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景區景點 > 正文

杭州西湖

2020-06-16 23:09   來源:中文百科专业版   閱覽:


杭州西湖景觀

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總面積為3322.88公頃,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雲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間特徵、「兩堤三島」景觀格局、「西湖十景」題名景觀、西湖文化史跡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組成。該景觀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10個多世紀的持續演變中日臻完善,成為景觀元素特別豐富、設計手法極為獨特、歷史發展特別悠久、文化含量特別厚重的「東方文化名湖」。2007年,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為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西湖有100多處公園景點,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評西湖十景」之說,有60多處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20多座博物館。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肇始於9世紀、成型於13世紀、興盛於18世紀。「西湖景觀」由中國古代的二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蘇軾開創和營造,突出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蘊含了中國儒家、道家、釋家三大傳統文化與信仰要素,突出承載了中國傳統的崇佛文化、隱逸文化、茶禪文化、忠孝文化和藏書文化,體現了中國農耕文明發達時期文人士夫在景觀設計上的創造性精神,雖經千百年歷史演變,都基本上獲得了完整和真是第保存和延續,在9~20世紀的中國及其周邊地區的景觀設計史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順利通過審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英文名稱: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gzhou

入選時間:2011年

遴選標準:文化遺產 (ii)(iii)(vi)

  標準(ii):西湖景觀反映了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思想,如"佛教徒的平和安靜"和"風景如畫",而且它又對東亞的景觀設計具有重要的影響。它的堤、島、橋、寺、塔以及風格鮮明的景觀在中國多處及日本都被效仿,尤其是北京頤和園。十景的概念在中國已流傳七個世紀,並在16世紀朝鮮文人造訪西湖後傳到朝鮮半島。

  標準(iii):西湖景觀是體現唐宋時代演變而來的系列景觀入畫這一天人合一的特定文化傳統的傑出見證,其關聯性一直延續至今。得到提昇的西湖以及其背襯青山、懷抱堤、島、橋、園、塔、寺的獨特布局,可以被看做是反映這種傳統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實體。

  標準(vi):唐宋時期,設計完善景觀並由畫家為景觀作畫、由詩人為景觀提名的這一彰顯天人合一的文化在西湖景觀及其島、堤、寺、塔和特色植物上得到完美體現。西湖在七個世紀以來秉承這一傳統價值,使其傳遍中國甚至日韓,使其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地理位置:N30 14 15 E120 08 27

遺產編號:1334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自西元9世紀以來,西湖的湖光山色引得無數文人騷客、藝術大師吟詠興嘆、潑墨揮毫。景區內遍布廟宇、亭臺、寶塔、園林,其間點綴著奇花異木、岸堤島嶼,為江南的杭州城增添了無限美景。數百年來,西湖景區對中國其他地區乃至日本和韓國的園林設計都產生了影響,在景觀營造的文化傳統中,西湖是對天人合一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闡釋。


概述

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蹟而聞名中外,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西湖具有「三面雲山一面城」的地理特徵。自古以來,它的美麗就名揚天下,並為眾多文學藝術作品所稱頌。眾多古寺寶塔、亭臺樓閣、橋涵堤岸等人工景觀,與自然景觀渾然天成,使西湖變得更加美麗。自南宋起,西湖十景被認為是「天人合一」最理想、最經典的景觀體現。西湖這一文化景觀將中國景觀美學的理念表現無遺,對中國的園林設計有著深遠的影響。西湖文化的關鍵點在於仍然能夠激發人們「寄情山水」的情懷。

西湖的自然山水以「秀美」而著稱,湖水與群山緊密相依。低緩的群山呈馬蹄形環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層疊而舒展,天際線柔和委婉,群山環抱中的湖水盈滿平靜。旖旎的湖光山色激發了中國古代文人無限的創作靈感,成為中國山水畫的重要題材,也是歷代詩詞文學的描寫對象,西湖自然山水由此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西湖水域原為與錢塘江相通的淺海灣,後在長江和錢塘江的大量泥沙沖淤下,逐漸變為瀉湖。在城市水源補給、生態調節以及供人觀賞休閒方面,西湖一直發揮著巨大作用,體現了人類聚居地選址、開發與自然生態環境相結合的科學性。全湖被孤山、白堤、蘇堤劃分為五個水面,形成「湖中有湖」的格局。沉靜而優雅的湖水,是聯繫周邊諸多人文景觀的重要紐帶。

西湖群山是因地質構造運動形成的古瀉湖周邊的褶皺山,峰巒層疊起伏,自然風光秀美,也是西湖的重要水源。兩千多年來,隨著西湖東岸的人類聚居和城市發展,西湖周邊的群山也逐漸受到開發,成為文人名士的遊賞、居住地和佛、儒、道等文化和宗教活動的開展地,西湖群山具有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成為西湖文化景觀重要的組成要素。

依傍于湖山之側的城市,與湖山形成了脣齒相依的親密關係。西湖的湖、山、城整體的景觀空間特徵,呈現出人與自然的獨特的整體感和親和感。西湖的山水空間所表現出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特徵,高度契閤中國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山水模式,而被歷代推崇為反映中國山水美學思想的典型景觀和山水人居的典範,維繫和傳承千年。

西湖「兩堤三島」的景觀格局,是由白堤、蘇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以及牠們所構成的西湖水域共同組成。這種以堤島分割和組織空間的方式,是中國景觀設計中營造適度的景觀空間尺度的重要手法,並融合了中國江南特有的湖堤景觀風貌,形成了西湖代表性的景觀格局特徵。

蘇堤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蘇軾所建,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縱貫整個西湖,全長2797米,上有六座始建於北宋的單孔半圓拱石橋。白堤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擔任杭州刺史時所建的東西嚮的長堤,全長987米,白堤上的斷橋是西湖的著名景觀。小瀛洲位於湖中部偏南,全島呈「田」字形,亭閣掩映,花木蔥蘢。島上的「三潭印月」是西湖的標誌性景觀。湖心亭位於湖中部偏北,為圓形小島,島上的清代亭閣建築體現了水中亭島給人的仙境飄渺審美感受,以及夜晚遊賞時空曠平靜的夜空和湖面引發的心性淨化昇華。阮公墩位於西湖外湖中,植被繁茂,是野生鳥禽的棲息地。

