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景區景點 > 正文

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

2020-06-16 23:40   來源:中文百科专业版   閱覽:


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

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英語:The Palace Museum),又稱紫禁城,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現為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營建,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築群。最初的設計者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者蒯祥、陸祥等。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北京故宮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故宮正門外為一條南北狹長的前庭,是進出宮殿的重要通道。通道長達600米,全用大青石鋪成。通道東側為明、清時的太廟(祖廟),後改名勞動人民文化宮;西側為社稷壇,原為皇帝祭祀土地和五穀之神的場所,后辟為中山公園。前庭南部主要建築有天安門和端門,形成為正宮門前的一長列建筑前奏。


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


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


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


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


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


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


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

主體建築

故宮的主體建築按使用性質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

外朝

布局疏朗,宏偉壯觀;內廷嚴謹華麗。外朝在前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武英殿兩殿為兩翼,是皇帝舉行大典,召見群臣,行使權力的行政區。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梁九主持重建,面寬十一間(63.96米),進深五間 (37.17米),是重簷廡殿頂的大殿,建築面積約2380平方米,由地面到殿脊通高 30.05 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古建築物。

中和殿在工字形臺基的中部,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攢尖頂方殿,供在太和殿行禮時皇帝休息之用。保和殿面闊九間,重簷歇山頂,是舉行殿試和宴請王公貴族、文武大臣及外賓之處。

中和殿和保和殿于明萬曆四十二年(1615)由於馮巧主持重建。太和殿前兩側有體仁、弘義二閣,均為面闊九間加腰簷的二層廡殿頂樓閣。

文華、武英兩殿則是面闊五間的單簷歇山頂建築。文華殿是皇帝聽大臣講書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齋居和召見大臣的地方。

內廷

是皇帝及其家庭的居住區,包括後三宮,東西六宮和乾東西五所等。後三宮在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通至御花園。乾清宮和坤寧宮是內廷的正殿、正寢,是帝、後的正式起居場所,均面寬九間,為重簷廡殿頂;交泰殿則是面闊三間的單簷攢尖頂方殿。乾清宮東西各有六組自成體系的院落,即東六宮和西六宮,是妃嬪的住所。東六宮南面有奉先殿、齋宮和毓慶宮,西六宮前面是養心殿。東西六宮之北各建五所院落,每院內各建前後三重殿堂,是皇子住所。

故宮主要建筑前三殿、後三宮均布置在中軸線上。其餘東西六宮,乾東西五所,則分別對稱地布置在其左右,拱衛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並透過各院落、殿宇的大小、廣狹來區分主次。前三殿是全宮最大的建築群,占地面積達 8.5萬平方米,是宮城的12%,後三宮則為前三殿的25%,其餘宮殿依次遞減,以突出前三殿、後三宮的主要地位。

歷史

北京故宮為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為厭棄元代氣運,基本上並沒有在元朝大都皇宮的基礎上建構,而嚮東移150米,重新起造皇宮,包括所有宮殿宮牆均重新建造,規模超過大都皇宮,略小於南京紫禁城,設計師為工匠出身的御用匠師蒯祥,西元1420年正式落成,從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遜位的約500年間,明、清兩代共有24帝在故宮生活過。

明朝

1403年(永樂元年),朱棣頒詔改北平為北京。從永樂元年至三年,多次下令從各地遷入人口至北京。永樂五年閏七月,朱棣頒詔開始營建紫禁城。主持營建工程為泰寧候陳圭、工部侍郎吳中、刑部侍郎張思恭、設計師蔡信。著名的工匠如石工陸祥、瓦工楊青等以及大量工匠,在永樂五年五月到達北京。

建造紫禁城和改造北京是同時進行的,以原來的元大都城為基礎改建。紫禁城工程開始後不久受到長陵建設及永樂八年和十一年朱棣攻打蒙古影響放慢,至永樂十六年六月方才開始重新集中力量開工。這次由蔡信統籌安排,在木工蒯祥、石工陸祥、瓦工楊青配合下,製作預製件並加緊拼裝。

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紫禁城完工前,朱棣正式宣布定都北京。十二月紫禁城完工。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明都遷移完成,朱棣特意在紫禁城內舉行慶祝活動。五月遭雷擊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0年(正統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1459年(天順三年),營建西苑。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後三宮。復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啟七年)方完工。

清朝

1644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毁。同年清順治帝至北京。明末清初任職工部40年官員周九依十分之一縮小比例模型,重建紫禁城成功,此後歷時14年放大原比例復建,將中路建築基本修復。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開始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毁部分建築,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後六十年間對紫禁城進行大規模增建和改建。 1813年(嘉慶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教眾攻打紫禁城。

光緒十四年(1886年)太和門護軍值班室發生火災,由於救火設施不完善,大火燒了兩天,貞度門、太和門、昭德殿被焚。此次損壞直到光緒二十年才修復完畢。

民國時期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帝退位。但按照與中華民國簽訂的優撫條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內。 1923年(民國十二年),建福宮發生火災。 1924年(民國十三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清帝溥儀。 1925年(民國十四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在原紫禁城的基礎上建立國立故宮博物院。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以躲避日本侵略。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國立故宮博物院隨國民政府南遷約總量2/3的文物到臺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2月,解放軍占領北平後,不久成立故宮博物院。1950至1960年代,陸續有人提出故宮改建計畫,後因種種原因擱置。

