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景區景點 > 正文

五臺山

2020-06-16 20:48   來源:中文百科专业版   閱覽:


五臺山

五臺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隅,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並非一座山,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組成,其中五座環抱高峰,峰頂平坦寬闊,「有如壘土之臺」,故名五臺山。因五峰聳峙,山勢雄偉,素有「華北屋脊」之稱。介於北緯38°50'—39°05'、東經113°29'—113°44'之間,景區總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

《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截至2017年,五臺山有寺院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五座山峰是: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鬥峰、中臺翠岩峰。東臺海拔2795米,因其東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稱望海峰;南臺海拔2485米,細草雜花,燦若鋪錦,故稱錦繡峰;西臺海拔2773米,月墜峰巔,宛如懸系,稱掛月峰;北臺海拔3061.1米,雲浮山腰,巔摩斗杓,稱葉鬥峰,是五臺山最高峰;中臺2894米,石翠岩碧,碧靄浮空,稱翠岩峰,是五臺中心。


五臺山 景觀


五臺山 景觀


五臺山 景觀


五臺山 景觀


五臺山 景觀


五臺山 顯通寺


五臺山 菩薩頂

五臺山歷史悠久,北魏孝文帝、隋煬帝、宋太宗、元英宗、清聖祖、清高宗等都曾駕幸五臺山,至於歷朝歷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禮五臺山者,更是自北魏到清朝,從未間斷,翻開五臺山各大寺的「廟史」,第一頁幾乎全是「敕建」二字。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漢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諧共處。五臺山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的第3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臺北部陰谷處有終年不化的「千年雪」「萬年冰」,北臺盛夏時亦可偶見降雪,因此五臺山亦稱清涼山,是夏季避暑勝地。

五臺佛國也誕生了一大批高僧名師,盛唐時期,這裡成了海外信徒留學聽經的高等佛教學院,千百年來,印度、日本、蒙古、朝鮮、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佛教徒,很多人都到五臺山來朝聖求法巡禮,有些甚至留在五臺山修行終身。

五臺

五臺山屬太行山脈,面積2800多平方千米,山南山北各有溪流分別注入清水河和滹沱河。由於五座臺頂所處方位不同,分別稱為東臺、西臺、北臺、中臺、南臺。其中東西北中四臺,位於同一道山脈,新月狀排列。只有南臺居一方,與四臺遙遙相望。五峰以內稱臺懷,為五臺中心區,五峰以外稱臺外。

東臺

東臺又稱望海峰,臺頂如鰲魚脊,聳立於臺懷鎮東北10千米處,海拔2795米。臺頂面積最小,僅7萬平方米。臺上曾建有望海樓,據傳登樓能遠眺東海日出,故名。今樓已毁,但登此臺晨觀日出,眺望群山秀色,欣賞雲海變幻,依然壯麗非凡。幸運時,還可看到難得一見的佛光。據史載,隋文帝曾下詔在五臺各建一座寺廟,供奉名目不同的文殊菩薩。東臺頂原建有一座望海寺,內供文殊像。現僅存北宋宣和年間(西元1119~1125年)建的笠子塔。

西臺

距臺懷鎮23千米,海拔2773米,面積約28萬平方米。臺地的周圍群山拱圍,岩石幽深,峰頂舊建法雷寺,供奉獅子文殊像。每逢皓月當空,只見銀光瀉地,層峰朦朧,萬籟俱寂,儼若懸鏡,故取名為掛月峰。

南臺

距臺懷鎮南面25千米,海拔2485米,臺頂面積約14萬平方米。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繁花似錦,千巒彌布,五彩繽紛,因之取名為「錦繡峰」。頂上建有普濟寺,內供智慧文殊佛像。農曆四月,北面四臺還是冰天雪地,而南臺山腰卻是百花怒放。

北臺

北臺又稱葉斗蜂,約距臺懷鎮25千米,為五臺之最高峰,海拔3061.1米,臺頂面積37萬平方米,頂天立地,有「華北屋脊」之稱。此臺特點是臺高、風猛、雷激。臺頂建有靈應寺,內供無垢文殊佛像。《清涼山志》載:「在其下仰視,巔摩斗杓……風雲雷雨,出自半麓。有時下方驟雨,其上羲晴……時或猛風怒雷,令人驚怖。常有大風,吹人墮澗,若槁葉耳。」