形成於南宋的「西湖十景」,是西湖人文山水景觀的集中體現。

自古以來,西湖周邊融匯了大量與中國傳統文化直接關聯的文物古蹟,使其形成了特有的景觀吸引力和文化魅力。

西湖一帶的佛教信仰由來已久,五代吳越國時期,歷代吳越國王篤信佛教,在西湖周邊建立大量寺觀塔廟,並在煙霞洞、石屋洞、飛來峰等開鑿石龕佛像,使杭州地區擁有「東南佛國」美譽。寶石山上的保俶塔是西湖標誌性的佛教建築,塔身修長挺秀,有「保俶如美女」之稱。錢塘江邊的六和塔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磚木結構古塔的傑出代表之一,取「天地四方」之意,是吳越國國王為鎮壓錢塘江潮水而建造的佛教建築。淨慈寺是吳越國時期始建的佛教建築群,時為西湖周圍300多座寺院之首,見證了杭州地區在10~13世紀時作為「東南佛國」的顯著地位。靈隱寺始建於東晉,是杭州地區最早的佛教建築群,迄今仍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最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之一。靈隱寺外的飛來峰造像以元代藏傳佛教造像最為突出,在中國石刻藝術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儒家文化是西湖文化景觀中的重要內涵。儒家的忠孝文化傳統,以及重文、重學傳統影響下的藏書文化傳統、書院教育制度等,是「西湖景觀」承載和反映的重要儒家文化元素。岳飛墓(廟)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傳統忠孝文化傳統的楷模、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墓,作為人們祭祀、悼念與接受愛國教育的場所,是中國傳統道德的重要教育基地,對後世的中國人產生普遍的教育意義。文瀾閣文瀾閣是我國唯一保持著書、閣共存的清代皇家敕建《四庫全書》的著名的藏書樓,為中國歷史悠久的藏書文化傳統提供了獨特的見證。

道教文化是西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湖南北兩面的群山中多座山脈為道教文化勝地,現存多處道教文化遺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抱樸道院,東晉著名道家葛洪(號抱朴子)曾煉丹於此。此外,城隍山、紫陽山、玉皇山上都建有重要的道教宮觀。

杭州歷史上曾經是吳越國和南宋的國都,許多史跡留存至今。錢塘門遺址是12~20世紀初杭州城西城門的遺址,是南宋都城臨湖的三個西城門之一。清行宮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時的居住之地。

西湖也是歷代文人寄情山水之地,他們留下了大量的事蹟典故和傳世名作。北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隱逸詩人林逋曾築廬舍於西湖孤山,隱居二十餘年,日以賦詩作畫、栽梅飼鶴自娛,人稱「梅妻鶴子」。近代名人孫中山、林語堂、柳亞子、郁達夫等都曾居住于西湖之畔;高僧弘一法師在西湖之畔出家。1928年西湖國立藝術院的成立,聚集和培養了一代最優秀的藝術家,使西湖一帶成為近代中國藝術核心區之一。著名的西泠印社是中國最早的全國性金石篆刻研究學術團體,集中了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書畫金石名家,社址由園林建築群組成,園林精雅,景緻幽絕,人文景觀薈萃。

杭州是中國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杭州地區自東晉時期開始栽種茶樹,約在8世紀,西湖一帶的茶葉種植與品種記錄已經見諸於《茶經》。北宋高僧辯才大師居于南山龍井壽聖院,遂使西湖龍井茶聞名於世,並在明清以後發展成為世界綠茶之首。座落于風篁嶺上的龍井一帶是11世紀宋代以降文人雅士與僧人品茶參禪的名勝地點,他們把飲茶的過程作為一種精神享受,進行品格和情操的自我修煉,並將品茗活動作為寄情自然山水的一種介質,追尋和享受著「天人合一」的特別意境。由此,茶文化也因此成為西湖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六大景觀要素

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六大景觀要素包括:

西湖自然山水: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五片水域與環抱于湖的北、西、南三面丘陵。這是整個「西湖景觀」基本的自然載體,也是景觀的組成要素。

城湖的空間特徵:西湖的周圍空間自12世紀以來就形成了三面環山、一面臨城的城湖歷史關係,並傳衍至今,呈現為西湖景觀極為獨特的「三面雲山一面城」的空間特徵。

「兩堤三島」景觀格局:是由西元9世紀至19世紀期間透過多次西湖疏浚工程逐步形成的人工產物,由「白堤」、「蘇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共同組成,是西湖景觀具有整體構架作用和廣泛影響力的景觀要素。

「西湖十景」題名景觀:創始於南宋(13世紀)、並持續演變至今的10個以中國古典詩詞意境和山水畫審美組合命名的景觀單元:「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雲」、「雷峰夕照」、「南屏晚鐘」,被認為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天人合一」理念的完美展現,是西湖景觀中最具創造性精神和藝術典範價值的核心要素。

西湖文化史跡:西湖景觀在上千年的持續演變中,由於政治、歷史、區位等原因,融匯和吸附了大量的中國儒釋道主流文化的各類史跡:包括保俶塔、雷峰塔遺址、六和塔、淨慈寺、靈隱寺、飛來峰造像、岳飛墓(廟)、文瀾閣、抱樸道院、錢塘門遺址、清行宮遺址、舞鶴賦刻石、林逋墓、西泠印社、龍井等14處歷史遺蹟,牠們是西湖景觀作為「文化名湖」的支撐要素。

西湖特色植物:始於宋代(11世紀至13世紀),傳衍至今的沿湖兩堤「桃柳相間」景觀,與「西湖十景」的四季觀賞特徵相應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的四季花卉等。

西湖十景

(1)蘇堤春曉

「蘇堤春曉」是南宋「西湖十景」之首,是以蘇堤的長堤六橋、桃紅柳綠為主題的跨湖古堤景觀,由西湖疏浚工程的淤泥堆積營造而成。該景觀單元位於西湖的西部水域,西距湖西岸約500米,範圍約9.66公頃。觀賞內容包括堤橋本身的「煙柳畫橋」景緻,以及沿堤漫行時如畫圖般逐漸展開的湖山勝景,自古至今均為觀賞西湖景觀全貌的最佳地帶。

蘇堤春曉

觀賞特徵 該景觀單元的觀賞特徵有四:一是以一堤劃分西湖東西水域,跨湖連通了西湖南北交通,成為西湖「兩堤三島」格局的基本要素之一;二是全堤穿越整個西湖水域空間,有人在堤上漫步,六橋起伏,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是觀賞西湖山光水色的最佳地帶;三是全堤以「六橋煙柳」和桃柳相間的植物景觀特色著稱,且歷史悠久。當春日的拂曉晨光初啟,宿霧還未散曲,蘇堤上垂柳輕拂、桃花綻放,滿堤紅綠間錯、景色如畫,洋溢著春機盎然的活潑景象;四是堤上六橋各具景觀特色——映波橋與「花港觀魚」 景點相鄰,垂柳帶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俶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于橋上望湖西諸山,峰巒疊嶂,如水墨山水畫,且近景有丁家山嵐翠可挹,遠景有「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御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景觀單元 「蘇堤春曉」景觀單元整體由景點和景域組成,景點包括蘇堤和六橋、御碑及碑亭、御書樓遺址等建築物和構築物要素,以及桃、柳間種等傳統植物與種植方式;景域包括堤體東西兩側景域內的整個西湖水域和環湖景觀,即:堤西的西里湖水域、堤東的外湖水域、湖南、西、北群山峰巒,以及湖中三島和湖東面的沿湖景觀。

