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景區景點 > 正文

泰山

2020-06-16 20:44   來源:中文百科专业版   閱覽:


泰山景观「五嶽獨尊」

泰山(英語:Mount Taishan),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和濟南市境內,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1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1屆全體會議正式接納為自然文化遺產,總面積24200公頃。泰山自然景觀雄偉絕奇,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渲染和人文景觀的烘托,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泰山自古以來與其它四座名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合稱「五嶽」。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譽。


泰山 孔子登臨處


泰山景觀 望人松


泰山 一天門


泰山 南天门南天門


泰山 玉皇頂


泰山景观

泰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泰山是中國遊覽歷史最悠久的名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是有記載最早的遊人。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泰山旅遊資源不僅豐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價值和品質。泰山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北,海拔1,545米。泰山風景名勝以泰山主峰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而成。泰山山體高大,形象雄偉。尤其是南坡,山勢陡峻,主峰突兀,山巒疊起,氣勢非凡,蘊藏著奇、險、秀、幽、奧、曠等自然景觀特點。人文景觀,其布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 三重空間。岱廟是山下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前連通天街,後接盤道,形成山城一體。由此步步登高,漸入佳境,而由「人間」進入「天庭仙界」。

泰山是一座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僅在泰山的中軸線上就現存有各種石刻1800餘處。泰山岱廟天貺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並稱為中國三大宮殿。在靈岩寺還有40尊宋代的羅漢塑像,造型突出個性,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精湛的雕塑技藝和藝術表現力。

泰山風景區內,有山峰156座,崖嶺138座,名洞72處,奇石72塊,溪谷130條,瀑潭64處,名泉72眼,古樹名木萬餘株,寺廟58座,古遺址128處,碑碣1239塊,摩崖刻石1277處。主要分布在岱陽、岱頂、岱陰及靈岩。


世界遺產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泰山

英文名稱:Mount Taishan

批准時間:1987年12月

遺產種類:自然與文化遺產

遺產遴選標準:泰山根據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IV)(V)(VI)、N(II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莊嚴神聖的泰山,兩千年來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對象,其山中的人文傑作與自然景觀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國藝術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國文明和信仰的象徵。

泰山石刻

泰山文化

泰山,自古就有「五嶽獨尊」、「天下第一山」的美譽。在人類歷史上,人們大多都有著「戀山」的「情結」,這是世界性的。登山即登天。人們無不期望透過登山的途徑,實現潛意識裡登天的心靈訴求和美好憧憬。然而,一座大山與一個民族的文明史同步,卻是罕見的。《史記》中就有七十二王封禪泰山的史傳。遠古時期的神農氏、炎帝、黃帝、堯、舜、禹等,無不來泰山祭祀天地。

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說:舜在春季的二月登上泰山,在山巔燒火祭祀,這是一個王者成功後取得最高祭祀權的標誌,是帝王權力的象徵。在封建社會裡,大凡帝王都會自命為「天子」,是受命于天的。而要祭天,最莊嚴、最神聖的儀式,就是到泰山去封禪,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泰山是最高最大的山,是萬物始生之地。

秦始皇一統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帝王。即位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泰山封禪。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則把封禪作為治國安邦、修身養性的第一要務,前後八次登封泰山。漢文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清乾隆等,都以不同的形式祭祀過泰山。

泰山封禪意味著受命于天,昭示著國家統一,彰顯著國泰民安,因此,歷代帝王莫不競相效仿。泰山封禪這一「曠世大典」,在中國執著的演繹了數千年。 由此,也就形成了泰山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封禪祭祀文化,或曰帝王文化。

「登泰山而小天下」,是孔子一次登高望遠的經歷。泰山是精神和藝文的源泉。詩聖杜甫,正是以一首《望岳》,躋身於唐詩之頂峰。「一覽眾山小」,成為仁者樂山的絕唱。而詩仙李白「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的千古佳句,則給泰山平添了智者樂水的空靈。

泰山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佛教東來,泰山是最早接受佛教的名山之一。有人說儒、釋、道三教,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三大精神支柱。那麼可以說,在泰山,佛道同宮,儒釋相依,「三教合一,合而不同」達到了極致。

普照禪寺的高僧元玉,以「三教一理」的現身說法,曾為前來泰山祭祀的清代康熙皇帝講經論道。

登泰山,保平安。平安,是泰山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在泰山文化的語境中,平安是一個關鍵詞。在泰山的信仰里,最普遍、最虔誠的則是平安信仰。

泰山神——東嶽大帝是神界的王者。他詮釋著生死的真諦,被歷代帝王所崇奉,稱為「天齊仁聖帝」。

碧霞元君,是人們生活的保護神,人們親切的稱她為「泰山老奶奶」,只要有所祈求,她就會像老人一樣呵護著人們。讓人們心靈得到淨化,生活充滿信心,生命更具意義。

「泰山石敢當」,也是泰山信仰中所特有的一位神祗。成為「登泰山、保平安」這一理念的進一步物化和延伸。

建築是一種凝固的文化。從泰城通天街到泰山極頂,這條長達十幾公里的南北中軸線上,古建築星羅棋布,從山下到山上,110餘處的宮、觀、祠、亭、坊、樓、閣、塔、橋等各式建築,讓人們堅貞不渝的營造了上千年。這不僅在中國的名山大川中絕無僅有,同時也被稱為世界文明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山下的岱廟,是中國三大宮殿式建築之一。宋天貺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並稱海內三大宮殿式建築。而天貺殿千年的歷史,則是其他兩大宮殿所望塵莫及的。如果說太和殿象徵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大成殿象徵的是經世安邦的儒學,那麼,天貺殿象徵的則是上蒼對國泰民安的賜予和佑護。

山上的碧霞祠,銅的世界,鐵的王國,是中國高山建築的典範。

石刻,是文化的藝術,也是藝術的文化。泰山是一座石刻藝術寶庫,泰山上鐫刻著一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泰山現有刻石2200餘處,從秦代延續至今,無論時間的跨度還是書法藝術的流變,堪稱中外首屈一指的天然書法博物館。2006年,泰山被評為中國書法第一山。秦代的泰山刻石,是中國「書同文」的見證,被視為稀世之寶。唐高宗與武則天的《雙束碑》,兩石並立,寓意高宗與武則天共掌天下,碑文中還有武則天自己創造的文字。被稱為「碑中一絕」。唐玄宗的《紀泰山銘》刻石,以其巨大的形制,成為中國最大的帝王摩崖刻石。經石峪的北齊摩崖刻石,是我們所知的中國最大的佛教經典刻石。被金石學家譽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