1961年,經政務院批准,北京故宮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在周恩來的命令下故宮受到保護,逃過文化大革命的劫難。

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4年北京市規畫委員會和北京市文物局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周邊環境,以達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對世界遺產周邊緩衝區的要求,對故宮保護緩衝區作出規畫草案。經過市民評議確定了以1984年市政府所批准(1987年修正)的舊皇城及北城區(含故宮)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為基礎,並結合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畫、北京皇城保護規畫要求的故宮保護緩衝區。緩衝區的範圍北至北二環中路,南至前三門大街東西至東西皇城根,占地面積780公頃;建設控制區占地面積597公頃;故宮占地面積86公頃;共計1463公頃。該緩衝區方案將於2005年2月經批准報世界遺產中心備案後正式生效。

宮殿及建築

大朝典禮區

太和門 太和門是紫禁城外朝莊嚴的門戶,明永樂年建成,初稱奉天門,嘉靖朝改名皇極門。清順治入主北京後始名太和門。現有建築為清光緒年間火災後所重建而成。太和門座落于漢白玉基座上,丹陛下列銅鼎四隻,門前左右分列石亭、石匱,還有兩隻宮內最巨大的青銅獅子為明代鑄造。奉天門(即太和門)在明代是皇帝早朝御門聽政的場所,且洪熙、宣德、正統三朝皇帝即在此門登基即位,所以在明代又被稱為大朝門。清入關後,順治皇帝也在此頒詔天下。

太和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至尊金殿,即民間所謂皇宮中的「金鑾寶殿」,這裡是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初建於明永樂年(15世紀初),後經數次災毁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極殿。滿清建都北京後改為今名,蘊含天下和諧的宏旨。現在的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並留存下來的。太和殿矗立在紫禁城中央,京城的中軸子午線沿著龍紋石雕御路升上三臺,從天子寶座下穿過。每當大典之際,鳴鐘擊鼓,禮樂齊奏,帝王御殿升座,君臨天下,接受王公和百官的朝賀,極顯其尊貴和威嚴。太和殿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殿宇,也是中國現存規制最高的古代宮殿建築。大殿內外飾以成千上萬條金龍紋,屋脊角安設十個脊獸,在現存古建築中僅此一例。

中和殿 中和殿位處太和殿與保和殿之間,仿佛古代尊貴的「工」字形殿中間穿廊的作用。初建於明永樂年(15世紀初),初名華蓋殿,後幾經災毁和修建。明嘉靖年重建後改名中極殿,清順治帝入主紫禁城後改名中和殿,意為秉中庸之道,求天下和順。中和殿四面門窗的形製取自古代的「明堂」。皇帝在升太和殿舉行大典前,先在此暫憩,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或于親祭等大禮前在此檢閱祝文、奏書之類的準備工作。

弘義閣 弘義閣侍立於太和殿西南側。初建於明永樂年,名為武樓,明嘉靖朝改稱武成閣,清初改為今名,意為弘揚大義。清代的弘義閣長期用於收儲宮廷使用的金銀器具等。現辟為「皇朝禮樂展」展廳。

熙和門 熙和門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正中,是自前朝通往武英殿、西華門的必經之路。初名右順門,明嘉靖年重建後改稱歸極門,清順治年改雍和門,乾隆年為避雍正皇帝諱改為今名熙和門。明永樂皇帝曾因北京冬氣嚴寒,諭令早朝禮畢,與百官移至熙和門旁便殿奏事辦公。

體仁閣 體仁閣侍立在太和殿東南側。初建於明永樂年,名為文樓,明嘉靖朝改稱文昭閣,清初改為今名,意為躬行仁愛,典出於《易經》。現存建築為清乾隆朝災毁後重建。清代康熙皇帝曾經在體仁閣舉行博學鴻詞科考試,招攬名士賢才。乾隆朝以後,這裡就做了內務府的緞庫。

協和門 協和門位於太和門廣場東側正中,是前朝通往文華殿或內閣的必經之路。初名左順門,明嘉靖年重建後改稱會極門,清順治年改今名。明景泰皇帝曾因戰事緊急在此門設午朝。明嘉靖皇帝即位之初,曾發生群臣與皇權抗爭的大禮議,二百多名朝臣跪於此門前撼門大哭,聲震闕廷。

武英殿 武英殿是紫禁城外朝西路的正殿,對應著外朝東路的文華殿。初建於明永樂年(15世紀初),做為皇帝齋居和召見大臣之處,也曾在此設畫待詔。明末農民軍攻入皇宮,許多宮殿被焚,而武英殿仍完好,農民軍領袖李自成在武英殿舉行即位儀式後即倉皇退出北京。清兵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袞也以武英殿做為理事之所。清初,武英殿往往做為皇帝的便殿,舉行小型朝典。自清康熙朝,武英殿始開書局,乾隆朝,武英殿做為皇家出版地,刊印了大量精美的珍本圖書,世稱「殿本」。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遭火災焚毁殆盡,同年重建。