蘇堤和六橋 蘇堤是「蘇堤春曉」景觀的最主要組成要素,舊稱蘇公堤,始建於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是北宋著名文人蘇軾在擔任杭州知州時主持修建的。蘇堤堤身用疏浚西湖時挖出的湖泥堆築而成,堤體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縱貫湖面,現長為2797米、寬30—40米,高出湖面0.4米。蘇堤是跨湖連通南北兩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個西湖水域,因此,在蘇堤上具備最為完整的視域範圍,是觀賞全湖景觀的最佳地帶。蘇堤上有六座始建於北宋(960—1127年)的單孔半圓拱石橋,每座橋的淨跨約6—8米,自南嚮北依次命名為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橋體為條石砌築,橋欄雕花,形態小巧、工藝精緻。

御碑和御碑亭 題刻「蘇堤春曉」景名的御碑是該題名景觀的重要歷史物證之一,位於蘇堤壓堤橋以南21米的堤體西緣,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遊西湖、品題「西湖十景」、御書「蘇堤春曉」景名所立。碑為太湖石所制,通高2.56米,寬1.05米,厚0.22米;碑額正反面浮雕海水和雲龍圖案;碑身正面刻康熙帝1699年御題行書「蘇堤春曉」四字,背面刻乾隆帝1751年御題七言絕句,側面刻乾隆帝1757年、1762年兩次為該景觀御題的兩首疊韻詩;碑座方形。御碑的保護性建築御碑亭為清代風格的四角攢尖頂木構亭,座西朝東,面積為12.2平方米,通高4.8米。植物特色 蘇堤自北宋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兩側相間種植桃樹和垂柳的植物景觀特色。春季垂柳初綠、桃花盛開之時,綠柳如煙、紅桃如霧,紅翠間錯、燦爛如錦。

(2)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北岸的蘇堤北端西側22米處,範圍約0.06公頃。該景觀單元以夏日觀荷為主題。該景觀單元因南宋時期釀製官酒的作坊「麯院」以及其周邊的荷塘景觀聞名,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景觀因康熙帝巡遊杭州而復興,在蘇堤跨虹橋西北的西湖北岸建造蜿蜒曲折的園林院落。據此以同音異意的「麴院」景名代替原指酒坊的「麯院」,配以沿岸水域種植的荷花,形成西湖北岸蘇堤北端西側的「麴院風荷」景觀單元。

麴院風荷

觀賞特徵 該景觀單元觀賞特徵有三:一是在感官層次,于視覺上表現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特色,于嗅覺上因隨風飄送的荷葉特有清香,令人在炎炎夏日中備感神清氣爽。二是在精神層次,荷花因「出淤泥而不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品格高尚」。三是與其南面的「玉帶晴虹」景觀視域相互滲透,遙相輝映。因此該景觀含有審美觀照和人格追求的雙重含義。

景觀單元 「麴院風荷」景觀單元由景點和景域組成,景點包括:蘇堤跨虹橋西北湖岸上始建於清代康乾年間(17—18世紀)的園林院落空間,亭、碑刻等建築和構築物遺存,以及荷花等傳統植物;景域包括:岳湖水域及其西側群山峰巒,以及東側的蘇堤和南面的金沙堤、玉帶橋。

麴院 根據史料記載,「麴院風荷」景觀單元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間為小型園林院落,後受兵亂破壞,院落毁壞嚴重。現景點中保存著清代的院落空間範圍、經歷代維修保存至今的御碑、御碑亭、建築基址,是該景點曾為園林院落的重要歷史物證。

御碑和御碑亭 題刻「麴院風荷」景名的御碑是題名景觀的重要歷史物證之一,位於院落中部,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遊西湖、品題「西湖十景」、御書「麴院風荷」景名所立。碑為太湖石所制,通高2.33米,寬1.12米,厚0.22米;碑額佚,方碑座;碑身正面刻康熙帝1699年御題行書「麴院風荷」四字,背面刻乾隆帝1751年御題七言絕句,側面刻乾隆帝1757年、1762年為該景觀御題的兩首「疊韻詩」。御碑的保護性建築御碑亭坐落于清代建築遺址之上,為清代風格的歇山頂木構亭,座北朝南,面積為13.6平方米,通高5米。

金沙堤與玉帶橋 金沙堤與玉帶橋是清代形成的「玉帶晴虹」題名景觀,位於「麴院風荷」正南嚮約350米。金沙堤始築于南宋淳祐年間(1241—1252),清雍正九年(1731年)總督李衛重築。堤東起蘇堤東浦橋,西至西湖西岸,是蘇堤以西水域岳湖、西里湖的分界線。堤體為西湖清淤泥堆築而成,以自然式塊石砌築駁岸,現狀長約390米、寬10—40米不等,高出水面約0.4米。玉帶橋始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位於金沙堤中段,供岳湖和西里湖間船隻通行,橋身設三洞以泄水,狀如帶環,故名「玉帶」。現玉帶橋保存清代形制,為三跨梁柱式石橋。玉帶橋上建有橋亭,為清代風格的重簷歇山頂混凝土亭,青瓦紅柱,形態輕盈。

植物特色 該景觀單元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種植荷花的植物特色。夏日荷花盛開、香風徐來,湖面水波不興,綠蓋紅衣,在陽光的照耀下豔麗多姿。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孤山東南角的濱湖地帶、白堤西端南側,是自湖北岸臨湖觀賞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之一,範圍約0.16公頃。該景觀單元以秋天夜晚皓月當空之際觀賞湖光月色為主題。該景觀單元南宋題名之初以泛舟西湖、觀賞秋夜月景為勝;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年),康熙皇帝巡遊西湖,品題「平湖秋月」景觀,定孤山東南角的臨湖水院為該景觀的景址所在,並沿用至今。

