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文化 >

「相當于數字化了20部四庫全書」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在漢談古籍保護與活化

2021-12-09 08:48    作者:王晶 竺佳怡 王儷穎   來源:湖北日報   VIEW:


  12月8日,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專訪。他介紹,我國古籍保護工作有一個標誌性工程——中華古籍保護計畫。自2007年開始,中華古籍保護計畫重點做了全國古籍普查、評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兩項工作。
  目前,全國古籍普查完成270餘萬部另1.8萬函,30個省份基本完成漢文普查工作,占預計漢文總量的90%以上;2861家單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記工作,占預計存藏機構總數的96%以上。國務院批准公佈了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13026部珍貴古籍和203家單位入選;20個省區建立《省級珍貴古籍名錄》,收錄古籍25476部。19個省區命名246家「省級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全國1000餘家古籍收藏單位有超過2000萬冊件古籍得到妥善保護。
修復人才從百人增至逾千,實現科學修復
  張志清介紹,2007年全國古籍修復人才不到100人,現在已有1000多人的隊伍。2007年全國古籍修復師沒有本科學歷的,最高學歷是大專。「當年的修復都是師傅帶著徒弟憑經驗、做手藝。現在修復師一半以上都是碩士研究生,還有博士生。他們在修復前要進行大量科學的檢測工作,紙不合適,甚至自己造紙,現在是通過多學科手段科學修復,不只是技藝修復。」
  目前依託12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以點帶面重點推進古籍修復工作,設立清宮「天祿琳琅」、雲南迪慶州圖書館館藏「納格拉洞藏經」、山西宋遼金元珍貴古籍、山東《文選》蝶變等一批國家珍貴古籍重點修復項目,古籍修復總量超過370萬葉。
數字化7.2萬部古籍,相當於20部四庫全書體量
  目前依託豐富館藏,通過自建、徵集等方式,國圖在「中華古籍資源庫」平台累計發布古籍及特藏數字資源10萬部(件)。張志清介紹,公眾查看這些數字資源是免登錄的,「打開電腦就能方便地瀏覽,海量的珍貴古籍資源,包括甲骨、敦煌捲子、西夏文獻、金石拓本、歷代古籍、老照片、年畫等都可以隨時隨地、零距離查閱了。」
  古籍數字化是活化古籍的基礎性工作,國內已舉辦5次古籍數字資源聯合發布活動。張志清說,目前國圖和全國39家古籍保護單位共公佈了7.2萬部古籍。「我們已經數字化的這7.2萬部古籍,相當于數字化了20部四庫全書的體量。」
  張志清說,國家圖書館率先成立了國家典籍博物館,湖北迅速跟進,成立了湖北省典籍博物館。「我們不但要保存好典籍,還要展示好、利用好典籍,讓牠們和文物、非遺項目一起來宣傳民族優秀文化,讓更多公眾親近古籍,從中汲取營養和力量。」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