泰山現有上百年的古樹名木近2萬株,其中有23株古樹名木列入世界遺產清單。牠們都是泰山重要的生態文物。漢柏,為漢武帝封禪泰山時所植。連理柏,是吉祥美好的象徵,悠悠千載,生生相依,自是忠貞不渝。「五大夫」松,是秦始皇封禪泰山時,給這組松樹的封號。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竟感恩戴德于這一組松樹。望人松,已是泰山的標誌性景觀。同樣見證著歷代帝王的來來去去,迎送著不同時代數以億計的登山者。

旅遊線路

泰山中路

紅門遊覽線,是古今最主要的登山旅遊路線,是歷朝皇帝的登山御道。沿途林蔭夾道,石階盤旋,峰巒竟秀,泉溪爭流,自然景觀雄奇秀美,古蹟眾多,共計有古寺廟8處,碑碣200多塊,摩崖刻石300多處,傳統文化韻味濃郁。古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以及黎民百姓上泰山,多是從中路開始攀登的,因此中路有「登天景區」之稱。又因為這條道路景色深幽,所以也被稱為泰山的「幽區」。

沿途景點主要有:岱宗坊、關帝廟、一天門、孔子登臨處、紅門宮、萬仙樓、革命烈士紀念碑、風月無邊刻石、三官廟、鬥母宮、元君廟、經石峪、奉安紀念碑、回馬嶺、中天門、雲步橋、五大夫松、望人松、朝陽洞、十八盤、昇仙坊、南天門等。

泰山岱廟

岱廟 位於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東嶽廟、泰岳廟、岱嶽廟,俗稱泰廟,是古代祭岱的主要場所。今廟內有古建築和仿古建築186間,碑碣184塊,漢畫像石48塊,古檜、側柏212株,觀賞植物292種。建國後,曾為泰山管理機構駐地,今為泰安市博物館。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岱宗坊 位於岱宗大街北側的紅門路南首,為登泰山的起點。明隆慶年間始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為四柱三門式石坊,造型粗獷、簡潔,額題篆書「岱宗坊」三個金色大字,有標誌導向作用。坊前分立《重修岱宗坊記》和《重修泰山記》碑。

天貺殿 是岱廟的主體建築,是泰山神東嶽大帝的宮殿。位於岱廟中軸線的中後部,始建於北宋,元稱仁安殿,明稱峻極殿,民國始稱今名,緣自宋真宗假造「天書」之事。「天貺」即天賜的意思。相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書」降于泰山,宋真宗即于次年在泰山興建天貺殿,以謝上天。整座大殿雕梁彩棟,貼金繪垣,丹牆壁立,峻極雄偉,雖歷經數朝,古貌猶存。大殿面闊9間,進深5間,通高22.3米,為重簷廡殿頂,上覆黃琉璃瓦。重簷之間有豎匾,上書「宋天貺殿」。殿正中祀泰山神,龕上懸清康熙皇帝題「配天作鎮」匾,與此相對的明間大門內上懸乾隆皇帝題「大德曰生」匾。像前陳列清代銅五供一套及銅缶、銅釜等。大殿殿前露臺高築,雕欄環繞,雲形望柱齊列,玉階曲回,氣象莊嚴,中置明代鐵鑄大香爐和宋代兩大鐵桶;兩側有御碑亭,內立乾隆皇帝謁岱廟詩碑。露臺南側臺上一石卓然中立,名扶桑石,俗稱迷糊石。天貺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並稱「中國古代三大宮殿」。

正陽門 出岱廟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寬闊的「正陽門」,正陽門始建於宋,毀於二十世紀中葉,現在的正陽門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築風格重新修建的。進入正陽門,兩扇硃紅大門,門上鑲有81個鐵製饅釘,有鋪首,象徵著岱廟的尊嚴,古時候只有帝王才能從此門進入。正陽門高8.6米,上面的五鳳樓高11米,共5間,為九脊單簷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24根四方明柱,簷下鬥拱出三翹四,墨線大點金彩繪,額枋金龍飛舞,遠遠望去翹簷翼然,翩翩欲飛。正陽門兩旁置有東、西掖門。

關帝廟 位於泰山盤道起點,坐北朝南,創建年代無考,裡面供奉著關公,現在廟裡的建築是明清時期山西商人捐資修建的。明清時泰城的鹽商和當鋪大部分人是山西人,與關公是同鄉,便把關羽奉為福氣之神,並常在這裡聚會祭祀,所以這裡又叫做「山西會館」。廟門前影壁上的「神威巨鎮」四個大字,是清乾隆登泰山時題書的。關帝廟內古樹繁茂,從正殿右側進入後院,有一株古柏,其形態奇特,樹體的主幹、枝幹都是扭麴生長的,在樹體的主乾處又分出三大枝幹。樹榦高僅0.8米,而直徑達1.1米,三股枝杈扭曲盤旋而上,盤曲疊密,就像是蟠臥的虯龍,給人以古拔挺秀的感覺。這株「漢柏第一」已被列入世界遺產保護名錄。

紅門宮 位於「孔子登臨處」石坊北。其地東臨中溪,西依大藏嶺,因嶺上有丹壁如門而得名。紅門宮創建無考,明天啟六年(1626年)重修。它以盤路為界,分為東西兩院,並以飛雲閣跨路相連,拱形門洞上題「紅門」兩大字。西院為道觀,宮門額題「紅門宮」,祀泰山女神,為碧霞元君中廟。東院為「彌勒院」,供奉彌勒佛。

萬仙樓 位於紅門宮北,為跨道閣樓式建築,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始建,舊稱「望仙樓」。原祀王母,配以列仙,後改祀碧霞元君。北嚮門洞額題「謝恩處」,相傳舊時帝王登泰山,地方官員送駕於此,帝令回府,群官謝恩。又傳朝山香客返回至此,叩謝泰山老母保佑平安。樓四周鑲有明清善男信女朝山的題名碑63塊,樓東南側有「隱真洞」。

斗母宮 位於萬仙樓北,古名「龍泉觀」。創建時間無考,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建後更今名。原為道教宮觀,至清康熙初年改為尼姑住持。宮內殿閣亭廊幾十間,分別座落在三進院落之中,布局疏密得宜,建築深秀莊嚴。東有「聽泉山房」三間,可觀賞中溪的「三潭疊瀑」。這裡,重巒深澗,風景如畫紅牆碧瓦,古樸典雅,山能醉人,泉以滌心,古刹鐘聲,幽雅動人,自古便是聽泉、觀瀑、品茗、賞景的勝地。