平湖秋月

觀賞特徵 中國古代文人曾對觀賞西湖勝景有過一段絕妙的評說,提出觀賞西湖勝景,晴天不如雨天、雨天不如月夜、月夜不如雪景。因此,西湖景觀的觀賞特點之一是月夜觀賞勝於白日。「平湖秋月」景觀特徵為充滿了詩情畫意的西湖秋月之夜:高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廣,視野開闊;秋夜在此眾目高眺遠望,但見皓月當空,湖天一碧,金風送爽,水月相融,置身於月光籠罩之中,產生身處月宮之上的幻境。在精神層面上,以四季中最為平靜清澄的秋季湖水、最為潔淨無暇的秋夜明月景觀為代表,象徵追求人格高潔的審美精神。

景觀單元 「平湖秋月」景觀單元由景點和景域組成。景點包括:始建於清代康乾年間(17—18世紀)的水院空間、御書樓、碑亭、觀景平台、曲橋、碑刻等建築和構築物遺存,以及荷花、垂柳、西府海棠等傳統植物;景域包括:外湖水域及三島,西湖西、南環湖群山和東岸沿湖景觀,以及孤山南麓景觀。

水院與御書樓 水院整體建於湖水中,由中部的長方形水池和四面環繞的建築物構成。水池的北界即為湖岸,建有圍牆;南界為御書樓;東界為東區橋和御碑亭;西界為西曲橋和月波亭。御書樓在水院南緣中部,座北朝南,北面入口臨水,南、西、東三面臨湖。建築形式為重簷歇山頂的兩層木構建築,樓面闊三間、外環簷廊、面湖開敞。底層面積約150.7平方米,樓通高約10.8米。入口懸掛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巡遊御題的「平湖秋月」匾額。御書樓與北面的湖岸之間以中部入口梁板橋和西、東各一座曲橋相連。樓南有架于湖邊之上的長方形觀景平台。

御碑和御碑亭 題刻「平湖秋月」景名的御碑是該提名景觀的重要歷史物證之一,位於水院東曲橋頭,原碑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遊西湖、品題「西湖十景」、御書「平湖秋月」景名所立,現碑為1980年按原尺寸、原刻本、原字跡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題行書「平湖秋月」四字。御碑的保護性建築御碑亭為清代風格的四角攢尖頂木構亭,面積15.21平方米,通高5.6米。

月波亭 位於御書樓西曲橋頭,是水院的西界建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始建,現為清代風格歇山頂木構敞軒。亭座西面東,面闊三間。敞軒架于湖面之上,柱間設美人靠坐欄,用於臨湖觀景。

植物特色 該景觀單元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以湖中荷花、臨水種植的西府海棠、桂花樹、以及拂岸的垂柳為植物特色。每當秋季,水岸間呈現花影綽約、綠柳飄拂的植被景觀。

(4)斷橋殘雪

「斷橋殘雪」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北部白堤東端的斷橋一帶,範圍約2.61公頃。白堤東西橫接孤山和西湖東北角岸線,分湖面為南、北兩部分,因此位於白堤東端的斷橋上視域開闊,是完整觀賞西湖南、北水域景觀的最佳地點,尤以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為勝。「斷橋」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最為著名,其名稱的由來曾有多種傳說,例如:一種說法為該橋原以地方姓氏命名為「段(家)橋」,後因讀音相同,逐漸傳為「斷橋」;最通行的說法是:當西湖雪後初霽時,日出映照,斷橋嚮陽的半邊橋面上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佛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呈「雪殘橋斷」之景,該橋因此著名的景觀稱為「斷橋」。該橋的著名之處還得益於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白蛇傳》,其中男女主人公的幾段重要故事情節都發生在這裡。

斷橋殘雪

觀賞特徵 該景觀單元的觀賞特徵有四:一是每當瑞雪初霽,舉目四望,但見殘雪似銀,凍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動人心魄;二是佇立橋上西望,孤山、葛嶺一帶樓臺上下,如鋪瓊砌玉,晶瑩朗澈,更有一種冷豔之美;三是西湖大雪初霽,登寶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皚皚如銀鏈橫陳,日出映照,斷橋嚮陽橋面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佛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呈「雪殘橋斷」之景;四是因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愛情故事《白蛇傳》的主人公相識在此,使斷橋擁有愛情象徵的意義,並因此成為西湖諸橋中最出名者。

景觀單元 該景觀單元由景點和景域組成,景點包括:始建於唐代以前的斷橋、橋北清代康熙年間(17—18世紀)始建的碑亭、水榭,民國之前西湖通往杭州城的主幹道石函路,以及與斷橋相連的白堤、錦帶橋,堤上桃柳相間的傳統植物景觀;景域包括:白堤南、北側的水域以及白堤、孤山、北里湖、葛嶺、外湖水域及其東、南沿湖景觀。

斷橋 始建年早於唐代(7世紀前);橋體歷代維修,現為單孔石拱橋,拱形半圓,條石砌築,拱頂石上有「段家橋」字樣。橋面為坡面,瀝青鋪面。橋長8.8米,寬8.6米,單孔淨跨6.1米。

御碑和御碑亭 題刻「斷橋殘雪」景名的御碑是該提名景觀的重要歷史物證之一,位於斷橋東端北側,原碑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遊西湖、品題「西湖十景」、御書「斷橋殘雪」景名後,1702年勒石而立。現碑為1977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跡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御題行書「斷橋殘雪」四字。御碑的保護性建築御碑亭為清代風格的六角攢尖頂木構亭。亭面積為7.5平方米,通高4.6米。

白堤 與斷橋相連的白堤舊名白沙堤,唐代即為連通孤山與湖岸的唯一通道,宋至明代歷代沿用;清代起,為紀念曾任杭州刺史的唐代著名文人白居易,堤名改為「白(公)堤」;白堤現狀全長987米,寬33米,堤面中部為9米寬瀝青路,沿湖兩邊有石板步行道,道兩旁的堤面均為綠化,夾道相間種植桃樹和柳樹,共約450株。堤體邊緣為自然湖石駁岸。

錦帶橋 白堤西段建有錦帶橋,原為宋代(12世紀)涵碧橋,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改建為木橋名曰「錦帶橋」,清代康熙年間(1661—1722)改為單孔石拱橋,沿用至今。現錦帶橋為單孔石拱橋。

植物特色 該景觀單元的白堤上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兩側相間種植桃樹和垂柳的植物景觀特色;景點所臨的湖面則遍植荷花。

(5)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蘇堤映波橋西北197米處,介於小南湖與西里湖間,範圍約0.25公頃。以在私家宅院的山、池環境中觀賞花、魚等特色動植物景觀,體驗自然的勃勃生機為主題。該景觀單元南宋時期位於蘇堤望山橋西的內侍盧允升別墅內,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且別墅內鑿池引水、畜異魚數十種,故得題景名為「花港觀魚」。宋末宅園漸廢,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該景觀因康熙帝南巡杭州而復興,于映波、鎖瀾兩橋間的蘇堤西側湖島上重建該景,採用院落式格局,建造樓、亭,併疊石鑿池,養魚觀景。