中臺

中臺又稱翠石峰,距臺懷10千米,臺頂面積約15萬平方米。與四臺相比,中臺的主要特點是大。在臺頂有一巨石,立如奔馬,臥似喘牛,長有斑斑苔蘚,在陽光照射下,丹碧生輝,故取名為翠岩峰。峰的西北面有太華池,北有甘露泉,東南有玉龍池,池旁還有三株泉,是南北五溪流水的發源地。臺頂有演教寺,內供文殊佛像。還有明朝建的祈光塔,四角各有小塔,象徵東西南北中五臺。

古刹


五臺山 顯通寺

顯通寺

顯通寺位於臺懷鎮中心地,是五臺山歷史最古、規模最大的寺廟。該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原名大孚靈鷲寺。北魏教文帝時期擴建,因寺側有花園,賜名花園寺。唐代武則天以新譯《華嚴經》中記載有五臺山,乃更名為大華嚴寺。明太祖重修,又賜額「大顯通寺」。現占地面積約120畝,各種建築400餘座,規模浩大。

顯通寺周圍山巒起伏,寺內殿閣巍峨,兼有蒼松翠柏參插其間,佛教氣息濃郁。在全寺中軸線上,寺前銅塔聳立,七重殿宇分為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和藏經殿,各具特色,無一雷同,輝煌壯麗。尤其最為突出的是青銅鑄造的銅殿,是在明代萬曆三十七年(西元1609年)萬曆皇帝母親李太后之師妙峰和尚,集全國13省市佈施,先後鑄成三座銅殿,一置峨眉山,一置南京寶華山,一置五臺山。三個銅殿均在湖北省荆州澆鑄,運至現場組裝,如今僅存五臺山這一座了。銅殿方形,外觀重簷兩層,高約5米,四周隔扇上欞花圖案和壺門花鳥裝飾,形象生動,工藝絕佳。內壁四面鑄滿小佛萬尊,中央臺上端坐一尊大佛,故稱「萬佛如來」,殿前原有同期鑄造銅塔五座,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布置,象徵五座臺頂,可惜在日本侵華期間,被日本侵略者盜走了三座,現僅存東西兩座。塔有13層,高8米,塔身滿鑄佛像圖案,底座正方形,四角各鑄一尊力士,手托,肩扛或頭頂塔身。兩塔下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銅廟,內坐小指大的土地像。

銅殿兩旁各有一座潔白小巧的重簷磚殿。寺院門前,有一種樓,氣勢宏偉,內懸萬斤銅鐘,係明代所鑄,若人擊之,鐘聲可遍及全山,誠為珍稀之文物。

五臺山 塔院寺

塔院寺

塔院寺在顯通寺南側,原是顯通寺的一部分,元代大德六年(西元1302年)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至明永樂年間獨立起寺,與顯通寺分開,院內修建白塔一座,取名為塔院寺。

寺內主要建築排列為:大慈延壽寶殿在前,藏經閣在後,大白塔居中,周設廊屋,布局完整。整個寺院殿閣巍峨,金碧輝煌,蒼松翠柏,氣象莊嚴。

人們進入臺懷鎮,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高大的塔院寺白塔,非常引人注目,常被人們看作是五臺山的標誌。大白塔基座呈八角形,南面(俗稱正面)正對「大慈延壽寶殿」的後牆 ,有三個很淺的石洞,中間石洞上刻著釋迦牟尼的足跡圖。腳印「長一尺六寸,廣六寸,足心有千輪相和寶瓶魚劍圖。足趾上各刻『卍』字」。據碑文解釋,釋迦去世前將腳形印在石上,對弟子阿難說:「我最後留此足跡以示眾生,誰見足跡,瞻禮供奉,就能免罪消災。」唐僧玄奘到西域取經,同時把佛足跡拓印,帶了回來。唐太宗敕文刻石上供奉于宗廟。到了明代,塔院寺修建大白塔,有雲遊僧人前來獻佛足圖,刻碑於此。北面(俗稱後面)正對大藏經閣,也有一石洞,洞內供奉護法神韋馱。大白塔的下層俗稱塔殿,內有文殊、觀世音、普賢、地藏等四菩薩和一尊釋迦佛像,還有瓷質濟公和尚和木雕劉海戲金蟾。其中的濟公和尚和劉海戲金蟾,色調鮮豔,手工細膩,小巧玲瓏,是精細的工藝美術珍品。這座大白塔,是我國建築史上的一項巨大成就。在當時科學不發達的情況下,能進行60米高的空中作業,是很不簡單的。整座塔粗細相間,方形與圓形互相搭配,造型優美,比例適中,巍峨壯麗。風吹大白塔風鈴,「叮噹」作響,使世人從塵俗中警醒。