孔子登臨處 位於一天門北,為四柱三門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文雅端莊,額題「孔子登臨處」五大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始建。柱聯曰:「素王獨步傳千古,聖主遙臨慶萬年。」坊兩側分立兩碑,東為明嘉靖年間濟南府同治翟濤題「登高必自」碑;西為巡撫山東監察御史李復初題「第一山」碑。北側為兩柱單門的「天階」坊。

一天門 位於泰山中路盤路起始處,是一座跨道而建的雙柱單門式石坊。創建於明代,參政龍光題額,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山東巡撫李樹德重建。坊兩側分立明隆慶年間欽差監兌戶部員外郎楊可大題「天下奇觀」碑、嘉靖年間登州府通判孫價書「盤路起工處」碑。

壺天閣 位於鬥母宮北,是一座跨路閣樓式建築,始建於明代,原名昇仙閣,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拓建後更今名,蓋因道家稱仙境為「壺天」而得名。清嘉慶間泰安知府廷璐于閣上題聯:「登此山一半已是壺天,造極頂千重尚多福地。」門洞上雙柏橫生,盤結向上,奇偉壯觀。

經石峪 位於泰山斗母宮東北,有岔路盤道相通,過漱玉橋、高山流水亭、神聆橋即至。峪中有緩坡石坪,上刻隸書《金剛經》,俗稱晒經石,明隆慶年間萬恭書刻「曝經石」。

回馬嶺 位於壺天閣西北側,是一座跨盤道而建的雙柱單門式石坊。坊始建時代無考,1937年重修。回馬嶺之名,初見於唐大曆十四年(779年)《雙束碑》中。坊後盤路陡絕,梯雲御風,行使險要。「回馬嶺」三字,意即騎馬上山,至此嶺路陡絕,馬不能再上,只好回馬,足見這裡重巒疊嶂,峰迴路轉,陡峭難行之狀。

中天門 是泰山登山東、西兩路的交匯點。此處為登頂半程,上下必經之地。中天門建於清,為兩柱單門式石坊。泰山古時多虎,古人在坊北建廟祀黑虎神,現廟內塑財神趙西元帥執鞭跨虎,東為仿古茶樓,西南為中溪賓館,西北為中天門索道站。中天門位於黃峴嶺脊背之上,海拔847米。

快活三里 在中天門北,又名快活山。登山至此,忽逢坦途,青山四圍,下臨絕澗,氣爽景幽,從山下艱難地攀登到此,遊客已經非常疲勞,忽逢坦途,會產生一種「快活似神仙」的感覺。南側有名泉,武中奇題「玉液泉」,水甚甘冽,《泰山藥物志》 將其列為泰山十二大名藥之一。

青帝宮 位於泰山玉皇頂西南,西靠神憩宮,東接上玉皇頂的盤道,是青帝廣生帝君的上廟。創建無考,明清重修,建國前毁。青帝即太昊伏羲,古代神話人物之一,道教尊奉為神。傳說青帝主萬物發生,位屬東方,故祀于泰山。此廟坐北朝南,為二進式廟宇,平面呈方形,由廟門、正殿和東西配殿組成。

瞻魯臺 在日觀峰南側,石梁突兀,平展如臺,臺上有巨石,上刻「瞻魯臺」三大字,寓意在此可遠瞻魯國曲阜。石臺三面陡峭如削,壁立千尺,立此下望,令人眩目。此處又稱「捨身崖」,因舊時常有人於此為父母求福而投崖捨身而得名。明萬曆初年,山東巡撫何起鳴在崖前築石欄阻攔,遂更名「愛身崖」。

唐摩崖 在玉皇頂盤路東側,有峰巒絕壁如削,俗稱「大觀峰」,也叫「彌高岩」。上刻唐玄宗御製《紀泰山銘》,俗稱唐摩崖碑,高13.3米,寬5.7米,碑文書24行,滿行51字;碑額高3.95米,隸書「紀泰山銘」。摩崖碑上刻序言、銘文及額款共1008個字,是唐玄宗東封泰山歌功頌德的紀事碑,曾多次貼金。

天街 進了南天門再上兩層臺階就是天街,天街自古以來就似懸在天上的一條街市。古代的香客,現在的遊人都對這條街存有深刻的印象。在長約千米的天街上佈滿了賓館、飯店、商鋪。據記載,天街從清代就開始繁華,當時的一些店鋪老闆用實物作為招牌,如「棒槌」、「木碗」、「鸚鵡」等。天街石坊嚮東路北,為乾隆行宮及唐代文學家蘇源明讀書處舊址。街北側均為以後改建的仿古建築,街南面築起了一條長長的石欄,遊客憑欄可遠眺中天勝景,泰城夜色。

玉皇頂 是泰山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玉皇廟古稱太清宮、玉皇觀。玉皇廟始建年代無考,明成化年間重修。主要建築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東西配殿等,殿內祀玉皇大帝銅像。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於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殿前有「極頂石」,標誌著泰山的最高點。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臺」碑刻,說明這裡是歷代帝王登封泰山時的設壇祭天之處。

碧霞祠 位於岱頂,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初名昭真祠,金代改稱昭真觀,明代稱碧霞靈佑宮,清乾隆年間(1736-1795)改為今名。始建於宋大中祥符二年(西元1009年)。整組建築巍峨嚴整,氣勢恢宏,宛若天上宮闕。祠以山門為界,分內外兩院,內院正殿供奉碧霞元君銅像,銅瓦覆頂,東西配殿鐵瓦覆蓋,是一組高山建築中的傑作。

南天門 又名三天門,恰處於石壁谷的上口,海拔1460米,形勢險要,位於整個登山盤道中軸線的上端。每當山間雲霧出沒、變幻無窮的時候,天門在雲霧中時隱時現,十八盤似天梯倒掛,襯托的泰山主峰更加雄偉壯麗。南天門創建於元代初年,岱廟主持道士張志純集資創建。它是城樓式建築,石砌拱形門洞,上築摩空閣三間,黃琉璃瓦重簷歇山頂。門洞兩側有楹聯:「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李白曾在此留下千古絕句:「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南天門的建築特色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巧妙結合的典範,人工借自然之勢,自然借人工之力,實在是匠心獨運。