保和殿 保和殿是三臺上的第三座大殿,初建於明永樂年(15世紀初),後來幾經災毁和重建。原名為謹身殿,後改建極殿,清代最終定名為保和殿,意為保持心志純一,共享天下和諧。 明代,舉行朝典前,皇帝從乾清宮升至此殿更衣。清初,後三宮修復前,順治帝、康熙帝曾在此居住,順治帝的大婚也在此舉行。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賜藩國、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以後,皇帝主持的殿試也改在這裡舉行。

浴德堂 浴德堂位於武英殿西北方平台上。堂內修建有阿拉伯式風格的穹頂浴室,其歷史及作用仍有待考證。

宮寢生活區

承乾宮 承乾宮在東六宮區域,初名永寧宮,崇禎五年(1623年)改為今名,即取敬奉天意的含義,對應于西六宮的翊坤宮名。 明清兩代,此宮都做為后妃的居所,其中著名的有清順治帝寵愛的董鄂妃,以及咸豐帝的生母(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景仁宮 景仁宮在東六宮區域,初名長安宮,明嘉靖年(16世紀中)改為今名。景仁即大仁愛之意。明清兩代,這裡均做為妃嬪的住所。清代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曾住在這裡,並在此生下玄燁。雍正帝的熹貴妃(乾隆帝生母)、光緒帝的珍妃也都曾居住在此宮。

隆宗門 隆宗門是乾清門廣場西面的重要禁門,是皇城西苑、禁城西路與內廷的主要通道。「隆宗」意為國本興盛。門內設有軍機處值房,門外西面是皇太后居住的慈寧宮,平日如果不是急奏待旨或皇帝宣召,即使王公大臣也不得擅入。清代的幾位皇帝在西郊御苑去世後,其梓宮都由此門迎入,並在門內齋集舉哀。清嘉慶朝,林清起義沖入紫禁城,此門緊閉,擋住了農民軍的攻擊,至今匾額上還留有箭簇,傳說為當時激戰的遺蹟。

乾清門 乾清門為紫禁城內廷正宮門。明永樂朝(15世紀初)建成,曾多次被災並重建,現有建築為清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為乾天清正之意。 清代皇帝在此御門聽政,其中以康熙皇帝最勤。御門當日辰時(上午8時左右),皇帝在門內中央升座,朝臣依次奏事並領受君王諭旨。 乾清門外嚮東西兩側展開琉璃影壁,門前陳設金獅和金水缸,門內高臺甬路直通乾清宮前丹陛,為皇帝御路。

乾清宮 乾清宮為皇帝的正寢。明永樂年(15世紀初)建成,曾數次遭焚和重建,現有建築為清嘉慶三年(1798年)重建。「乾清」為乾天清正之意。自明至清初,乾清宮都是皇帝治理朝政和居住的正殿。明清皇帝駕崩後都在此停欞,以示「壽終正寢」。清雍正皇帝以後,皇帝寢宮移至養心殿,但這裡仍為君王理政和舉行節慶大典的重要宮殿之一,清康熙、乾隆兩朝曾在乾清宮舉行千叟宴。殿內高懸清順治皇帝御書「正大光明」匾,匾後為清代皇帝放置建儲密匣之處。

長春宮 長春宮在西六宮區域,初名長春宮,明嘉靖朝曾更名為永寧宮,萬曆朝復名長春。明清兩代,這裡都是后妃的居所,其中最著名的清乾隆皇帝的孝賢皇后和晚清操持國政的慈禧太后都曾居住在此。長春宮前陳設鎏金銅獅和銅鶴,南面的體元殿後接出抱廈可做長春宮戲臺,庭院周邊廊內壁上繪18幅《紅樓夢》故事的壁畫,這都顯示出晚清時期在此居住的女主人的高貴和趣味。

交泰殿 交泰殿位處乾清宮與坤寧宮之間,形制與中和殿略同。「交泰」取自《易經》中「天地交泰」,意為乾坤、陰陽、上下相交,萬物通暢而得以生養。交泰殿是正宮皇后在重大節慶接受朝賀之地。清乾隆年以後,象徵皇權的二十五方寶璽平日貯藏於殿內。殿內左右又設巨大的銅壺滴漏和機械自鳴鐘,宮內時刻即以此為準。殿中央寶座上方懸清康熙帝「無為」匾。清順治帝也曾在此殿立「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

坤寧宮 坤寧宮位處交泰殿之北,是皇后的正宮。「坤寧」為坤地寧定之意。清代,坤寧宮按照滿族習俗進行了改建,改建後的坤寧宮形制富于滿洲文化特色:正門不居中而偏東側,隔扇門改為木板門,窗戶亦改為吊搭窗,沿北西南三面設萬字炕,俗稱「口袋居」,以及陳設薩滿教祭祀神堂等。清代,坤寧宮雖仍稱正宮,但主要做為宮內薩滿教祭神的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三帝以及遜帝溥儀大婚時均先在此居住二日,再遷居乾清宮或養心殿。而皇后日常不住在這裡。

