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 > 列表

推荐酸、甜、苦、咸、鮮……還有什麼味?科

20世紀初,日本科學家池田菊美首次提出將鮮味作為除甜...[详情]

原子和分子首次組成新型渦旋光束

此前有研究人員將電子和光束扭曲在一起,組成了渦旋光束。現在,以色列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詳情]

來看看風雲三號E星為太陽拍的高清照

9月2日,「黎明星」風雲三號E星首批高精度、多波段太陽圖像正式發布!此次對外發布觀測圖像的主題...[詳情]

首個人類椎間盤單細胞圖譜出爐 為椎間盤退行性疾病提供線索

近日,中國科學家繪製的首個人類椎間盤單細胞圖譜在《骨研究》雜誌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該研究...[詳情]

科學家首次造出雙層硼烯材料

據26日發表在《自然材料》雜誌上的最新研究,美國西北大學工程師首次創造出一種雙層原子厚度的硼...[詳情]

迄今最小生物超級電容器研發成功

據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誌報道,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奧利弗施密特教授領導的國際團隊成功研發出迄...[詳情]

指紋識別新技術可提取皮下3毫米生物資訊

利用3D打印技術、特製膠水等仿造指紋,從而破解手機、指紋鎖類似的手法早已從銀幕被搬進現實。作...[詳情]

類腦計算已成為當今科技的熱點之一

類腦計算又被稱為神經形態計算(英文Neuromorphic Computing),是借鑑生物神經系統資訊處理模式和結構...[詳情]

类脑计算已成为当今科技的热点之一

类脑计算又被称为神经形态计算(英文Neuromorphic Computing),是借鉴生物神经系统信息处理模式和结构...[詳情]

暗物質地圖中的宇宙奧秘

不久前,國際暗能量調查(DES)項目團隊的科學家利用弱引力透鏡工具,分析了約1億個星系的形狀和...[詳情]

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62.8萬億位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7日報道,瑞士研究人員使用一臺超級計算機,歷時108天,將著名數學常數圓周率...[詳情]

中國首次在固態體系實現突破標準量子極限的磁測量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石發展等人,基於金剛...[詳情]

稀土超分子感光變色鏡片試製成功

記者10日從包頭稀土高新區獲悉,由包頭稀土研究院與黑龍江大學聯合研發的稀土超分子感光變色鏡片...[詳情]

遷地保護見效 巧家五針松在昆明植物園首次結實

現存野生個體僅34株,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巧家五針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為「極...[詳情]

全球極端高溫和極端降雨將更加頻繁

「氣候變化已經在以多種方式影響著地球上每個區域,我們所經歷的變化將隨著全球升溫而加劇。」日...[詳情]

河南豪雨居然和北美熱浪有關

豪雨只是今年全球極端天氣的縮影,除此之外,席捲北美地區的熱浪,也給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詳情]

「變色龍」軟體機器人問世

根據環境實時變化的「人造偽裝」一直很難實現,但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篇機器人最...[詳情]

本年度最值得觀賞流星雨13日凌晨迎極大 每小時洒落逾百顆流星

新華社天津8月10日電(記者周潤健)英仙座流星雨即將光臨地球,帶來屬於北半球夏日的「甜蜜暴擊」...[詳情]

中國科學家展示實現拓撲量子計算新方法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韓永建、許金時等人與合作者研究發現:...[詳情]

捕捉超新星爆發的第一個瞬間

近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合作,首次...[詳情]

中國科學家提出新型固態原子鐘方案

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石發展等人在固態...[詳情]

谷歌Pixel 6系列手機將搭載自研芯片

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8月2日,谷歌公司宣布,即將推出的旗艦手機Pixel 6和Pixel 6 Pro將在今年晚些時...[詳情]

新技術快速實現大腦更深處組織高清成像

據當地時間7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論文,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雙...[詳情]

中科學家發現四億多年前最古老三尖魚類

8月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在雲南曲靖發現4.19億年前最...[詳情]

太陽系外的「月亮」或誕生在這個「盤」里

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很幸運。因為經常可以和全世界的天文學家一起見證宇宙深處各種前所未見的天...[詳情]

