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文化 >

融通建築藝術與聲學技術的戲臺

2021-08-25 08:56    作者:楊  陽  高  策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VIEW:



臨汾東羊后土廟元代一面觀戲臺。 楊 陽供圖

  我國戲曲成熟于北宋時期,為了適應演員表演和觀眾聽聞的需要,宋金元戲臺的形制結構經歷了從露臺到四面觀、大三面觀、小三面觀和一面觀的變化。那麼,這些形制變化的原因、邏輯和結果是什麼?不同時期的改進與人們的審美、科技發展、經濟繁榮是否有關係呢?
  中國古代樂舞表演歷史悠久,與其共生的表演場所自然也源遠流長。早在距今約5000年的紅山文化遺址——遼寧牛河梁女神廟中就發現了大型祭壇。周代以來,祭壇、宗廟、殿庭等建築中均舉行過樂舞表演,但並非供民眾觀賞。而在克孜爾石窟、雲岡石窟和敦煌石窟中,天宮樂伎的表演場所外圍多建有勾片欄杆,這是研究古代表演場所的重要史料。
  北宋戲曲,時稱宋雜劇。受先秦「俳優」、漢百戲、唐參軍戲和歌舞戲等藝術的影響,由種類繁多、內容龐雜的技藝表演組成,如假面表演、說白、滑稽戲和故事表演等。露臺是宋雜劇表演的重要場所。北宋年間,元宵節時,城市裡經常會搭建臨時性露臺。《宋史·樂志十七》載「每上元觀燈,樓前設露臺,臺上奏教坊樂,舞小兒隊」。
  從現存文獻看,山西芮城縣東嶽廟金泰和三年(1203年)碑刻《東嶽廟新修露臺記》就有記載,如「唯有露臺一所,累(壘)土為之」,「衍循舊貫,創用磚石增大其基」等等。遺存的實例,有山西晉祠的金人臺和河南登封中嶽廟的露臺。晉祠金人臺是方形基臺,通體由磚石鋪設,不設頂蓋,四周磚砌花欄圍擋,前後設臺階,距聖母殿50餘米。根據露臺的位置、形制以及獻殿的創建時間推測,晉祠金人臺最早與正殿在同一時間創建。
  金代開始大規模建造露臺。在露臺建造之前,表演多數是「撂地為場」,數量龐大的民眾以演員為中心,圍成圓形觀看演出。而露臺的創建升高了演員的位置,「看見即聽見」,演員的聲音可從臺上直接傳達給民眾。
  金代戲曲的形式主要有院本、雜劇和諸宮調。伴隨著雜劇的興盛,山西澤州地區出現了形製為四面觀的古戲臺,即露臺上四角立柱,柱上搭建頂棚,各角柱間不砌制牆體,四面皆為透空狀。這是露臺之後戲臺形制演進的首個節點,比如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所建高平市王報村二郎廟舞亭。從滿足實際表演的需求看,單簷歇山外頂可遮擋雨雪和日晒,保障演出順利進行;從改善視聽效果的角度看,藻井內頂將原本從此處散逸的聲音反射至檯面及舞臺周圍,提高了舞臺音量。
  當表演內容從百戲、歌舞逐步發展為劇情性較強的雜劇時,戲臺上的演員多面向正殿表演,民眾也相應地在戲臺的正面或兩側觀看。由此,金代出現了在兩後角柱間砌築山牆的舞臺,其形製為大三面觀,從優化視聽的角度看,後山牆將原本從戲臺後部散逸的聲音定向反射到檯面、臺前乃至正殿。
  元雜劇的故事情節複雜,人物角色增多,換場成為演出的必要環節。由此,出現了小三面觀舞臺,即在大三面觀舞臺的基礎上,在兩側角柱間增設輔柱,並在輔柱與後角柱間砌牆,以區分前後臺,方便演員換場。之後又出現了兩側角柱間完全砌牆的戲臺,即一面觀戲臺。一面觀戲臺的兩側山牆進一步封閉了表演空間,有效保證演員免受風雨襲擾。
  至此,宋金元古戲臺將原本從表演者上方、後方和左右兩側散逸的聲音反射至正殿與臺前的觀眾,實現了定向傳聲乃至聲能匯聚,同時也隔離了環境噪聲,彰顯聲學功用。古戲臺形制、結構的演進兼顧了演出發展的需要和視聽效果的優化,實現了建築藝術與聲學技術的完美融通,二者互為本質,相互映射。一面觀形制的戲臺,實質上已將舞臺圍合成方形腔體,可與某些頻率產生共振,改變音響效果,成為中國古戲臺設腔助聲技術的早期實踐。
  (作者為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所教授)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