昇仙坊 全石結構,創建年代不詳,此處北上150米即為南天門,共有石階約480級,十分陡峭,其盤道被稱作緊十八盤,是登泰山的最為艱難處。您在此感到上臨岱頂天庭仙境,似有飄然昇仙的意境。此處山勢陡峻,懸崖峭壁,在此小憩,回視山下,會有騰身雲霄之感。舉首仰望,南天門近在眼前,奮力攀登,岱頂在望。在這裡您也許悟出了人生的自我實現,就如登泰山一樣,所得到是精神上的昇華。

月觀峰 位於南天門西,與日觀峰東西對峙而名。古人言可在此望越國,故又稱越觀峰。天晴氣朗時,夜晚可觀濟南萬家燈火,俗稱望府山。山頂有月觀亭;山陽為泰山索道南天門站,過天橋有路與南天門相通;山陰有兩石對立如門,稱西天門。明萬曆年間林古度在石門上題「西闕」。鍾惺在《登泰山記》中頌道:「岱之為天門者三 ,西天門者石自門焉,真天門也。」

五嶽獨尊 「五嶽獨尊」景觀石群位於泰山極頂(玉皇廟東南),海拔1532米。歷經百年滄桑的「五嶽獨尊」四個字是正楷書體,係清光緒丁未年間(西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構題書的,所謂宗室,也就是王室的子孫,皇帝的親戚,所以說,當年題寫五嶽獨尊四個字的人叫愛新覺羅玉構!摩崖高210厘米,寬65厘米,大字徑55x42厘米。在其左側有楷書「昂頭天外」題刻。從2004年11月起,泰山景區對「五嶽獨尊」景觀石群進行保護整修。

無字碑 泰山玉皇頂玉皇廟門前有一座高6米,寬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頂上有石覆蓋,石色黃白,形制古樸渾厚。奇怪的是,碑上沒有一個字,因而被人稱為「泰山無字碑」。正因為它沒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時、何人所立,便成為一個疑問。有關此碑,人們曾作多種推測。明、清兩代,有不少人認為它是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於焚書。又有人提出另一種推測,認為此碑原本是有字碑,後經過長期的風雨侵蝕,原有的文字被風化剝落殆盡,以致成了無學碑。但這一看法也有問題。從現存的無字碑看,風化的情況並不嚴重。而且它在宋代已被稱為無字碑,秦代所立的有字泰山碑,在宋代尚能辨認出一百四十六字,如果無字碑也是秦代所立,那麼到宋代不可能剝蝕得一字不存。又有人推測,此碑很可能是漢武帝所立。

捨身崖 在日觀峰南,沿小盤路經過一線天,便是捨身崖。它三面陡峭,下臨深淵,舊時常有愚民為救治父母病災,便祈求神靈,跳崖以身相許。明萬曆初年巡撫何起鳴在崖側築牆阻攔,更名為愛身崖。清代康熙年間泰安州知事張奇逄建圍牆,並派更夫守護。1965年順崖畔建石欄防護。崖上有巨石突兀,高約3.3米,石旁大書「瞻魯臺」,俗稱幡桿石。相傳孔子曾登此瞻望魯都曲阜。石上有1983年趙朴初題「造化鍾神秀」、周而復題「煙橫雲倚」等刻。臺東北有平坦巨石臨懸崖,稱可止臺,上有宋代政和年間題名。

望吳聖蹟 在天街的東首路北有石坊,額稱「望吳聖蹟」;坊後是孔子廟,廟後是孔子崖。

孔子廟 位於泰山天街東端北側。廟南有「望吳聖蹟」石坊,坊雙柱單門。因傳孔子在此處望見吳國都城外的白馬而得名。《岱覽》記載,孔子廟創建於明嘉靖年間,後廟貌殘圮,僅存廟門。廟門兩側楹聯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可以語上也;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1993年在原址上進行了修復,廟貌煥然一新。

丈人峰 在玉皇頂西北,因狀如老翁傴僂而名。古時尊稱老人為丈人,又加附近有數塊俊秀小石,所以又有「老翁弄孫」之稱。自古至今人們對妻子的父母稱「岳父岳母」、「丈人丈母」或「泰山泰水」,主要是根據《漢書·郊祀志》中的「大山川有岳山,小山川有岳婿山」演變而來。《酉陽雜俎》上說:玄宗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他的女婿鄭鎰原本是個九品官,封禪後升為五品。玄宗見鄭鎰官位騰飛,很是奇怪,就問鄭鎰,鄭鎰無詞以對。一旁的黃幡綽就說:此泰山之力也。一語雙關,玄宗默許了。所以自唐代開始,「泰山」、「岳父」便成為妻父的專稱了,「丈人」也由原來泛指老人而演變成妻父了。丈人峰上有:天下第一山、凌霄峻極、中天獨立、東柱第一靈區等刻石;1990年又刻上了日本書法家柳田泰雲先生書寫的「國泰民安」四個大字。峰上還有乾隆皇帝的詩刻:「丈人五嶽自青城(今四川灌縣東南),岱頂何來假藉名。卻是世人知此慣,誰因杜老句詳評。」

雲步橋 在快活三里北首的雲步橋,原來是木橋,叫雪花橋,民國年間改建石橋。這裡林木茂盛山谷深幽,常為雲霧籠罩,因此楊承訓題名「雲步橋」。橋北有大溝而面臨著斷崖,石壁挺立如刀削一樣。崖上的石坪平坦寬敞,傳說宋真宗曾在這裡小住,故名御帳坪,今僅有柱窩尚存。岱頂下眾多溪流奔流而來,形成飛瀑下瀉,濺珠迸翠,化霧生雲,蔚為壯觀,故又名飛瀑岩、天河、護駕泉。崖上有「紅橋飛瀑」、「霖雨蒼生」、「河山元脈」、「太古清音」等題刻。明代陳鳳梧也曾在此賦詩一首:「百丈崖高鎖雲煙,半空垂下玉龍涎。天晴六月常飛雨,風靜三更自奏弦。蒼水佩懸雲片片,珠簾洞織月娟娟。晚山倒著肩輿下,回看斜陽景更豔。」 橋東有一座亭,觀瀑亭,又名酌泉亭,是清末泰安知縣所建。北側刻著一副對聯:「且依石欄觀飛瀑,再渡雲橋訪爵松。」橋周圍有「月色泉聲」、「雲步躋天」、「絕飛流」、「聳壑昂霄」、「氣象巖巖」等題刻50餘處,真、草、隸、篆,體法各一,琳琅滿目。