AI「征戰」東京奧運會 人工智慧%2B體育賽事未來可期

目前,東京奧運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國著名跳水運動員郭晶晶也出現在了東京奧運會現場,不過這...[詳情]

中科學家揭示RNA分子伴侶機制參與細胞活動

細胞核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生成並加工核糖體RNA,進而組裝蛋白質合成的機器核糖體。核糖體RNA的「產...[詳情]

太空生活,離不開這些好幫手(科技視點)

航天員進行空間站任務水下訓練。 孔方舟攝 中國航天員中心飛控試驗隊執行神舟十二號飛控任務。...[詳情]

8月星空堪期許 南斗北斗同時見

中國古代星官圖 徐剛繪製 8月曆來是深受天文愛好者青睞的觀星好時節。壯美的夏夜銀河、明亮的夏季...[詳情]

中國科協發布2021年度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記者張泉、溫競華)地球以外有統一的時間規則嗎?如何利用人工智慧實現醫療...[詳情]

智能機器人「下海」,水下檢修不再難

南通大學師生團隊開發的智能水下檢修機器人受訪者供圖 7月的黃海之濱,水面波濤萬頃,一排排百米...[詳情]

罕見天氣事件接連來襲 極端天氣活躍是什麼在作怪?

連日來的極端天氣災害牽動人心。 7月17日以來,河南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其中鄭州、鶴壁...[詳情]

中國天文學家構建首個超長波天空模型

頻率在30兆赫以下的超長波波段是電磁波天文觀測的一個近乎全新的觀測窗口,能夠揭示銀河系與星際...[詳情]

科技加持 新材料被賦予無限想象

「快住手,火要燒起來了!」人群中發出一聲驚叫。 日前,在位於安徽蚌埠會展中心的國際新材料生...[詳情]

腦機結合時代即將到來

人類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都會引發對人類自身乃至整個社會的衝擊。腦機接口(BCI)也一...[詳情]

脑机结合时代即将到来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会引发对人类自身乃至整个社会的冲击。脑机接口(BCI)也一...[詳情]

人工智慧或改變藥物研發遊戲規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人工智慧算法可用於專門設計與天然物質具有相同效果、但結構更簡單的活性成...[詳情]

韓國力推6G核心技術自主化

在韓國推出全球首例5G商用服務後,如何發展6G技術便成了新的課題。對此,韓企早已先行一步,韓國...[詳情]

人工智慧技術來助力 天文領域實現新變革

人工智慧技術目前突飛猛進,從硬體到軟體,從系統到思維方法,人工智慧正在逐漸改變人們的工作和...[詳情]

人工智能技术来助力 天文领域实现新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目前突飞猛进,从硬件到软件,从系统到思维方法,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和...[詳情]

生物學新特徵為肝癌精準醫療提供重要線索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朴海龍團隊利用生物資訊學和機器學習方法,...[詳情]

「會飛的汽車」是不是下一個產業新風口

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教授張揚軍(右)與北京瑋航科技公司聯合創始人...[詳情]

國產無液氦稀釋制冷機取得突破

據新華社電(記者董瑞豐)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自主研發的無液氦稀釋制冷機...[詳情]

物聯網全時監控 估111年上線

基隆關於「物聯網全時監控作業」線上說明會中指出,物聯網全時監控計畫為建置物聯網全時監控平臺...[詳情]

中國科學家運用強磁場成功調控化學反應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中心盛志高研究團隊,利用穩態強磁場大科學...[詳情]

構建北斗高分融合的數字地球生態

「空天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在日前由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空天院)主...[詳情]

穿上它可降溫近5℃ 一種分級結構超材料織物面世

科技日報武漢7月11日電 (記者吳純新 劉志偉 通訊員高翔)7月11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陶...[詳情]

中國科學家實現氪-81的單原子探測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盧征天及其同事運用全光激發實...[詳情]

中科院自動化所發布跨模態通用人工智慧平台「紫東太初」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自動化所)成功研發的跨模態通用人工智慧(AI)平台「紫東太初」9日正...[詳情]

可高效修復皮膚損傷的「新型玻璃」問世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研究員王俊峰和福州大學教授張騰合作,依託穩態強磁場...[詳情]

