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台灣 > 台灣新生報紙版 >

台灣新生報 2020年8月25日 一版

2020-08-25 22:12    作者:編輯部   來源:台灣新生報   VIEW:



年輕人鉛暴露 傷心血管


從過去研究中早已發現鉛對心血管等系統有不良影響;近年全世界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然環境因素於其中的角色在過去少有研究闡明。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與恩主公醫院副院長林建宇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黃柏菁助研究員,過去兩年來針對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的鉛暴露研究發現,青年人的鉛暴露不僅與胰島素阻抗、血壓、及代謝症候群等心血管危險因子有正相關,更進一步地發現鉛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頸動脈內中層厚度)也有密切的正相關。進一步探討鉛造成動脈硬化的可能機轉,發現早期鉛暴露與內皮細胞功能失常有關,且鉛除了直接與動脈硬化相關,也可能藉由調控DNA的甲基化後間接造成動脈硬化。

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表示,鉛是一種天然生成的金屬,於地殼中存在少許的含量。鉛在環境中無所不在,包括空氣、水和土壤。

針對七三八位青少年、成年人研究發現,尿中鉛濃度越高頸動脈中內皮層厚度會越厚,會增加十四%;而鉛暴露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四十一%。台灣兒童鉛暴露越高,IQ就越低;台灣與歐美國家相比,鉛暴露較國外高二至二‧五倍。

此外研究團隊也藉由分析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資料庫,發現體內鉛濃度也與股骨的骨密度有負相關,這趨勢在停經前的婦女更加明顯,因此也可能會增加之後骨折的風險。國衛院之研究顯示含鉛汽油禁用後數年後,仍可發現血中鉛可能負面影響兒童智力發展,雖然大型人體生物監測資料顯示國人尿中鉛有逐漸下降之趨勢,惟仍高於歐美日等國,實因國內缺少長期且持續性之人體生物監測系統,來即時評估政策介入之成效。

另,之前也曾針對新北市的卅一個居家做鉛的測試評估,在夜間不用水的前提之下,測量早上第一公升的水中的鉛含量,有九家超過六ppb、兩家超過十ppb,有三分之一的居家的鉛是藉由水龍頭到家裡的。採一公升的水連續採十次,五公升後水中鉛濃度才慢慢下降。

因此,蘇大成主任針對鉛的暴露,提出了需要特別注意的三大面向:一、油漆含鉛方面,相較美國早在一九七○年就訂有塗料總鉛含量限量標準,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實施的CNS國家標準,其室內塗料比照中國,僅針對可溶性鉛含量限量九十ppm(百萬分之一濃度);在室外塗料部分,雖順應多數國家作法訂定總鉛含量限量標準六百ppm,但對超標產品僅要求加註警語,而未訂定強制下架標準。二、自來水含鉛方面,老舊鉛管仍為自來水鉛污染的主要來源,自來水事業單位應重新檢視鉛管於各縣市的分布,建立高風險熱區,對資料不全的地區更應謹慎調查。此外,除了例行性的放流採樣作為裁罰基準之外,應實際於住戶內的水龍頭(尤其廚房),以不放流的採樣方法進行採樣分析,真實了解鉛污染的情況及民眾的暴露風險,採樣點尤其應含括污染熱區。因鉛對幼兒健康的影響顯著,大規模對幼兒園及小學自來水含鉛量的調查,則是另一要務。另需檢討含鉛管材的使用及相關規範,尤其應研擬無鉛管材(鉛含量<○‧二五%)在自來水系統及新建築中全面使用的可能。三、推動國內大型人體生物監測:唯有藉由系統性的人體內鉛等環境汙染物之長期監測,始能對於政府相關環境衛生政策推行後,真實反映出臺灣民眾體內之暴露程度變化,且之科學實證基石。上述油漆及自來水含鉛的防治工作,亟需環保署、營建署、自來水事業單位、標準檢驗局及地方環保局和教育局的通力合作。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