒絕。鄭成功一怒之下將其家人殺死。順治十三年(一六五四年),施琅隨定遠大將軍世子濟度在福州擊敗鄭成功,因功授同安副將,不久升為總兵官。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施琅升為水師提督,以後多次率兵擊敗臺灣鄭氏部隊,攻克海門、金門。此間他上書康熙皇帝,力陳宜早日收復臺灣。朝廷認為時機不成熟,未予同意,但將施琅隸屬鑲黃旗漢軍,以資獎勵。

 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李光地認為攻克臺灣的時機已經成熟,故推薦施琅領兵渡海。經過近兩年的準備,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六月中旬,施琅率領三萬大軍渡海征臺。攻打澎湖列島時,施琅被流矢射中眼睛,以手帕止血,堅持督戰。二十二日占領澎湖列島。一部分鄭軍官兵投降,鄭軍主帥劉國軒乘小船逃往臺灣島。清軍占領澎湖列島後,鄭氏敗局已定,但施琅並未忙于進軍臺灣島,而是著眼於做爭取鄭氏及其軍隊的工作。他厚待投降和被俘的鄭軍將士,穩定民心,甚至派人撈救跳水未死的鄭軍官兵。同時建議朝廷赦免安撫鄭氏,以爭取和平統一臺灣。康熙皇帝允批了他的招撫政策。鄭克塽、劉國軒等人為情勢所逼,遣使投降。八月,施琅統兵自澎湖至臺灣,鄭克塽等人剃髮相迎,上繳延平王印,從此臺灣成為清朝疆域的一部分。

 為了國家大業,施琅克服個人恩怨,沒有向鄭克塽、劉國軒報私仇,反而積極招撫、妥善安置他們,還親自撰文至鄭成功廟致祭以表敬仰。但清廷內部對臺灣的作用看法發生分歧,許多人認為治理臺灣浪費國家財力,可以將臺灣人民移居大陸。施琅則是能夠認識到臺灣重要作用的少數有識之士之一。他親自對臺灣進行調查研究,認為臺灣的人口、物產資源都表明留守臺灣不會增加朝廷的財政負擔。他更從臺灣的地理位置分析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認為臺灣是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的屏障,是四省的要害,如果拋棄臺灣一定會釀成大禍,駐守臺灣則會安固邊疆。他還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本性有所認識,斷定如果清政府放棄臺灣,荷蘭殖民者就會捲土重來。因此,施琅堅持臺灣斷不可放棄,並提出了在臺灣設置官兵等治理臺灣的具體建議。由於施琅的上疏具體翔實,非常具有說服力,一些大臣逐漸贊同他的建議,促使康熙帝下決心留守臺灣。

 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年),施琅卒于任上。贈太子少傅,諡「襄壯」。

 

紀念施琅將軍誕辰400周年座談會廈門舉辦

台灣新生報2022年1月2日第十二版
  • 責編:台灣新生報大陸事業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