納米功能膜出馬,完成公斤級海中「撈」鈾試驗

30萬噸海水中才含有1公斤鈾,提取難度遠超「沙裡淘金」。世界各國一直致力於尋找可大規模實施的海...[詳情]

航港局航港大數據創意應用競賽報名

交通部航港局今年首次舉辦「航港大數據創意應用競賽」,即日起至八月十六日止接受報名,提供總獎...[詳情]

每秒產生188億個!中國科學家實現世界最快實時量子隨機數發生器

新華社合肥7月4日電(記者徐海濤)隨機數是一種重要資源,在資訊安全、密碼學、科學仿真等眾多領...[詳情]

上港集團啟用超遠端智慧指揮控制中心

根據大陸相關單位表示,上港集團本(六)月廿五日啟用超遠端智慧指揮控制中心,此為上港集團聯合...[詳情]

科技產業全球供應鏈合作論壇 國際交流

歐洲經貿辦事處、美國在臺協會、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及台灣經濟部日前共同舉辦科技產業全球供應鏈合...[詳情]

學者發現豬肉更好吃的「秘密」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豬遺傳育種團隊」在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詳情]

科普:什麼是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21日表示,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目前已擴散至92個國家。那麼,...[詳情]

中國首次緊湊環注入磁約束等離子體實驗成功

記者22日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瞭解到,該中心多途徑磁約束核聚變研究中心自主設計建造完成國...[詳情]

三星系統中雙胞胎子星間存在快速物質交流

記者1日從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瞭解到,該臺研究人員近期發現食雙星仙王座GK的雙胞胎子星間存在快...[詳情]

研究稱2005致2019年間地球熱量失衡 致變暖加速

據《華盛頓郵報》近日消息,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研究人員的一...[詳情]

中國科學家發現治療肝癌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

記者21日從雲南大學獲悉,該校教育部自然資源藥物化學重點實驗室與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在國際權威...[詳情]

新半導體技術降低車用鋰電池起火風險

儘管電動汽車發展迅速,但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仍然令人擔憂,其樹枝狀晶體具有多個分支,會導致電...[詳情]

十大潛在關鍵技術方向 「6G」讓萬物智聯成為可能

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IMT2030(6G)推進組正式發布《6G總體願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提出6G將在5G的...[詳情]

太空新生活,「開門」也有「七件事」

空間站正式開張,航天員開啟太空新生活,必須做好方方面面的準備。 6月17日,中國航天員聶海勝、...[詳情]

為何只飛400公里高?太空WiFi怎麼用?揭開中國空間站背後的「奧秘」

6月17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迎來首批「太空訪客」。當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詳情]

全球超半數河流每年至少斷流一天

英國《自然》雜誌16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報告中,加拿大科學家首次創建可表達長達2330萬公里的全球河...[詳情]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

這是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畫面。...[詳情]

科學家首次為日球層邊界繪製「肖像畫」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4日報道,科學家首次繪製出太陽日球層邊界的圖像,有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太陽和星...[詳情]

專家解讀:長征二號F遙十二火箭如何確保航天員生命安全

人民網北京6月17日電(記者周晶 張桂貴)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於今日9時22分發射,執行此次發射任...[詳情]

停止網路霸凌按鍵前想一想

根據科技部2018年調查顯示,臺灣的青少年約六分之一表示自己曾在網路上被霸凌,約四分之一曾在網...[詳情]

烏東德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

6月16日 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最後一臺機組 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 成功併入南方電網 正式投產發電 至...[詳情]

解綁「細繩子」,上海科技成果轉化最新行動方案出爐

《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20212023)》(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近日正式印發。6月...[詳情]

智能製造行業十個數學問題發布 面向全國張榜求解

數學高手們,這十個數學問題邀你來「解題」! 6月13日,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CSIAM)(以下簡...[詳情]

中國超大容積LNG儲罐 設計及建造技術實現全面突破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6月10日宣布,由其自主研發設計的6座27萬方超大型全...[詳情]

skm online線上年中慶開跑

對應消費趨勢快速的改變,新光三越不斷整合線上線下、創新多元數位服務,來滿足消費者全方位的需...[詳情]

英錡成功開發極輕量AR成像模組

高精密零件製造商英濟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號3294)表示,集團旗下光電事業英錡科技目前已成功開發出...[詳情]