五大夫松 位於雲步橋北側的五松亭旁。盤路至此,有石坊赫然而立,額題「五大夫松」。坊西有古松,又稱「秦松」,「秦松挺秀」為泰安八景之一。

朝陽洞 位於五松亭北側。是一個天然石洞,洞口嚮陽,故名「朝陽洞」。洞深廣如屋,頂壁凝露垂珠,宛若石乳,儼然神宅仙窟,內祀線刻碧霞元君像,終日香菸繚繞,遊人絡繹不絕。東北為「御風岩」,上刻清乾隆帝《朝陽洞》詩,俗稱「萬丈碑」,又名「清摩崖碑」,字徑1米,是泰山大字摩崖石刻之最。

對松山 位於朝陽洞北。雙峰對峙,古松萬株,蒼翠蓊鬱,層層疊疊,又名萬松山、松海。雲出其間,天風莽蕩,虯舞龍吟,松濤大作,堪稱奇觀。李白有「長松入雲漢,遠望不盈尺」的詩句。乾隆則稱「岱宗窮佳處,對松真絕奇」。

望人松 是泰山標誌之一,傲岸兀立於五松亭外的懸崖之上。松高8米,冠幅巨大。有一長枝下垂,伸向盤路,猶如含情脈脈的少女,揮動手臂向遊人致意,表示歡迎,故又名「迎客松」,樹冠若華蓋,枝繁葉茂,大有凌空欲飛之勢。雖已歷經五百多個春秋,如今仍生機盎然,堪稱岱嶽奇觀。

十八盤 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00餘級,為泰山的主要標誌之一。

泰山西路

天外村—中天門,是登泰山的另一條路,它的起點是天外村廣場。從這裡出發遊人主要是乘坐旅遊車抵達中天門,約15公里。沿途有龍潭水庫、白龍池、黑龍潭、竹林寺、無極廟、天勝寨、扇子崖、龍角峰、傲徠峰、黃溪河水庫等景點。遊人乘車到此尤覺視野開闊,景色宜人,心曠神怡,因而這一景區又被成為泰山的「曠區」。

黑龍潭 在東百丈崖下面有一自然石穴,深廣數丈,名黑龍潭。由於山水常年衝激,口小腹大,形同罈子,故名潭水碧綠,清澈見底。潭上一橋凌空飛架,宛若長虹。夏秋水大之際,瀑布飛流直下,聲若雷鳴。橋下掛起千尺素練,直達黑龍潭,稱為「龍潭飛瀑」,是泰山勝景之一。

普照寺 位於泰山南麓的凌漢峰下,傳為六朝古刹,又據清聶劍光《泰山道里記》載,普照寺為唐宋時古刹。金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題為「普照禪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後屢遭兵燹,基址獨存。明宣德三年(1428)高麗僧滿空禪師登泰山、訪古刹,在泰山20餘年,重建竹林寺,復興普照寺,四方受法者千餘人。現存明正德十六年《重開山記碑》記此事。清康熙初年名僧元玉建石堂,並於佛誕之日依古制建壇傳戒。道光年間(1821-1850)建佛閣(今摩松樓)。光緒六年(1880)重修正殿和東西配殿。建國後多次修繕。1984年將後院辟為「馮玉祥在泰山」陳列室。普照寺屬禪宗臨濟派,是華北著名叢林。寺為四進院落,以雙重山門、大雄寶殿、摩松樓為中軸線,左右配以殿廡、寮房、花園等,面積6150平方米,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群。

竹林寺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龍潭的上邊,今長壽橋東北,原來有一座寺,叫竹林寺,又名懸雲寺。這裡風景宜人,寺的周圍翠竹青青,松柏蒼鬱,溪水潺潺,曲徑通幽,風景十分秀美。向有「小徑沿山,清流夾道,蟠曲羊腸,景隨步換」之譽。據說竹林寺是泰山古刹,建修年代無考,自唐以後屢興屢廢。據記載,竹林寺元代元貞年間元代名僧法海重修,聲名遠播,以至「東振齊魯,北抵幽燕,西逾趙魏,南距大河,莫不聞風趨赴。」至明,高麗名僧滿空拓建,寺又趨興盛。明末文人蕭協中曾描繪竹林寺的優美環境:「小徑沿山,清流夾道,蟠曲羊腸,景隨步換。抵寺,竹木參天,朱櫻滿地,晨鐘晚磬,另一淒清。」 明楊志學游竹林寺詩吟道:「西天復此門,山半一泉溫。雲壁時時動,龍珠日日翻。飛揚李白句,傾倒孔融尊。歸路夕陽好,涼風吹廣原」。後竹林寺在一場火災中焚毁,現又在原址上仿唐代風格重新修建。

五賢祠 在普照寺西北的五賢祠,東有投書澗,西有香水峪,溪水環繞,山石聳峙。唐代時有周朴在此創建棲真觀修道。北宋更有著名學者孫復、石介這裡建泰山上書院。理學家胡瑗曾到這裡來訪學。在此建祠是在明嘉靖年間,祠祀孫、石二先生,題額「仰德堂」,後增祀胡瑗,遂稱三賢祠。到了清道光年間徐宗乾重修時,又增祀宋燾和趙國麟,才開始更名為五賢祠。祠分東、西兩院:東為五賢祠,有大門、正殿及東西配殿;西為講書堂,有正房和西配房。馮玉祥曾在此攻讀《春秋左傳》,著《春秋左傳札記》。祠於1976年拆除,今唯剩殘垣臥碣,有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翰林院侍讀黃叔琳撰書《重修岱麓三賢祠碑》、民國年間范明樞、鄧長耀撰書《泰山五賢祠五賢事蹟碑記》,另有「講書臺」、「授經臺」、「侍立石」、「能使魯人皆好學」等明清時題刻。