景運門 在乾清門廣場東面,與西面的隆宗門遙相對應。「景運」意喻國運光大。門內設有蒙古王公大臣值房、九卿值房、奏事待漏值所,門外嚮東可通往奉先殿、箭亭、文淵閣以及寧壽宮等區域。做為通往內廷的重要禁門,平時景運門是嚴禁官員人等擅入的。

養心殿 位於內廷後三宮的西側,西六宮的南面。初建於明嘉靖年(16世紀中),一直做為皇帝的便殿。自從清雍正朝開始,這裡做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處,遂成清代皇帝實際上的正寢。「養心」意為涵養心性。養心殿在宮中的位置比較便利,殿內空間布局豐富而功能集中,廳堂、書房、寢室以及分別用來批閱奏摺、密談、休憩、禮佛的小室等一應俱全,比大殿宇更宜於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間,是清代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下更適宜皇帝起居活動的場所。養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親賢」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東暖閣的晚清垂簾聽政處。

齋宮 位於內廷後三宮的東側,東六宮的南面,是皇帝在舉行大型祭祀典禮前在宮中齋居的地方。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明代宮殿的舊址上建起齋宮,自此,清代皇帝在大祀前會先齋宿於此。齋戒日,齋宮丹陛前恭設齋戒牌和銅人。皇帝與陪祀大臣佩戴齋戒牌,不作樂、不飲酒、不食辛辣、不入內寢,以示虔敬。

延禧宮 在東六宮區域,初名長壽宮。明嘉靖年(16世紀中)更名延祺宮,清代改名延禧宮。延禧意為迎福請喜之意。明清兩代,此宮均為妃嬪的居所。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火災,延禧宮除宮門外俱遭焚毁。同治年曾議復建,後未行。宣統元年(1909年),清室在原址興建一座西洋式「水殿」樓閣,建築以白石雕砌,並用鑄鐵架構,牆壁、地板均為玻璃,其玻璃壁夾層和建築周圍環池中可蓄水觀魚。隆裕太后為之題匾額「靈沼軒」。不久,這座「水晶宮」就因財力匱乏而停建。故宮博物院成立後,1931年6月在此修建了新型文物庫房。2005年庫房的東配樓辟為古書畫研究中心,西配樓辟為陶瓷研究中心,中樓內建立了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

永和宮 在東六宮區域,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永和宮,為長久和諧之意,對應于西六宮的長春宮名。明清兩代皆為后妃居住。明崇禎帝的田貴妃、清康熙帝德妃(雍正帝母親仁壽皇太后)、道光帝的靜貴妃(奕訢之母)及光緒帝的瑾妃曾居此宮。

鍾粹宮 在東六宮區域,初名咸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鍾粹宮,為匯聚精粹之意,對應于西六宮的儲秀宮名。明清兩代,這裡主要做為妃嬪居所。明隆慶年曾一度做皇太子宮殿。清晚期,咸豐皇帝奕詝幼年喪母之後曾在此宮居住,由奕訢的母親靜貴妃代為撫育。咸豐皇帝的皇后(即與慈禧太后共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一直居住此宮,被稱為東太后。

景陽宮 在東六宮區域,初名長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景陽宮。「景陽」含景仰光明之意。景陽宮為黃琉璃瓦廡殿頂,形制高于東六宮區的其他宮殿,與西六宮的咸福宮相呼應。明代這裡是妃嬪的居所,清代這裡被辟為收藏圖書之處。

坤寧門 是後三宮通往御花園的主要門戶。與坤寧門北面相對的是天一門,中間隔著一座巨大的青銅香爐。

永壽宮 在西六宮區域,養心殿的後面。在明代,此宮曾先後名為長樂宮、毓德宮,萬曆年更名為永壽宮,清代延用。永壽即長壽永年之意。明清兩代,這裡都是妃嬪的住所。因其地近乾清宮與養心殿,也有皇帝曾暫居於此。時至晚清,這裡已被當作了收藏御用器物的庫房。

太極殿 在西六宮區域,養心殿的西北方。在明代,此宮初名為未央宮,嘉靖朝,皇帝朱厚熜因其父興獻王出生在此,更其名為啟祥宮。啟祥宮本為妃嬪的居所。至清晚期,長春宮與啟祥宮改建,兩個宮院前後貫通,合為一座四進院落。啟祥宮亦改名為太極殿。晚清時期,慈禧太后、隆裕太后都曾居住在此。溥儀出宮前,老邁的瑜太妃還住在此處。

翊坤宮 在西六宮區域中部,初名萬安宮,明嘉靖朝改名翊坤宮,概取護佐大地之意,與東六宮中的承乾宮名相呼應。明代,萬曆皇帝寵愛的鄭貴妃曾居住此宮。清晚期,為慈禧太后修繕儲秀宮時,仿長春宮改建的前例,將翊坤宮後殿與儲秀宮門拆掉改建成體和殿,兩宮貫通,翊坤宮遂成為儲秀宮院落的前殿。

體和殿 在西六宮區域,是清晚期拆去翊坤宮後殿和儲秀宮門後改建而成的,作為翊坤宮和儲秀宮之間的穿堂。「體和」取躬行和諧之意,與體元殿名相呼應。慈禧太后在儲秀宮居住時常在此進膳、飲茶和休息。據說,她還在此為光緒皇帝主持了選後的儀式,強使其選自己的侄女為皇后。