中國科學家取得石墨烯研究新進展

石墨烯獨特的結構蘊含豐富且新奇的物理,不僅為基礎科學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平台,而且在電子、光電...[詳情]

石墨烯熱:「熱」在今天,更要關注未來

6月6日是國際石墨烯日。在這一天,關於石墨烯的研究與應用再次成為科學界討論的熱點。作為目前世...[詳情]

車輛中心自駕技術 科技防疫利器

自駕車技術,不僅僅是可以提供交通的移動,在嚴峻疫情下更可延伸整合,成為科技防疫的利器,由經...[詳情]

海關國際視訊會議 聚焦數位化海關議題

海關為培養國際關務人才,特別舉辦模擬國際視訊會議,聚焦數位化海關議題。關務署表示,為因應瞬...[詳情]

遠距監測防缺氧 隔離好安心

無症狀或輕症病患若於居家隔離狀態,無法透過實際抽血分析血氧飽和濃度、血中氧氣分壓等數值,可...[詳情]

新六邊形硅有望催生下一代電子與能源設備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物理學評論快報》雜誌撰文指出,他們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合成出了一種擁有...[詳情]

細菌如何感染人體?中國科學家有了新發現

光遺傳方法宿主體內控制細菌致病能力示意圖。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供圖 很少有人能想象...[詳情]

大腦功能恢復相關重要分子確定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研究生院高級科學研究中心神經科學倡議團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一種名為TET1的分...[詳情]

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區域高分影像圖

6月7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區域高分影像圖。圖像中天問一號著陸平...[詳情]

史上最強三維「人腦地圖」問世

包含1.3億個突觸、數萬個神經元通過對人類大腦皮層進行成像和重建,科學家發布了一份迄今最大的「...[詳情]

一億多年前的動物「臭臭」 為何成科學研究的「香餑餑」

視覺中國供圖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3位博士研究生對該所汪筱林研究員20多年前國際...[詳情]

首個重編程合成細菌表現出抗病毒特性

近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來自英國劍橋醫學研究理事會(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詳情]

真正的雪山「飛狐」!雲南貢山發現鼯鼠新種

記者2日從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貢山管護分局和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貢山近期發現...[詳情]

能寫詩 會作畫 人工智慧虛擬學生「華智冰」首次亮相

6月1日,在萬千兒童盼望的節日裡,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知識工程實驗室迎來了一名特殊的學生華智冰,...[詳情]

拆「快遞」啦!天舟二號都送了啥?

人民網北京5月30日電 (趙竹青)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於4月29日成功發射後,經過一個月的在軌運行...[詳情]

超薄高性能鋰電銅箔領先全球

近日,江西鷹潭高新區鑫鉑瑞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出3.5微米高性能鋰電銅箔,較目前鋰電行業可採用...[詳情]

奇妙的天體——中子星

一個小小的湯勺有可能比地球上最大的金字塔還重嗎?如果這個「湯勺」是由中子星上的物質構成的,...[詳情]

重慶首個大科學裝置開建

全球首個集成電子探針和X光探針的多維度多尺度表徵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瞬態實驗裝置項目在西部...[詳情]

單原子厚新型碳材料擁有金屬特性

德國和芬蘭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合成出了一種獨特的新型碳原子網路,新形式...[詳情]

人類細胞衰老規律獲進一步揭示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孫宇研究員和濱州醫學院付強教授領銜的研究,揭示了人類衰老細胞...[詳情]

可自主跳動的人類自組織心臟類器官培育成功

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培育出「迷你」心臟類器官,稱為「類...[詳情]

5800萬年前動物喜歡在海邊聚集

據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近日發表的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近期在美國懷俄明州漢娜組發現的化...[詳情]

雙向腦機接口刺激大腦喚起觸覺

20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美國匹茲堡大學康復神經工程實驗室的生物工程師團隊描述...[詳情]

生命體內全新生物分子糖RNA首現

據美國史丹佛大學官網17日消息,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型生物分子糖RNA(glycoRNA),這種分子可能...[詳情]

「悟空」號立新功 用火眼金睛「看清」宇宙線氦核能譜

5月1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新聞發布會獲悉,基於「悟空」號前四年半的在軌觀測數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