五臺山 菩薩頂

菩薩頂

菩薩頂位於顯通寺北側的鷲峰上。從下往上仰望層層臺階,猶如天梯,直達菩薩頂上的梵宇琳宮。相傳文殊菩薩就居住在山頂上,故起名叫菩薩頂,亦稱文殊寺。原為青廟,初建於北魏,到了清朝順治年間,經過擴大重修改為黃廟,由喇嘛主持。寺院規模宏大,占地45畝,有殿堂房舍430餘間,均為清代重建。參照皇宮模式營造,瓦為三彩琉璃瓦,磚為青色細磨磚,非常豪華,為五臺山諸寺之首。寺居山巔,門前築有臺階108級,據說是暗示山西舊屬108個縣;也有的說是象徵人間有108種煩惱,香客一定要把它統統踩在腳下,方能瞻仰菩薩真容。

菩薩頂上,建有一座華麗的木牌樓,上懸「靈峰勝境」匾額,傳說是康熙皇帝御書。寺內有康熙乾隆御碑各一塊。乾隆碑系一漢白玉四棱石柱,四面分別刻有漢、滿、蒙、藏四種文字,象徵著各民族的團結。遊人至此,俯瞰四周,只見翠綠山色與各方古刹相互輝映,莊嚴之感油然而起。

菩薩頂有三口巨型銅鑄大鍋,最大的口徑2米多,深1米以上,過去每年使用一次,一次是在臘月為慶祝釋迦佛成道日,用黃米、綠豆、栗子、紅棗、大米、桃仁、紅糖煮成八寶甜粥,或稱臘八粥,對外施捨一天;一次在六月為慶祝主供佛文殊菩薩生日盛會,供應外來眾僧,使用這三口大鍋煮一個月的飲食。

棲賢寺

棲賢寺位於五臺山的大社村,故谷稱大社寺。據傳,北宋年間,楊七郎在一次擂臺比武中,打死了潘仁美第三子潘豹,潘家即把楊家視為不共戴天的仇人,不斷向皇帝控告楊家「罪狀」,加上潘仁美之女潘妃在宋太宗面前哭哭啼啼,內外夾攻,迫使宋太宗下令將楊家父子革職為民,遣送到五臺山大社寺軟禁。被軟禁的第二年秋天,遼邦撕毁了和約,大舉進犯宋朝邊境,宋太宗以潘仁美為師,御駕親征,結果被困在幽州,此時勢逼宋太宗又要啟用楊家將,便派八賢王赴五臺山向楊家父子求救。當楊家父子離開大社寺時,村裡人為紀念他們,把大社寺更名為「棲賢寺」。

棲賢寺的中殿,內有高約一米,長約二米的銅牛立像,稱之為大社銅牛,係五臺山十景之一。天王殿內有八角十三層木塔一座,高約9米,結構精巧,尤其是鬥橫,雕工極佳,是五臺山唯一的一座木塔。後殿有一面大鼓,鼓面直徑4.5尺,厚5尺,是五臺山最大的牛皮大鼓。

龍泉寺

龍泉寺原為楊家將家廟,始建於宋代,民國初期重建,占地15950平方米,殿堂僧舍165間。因這裡由九道山嶺環抱,泉水清澈見底,謂之龍泉,寺因此而得名。龍泉寺有一座牌坊,是五臺山文物中最出名的石刻牌坊。它共有三門六柱,呈「一」字形,整體雄偉壯觀,巧奪天工,據說是由工匠耗時六年才建成。牌坊上刻有89條蛟龍,鱗爪俱現,神態逼真;人物表情栩栩如生。遊人觀後,無不交口稱讚,印象深刻。

距龍泉寺西北里許的山坡,有一座楊業的瘞骨塔。傳說楊業死後,五郎將其屍骨葬此,並建塔紀念。宋太宗后來追封楊業為楊令公,故後人稱此塔為令公塔。

碧山寺

碧山寺位於五臺山光明寺村,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是一座香火繚繞的古老寺院。舊時初到五臺山,不去參觀遊覽碧山寺,宛如外地人到北京,不去登長城一樣遺憾!