體元殿 在西六宮區域,是清晚期拆去太極殿後殿和長春宮門後改建而成的,作為太極殿和長春宮之間的穿堂。「體元」意為人君要以天地元氣為本,常居正道以施行政教。體元殿後還接出抱廈,作為長春宮戲臺,清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五十壽辰時就曾在此看戲慶壽。

儲秀宮 在西六宮區域東北部,初名壽昌宮,明嘉靖朝改名儲秀宮。這裡居住過的后妃中以慈禧太后最為著名,當其身份還是懿嬪時,她在儲秀宮的後殿麗景軒生下了同治皇帝。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在五十歲慶壽時重新住進此宮,宮院內遊廊四壁上刻滿了大臣為她祝壽所做的《萬壽無疆賦》。儲秀宮最後的主人是清遜帝溥儀的正妻婉容,據說,當1924年秋日,馮玉祥的國民軍開到神武門外,將要驅逐溥儀即日出宮時,溥儀和婉容正在儲秀宮說笑。

麗景軒 為儲秀宮的後殿。「麗景」即美景之意。據載,清晚期慈禧太后當初入宮為嬪時曾居住在此,並為咸豐帝生下了皇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50大壽時再次入住於此,將儲秀宮後殿思順齋改名為麗景軒,並在室內建起小戲臺。現室內陳設皆為遜帝溥儀時的西式傢具、鋼琴和餐具。

咸福宮 在西六宮區域,初名壽安宮,明嘉靖時改名咸福宮,取《易經》中咸卦的陰陽交感而得吉福之意。咸福宮與東六宮的景陽宮相呼應,均為黃琉璃瓦廡殿頂,形制高于西六宮區的其他宮殿。除作后妃的居所,皇帝也會將此作為起居處。此殿也是嘉慶帝為乾隆帝守孝、咸豐帝為道光帝守孝的地方。

同道堂 為咸福宮的後殿。「同道」取志同道合之意。清乾隆皇帝就曾將這裡作為偶爾起居的便殿,辟出書房,並收藏古琴、古畫。現同道堂內原狀為清晚期遺蹟,題匾多為咸豐帝御筆。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前夕,咸豐帝還曾在此殿傳膳,並決定赴避暑山莊。咸豐去世前,將「同道堂」小璽賜予嗣位的載淳,與賜給慈安太后的「御賞」璽共同作為皇帝諭旨下發的憑證。後來實際上「同道堂」璽為幼君載淳的生母慈禧太后掌握。

養心殿後寢殿 是清代皇帝的寢宮,現保持清末原狀陳列。後殿正中明間為坐炕。東次間設寶座,西次間設紫檀雲龍大立櫃和坐炕。東西稍間各設炕床,為皇帝臥寢處。養心殿後殿的東西各有耳房五間,分別名為體順堂、燕禧堂。為皇后和貴妃侍君時的臨時住所。

太上皇宮殿區

暢音閣 在寧壽宮區的中部,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戲樓。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嘉慶年(19世紀初)又增建扮戲樓。閣高20餘米,從城牆外也能望見樓閣的綠琉璃瓦頂。「暢音」即盡情賞樂音之意。高閣分上、中、下三層,分別為福、祿、壽臺。壽臺檯面有五口井通地下室,上有三個天井通祿臺。井下或井旁安設轆轤,演出時將人物和背景托出地面,或上下穿越樓臺,營造神仙鬼怪上天入地的故事場面。上演大型戲劇時,三層均有演員,可容納千人。此閣朝北,與帝后等賞戲的閱是樓相對。每逢年節,宮中即在此開演大戲,臺上、臺下都熱鬧非凡。

古華軒 是寧壽宮花園第一進院落的主體建築。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軒為敞軒,座北面南,正面懸掛乾隆帝御筆「古華軒」木匾。軒之內外還懸木雕龍匾4塊,明間楹聯一副,均是乾隆帝為軒前的百年古楸而題。倚樹建軒,故名「古華軒」。古華軒的裝修尤以軒內天花為特色,卷草花卉圖案的楠木貼雕,不飾彩繪,典雅高貴,古樸素雅,別具一格。

養性殿 在寧壽宮的北面,為清乾隆年(1776年)仿養心殿規制建成,是乾隆皇帝興建的太上皇起居宮殿。「養性」出自《孟子》,取涵養心性以事天之意。乾隆皇帝弘曆雖預備將此地做為歸政後的居所,實際並未住過,只曾在此賜宴王公大臣。晚清,慈禧太后住樂壽堂時,在此殿東暖閣用膳。光緒皇帝在此住過,並曾與慈禧太后在此接見外國使臣夫人。現此處辟為珍寶館展廳。

皇極殿 是寧壽宮區的正殿,是清乾隆皇帝為自己修建的太上皇的金殿。初建於清康熙年,取名寧壽宮。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乾清宮規制改建,改名皇極殿,做為皇帝弘曆歸政後當太上皇時臨朝受賀之殿。「皇極」出自《尚書》「皇建其有極」,意為天子為天下建立最高準則。1796年,乾隆帝傳位嘉慶帝,正月初一在太和殿舉行授受大典,初四日,在皇極殿舉辦「千叟宴」。晚清慈禧太后也在此舉行六十壽典,她辦七十壽典時也從頤和園回紫禁城在此接受外國使臣祝賀,她死後梓宮(棺材)葬入陵寢前也暫安放於此。