三陽觀 位於五賢祠北凌漢峰山腰。這裡松柏蔥茂,麻櫟蓊蔚,泉石鏗然,幽奧靜 僻。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東平道士王三陽攜徒隱此鑿石以居而名。明于慎行為之 記:「入門三重,得蹬道而上,有殿有閣。又左為客寮四楹,以待游鑣。」以門閣、三觀殿、真武殿、混元閣、天仙聖母大殿為中軸,兩側配以道房、客室,1976年拆除,今剩山門、混元閣及聖母殿天梯石階。殿址前石崖壁立,上書「全真崖」。觀內外殘碑斷碣,荒草蔽掩。今存明萬曆年間蕭大亨撰、王應星正書《三陽庵新建門閣記》,于慎行撰、王應星書《重修三陽觀記》,于慎行撰書《登岱六首》,三陽弟子昝復明立《欽差太監樊騰遵奉大明皇貴妃鄭淑旨皇醮記文》及馮玉祥《贊滿大鍊師碑》。觀內有雙泉,清冽旺盛。山門外道西有道士林,王三陽及其道徒墓和墓碑尚存。

傲徠峰 泰山72峰,峰峰有名,傲徠峰是泰山西路著名的山峰之一,海拔高度達978米。峰高不過泰山主峰,但犀利崢嶸,有傲然不向泰山低頭之勢,故民有諺:「傲徠高,傲徠高,近看與岱齊,遠看在山腰。」東北,扇子崖在重力垮塌作用下,崖壁陡峭,遠觀如扇;東南,絕壁之下有月亮洞,內有月亮泉。泉水自洞頂下注,冬結冰柱,春來依然,似龍宮冰窟。

白龍池 建岱橋北,上有百丈崖懸流下擲,似白龍順峽越澗直瀉入池而名。池北有巨石若圭,上刻「玄圭石」。每當山洪暴發,其石如巨舟行激流中,巋然自若;而雨霽天晴,又如巨龜出池,伏岩晒背,所以又叫石舟,俗稱晒龜石。北為三元石,上刻「白龍池」、「龍潭」等大字。此石與玄圭石上遍布題刻,顧炎武考得宋人題名15首,後人又考得16首,今均存。

無極廟 廟極小。廟由山門、正殿、東西配殿和禪房組成。山門聯曰:「天台岩下藏五百,須彌頂上隱三千。」院內石築正殿三間,門額「太虛靈妙」,楹聯稱:「玉樓瓊華高山閬苑,青琳翠水俯視崑崙。」東間前窗額稱:「泰岳仙宗」,聯語:「涵陰育陽,兩儀之始;開天闢地,萬法所宗。」西窗額「乾坤正體」,聯曰:「普降甘霖,慈雲垂蔭;宏開覺路,寶月增輝。」正殿前有東西配殿各三間,西院為禪房院,有西屋、南屋各三間。

後石塢 在玉皇頂東北,途經八仙洞、亂石溝。石塢內有獨足盤、元君廟、九龍崗諸景點。其地峰險谷深,怪岩掛松,泉溪爭流,幽奧無窮。今存碑碣14塊,題刻34處。獨足盤是通往後石塢的小道,古稱岱陰環道。自丈人峰順坡北下,至山坳處有石坊,原額「元武」,清末廢,1984年重立,上書「北天門」。坊北是摩雲嶺,丹嶂凌空。北為明月嶂,群峰秀列,儼若屏障。宋人張景岩曾隱居於此,因種紫芝,俗稱采芝庵。旁有胭脂石,色如涂丹。又北為懶張石屋,傳為明代張三丰煉丹處。元君廟位於獨足盤東北,絕壁環抱,北崖上大書「天空山」,俗稱玉女山。其山巔平坦,傳堯曾登此,故又名堯觀臺。山前有元君廟,明隆慶年間建,尼姑住持。廟分東、西兩院。廟周圍有明人王之綱「玉女修真處」、吳同春「岱嶽奧區」、吳獻臺「叢翠」 及清人宋思仁「石塢雲間」、周漢「松峰疊翠」等題刻。

扇子崖 位於泰山西溪西側,奇峰突兀,高聳峻峭,形如扇面,故名。扇子崖北面是青桐澗。澗北高峰陡峭如屏障,山上儘是古松,風景很是優美。扇子崖西有一峰,名「傲徠峰」,遠望高聳入雲,實際上只有泰山的一半高。俗話說「遠看傲徠高,近看到山腰」。所以稱「傲徠」,是因為崖前諸峰皆似犀利長矛,傲然而立,好象是和泰山試比高低。在東百丈崖下面有一自然石穴,深廣數丈,名黑龍潭。

彩石溪景區

彩石溪景區,位於泰山西麓,轄桃花峪、桃花源兩個景區,面積117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素有「泰山森林博物館」、「泰山小江南」之美譽,是泰山休閒觀光勝地。沿途步游路,曲徑通幽,亂石鋪階,渾然天成;隨處憩息,石凳石桌,野趣盎然;親水戲水,舒適愜意,別有洞天。景點有:釣魚臺、碧峰寺、彩石溪、赤鱗溪、紅雨川以及桃花源等。

釣魚臺 又名「羨魚臺」,取自《漢書.董仲舒傳》中的「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之意。釣魚臺下有個水潭,生長著泰山獨有的赤鱗魚,根據《岱史》記載,泰山魚「有斑文,四五寸許,四五月生岳北溪澗中,過此則無矣。」斑文就是赤鱗魚,又名石鱗魚,與我國雲南洱海的油魚、弓魚、青海湖的湟魚、富春江的鰣魚,並列為我國五大稀有名貴魚種,曾為清代貢品。釣魚臺旁邊有塊大石,像一顆倒扣的大元寶,古稱「石舟」,現在叫「元寶石」。南面的山峰叫作金雞嶺,奇石累疊如同雄雞在昂首啼喔,東南的泉水為「一線泉」,澗中泉水似銀線垂掛。

碧峰寺 在振翅峰下,又因供奉鐵佛,俗稱「鐵佛寺」。遺址上有《重建佛殿記》碑,明朝隆慶五年(1571)陝西按察司副使蕭太亨撰書,詳細地記述了明朝隆慶年間重修佛殿的經過,當時的大雄寶殿「巍然欲飛,爛然綺錯」。寺中原供奉一尊鐵佛,兩旁刻有古聯(引福州鐵佛):「古佛由來皆鐵漢,凡夫但說是金身」。這裡的鐵佛十分靈驗,周圍的香客為了祭拜鐵佛,跋山涉水,行程百里,步行來此,以示虔誠。寺旁的彩石崖石紋如畫,美侖美奐,歎為觀止;溪中奇石天成,肖形狀物,栩栩如生。溪旁的彩石谷,彩石林立於潺湲溪水側,水石相間如畫。

