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生活 >

少了人為干擾 海科館:珊瑚白化與損傷多自動修復

2021-08-04 09:53    作者:記者王世明/基隆報導   來源:台灣新生報   VIEW:



▲潮境海灣疫情三級警戒期間,生物無論是復育或成長與活動狀態,均因少了人為的干擾更顯自在與快樂,水下珊瑚白化與損傷現象也多自動修復。(圖:海科館提供)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採取了除了公務所需之研究外,不開放一般水域活動的措施,在禁止水域活動這段時間,同時經由實際觀察與研究防疫期間海底生物狀態,發現潮境海灣的生物無論是復育或成長與活動狀態,均因少了人為的干擾更顯自在與快樂,同時原水下珊瑚白化與損傷現象也多自動修復,是可喜現象。

 海科館表示,在五月十九日至七月二十六日三級警戒期間,潮境配合防疫封閉潮境下水口,每天只容許公務潛水十人為上限,在封閉期間研究人員公務下海觀察保護區生物的狀況,在七月初下水做珊瑚礁總體檢調查時,發覺水下珊瑚已經從去年有白化的現象現今已恢復,一些被踢壞的珊瑚也多自動修復,最可喜的是這段期間沒有新的損傷或破壞。

 海科館指出,人類潛水活動的低頻聲音與海洋生物溝通用的低頻聲音重疊,這也可能造成海洋生物彼此對話的干擾與不利,根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海洋生態聲學與資訊實驗室研究比較去年與今年兩年端午節水下的聲景,去年端午節水域活動呈現高峰現象,因此水下低頻聲強大,今年端午節因禁止水域活動,相形之下水下低頻聲就相對出現少的現象,也讓海底生物的溝通與交流有更多機會。

 另外,海大海生所環境生理學實驗室也發現,海洋生物因少了人為干擾而更自在,在防疫期的海底狀態,除了發覺許多的魚對人比以前沒有戒心外,同一潛次即可發現更多樣的生物,顯現生物多樣性在防疫這段期間出現更高群聚悠游與更多樣性,種種跡象顯示潮境保育區在禁止水域活動期間,也讓這片海灣的生物似乎比以前更自在與快樂。

 海科館也指出,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所採取的水域活動,為防疫安全考量及避免群聚,目前僅開放包括休閒與公務所需之水肺潛水,所採行的預約假日均已額滿,週間尚有少量名額。他們也也呼籲成功預約的潛客,務必依照時間換好防疫期間下水證後才下水潛水,上岸後也請遵行防疫規定儘快戴好口罩,並珍視海洋資源與潮境豐富的自然生態,善待海洋及隨手帶走不屬於海底的垃圾。
 
  • 責編:台灣新生報大陸事業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