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人物 > 正文

江西老表|周儀榮先生:一位教師的奮鬥一生

2023-09-09 09:52 作者:江西老表   來源:南昌大學人文學部   閱覽:

周儀榮先生在讀報紙(圖片源自網路)
  1921年2月,周儀榮先生出生於廣西合浦一個名為「井頭坡」的小村莊。因為家貧,約6歲起,他開始在家鄉放牛。由於堅韌刻苦、勤奮好學,周先生後來考上知名的廉州中學;在讀高中期間,他曾獲得數學競賽金質獎章。高中畢業後,為了上大學的費用,他在小學任教了幾年;後來他到了南寧,並考上國立廣西大學中文系。1951年他迴合浦參加土地改革,併當上土改工作隊的隊長。
  1952年周儀榮先生與夫人王淑媛先生一起,主動申請到偏遠、當時較落後的廣東省海康縣(1994年起被稱為「雷州市」)的中學任教。開始時周先生任教導主任,1958年他被派到新成立的第二中學當校長。上世紀50年代末,周先生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並任縣民盟主任委員;由於教育工作成績顯著,他於60年代初當選為廣東省人大代表。
  任教以來,周儀榮先生和王淑媛先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本職工作,一生中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教書育人」;讓學子快樂成長,讓家長和社會滿意放心。「文化大革命」期間,周先生先在紅衛農場勞動,後到白沙公社的中學農場放牛;1972年他在南興公社的中學教書,直到打倒「四人幫」後再回到第二中學當校長。
  在白沙中學農場勞動時,周儀榮先生一面放牛,一面用解放前出版的《范氏大代數》和「文革」前出版的《簡明英漢詞典》等書來教其長子。長子在1973年曾獲得南興中學數學競賽一等獎,1977年下鄉當「知青」四年多後參加高考,數學正題和附加題都得了滿分,轟動一時;他現在已成為國際知名學者。
  周儀榮先生認為,教育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是教師和家長的重要任務。教師和家長應該從多個角度入手,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倡導積極的生活態度,拓展他們的視野和能力,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周先生指出,只有正確的人生觀,才能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周儀榮先生「文革」時期受到迫害,下放到農場「勞動改造」;但他始終不渝,堅信自己是清白的,而歷史也是公正的。1978年冤案平反後,周先生恢復校長職務,再次當選廣東省人大代表。他對在「文革」中批鬥過他的人沒有絲毫責怪,彰顯了他寬厚待人的高貴品質。
  上世紀80年代初,周儀榮先生當上海康縣政協副主席。他一身正氣,廉潔奉公,勤政為民;他敢怒敢言,對於損害公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大力抨擊、無情揭露,贏得了當地民眾的普遍讚譽。周先生同樣熱愛自己的家鄉,獎掖後學,造福桑梓。
  在教育生涯中,周儀榮先生始終堅持辦實事、說實話,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工作,老實做人。周先生勤奮耕耘,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有的後來還當了省市領導、總工程師、大學教師、名醫師和名作家。
  作為一位教師,或許周儀榮先生並不像一些教育家一樣廣為人知,他的教學理念卻會讓每個從學生時代走來的人都覺得並不陌生。教育工作之餘,周先生還編有個人詩集《不比閒吟百首》《不比閒吟》等;因此,他被人們尊稱為「不比先生」。
  2019年6月,周儀榮先生病逝於廣東雷州。周先生用崇高的奉獻精神書寫了人民教師執著教育事業的光輝人生,堪稱人民教師的楷模。他的奮鬥精神和高尚師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他的優秀品格永久激勵著我們前行。
  (作者單位為南昌大學人文學部)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