彩石溪 進入桃花峪,行約2公里,溪中流水之下忽如彩石鋪就,溪底一條條石紋五彩紛呈,即「彩石溪」。根據地質學家考察分析,彩石溪的岩石為條帶狀斜長角閃岩殘餘包體,其中的大小條帶千姿百態,淺白色條帶和黑綠色斜長角閃岩構成了彩色斑斕的河床基岩,十分壯觀和秀麗。彎彎曲曲的溪水像是被彩石染上了色,就像是一條五彩的飄帶,而彩色的石紋透過水的折射,變幻出了各種形色。

赤鱗溪 從彩石溪停車點前行便是赤鱗溪停車點。沿溪步行,溪中水清見底,野生赤鱗魚戲游溪中,故稱此處為「赤鱗溪」。赤鱗魚是泰山獨有的珍惜魚種,生存於海拔300-800米的泰山溪水中。赤鱗魚三年發育成熟,形體較小呈梭形,成魚全長不足20厘米,重量最多不超過50克,鱗細密緊湊,背呈微藍色,腹白,體側鱗片微黃,中間一條金色的線,尾呈紅色,具有變色自我保護能力,有晝伏夜遊的生活習性,曾為清代貢品。

紅雨川 玄門、牛角洞、陽元石、混沌石林立其間,綵帶坪如同一幅飄落在青山綠水之中的錦繡綢緞。每逢孟春時節,此處漫山遍野的桃花次第開放,紅成一片,落英繽紛,桃花滿川,勝似唐詩「桃花亂落如紅雨」的意境,故稱 「紅雨川」。

桃花峪、桃花源景區 位於泰山西北麓,屬泰山秀區,融自然山水、地質奇觀、宗教文化、野生赤鱗魚等景觀為一體,是泰山生態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泰山景區圍繞挖掘和展示桃花峪、桃花源景區的獨特價值,斥資2500餘萬元實施了桃花峪水系生態保護及文化挖掘工程。建設了彩石溪地質遺蹟園區,重現了色彩斑瀾的彩石和「五世同堂」等地質奇觀;建設了野生赤磷魚觀賞區、野生植物科普園,提供了一處觀魚、戲水、科普、休閒、養生的理想場所;實施了水庫塘壩截水工程,做到了常年有水、山水相融;實施了綠化美化工程,新栽植13個桃樹品種2萬餘株,恢復了「桃花滿谷」的歷史風貌;挖掘恢復了碧峰寺,重塑了神像,增添了桃花峪的文化氛圍。

天燭峰景區

從泰山天燭峰景區到山頂的後石塢景區,是泰山最原始和古樸的登山路線,也是自然景觀最集中、最優美的一條路線。這裡山峰險峻,山谷幽深,奇松怪石遍布,山泉、溪流、瀑布隨處可見,除了登山盤道外,很少有人工開鑿的痕跡,以前人跡罕至,充滿了自然的原生野趣,所以人們稱之為泰山的奧區。天燭峰景區,全程約5.4公里。主要景點有:仙鶴灣、望天門、大小天燭峰、將軍山、黃花棧、老君廟、元君廟、蓮花洞、玉女修真處、九龍崗、姊妹松、臥虎松等。

大小天燭峰 在九龍崗南崖之上,兩座相距不遠、隔澗相望、形狀近似巨燭的山峰,分別被稱為大天燭峰、小天燭峰。天燭峰在泰山的東北麓,有一條蜿蜒曲折的登山路直達岱頂。沿著這條路,可見天燭峰景區的景緻。小天燭峰一柱狀孤峰從谷底霍然拔起,直插雲霄,高聳似燭,故名;因峰端遍生的勁松宛若燭焰燃燒,又稱「燭焰松」。小天燭峰以東還有一座柱狀山峰,比小天燭峰雄渾粗壯一些,是為大天燭峰。大、小天燭峰附近是泰山欣賞古松的絕佳所在。

望天門 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據說舊時也稱「山呼門」或「三呼門」。因古時帝王登封泰山後,文武百官須在此三呼萬歲後跪退下山。

仙鶴灣 舊時常有松鶴集憩於此而名。今已無鶴,灣水之形亦酷似丹鶴獨立。

元君廟 俗稱「娘娘廟」,初建於明代。明隆慶六年(1572年)宗室朱睦建,供奉昊天上帝像,萬曆十九年(1591年)修聖母寢宮樓,供奉碧霞元君。清順治、康熙間均有重修,乾隆年間重修後改稱石塢青雲庵,光緒重修時稱石塢廟。民國以來,娘娘廟長年失修。上世紀90年代中期重新修復。廟分東、西兩院。西院由山門、正殿、配殿以及呂祖洞等組成,正殿祀元君,西舍祀天官、地官、水官,東舍為萬松亭,後改為彌勒殿。沿石級而上,進「透天門」為東院,由正殿、東配殿、聖母寢宮樓組成。正殿祀天官、地官、水官,正殿西是聖母寢宮樓,該樓分三層,下為呂祖洞、中為「藏書樓」、上即聖母寢宮樓。東配殿祀「七真」。相傳碧霞元君成仙前就是在此修煉的,所以這裡又稱「玉女修真處」。

姊妹松 位於泰山後石塢青雲庵西北角的半山崖上,郁郁蔥蔥,枝繁葉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滄桑歲月中櫛風沐雨,笑傲群芳。1988年,來泰山考察的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慨然提筆,在宣紙上寫下「泰山姊妹松」五個大字。此後,泰山姊妹松更加聲名遠播。人民幣(第五版)五元紙幣的背面,能找到她挺立在泰山壁立千仞懸崖之上,婷婷玉立,風姿卓越的倩影,說她名滿天下毫不為過。

臥虎松 在黃花棧中段右側的懸崖邊,樹榦南探,幾乎與地面平行主幹兩人合圍粗,狀若臥虎,其樹冠渾圓,猶如虎頭,因而被稱之為「臥虎松」。

六逸松、臥龍松 在透天門前,有泰山油松六株,樹齡均在500年以上。六株古松造型古拙傲岸,怡然自得,似有仙風道骨,使人聯想起了李白。唐開元年間李白游泰山,後又與孔巢文、韓準、裴政、張叔明、陶丐到徂徠山竹溪隱居,世人稱之為「竹溪六逸」。竹溪六逸寄情于山水林泉,柴門蓬戶,蘭惠參差,性之所至,高風絕塵。此六株古松因紀念「六逸」而得名。在元君廟東北側山坡上,有株古松主幹粗壯,樹身前探,形似臥龍。而枝條蟠曲,好似龍鬚、龍爪,稱其為「臥龍松」。