九龍壁 在寧壽宮區最南面,皇極門外,清代乾隆皇帝改建寧壽宮殿區時在皇極門外建造大型琉璃照壁,壁上飾九龍蜿蜒與雲氣與海水之間,故稱「九龍壁」。壁高3.5米,寬29.4米,由270塊琉璃飾件拼接而成。整幅壁面將九龍分隔在5個裝飾空間內,黃龍居中,東西兩側各分布藍、白、紫、黃色行龍。九龍壁寓含中國古代代表天子之尊的九五之數。九龍體貌端整蒼勁,體現著太上皇宮殿尊嚴華貴的風格。

寧壽宮 在皇極殿之後。清康熙年修葺明代舊殿後做為奉養太后地方。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坤寧宮形式重建後,將原寧壽宮匾額移於此處。乾隆皇帝準備當太上皇時在此宮祭神。乾隆帝八十壽典、嘉慶帝五十壽典,曾在此賜宴皇子、王公大臣。

樂壽堂 在寧壽宮區中路,養性殿的後面,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長春園淳化軒規制建成,乾隆皇帝預備做為他歸政後的讀書憩息之所。樂壽即安樂長壽之意。堂內裝修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貴重木材,間以玉石、琺琅飾件,雍容華貴。室內北廳中央陳設大禹治水圖玉山,為故宮所藏最巨大的玉雕。堂外院內環遊廊牆壁皆嵌「敬勝齋法帖」刻石,皆為乾隆皇帝在建福宮花園的敬勝齋臨寫法書名帖與經典語錄的墨跡。清末,慈禧太后六十壽典後,曾居此堂,以西暖閣為寢室。

皇極門 是內廷外東路寧壽宮區的正門,建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極門外南面正對大型琉璃影壁——九龍壁,門內北面則與寧壽宮門遙相呼應。門內外都辟出寬闊的空場,空場東西兩側植蒼勁長青的松柏。皇極門為隨牆琉璃牌樓門,其主樓、夾樓、次樓、邊樓高低錯落,氣勢恢宏,形制獨特,製作精美,兼有門的形式與壁的特色,恰到好處地承轉了南面九龍壁和北面寧壽門的建築風格,堪稱紫禁城內琉璃門之冠。

錫慶門 是寧壽宮區西南隅的大門,是太上皇宮殿區通往紫禁城中路或外朝等處的重要樞紐。門內即皇極門廣場及九龍壁,門外即箭亭廣場。

寧壽門 在皇極門北面,是寧壽宮區的第二道宮門。清乾隆年(18世紀後期)改建寧壽宮為太上皇宮殿時,將此門制依乾清門制度改建。寧壽門為殿宇式宮門,座落于漢白玉石臺基上。門外廣場東西兩側植姿態各異的檜柏,高古蒼勁。門前左右置鎏金銅獅各一。門兩側山牆接八字影壁。門內設高臺甬路與皇極殿相連。光緒朝(19世紀末),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在這裡舉行慶典,曾將太上皇宮殿的金龍和璽彩畫改為蘇式彩畫,現恢復為乾隆時期風格。

禊賞亭 位於寧壽宮花園第一進院落西側,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亭前抱廈內地面鑿石為渠,曲廻盤折,取「曲水流觴」之意,稱「流杯渠」。渠水汲自亭南側假山後的水井。亭內外裝修均飾竹紋,以象徵王羲之蘭亭修禊時「茂林修竹」的景緻,點染清高幽雅的主題意境。

頤和軒 在寧壽宮區中路,樂壽堂的後面。軒後為景祺閣,軒與閣之間連以穿廊,形成工字殿。頤和軒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頤和軒前月臺接甬路,與樂壽堂相通,甬路兩側各設琉璃花池。軒兩側還有遊廊連接樂壽堂,廊壁鑲嵌敬勝齋帖石刻。

閱是樓 在寧壽宮區中部,暢音閣的北面,是清代宮廷內賞戲之處。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閱是」蘊含著觀世事,判是非的意思。樓分兩層。每逢元旦(春節)、萬壽(皇帝生日)等重大節日,帝、後和王公大臣都來此看戲,大臣分列兩側迴廊。清代,最愛看戲的應屬乾隆皇帝與清晚期的慈禧太后。

珍妃井 在寧壽宮北端貞順門內,原只是宮中一眼普通的無名水井。珍妃是光緒皇帝的寵妃,因過錯被慈禧太后打入冷宮。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據傳說,慈禧太后倉惶出逃前,指使太監將珍妃推入井中淹死。次年迴鑾後,打撈出遺體,並追封為貴妃。此井遂不再使用,井眼上置井口石,石兩側鑿小洞,用以穿入鐵棍上鎖。後來,珍妃的姐姐瑾妃在井的南側設懷遠堂,供珍妃神位,以申哀悼。