花港觀魚

觀賞特徵 該景觀單元的觀賞特徵有三:一是表現出歷史悠久的湖畔私家宅院造園特色——園內疊石為山,鑿池為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尤以春日觀池中桃花落瓣引得錦鯉爭相嘬花之景有趣。二是該處由私宅園林漸成遊人萃集、雅士題詠之所,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中文人閒逸疏放的特性。三是景點地處小南湖、西里湖兩處水域之間,院牆內的魚池和院牆外的西里湖構成先收後放、有分有合的水景空間特色。

景觀單元 該景觀單元由景點和景域組成,景點包括:始建於清代康乾年間(17—18世紀)的院落空間、魚池、假山、御碑亭、碑刻等建築和構築物遺存,薀、藻等水草連綴的池塘植物景觀,池中的觀賞魚群;景域包括:西里湖水域及西側群山峰巒、蘇堤及其桃紅柳綠的植物景觀。

花港觀魚園林院落 根據史料記載,「花港觀魚」景觀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間(1662—1795)為小心園林院落。現景觀單元中保存著清代的院落空間範圍,院門朝東,由蘇堤經梁板式小平橋進院門,院落北端蓄養五色魚群的方形水池保存完好,為塊石駁岸,東西長30.8米,南北寬23米,面積708.4平方米。池岸北、東寬5.6米,為原有臨水廊基礎遺存。池南4.9米處現存的假山局部、卵石拼花鋪地,是該景點曾為園林院落的重要物證。

御碑和御碑亭 題刻「花港觀魚」景名的御碑是該提名景觀的重要歷史物證之一,位於魚池南側,原碑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遊西湖、品題「西湖十景」、御書「花港觀魚」景名而立,現碑為1980年按原尺寸、原刻本、原字跡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題行書「花港觀魚」四字。御碑的保護性建築御碑亭為清代風格的四角歇山捲棚頂石柱木構亭。

動植物特色 該景觀單元自始建至今,池中均蓄養著色彩斑斕、品種多樣的觀賞魚群。池內的主要植被品種以薀、藻等水草為主;池岸周邊栽植碧桃,與蘇堤上夾道雜植的桃、柳等花木共同構成該景觀的植被特色。

(6)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東岸錢王祠門前水池北側約50米的瀕湖一帶,約0.54公頃,以觀賞濱湖的柳林景觀為主題。該景觀在南宋時期在清波門外南宋孝宗皇帝瀕水所建的御苑「距景園」中,因園中多柳樹,風擺成浪、鶯啼婉轉,故得題名「柳浪聞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該景觀因康熙帝巡遊西湖而復興,在涌金門之南。

柳浪聞鶯

觀賞特徵 該景觀單元的觀賞特徵有二:一是沿堤植柳為傳統沿湖景觀特色,低垂的柳絲在清風中搖漾,如翠浪在空中翻滾;二是觀賞者聞聽柳林中的鶯鳥啼鳴,強烈地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機。

景觀單元 該景觀單元是由景點和景域組成,景點包括:始建於清代康乾年間(17—18世紀)的亭、碑刻等建築和構築物遺存,柳樹等傳統植物景觀,黃鶯等鳥禽;景域包括:外湖水域及其環湖群山峰巒。

御碑和御碑亭 題刻「柳浪聞鶯」景名的御碑是該題名景觀的重要歷史物證之一,位於錢王祠門前水池東北約60米,原碑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遊西湖、品題「西湖十景」、御書「柳浪聞鶯」景名而立,現碑為1980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跡摹刻重立。碑體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題行書「柳浪聞鶯」 四字。御碑的保護性建築御碑亭為清代風格的四柱歇山頂式木構亭。

動植物特色 該景觀單元自始建至今,以楊柳和林間黃鶯為主要動植物品種。

(7)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島及島南局部水域,是著名的水上園林景觀,範圍約7.67公頃,以月夜裡在島上賞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發禪境思考和感悟為主題。該景觀單元原指北宋時西湖中為限定水域禁植區所立的三個標誌石塔、與湖水和明月共同構成的相互映襯的景觀,宋後三塔廢毁,隨歷代西湖疏浚工程的開展和堤島格局沿革。在明代演變為水上園林小瀛洲島及其南側湖面上的三塔景觀,該景觀在清代康乾年間(17—18世紀)經重點維修,留存至今。

三潭印月

觀賞特徵 該景觀單元是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觀賞特徵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明代(17世紀初)定型的田字形園林平面格局,呈現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獨一無二水景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二是全島以翠柳、荷花、紅楓、木芙蓉為主的傳統植物品種與樓臺亭閣構成了四季色彩絢麗的景觀,與島內島外水光雲天相映,象徵了神話中的蓬萊仙島。三是以月夜「三潭」點燭之景,觸動天月、水月、塔月與心中之月交融輝映,引發富有禪境以為的心性關照和人性感悟,並激發和寄託了「千里共嬋娟」的思念之情,「三潭印月」因此成為杭州西湖景觀最經典的標誌。

景觀單元 該景觀單元有景點和景域組成,景點包括:明代(17世紀初)成型的小瀛洲島田字形園林格局以及水中三塔,清代(17—18世紀)始建的樓、臺、亭、軒、廊、橋、碑刻等系列園林建築和構築物,柳、荷、楓、木芙蓉等傳統植物景觀,島中池水中的觀賞魚群;後者包括:外湖水域及其四面環湖景觀、湖中湖心亭、阮公墩二島、蘇堤、孤山等。

小瀛洲島園林格局 小瀛洲島由中心島和圓環外堤構成基本框架,堤島間圍合為湖中湖,外堤透過十字交叉的南北和東西嚮交通與中心島相連,形成了全島「田」字形的整體格局。其中,中心島略呈南北嚮長的長圓形,面積為2446平方米;環狀外堤周長約928米,寬約26米。該島的南北軸線是主軸,由橋、廊串接的系列建築組群構成,現狀建築基本可分為北、中、南3組;東西軸線為堆築而成的內堤,由於跨島通行,堤寬約8.5米,長約232米。

島南部建築群 建築群始建於明代(17世紀)及清雍正年間(18世紀),現狀包括島南湖面上的三塔、島上最南端的我心相印亭、亭北的御碑和御碑亭、以及兩亭之間的三折曲橋。其中:

三塔:為明代遺存,位置呈等邊三角形分布,每塔相距62米。石塔為圓球狀塔身的小型景觀石塔,塔身直徑為0.92米,塔高2.32米。

我心相印亭:為觀賞湖上「三潭印月」景觀的觀景亭,始建於清代,現為清代風格的三開間歇山頂混凝土亭,兩邊加兩翼。該亭與其北面的御碑亭間以三折曲橋相連。

御碑和御碑亭 題刻「三潭印月」景名的御碑是該題名景觀的重要歷史物證之一,位於我心相印亭北21米,原碑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遊西湖、品題「西湖十景」、御書「三潭印月」景名而立,現碑為1979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跡摹刻重立。碑身兩面均刻「三潭印月」四字,楷書。御碑的保護性建築御碑亭為清代風格的石柱六角攢尖頂亭。

島中部建築群 建築群始建於清雍正年間(1722—1735),後經維修改造,現狀包括位於島中心十字道路交叉點的歇山頂木構方亭南舒亭、中心島東南角的迎翠軒、花鳥廳等。其中:花鳥廳和迎翠軒為清代風格建築。南舒亭位於全島中心,為清代四石柱歇山頂亭,屋頂覆蓋小青瓦,形象樸素。

島北部建築群 建築群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靠南一半為卍字亭、亭亭亭、開網亭;靠北一半為先賢祠大門和正殿構成的建築組群;五座建築間以3座曲橋、2座平橋相互連接;先賢祠建築中軸線南嚮所對的水池中還點綴有湖石堆砌的「九獅石」假山。整組建築形態各異,靈活布局在湖面和堤島之上,並以曲橋串接,形成迂迴逶曲的園林空間。

動植物特色 該景點自始建至今,以翠柳、荷花、紅楓、木芙蓉、觀賞魚類為主要動植物品種,具有花開四面、繽紛錦繡的花木景觀特徵。

(8)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兩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橋畔的觀景點構成,以觀賞西湖周邊群山雲霧繚繞的景觀為主題。南高峰、北高峰相距5公里,峰頂南宋時各有古塔一座,每逢雲霧低橫之日,自西湖西望,群峰隱晦而塔尖分明,因此得「兩峰插雲」景名。清代,峰頂古塔皆毁廢,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南巡杭州,御題景名,改「兩峰」為「雙峰」,並在洪春橋旁建觀景亭和御碑亭,標示為該景觀的觀景點。景域為西湖西部群山和自南、北高峰頂看西湖全景。

雙峰插雲

觀賞特徵 該景點由佛教建築「塔」標識了湖西南、北兩支丘陵峰巒的制高點「南高峰」與「北高峰」,兩山皆為歷史悠久的佛教名山,山巔均在唐宋時期建有佛塔,曾是西湖最高登臨觀景點。在春、秋晴朗之日,于鳳凰山、蘇堤望山橋、湖上及洪春橋一帶觀塔,遙相對峙的雙塔迥然高于群峰之上,遠望氣勢非同一般;尤以白霧繚繞之際,塔尖于雲中時隱時顯,狀若塵世之外,恍若雲天佛國。塔毁後,該景目因南、北高峰而依舊保留。

御碑和御碑亭 題刻「雙峰插雲」景名的御碑是該題名景觀的重要歷史物證之一,位於洪春橋北14米,原碑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遊西湖、品題「西湖十景」、御書「雙峰插雲」景名而立,現碑為1980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跡摹刻重立。碑體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題行書「雙峰插雲」四字。御碑的保護性建築御碑亭為清代風格的六角攢尖頂亭。

(9)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帶,範圍約13.19公頃,以黃昏時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觀為觀賞特點。

雷峰夕照

觀賞特徵 該景點以民間故事《白蛇傳》而聞名全國,佛教建築雷峰塔因此成為中國傳統中堅貞不移的愛情象徵。觀賞特徵有二:一是因塔位於湖西南嚮的小山丘頂上,在黃昏之際于湖中、特別是長橋一帶逆光觀賞雷峰塔及其湖中倒影,形象最佳;二是雷峰塔的木構外簷在明代毀於兵燹之後、僅存敦實塔芯,與湖東北嚮寶石山上的保俶塔遙遙相對、形成頹然蒼老與清秀挺拔之造型對比,清代以來成為西湖景觀在空間輪廓上的一個基本特徵。

景觀單元 該景觀單元由景點和景域組成,景點包括:夕照山和始建於吳越國時期(977年)的雷峰塔、清代康乾年間(17-18世紀)始建的御碑亭院落、御碑等建築和構築物遺存,松、竹等傳統植被景觀,以及近、現代維修建造的保護設施和景觀設施;景域包括:西湖水域,兩堤三島,西湖西、北方向的環湖群山景觀。

雷峰塔遺址 「雷峰夕照」景觀單元的最重要建築要素為雷峰塔,該塔位於夕照山山脊中部,始建於吳越國時期(977年),歷代維修,民國(1924年)塌毁後以遺址形式保存。雷峰塔是杭城五代「東南佛國」的建築遺存,是西湖十景「雷峰夕照」中最重要的景觀元素,在歷史上曾與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兩岸的對景,佐證了佛教文化的興盛對西湖景觀的直接影響;同時雷峰塔還因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一的《白蛇傳》而成為愛情堅貞的象徵,賦予了西湖景觀豐富的人文情感內涵。

御碑亭院落 御碑亭院落在雷峰塔遺址西93米,考古已發掘的部分為院落入口門址、門前道路、院落內地面及建築基礎。題刻「雷峰夕照」景名的御碑是該題名景觀的重要歷史物證之一,位於院落入口以東13米,原碑有兩座,分別為清代康熙帝、乾隆帝於1699年和1751年巡遊西湖、品題「西湖十景」、御書「雷峰西照」和「雷峰夕照」景名而立。現碑為2002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跡摹刻重立。御碑的保護性建築御碑亭為清代風格的混凝土重簷八角攢尖頂亭。

植被特色 該景點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松、竹為主的植被特徵。夕照山上長松標古翠,疏竹動微薰。

(10)南屏晚鐘

「南屏晚鐘」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帶,範圍約3.91公頃,以南屏山北麓淨慈寺鐘聲響徹湖上的審美意境為特點。該景觀有可能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畫家張擇端就曾經畫過《南屏晚鐘圖》。

南屏晚鐘

觀賞特徵 該景點屬佛教文化古蹟,以聽覺欣賞為特徵。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紀)以來就是「東南佛國」的佛教勝地,始建於西元954年的淨慈寺成為與靈隱寺並峙于西湖南北的兩大佛教道場之一,佛教信徒虔誠供奉,寺院晨鐘暮鼓,香菸燭光,南屏山因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鐘的情韻,悠然成型。由於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山峰巖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鐘敲響,鐘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進而自西湖上空傳至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形成悠揚共振齊鳴的鐘聲,經久不息。今已成為杭城除夕夜迎新辭舊的撞鐘活動場所。