文化遺產價值

悠久的歷史

泰山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圍就被我們祖先所開發,泰山南麓的大墳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便是佐證。再早還有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 戰國時期,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 泰山與孔子活動有關的景點有孔子登臨處坊、望吳聖蹟坊、孔子小天下處、孔子廟、瞻魯臺、猛虎溝等。 神山、文化寶庫 泰山有"五嶽之首"、"五嶽獨尊"的稱譽。它是政權的象徵,成為一座神聖的山。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歲,多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時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禪;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皇帝的封禪活動和雄偉多姿的壯麗景色,歷代文化名人紛至泰山進行詩文著述,留下了數以幹計的詩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馬遷的《封禪書》、曹植的《飛龍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詩文,成為中國的傳世名篇;天貺殿的宋代壁畫、靈岩寺的宋代彩塑羅漢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國書法藝術之大成,真草隸篆各體俱全,顏柳歐趙各派畢至,是中國歷代書法及石刻藝術的博覽館。泰山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現存古遺址97處,古建築群22處(表3),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宗教

泰山宗教發祥久遠,佛教於西元4世紀中期傳入泰山。西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 到泰山岱陰創建了朗公寺和靈岩寺。魏晉南北朝時期,泰山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 寶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經石峪是北齊人所刻的佛教經典《金剛經》。唐宋時,靈岩寺極 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靈岩寺稱為天下"四絕"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戰國時就有方 士隱居岱陰岩洞;秦漢後詞廟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鬥母宮(龍泉觀)、碧霞祠、後石塢廟、元始天尊廟等。其中以王母池為最早,創建於西元220年以前;以碧霞祠影響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話傳說的發祥地。早在魏晉時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觀。王母池位於泰山南麓環山路東首,古稱「群玉庵」,又名「瑤池」。三國魏曹植有「東過王母廬」的詩句,唐李白有「朝飲王母池」的吟詠 。

自然遺產價值

地層地貌

泰山的形成,歷經了自太古代至新生代各個地質時代的演變過程。泰山運動形成了巨大的山系,燕山運動奠定了泰山的基礎,喜馬拉雅山運動造就了泰山的雄偉和今日泰山的總體輪廓。泰山有豐富的地殼運動遺蹟,具有世界意義的地質科學研究價值。泰山地區的寒武紀片麻岩群是華北臺地的基底,地層剖面出露齊全,化石豐富,保存完好。泰山雜岩有20億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對研究中國東部太古代地層的劃分、對比,以及太古代歷史的恢復,均具重要意義。泰山西北麓張夏、崮山、炒米店一帶的灰岩和砂頁岩發育典型,已確定為我國寒武系中、上統的標準剖面,是古生物許多種屬的命名地或模式標本原產地。

泰山南部在太古界岩層上裂隙泉分布甚廣,從岱頂至山麓,泉溪爭流,山高水長。泉水甘冽透明,「性寒而沉,味甘而潤,有清心明目,止煩潤腸及利二便和輕身延年之功效」,古人稱為「泰山神水」。泰山北部,中上寒武系和奧陶系石炭巖巖層嚮北傾斜,地下水在地形受切割處出露成泉,從錦繡川嚮北星羅棋布。北麓丘陵邊緣地帶,岩溶水嚮北潛流,受地層區輝長岩的堵截,紛紛涌露,使古城濟南成為「家家泉水,戶戶楊柳」的泉城。

泰山地貌分為沖洪積臺地、剝蝕堆積丘陵、構造剝蝕低山和侵蝕構造中低山四大類型,在空間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層巒疊峰、凌空高聳的巍峨之勢,形成多種地形群體組合的地貌景觀。泰山位於華北大平原的南北通道與黃河中下游的東西通道交叉樞紐之側,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對泰山影響的擴大及其文化的弘揚,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植被古木

泰山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植被覆蓋率達80%,從山麓拾級而上,可依次見到落葉林、闊葉針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木草叢,林帶垂直界線分明,植被景觀各異。現有種子植物144科,989種,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種,草本植物72科556種,藥用植物111科462種。

泰山的古樹名木,源於自然,歷史悠久,據《史記》載:「茂林滿山,合圍高木不知有幾」,現有34個樹種,計萬餘株。他們與泰山歷史文化的發展緊密相連,是古老文明的象徵,其中著名的有漢柏凌寒、掛印封侯、唐槐抱子、青檀千歲、六朝遺相、一品大夫、五大夫松、望人松、宋朝銀杏、百年紫藤等,每一株都是歷史的見證,歷經風霜,成為珍貴的遺產。

泰山四季

泰山的四季更是別具風味:春回大地,萬物更生。泰山上下「松拱一天翠,草生萬壑青」,泰岱春曉的美景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人前來踏青賞春:紅的桃花、白的杏花、金黃的迎春柳和連翹花綴滿枝頭;西溪兩岸的刺槐花自下而上次第開放,花白如絮,花香襲人;岱頂大片的湖北海棠綻開蓓蕾,整座泰山像是成了花的海洋。

夏季的泰山,層層林海掩在茫茫的雲霧之中,一旦天氣放晴,滿山青翠欲滴,萬壑千峰,處處流溢著蓬勃的生命力。每當微風乍起,對松山一帶松濤陣陣,有如天籟。難怪乾隆帝有「岱宗最佳處,對松真絕奇」的詠嘆。

秋天,是泰山色彩最豐富的季節。遠遠望去,層林盡染:黃櫨、五角楓、花楸葉紅似火;銀杏、紫椴葉黃如金;松柏不凋,依然青翠;櫟樹、水榆、槭樹儘管色彩不那麼鮮豔,卻也給泰山的秋色增加了層次;衛矛在松柏的襯托下,萬綠叢中一點紅;與衛矛相媲美的藤本爬山虎,在夏季里曾不露聲色,可到了深秋卻突然調子高昂,或紅滿一石,或紫盈一溝。造化像是大手筆的濃彩國畫,把泰山裝扮得分外妖嬈。

泰山的冬天別有一番韻味。不凋的松柏頂風冒雪傲然屹立在山巔,挺拔的竹林給泰山抹上了一團團翠綠,遇上雪後初霽,那景緻更是妙不可言,整座大山銀裝素裹,色彩斑斕:綠樹、紅牆、黃瓦、白雪,還有那份難得的清新和寧靜,置身其中,使人心曠神怡。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