太子宮殿區

文華殿 是紫禁城外朝東路的正殿,與西路的武英殿遙相對應。初建於明永樂年(15世紀初),文華殿曾作為太子的宮殿,屋頂覆綠色琉璃瓦。自明嘉靖時期(1536年),改為皇帝的便殿,殿頂改覆黃琉璃瓦。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之日,文華殿被焚毁殆盡,至清康熙年(1683年)才依照武英殿重建起來。明清兩朝皇帝的經筵以及殿試後的閱卷都在文華殿舉行,內閣中重要的輔政儒臣也會有幸被冠以文華殿大學士的頭銜。

文淵閣 是文華殿後的藏書樓,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浙江藏書名樓「天一閣」建造。閣分上下兩層,黑色琉璃瓦覆頂,綠色琉璃瓦剪邊,色調深沉雅緻,又寓含五行中黑色主水,以水剋火的用意。閣內藏《四庫全書》與《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清代乾隆朝以後,除了皇帝來這裡讀書外,也允許臣工和學士們來此查閱圖書。

太后太妃養老區

皇子生活區

御苑與廟宇區

千秋亭 在御花園西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 亭重簷,上圓下方,合於「天圓地方」之說。西方與秋季對應,故名千秋,即流傳千古之意。千秋亭與花園東部的萬春亭相呼應,造型相同,成為一對。兩亭都精美絢麗,可稱宮內最美的亭子之一。

澄瑞亭 位於御花園的西北,正北為倚園北牆而建的位育齋,正南為千秋亭。亭座落于石橋上,橋下有東西長的矩形水池,穿亭過橋即可到位育齋前。亭始建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前簷抱廈為清雍正十年(1732年)所添建。亭的四面曾裝有護牆板以開門窗,內設鬥壇,後拆除。

浮碧亭 位於御花園的東北,亭座落于石橋上,橋下有東西長的矩形水池,穿亭過橋即可到皇帝的書房摛藻堂前。亭始建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前簷抱廈系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所添建。池中水引自護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游魚穿泳,為御花園的景色增添了清新活潑的情趣。

奉先殿 在內廷東路區域。明清兩代,這裡都是紫禁城內皇帝祭祀先祖的家廟。初建於明永樂年(15世紀初),清沿明制,並曾多次修繕。「奉先」即崇奉祖先之意。殿分前後兩重,中以穿堂連接,成為尊貴的「工」字殿形式。後殿內九間分室陳設列聖列後(歷朝皇帝、皇后)的神牌。每年元旦(春節)、冬至、萬壽(生日)等國家大慶典,皇帝都在前殿大祭列祖列宗。每逢列聖列後耶誕、忌辰及元宵、清明等節日,於後殿上香行禮。另外,宮廷舉行如上徽號、冊立、冊封、御經筵、耕耤、謁陵、巡狩、迴鑾等諸典禮,均祗告於後殿。

天一門 為御花園中央欽安殿院落的南門,建於明代嘉靖年(16世紀),初名「天一之門」,清改今名。「天一」為星名,又為北極神之名,又喻「天一生水」之意。此門是紫禁城中少見的青磚建築,在起到避火防災功能的同時,又與花園清雅蒼翠的環境相協調,是一座別緻的皇家道觀門戶。

欽安殿 位於御花園的中央院落內,始建於明代,明嘉靖年(1535年)添建牆垣以自成格局,清乾隆年又在殿前添接抱廈。欽安殿內供奉玄天上帝,為道教中的北方之神。殿頂為重簷盝頂,殿宇基座周圍漢白玉石欄杆是紫禁城中的石雕精品,殿前相交于甬路上方形成拱門的連理柏也是宮中的奇樹之一。欽安殿是座落在北京中軸子午線上唯一的道觀,清代每逢元旦年節,都要在此設鬥壇、道場,皇帝來此拈香行禮。

絳雪軒 位於御花園東南,後依宮牆,座東面西,其建築平面為「凸」字形。此軒門窗為楠木本色,不加油飾。柱、框、梁、枋皆飾斑竹紋彩畫,樸實淡雅。軒前的琉璃花壇制頗為精緻,壇內疊石為山,栽有牡丹等名貴花木。原來,軒前有海棠樹5株,每當花瓣飄落時,宛若雪花片片繽紛而降,遂名絳雪軒。晚清時,慈禧命從河南移來太平花,代替了古海棠。花壇前豎立一遠古木質化石柱也十分珍奇,上刻乾隆帝御題詩句。

養性齋 位於御花園西南,始建於明代,初名樂志齋,清代改今名。齋為兩層樓閣式,座西面東,齋前疊石環抱。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于樓兩端向前各接出3間,改建為轉角樓,建築平面遂呈「凹」字形,與花園東面的絳雪軒正凹凸相應。清嘉慶、道光兩帝常臨此齋。清遜帝溥儀曾將他的英文教師莊士敦安排在此居住。

四神祠 在御花園內欽安殿院落的西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供奉道教四神的地方。其建築造型纖秀而別具風格,形制似仿道教八卦,裝飾色彩絢麗。室內靠南牆砌磚臺,是架供案奉安神牌的地方。所謂四神有兩種說法,一說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一說是風、雲、雷、雨神。今已無從考證。