景觀單元 該景觀單元由景點和景域組成,景點包括:南屏山山體,始建於五代(907—960年)的淨慈寺、淨慈寺銅鐘、清代康乾年間(17-18世紀)始建的亭、碑刻等建築和構築物,松、柏、竹等傳統植被景觀;景域包括:南屏山一帶峰巒景觀。

淨慈寺 「南屏晚鐘」景觀單元的重要建築為淨慈寺,寺院始建於五代(954年),坐落在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是與靈隱寺齊名的西湖古刹。該寺自宋至今幾經興毁,現狀淨慈寺保存著清代的基本格局,寺內古鐘也隨之屢毁屢鑄,鐘聲數百年維繫不絕。近年來,每到除夕之夜,杭州市市民和遊客聚集在淨慈寺鐘樓內外,舉行新年撞鐘除舊迎新活動,以深沉悠揚的鐘聲象徵著祥和、歡樂、安定和團結。

御碑亭和御碑 題刻「南屏晚鐘」景名的御碑是該題名景觀的重要歷史物證之一,位於淨慈寺門前東側17米,原碑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遊西湖、品題「西湖十景」、御書「南屏晚鐘」景名而立,現碑為2002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跡摹刻重立。碑體正面刻有康熙帝1699年御題行書「南屏晚鐘」四字。御碑的保護性建築御碑亭為清代六角攢尖頂石柱木構亭,方形亭柱上刻有清代至民國間所刻八幅對聯。

如淨禪師墓塔 始建於南宋,晚清重點修復,位於淨慈寺大殿東約70米,為紀念南宋佛教曹洞宗名僧如淨禪師而建,如淨禪師是日本曹洞宗創始人道元的老師,被奉為日本曹洞宗始祖,禪師生前曾兩度任淨慈寺住持。該墓塔座南朝北,分塔和拜石兩部分,高3.8米。

植被特色 該景點的景觀主體南屏山峰巒聳秀、怪石玲瓏,松柏翠綠、山色空濛;淨慈寺內的植物品種也以松、柏、竹為主,寺前放生池內蓄養荷花,古刹名山相互映輝。

新西湖十景

為傳承發揚以西湖十景為代表的題名景觀文化,進一步展現西湖文化景觀的魅力,1984年,《杭州日報》社、杭州市園林文物管理局、浙江電視臺、杭州市旅遊總公司、《園林與名勝》雜誌5單位聯合發起舉辦新西湖十景評選活動。經多輪投票,反復甄選,最後評選出10處景點,1985年9月起10處景點先後豎立了景碑或鐫刻景名。

雲棲竹徑

雲棲在五雲山下雲棲塢內,景點入口處正對梅靈路。相傳古時候從山上飄來的五彩祥雲常常棲留山塢,故名「雲棲」。清代陳璨「萬竿綠竹影參天,幾曲山溪咽細泉」的詩句,就是此景區優美自然經管的絕好寫照。走進雲棲,一條長長的小道蜿蜒縱深,兩旁茂密的修竹節節向上,石徑幽窄,翠竹成蔭,泉水叮咚,溪流淙淙,將人們包圍在竹海綠波之中。西湖自古多竹景,雲棲竹徑,堪稱西湖竹景之冠。

雲棲竹徑

滿隴桂雨

杭州少年兒童公園•滿隴桂雨公園是一個集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生態遊樂園,位於虎跑路61號,東臨虎跑路,南連動物園,西傍虎跑後山,北鄰滿覺隴路,地處市中心,交通便利。杭州少年兒童公園•滿隴桂雨公園的特別之處就在於不僅僅有「峽谷漂流」、「蝙蝠飛車」、「旋轉木馬」,「 4D電影」….等等大中小型遊藝項目,還可爬不高的山,涉不深的水,沾桂花,惹香草,人得其樂,老少皆宜,園趣縱橫,玩累了就讓桂花陪你喝一杯。

滿隴桂雨

虎跑夢泉

虎跑位於西湖西南大慈山白鶴峰下,是一處「一泉二寺三高僧」為載體的景點。虎跑泉水的獨特魅力就在於「聽泉、賞泉、尋泉、品泉」。所謂聽泉,是聽泉水宗宗的聲音。賞泉,就是在盛滿泉水的碗裡,慢慢投入鎳幣,鎳幣平放水面而不下沉,泉水高出碗口而不外溢。賞泉完畢,轉入滴翠崖泉眼處便是「尋泉」,最後來到茶室,坐下來斟上虎跑水,泡上龍井茶,便是名副其實的「品泉」。虎跑的還有兩個亮點是濟公和弘一法師李叔同,這兩位不同時代的高僧曾在此地留下足跡。景區內的濟顛塔院相傳是濟公埋葬真身之處。李叔同紀念室里留下了李叔同在虎跑出家時留下的遺物,供人緬懷。

虎跑夢泉

虎跑是一個清幽的所在,樹木深翠逼人,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人文氛圍都令人心境而生涼意,來杭州遊玩時如果適逢新茶上市,一定要到虎跑去喝一杯新茶,別處喝不出那種感覺來。泉是從夢裡做出來的,這是怎樣浪漫的一個傳說,浪漫並不僅僅屬於愛情,也屬於山中老衲。

龍井問茶

西湖有三大名泉,虎跑泉、玉泉和龍井泉。三種泉各有特性,但最有趣的是龍井泉,因為它有個非常奇妙的現象,就是在井泉中會有「龍鬚」顯現,這在全國名泉中也是獨一無二的。來到龍井泉旁,面對圓形的泉池,用一根小棒,在泉池中攪動劃圈來做一下試驗,瞧,水面上已出現了一條奇妙的會懦動的水紋線,狀如遊絲,起初呈半圓形,由外嚮內,由大到小,逐漸縮小成圓形水紋圈,最後變為一個小圓點而消失,這條水紋線被稱為「龍鬚」。相傳此井和海相通,因海中有龍,所以稱為「龍井」。

龍井問茶

龍井不僅有名泉、名景,還有名茶。龍井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首,特別是用虎跑水泡製,有「西湖雙絕」之稱,呈現「色綠、香郁、形美、味甘」四大特色,是茶中極品。乾隆皇帝對龍井非常喜歡,相傳他到了龍井,常到茶園觀看茶農采制龍井茶。還順手在胡公廟前的茶地中采了一些茶葉嫩芽,並把它夾在書本里,被夾扁的茶葉嫩芽,芸香四溢。後人將乾隆皇帝采過的十八棵茶樹,稱為「十八棵御茶」。