「落日北山寺(碧山寺舊名),蕭然古洞邊。白雲生翠峰,明月下寒泉。」這是古人對碧山寺的描繪。寺院居高臨下,亭臺樓閣,星羅棋布,被兩丈多高蒼翠蔥郁的白楊樹包圍著。淙淙泉水,清脆可聞。沐浴在陽光之下的幢幢殿宇,掩映在水光山影之間,雄偉壯觀。廟門前高懸橫匾額一塊,上書「護國碧山十萬普濟寺」幾個鎦金大字,兩側是木製的對聯,紅底黑字,筆力遒勁,異常醒目。

金閣寺

金閣寺從龍泉寺對面的公路盤升,經過九拐十八回,就可望到一處南臺之北,中臺之南的金閣寺了。除五座臺頂的寺廟建築外,金閣寺所處的地勢最高,海拔1900多米,距臺懷鎮15公里。

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從印度來華的三藏法師不空被詔往五臺山,他根據名僧道義禪師所說的文殊菩薩顯聖處「金閣浮空」而創建了金閣寺。該寺銅鑄為瓦,瓦上塗金,以合「金閣」聖名。在金閣寺修建中,由印度那爛陀寺純陀法師監工,依照經軌建造。三藏法師不空是唐玄宗時從印度來的,後來中國的幾代帝王,都對他十分優禮。當年秋金閣寺落成後,不空回京師,唐代宗迎入城。三藏法師不空是當時新興密宗的主要創立者,不空離開五臺山後,門徒高僧含光常住金閣寺弘揚密宗。因此,歷史上金閣寺在國內外很有聲譽。

金閣寺現存的寺廟建築及塑像設置,均為明、清、民國復修,現有殿堂160多間,寺院布局為兩處大院、一進四重坐北嚮南的殿閣。寺前有天王殿和鐘鼓二樓。第一處大院中間,矗立一座大閣,內供高17.7米的千手(實為48臂)觀音銅像,這是五臺山最高最大的聖像,銅鑄,外補薄泥,然後貼金。千手觀音身旁又有兩尊高大的脅侍像,一男一女,左邊男像懷抱寶劍,據說,這是觀音的父母。殿閣兩壁各供有十二尊塑像,統稱為「二十四諸天」。古印度神話中有二十個天神去惡護善的說法,佛教採用其說,以為護持佛法的神,稱二十諸天。傳入我國後,有的寺宇塑造時增補為二十四諸天。千手觀音站壇的西南壁角,還塑有詔令建造該寺的唐代宗李豫像。殿閣內左右後柱下兩個1米高的石柱礎,為圓形中間束腰上下卷蓮瓣形,是唐代遺物。

金閣寺前立有明嘉靖三十六年和三十七年石碑2通,又有民國二十四年石碑1通,民國年間的碑記對金閣寺歷史及觀音造像情況作了較詳細的介紹。金閣寺第一處大院的北側有一排木構建築,下層是僧舍,上層是塑有各種聖像的供殿,塑像設置龐雜,其中玉皇殿和三皇殿頗具特色。玉皇是道教所稱天上最高的神,又稱玉帝。三皇指古代傳說中的三個帝王,或稱伏羲氏、燧人氏、神農氏為三皇,或稱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

鎮海寺

鎮海寺位於臺懷鎮南清水河西側,距臺懷鎮5公里。這裡是五臺山的一處風景區,蒼翠的古松、杉樹和楊樹掩映山寺。漫步林間踩徑,聽颯颯松風,給人一種靜寞幽深的感覺。

鎮海寺建在陡峻的石山嘴上,緊貼大院的前沿有幡桿、石獅、山門、天王殿和鐘鼓二樓。鎮海寺有殿堂樓房100間。主要建築是一進三重大殿,天王殿內兩壁有四大天王,正在供彌勒佛。中殿內有三尊坐佛,背後飾有「靈光」,一色金身。後殿內正中有文殊菩薩坐臥獅塑像,前側又有三尊金身坐像。從中殿西側的小門穿過是一套院,院內有乾隆五十一年建造的十五世章嘉活佛墓塔。塔基八角,每角塑有大力士,八面雕有精細的人物圖案,塔腹正中雕有三尊坐佛,另外圍有八尊站像。

廣仁寺

廣仁寺又稱十方堂,在羅睺寺山門東側,為羅睺寺的屬廟。清代道光年間修建。清代康熙年間,羅睺寺由青廟改為黃廟(喇嘛廟),常住藏族喇嘛。青海、甘肅等地的藏族佛教徒朝聖五臺山,就在該寺居住修持。後來僧眾逐漸增多,道光年間,修建了十方堂,專門招待從遠地來的喇嘛和少數民族善男信女。因該寺沒有地產,日常開支佛用仍由羅睺寺擔負。十方堂有三進殿宇,殿宇兩側配樓房長廊。殿堂和殿堂設置有明顯的藏式風格。寺內第一座殿是天王殿,旁有鐘鼓二樓。中間一座殿是宗喀巴大師殿,殿內主供黃教祖師宗喀巴大銅像。第三層殿面闊5間,簷額上掛一塊書有藏文的木匾,意為彌勒殿,殿內供彌勒菩薩等銅像數尊,兩壁的經架上置道光版藏文《甘珠爾》經。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