萬春亭 在御花園東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 亭重簷,上圓下方,合於「天圓地方」之說。東方與春季對應,故名萬春,即天地長春之意。萬春亭與花園西部的千秋亭相呼應,造型相同,成為一對。兩亭都精美絢麗,可稱宮內最美的亭子之一。

摛藻堂 位於御花園東北部堆秀山的東側。「摛藻」為施展文采之意。自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後,室內放置書架,貯藏《四庫全書薈要》,擇「四庫」中之精粹,以備皇帝來此休憩閱覽。

堆秀山 位於御花園北稍東部。明萬曆年十一年(1583年),在拆去的觀花殿原址上,堆疊湖石成高約10米的假山。山正中洞門題為「堆秀」,山巔建御景亭。清代又在山間設噴泉石獸,為宮中現存唯一的水法設施。

御景亭 在御花園北的堆秀山上,是宮苑中眺望風景的絕佳之處。亭內天花藻井,並面南設寶座,亭外設石供桌。此亭為九九重陽節帝后登高之處。

延暉閣 位於御花園內西北,北倚宮牆。明代初建時名為清望閣,清代改今名,概取延駐夕陽光輝之意。清代宮廷從八旗遴選秀女進宮的活動在此舉行。閣外觀為上下兩層,其內部兩層之間還有一暗層。閣上迴廊環繞,玲瓏輕盈。延暉閣高居宮牆之內,與花園東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登臨高閣,或俯視園中景緻,或北望景山,都風光綺麗,據說在冬季天氣晴朗的日子,這裡還可以看到西山的積雪。清代乾隆、道光、咸豐等皇帝都留有吟詠此閣的詩句。

順貞門 是御花園的北門,是內廷中路的最北端,外面即神武門,因而是由北進入內廷的重要通道,無故不得開啟。此門始建於明代,初名坤寧門,後改「順貞」,寓順和貞節之意。

位育齋 位於御花園內西北,明代建,初名對育軒,嘉靖年間曾更名玉芳軒,清代改稱今名。「位育」出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即各得其所,得以生養發育之意,為儒家政治理想。位育齋前有魚池一座,中跨拱橋,橋上建有一亭曰澄瑞。清雍正時此齋曾作為佛堂。

府庫與衙署區

城池侍衛區

午門 在紫禁城南面城垣正中,為禁城正門,是紫禁城四座城門中最大的一座。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午門又被稱作「五鳳樓」,因其主城樓兩側向前延伸出的城臺上東、西各有兩座方亭與中央的主樓形成呼應,形若朱雀展翅。其形制實際上繼承了中國歷代王朝宮殿的傳統——即南以朱雀門為皇宮正門。城臺中央門洞為皇帝出入的「御路門」,此外只有皇后大婚時喜轎入宮,殿試高中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出宮時可以走中門,以示皇帝的優崇。宗室王公則出入西門,文武官員出入東門。城臺左右轉角各闢一掖門,只在大朝日開啟。城樓上置鐘鼓,皇帝出午門祭太廟時擊鼓,祭社稷時鳴鐘,舉行大典時鐘鼓齊鳴。午門也是皇帝經常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遇有大規模的凱旋獻俘禮,皇帝登上午門城樓,午門前舉行莊嚴的大型儀式,盡顯皇權的威儀。明代,皇帝施淫威處罰大臣的「廷杖」也在此進行,「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即由此訛化而來。現午門中央城樓已辟為故宮博物院的重要展廳。

神武門 在紫禁城北面城垣正中,為禁城北門。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門,即以中國古代四方神中北方的玄武為名,清代,因避康熙皇帝玄燁名諱改「玄」字為「神」字。城門樓內設鐘鼓,與鐘鼓樓相應,用以起更報時。皇帝居宮中時則不鳴鐘。神武門是宮中日常出入的重要門禁,皇后祭先蠶,清代選秀女,將妃嬪迎入宮等都要走神武門。帝后走中央正門,嬪妃、官吏、侍衛、太監及工匠等由兩側的門洞出入。1924年,遜帝溥儀被驅逐出宮即經此門離去。

東華門 是紫禁城的東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始建於明永樂年。東華門城臺中央辟三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臺上建城樓,自清乾隆年始用於安放閱兵時所用的棉甲。簷下「東華門」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現只余銅質漢字。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東華門內以西是文華殿,迤南為鑾儀衛大庫。清初,東華門只準內閣官員出入,後特許年事已高的一、二品大員出入。清代大行皇帝、皇后、皇太后的梓宮皆由東華門出,民間俗稱「鬼門」。

西華門 是紫禁城的西門,與東華門遙相對應,始建於明永樂年。門外簷下「西華門」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現只余漢字。西華門城臺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臺上建有城樓,用於安放閱兵所用棉甲及錠釘盔甲。門外設有下馬碑石。西華門乃連接皇城與宮城的重要樞紐。出西華門即正對皇家園林西苑。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諸園,多由此門而出。清乾隆年萬壽節,西華門以外經西直門以至海淀一帶,皆沿途張燈結綵,預設綵棚樂戲,隆重慶賀。清末庚子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京城,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一行也由此門離宮,倉皇西逃。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