九溪煙樹

呈「丫」字形的九溪,長約5500多米,源頭在楊梅嶺,由北嚮南,途中匯合了青灣、宏法、方家、佛石、百丈、唐家、小康、雲棲、渚頭的溪流,注入錢塘江,所以叫九溪。由於它匯集了無數細流,又稱九溪十八澗。「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樹。」這是清代著名學者俞樾(俞曲園)描寫九溪風光的詩。「溪中溪」是九溪十八澗的中心點,也是各路溪澗水流的聚匯處。溪中溪對面是九溪煙樹公園,只見精巧的園林景觀小而俱全,園內有小橋流水,亭臺樓榭,還有一泓清澈的人工瀑布飛流而下。山頂有盤石如臺,每逢雨後,八覺山峭壁上的樹林便會煙霧升騰,滿谷迷濛,形成典型的「煙樹」景觀,九溪煙樹便由此得名。

九溪煙樹

由溪中溪沿西側山路循溪澗上溯,可到達龍井,這一路山裹山,灣裹灣,讓人有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沿東側山谷上行可達楊梅嶺和煙霞洞。九溪中還有一座理安寺,原名法雨寺,相傳為五代時的吳越王所建,因寺內有清澈純淨的法雨泉而得名。後因南宋理宗趙昀游幸到此,曾在寺中祈禱國泰民安,故改名理安寺。寺內吳越高僧「伏虎禪師」的傳說,令人深受啟迪。

吳山天風

吳山可說是見證杭州的誕生和西湖成長的地方。也許由於「近」的原因,杭城百姓把吳山當作是自己家的大客廳。「大客廳自古有五多,古樹清泉多,奇岩怪石多,祠廟寺觀多,民俗風情多,名人遺蹟多。而城隍閣位於吳山之巔,是遊人登高攬勝的必到之地。城隍閣一樓的立體硬木彩塑畫《南宋杭城風情圖》曾經榮獲中國美術百花獎。城隍閣的三樓到頂層以休閒,觀景,品茗為主。登上城隍閣憑欄遠眺,北望西子湖,波平如鏡,輕舟蕩漾;東眺市區,高樓廣廈,櫛比鱗次,繁華街市,盡收眼底;南歡錢塘江,波濤滾滾,片片帆影消失在雲水之間;西覽群山,松聲竹韻,山峰沉浸在煙雲霧藹之中。倘若夜登城隍閣,全城燈光閃爍,與天上的皓月繁星相爭輝,其情其景蓋徐渭「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燈火盡歸此處樓臺」。

吳山天風

阮墩環碧

清代嘉慶五年(1800年),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後用淤泥堆積而成的。面積只有5561平方米。在西湖三島中,阮公墩面積最小,開發也最遲。但從自然野趣而言,不僅毫不遜色,甚至獨領風騷。來到阮公墩,只見四周碧水環繞,外圍綠蔭濃濃,仿佛一座翠綠晶瑩的水上園林鑲嵌湖中。一百多年來,由於島上湖泥鬆軟,阮公墩一直都沒有營建,儼然成為了西湖鳥群棲息的安樂窩。直到1982年,這座島的旅遊資源才真正被開發:增添1000多噸泥土,周圍塊石加固,基建240多平方米。新建了憶芸亭、環碧山莊、雲水居等景點,形成了一處「綠樹花叢藏竹舍」的水中庭院。

阮墩環碧

黃龍吐翠

黃龍吐翠位於西湖北山棲霞嶺北麓,相傳宋淳佑年間,江西黃龍山和尚來此建寺,忽一日黃龍隨之飛來震地,山巖一處裂開似龍嘴,清泉從中噴湧,故稱「黃龍洞」。此處翠竹茂密,株株吐翠,因名「黃龍吐翠」。黃龍洞在宋、元、明、清時是佛教聖地,清末改為道觀。黃龍洞現存之格局及主要建築、山石、水池均系民國十一年(1922)廣東道教會徒眾出資修葺。1955年這裡建成了以「緣」為主題的圓緣民俗園,成為杭州四大婚慶公園之一。

黃龍吐翠

玉皇飛雲

玉皇山高239米,凌空突兀,巍峨挺拔,在西湖邊的群山中海拔也是數一數二的了。每當風起雲湧之時,佇立山巔登雲閣上,耳畔但聞習習之聲,時有雲霧撲面而來,飛渡而去。湖山空闊,江天浩潮,「玉皇飛雲」即從此意境而來。 玉皇山上樹多林雜,一年四季山色不同。如今的玉皇山已成為了杭州人鍛鍊身體的好去處, 沿山螺旋而上有五代規模最大的慈雲嶺造像,有洞中有洞,七大古洞之一的紫雲洞,有清雍正年間設置的七隻大鐵缸而名的七星亭,從山腰望去,相傳南宋皇帝躬耕的八卦四景盡收眼底,實有一眼見穿之感;憑欄遠眺,浩渺的錢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著松聲竹韻,如登仙臺,似駕雲濤。堪稱登玉皇山攬勝的一大奇觀。上一上玉皇山,氧氣皇氣養身養心。

玉皇飛雲

寶石流霞

寶石山山體玲瓏、山脊平緩,高度不過200米,屹立在里西湖北岸,成為人們觀賞西湖晴雨陰晦、日出日落的最佳之地。寶石山保存著許多名勝古蹟,如秦皇纜船石、來鳳亭、屯霞石、川正洞、落星石等。寶石山上最令人注目的景觀是那座立於山頂的保俶塔。這座宋代名塔,高45.3米,底層邊長3.26米,因為塔基較小,形成了幾乎與地面相垂直的垂線,似有高不可仰之感。保俶塔和雷峰塔是西湖上一組塔的對景,一北一南,相映成趣。由於保俶塔纖細俊俏,雷峰塔敦厚典雅,所以民間流傳著「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的形象比喻。寶石山的山體岩石裸露呈紫灰色,山上有許多閃閃發光的紅色小石子,或鑲嵌在岩石之中,或散落在山坡路旁,每當陽光照射,滿山彩霞紛披,赭色的石子晶瑩閃爍,分外耀眼,猶如熠熠生輝的璀璨寶石,於是就有了「寶石流霞」的美名。

寶石流霞

「寶石流霞」之所以在新西湖十景中脫穎而出,一是因為「寶石」,這些石頭在西湖其他山頭上是看不到的;二是「流霞」景觀,當陽光普照、或雲霓明滅,彩霞就會在寶石山上匯聚生成,形成了晴霞、晨霞、晚霞、月霞、濃霞、淡霞、殘霞、斷霞、雲霞、煙霞等各種霞光,那五彩斑斕、流光溢彩的瑰麗景色,真是難得一見,令人留連忘返。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