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文化 >

書香,在雲端飄起 ——4·23世界讀書日多場讀書活動舉行

2020-04-24 18:59      來源:光明日報   VIEW:



4月23日,世界又迎來了一個讀書日。與往年的熙攘相比,今年的讀書日顯得有些安靜。大型書展取消,各地讀書節寥寥,疫情的延續也減緩了人們走進書店的步伐。但這並不妨礙書業同人在各類平台上組織活動,呼籲人們讀書,也不妨礙讀者沉下心來,安靜地讀完一本書。

一屏萬卷,市場可觀

「縹緗萬卷 待與君歸」「本草良方 中醫古籍」「百餘種老連環畫專場」……僅聽名字,會讓人產生置身實體書展的錯覺。然而,這卻是中國書店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在孔夫子舊書網舉辦的線上促銷活動。

雖是舊書,但也吸引了不少讀者。數據顯示,一函三冊的《金匱要略心典》業已售罄。

與中國書店安靜的網路展銷相比,人民文學出版社在抖音平台不斷推出的直播活動,「吆喝聲」要響一些。近日,新晉茅盾文學獎得主李洱也加入了直播隊伍,在訪談中,列出了《左傳》《史記》《紅樓夢》《堂吉訶德》《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世界最後一個夜晚》等一長串書單。「我認為,還是要讀經典。讀者讀一本書時,往往能將自己的生活代入進去,這是經典作品的力量,也是經典作品的命運,能給人帶來很多啟示。」李洱說。

不僅售書從線下轉向線上,讀書這一環節,也逐步從紙上轉移到了屏上。

為迎接世界讀書日,中國出版集團組織旗下中華書局、三聯書店等出版社,邀請嚴歌苓、曹文軒、康震、沈鵬等名家分享自己的創作趣聞,推介自己的「枕邊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現代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等單位和70餘家讀書會、200家書店共同發起「閱讀一小時·2020」線上讀書嘉年華活動,近10萬名讀者報名參與。在另一場針對青少年的「致青春 為家國」雲上經典共讀計畫中,該社邀請作家和文化名人一起,以社群讀書會、視訊閱讀的形式,為廣西全區153所大中小學和各地市縣圖書館領讀中國古詩詞,參與人數上萬。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告訴記者,近來他在讀《資治通鑑》和《魯迅全集》,通過電子閱讀器,而非實體書,「查閱生字方便得多」。數字化閱讀逐步占據主流,在該院近日發布的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中得到了驗證——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79.3%,高于紙質閱讀59.3%的接觸率。人均每天接觸手機時長100.41分鐘,遠超讀書的19.69分鐘和讀報的6.08分鐘。

「數字化閱讀的增長,是閱讀的幸事。它讓資訊快速普及,消弭了城鄉之間原本巨大的鴻溝,甚至消弭了文化程度差異造成的資訊接觸差異。」魏玉山分析。

聽書之舉,悄然成風

打開三聯「中讀」App,可見平台專為今年世界讀書日打造的直播專題——「幸有讀書可慰藉」,向讀者介紹「宇宙簡史與人類未來」「福柯筆下的瘟疫」「汪曾祺:我們時代的蘇東坡」和「送給你的十本書」。

在互聯網瞬息萬變的「快閱讀」和紙質書籍溫潤平緩的「慢閱讀」之間,《三聯生活週刊》旗下的社交平台閱讀產品團隊,一直在努力打造一種「中閱讀」——將書籍中的知識,轉化為音頻,約請名家說給讀者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三聯「中讀」逆市上揚的新增用戶量和線上用戶峰值,似乎驗證了這一模式的成功。

「很久以前,我就不刷屏了,不再關注社交媒體上瞬息萬變的資訊。」三聯「中讀」內容總監俞力莎說。「作為一本安靜的雜誌,《三聯生活週刊》更為關註一些具有永恆價值的內容,比如理性、進步、智識、生活的樂趣和美。」而作為雜誌副本的「中讀」,在這一指導思想下,約請樊錦詩講《敦煌莫高窟》,約請戴錦華講《光影留痕:世界電影史》,約請辛德勇講《大唐帝國》,約請喻恩泰講《錢鍾書》,收穫了一批有聲書的讀者。

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我國三成以上國民有聽書習慣。其中,成年國民聽書率為30.3%,0至17週歲未成年人聽書率為34.7%,均較2018年有大的提昇。這或許得益於各類App和線上廣播對用戶聽書習慣的培養。早在數年前,喜馬拉雅電臺就開始挖掘書籍裡的系統知識,開設「大師課」,向用戶講授哲學、古詩詞、中外文化內容。「有書」等後起之秀,也在搶占文化名人資源,製作聽書內容。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樊登讀書」聯合人民閱讀,邀請明星和文化名人推出特別版「知識進化論」,以書為主線,引領讀者探尋求知的樂趣。

由專業編輯團隊組織的聽書內容和大師講述者,正在挽救古老的「讀書」行為,在新形態中彌補數字化閱讀帶來的系統知識接受不足。

最愛讀書,是少年郎

新設備、新閱讀、新趨勢不斷湧現,但仍然有一部分讀者,鍾愛紙書的觸感。

臨近讀書日,位於北京三里屯的Page One書店開門不久,就迎來了一對母女讀者。她們安靜地測完體溫、登記完身份,走向書架,選閱自己喜愛的書籍。在二樓童書區,已有一對母子席地而坐,迎著窗外透進來的光,安靜地讀書。

位於王府井新華書店三層的「懷中讀閱童館」,也迎來了讀書的小讀者。

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未成年人讀書的意願明顯高于成年國民,且在持續增長。2019年,我國0至17週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2.9%,較2018年的80.4%提高了2.5個百分點。

「一方面,未成年人正處於學習和知識吸納時期,對圖書閱讀的需求比較旺盛。受家庭和學校管理限制,他們還沒有對電子閱讀形成依賴。另一方面,未成年人讀書意願的提昇也與在學校教育中大量倡導讀書密不可分。廣泛閱讀,讓應試教育真正地轉型為素質教育。」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徐升國分析。

徐升國認為,當前多數成年國民對個人總體閱讀情況不滿意,恰好說明成年國民對讀書存在需求。「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為成年人營造更好的讀書氛圍。疫情期間,可向居民發放讀書消費券,鼓勵讀書。長遠來看,應繼續加強閱讀基礎設施建設,在居民生活的區域布設更多設施——社區書屋也好,農家書屋也罷,智慧借閱終端也好,要讓讀書與居民的生活真正實現接觸的零距離。此外,培育社會組織,舉辦更多讀書會、讀書講堂、讀書活動,加強對讀書的指引,甚至可以細緻到編制某一類書的書目、講解某一本書的閱讀方法。」

「希望我們對待讀書的熱忱,永遠像少年。」徐升國說。

(本報記者 韓寒)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