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文化 >

《唐詩詩意畫》之「月是故鄉明」

2020-11-01 22:12    作者:海晗/策划:王辉丹   來源:台灣新生報   VIEW:




「月是故鄉明」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月夜憶舍弟》,通常用來表達念家思故鄉的心聲。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故鄉的並非真的更亮,只因思念讓月色也比他處可愛了,藉此時那景寄託人們對親人,對家鄉最深的感情。

詩作背景

此詩是一首五言律詩,唐肅宗乾元二年(七五九年)秋,杜甫在秦州(今甘肅天水市)懷念他分散在河南、山東的兄弟而作。唐玄宗天寶十四載(七五五年),「安史之亂」爆發。乾元二年九月,安祿山、史思明從范陽引叛軍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
詩人有四弟:杜潁、杜觀、杜豐、杜占,當時惟杜占同在,其他幾個弟弟都分散,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這首詩就是其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

詩詞原文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逐句釋義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戍樓上鼓聲響起,路上不見行人蹤影;秋日邊塞一隻大雁在悲切鳴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雖有兄弟卻都分散了;家園無存,互相間都無從得知死生的消息。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平時)寄出的家信常常不能送達,何況戰亂還沒有停止。(當時叛將史思明正與唐將李光弼激戰)

作品賞析

詩的前四句寫景,烘托出戰爭的氛圍。下半首四句,寫雖有弟而皆分散,分散又皆無家,以致死生不明,於是想寫信去問,卻又老是寄不到,何況還是烽火連天。曲折的心事盡現於此二十字中。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感慨萬端。全詩託物詠懷,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語言精工,格調沉鬱哀傷,真摯感人。

首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淒涼景象。沉重單調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境,說明戰事仍然頻繁,道路為之阻隔。這兩句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點明「月夜」的背景。
頷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氣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不同。它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偏說故鄉的月亮最明,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

上兩聯信手揮寫,若不經意,看似與憶弟無關,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頸聯「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之念。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感人至深。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尾聯「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頸聯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未休兵」則「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一氣呵成。懷鄉思親之情淒楚哀感,沉鬱頓挫。

名家點評

《杜臆》:聞雁聲而思弟,乃感物傷心。今夜白,又逢白露節候也。故鄉明,猶是故鄉月色也。公攜家至秦,而雲無家者,弟兄離散,東都無家也。

《繭齋詩談》:「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若作「雁一聲」,便淺俗;「一雁聲」便沉雄。詩之貴煉,只在字法顛倒間便定。


詩文注釋、賞析:海晗,民主人士、學者,著有《古詩詞經典名句賞析》《漢字概說》《成語概說》等著作和文章。
欄目策劃、採編:王輝丹,台灣新生報記者、大陸新聞召集人、港澳台美協理事、台灣國際身心靈研究發展學會理事;《中華成語典故學習詞典習近平用典釋義與溯源》台灣主編。

圖一說: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推薦 葉蘭香 桃園市台藝書畫學會榮譽理事長作品。
圖二說:陳逢顯 臺灣著名毫芒雕刻家書法作品。

  • 責編:王辉丹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