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景區景點 > 正文

崆峒山

2020-06-17 00:41   來源:中文百科专业版   閱覽: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崆峒山,位於中國甘肅省平涼市,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十大道教文化旅遊勝地」 、「中國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是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西接六盤山,東望八百里秦川,南依關山,北峙蕭關,涇河與胭脂河南北環抱,交匯于望駕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間,垂直高度為667.5米,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總面積83.6平方千米。傳說軒轅黃帝曾親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秦皇、漢武亦慕名登臨。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筆下多有讚譽。崆峒武術被譽為中國五大武術流派之一。

崆峒山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崆峒山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灕江神韻。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凝重典雅的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蘊豐厚,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於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區內發現有三葉蟲、筆石等古生物化石,受差異風化、水沖蝕、崩塌等外動力作用,形成了黃土高原上獨有的石柱峰林等丹霞地貌及地質構造遺蹟,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重要的科研價值 。崆峒山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8.6℃,年平均降水量511.1毫米(多集中在7—9月),年蒸發量為1430毫米左右,是降水量的2倍多。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雷聲峰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雪景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景觀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景觀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法輪寺

主要景點

崆峒山素有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被譽為西北的道、佛宗教聖地。據史書記載,崆峒山在隋朝統一之後獲得了一個安定時期,於是唐朝便有僧人、道士先後開創寺院和宮觀,其後,經宋、元、明、清直到民國,歷代皆有興建或重建。據史書記載,鼎盛時期,琳宮梵刹達42處,房屋650餘間。其顯要者有「八臺九宮十二院」。八臺指的是東、西、南、北、中五臺以及八仙臺、靈龜臺、趙時春讀書臺;九宮指的是問道宮、王母宮、紫霄宮、飛升宮、南崖宮、淨樂宮、太清宮、遇真宮、子孫宮;十二院指的是舒花寺、法輪寺、寶慶寺、真乘寺、茶庵寺、舍利寺、棲雲寺、香山寺、蓮花寺、海覺寺、文殊庵、彌陀庵;七十二石府洞天指的是玄鶴洞、廣成洞、鑽羊洞、朝陽洞、老君洞、金銀洞、歸雲洞、玉女洞、靈官洞、三教洞等。

上天梯

上天梯,源於宗教通天之意。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由崆峒山的開山祖師仁智禪師主持開鑿。經明、清兩代修繕和改革開放以後三次維修而形成現在的規模,臺階總數為378級,檯面寬為2.5米,石階的坡度在45—75度之間,古人有一首詩這樣形容上天梯:「一步僅一寸,天門攀鐵柱,自向此間行,纔得上天路。」這也是登臨皇城的唯一通道。

棋盤嶺

棋盤嶺,又稱為鐵棋坪,位於雷聲峰建築群的最下方,因廣成子和赤松子在此對弈而得名。嶺上有三聖殿和菩薩殿。這裡地勢較平曠,且有巨大古松挺立其間,背依雷聲峰,前臨深谷絕壑。遊客可在樹蔭下回望險峻的雷聲峰,或俯瞰兩山掬就的彈箏湖波光,在此拍照留念。

通天橋

通天橋,南臨獅子嶺,是通往天台山的一座懸空鐵索斜拉式鐵橋,橋長74米,橋面臨淵百餘米。連通天台山與獅子嶺,天台山四面懸崖,異常險要,罕有人跡,古人稱此景為「獅子望天台」。

崆峒山「一線天」棧道,該棧道從八仙臺—野狐橋,全長約650米,整個棧道依山體走勢而建,為鋼筋砼結構懸臂人行棧道,棧道最寬處達1.5米,最窄處達到1米。峭壁之上,棧道曲折婉延,峽谷森森,峭壁凌空,抬頭仰望絕壁,唯見一線藍天,景色幽奇。

八仙臺

八仙臺,位於中臺西下方,面積500多平方米,東南北三面臨崖,西面連接至蠟燭峰底,曾因八仙來此遊玩而得名。此處幽靜獨居,是遊客們尋幽訪奇和休息的僻靜之地。

中臺

中臺,位於全山中心地帶,是通向各景點必經之地和主要便道的交匯處,這裡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東西南北四臺依中臺四面展開,形似蓮花,最高處海拔1927米。赫然入目的有三皇樓、崆峒山莊、「胡耀邦題崆峒山紀念碑」等著名碑銘。這裡也是崆峒山遊客集散地之一,是遊客購物、休閒、餐飲和住宿的集中之所。

皇城

皇城,是崆峒山保存最完整的一組明代建築群,早在宋初乾德年間(963--967)時就創有太和宮,元代時改奉釋迦牟尼佛,稱崇佛閣.明代嘉靖年間由駐藩平涼的韓王和他的妻子郭氏捐資修建,成為全山道教主要建築物.面積約200平方米,建築風格為殿上建殿、殿內有殿、殿後藏殿。

黃帝問道處

黃帝問道處,位於上天梯中段,是為了紀念軒轅黃帝問道於廣成子這一千古盛事而建。崖壁上紅色的木閣為廣成子的懸棺,裡面供奉的是廣成子和他的仙友赤松子,以及跪拜著的軒轅黃帝。懸棺下面有清朝末年任平涼知府的王學伊題寫的四個迴文字:「鶴飛龍翔」,不論從左或從右讀,均可讀通。旁邊的紀念碑上雕刻有軒轅黃帝教老百姓耕種、築屋、狩獵、織布、騎射的場景,充分展示了軒轅黃帝對人類文明所做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遇真宮

遇真宮,位於藥王洞上方,明代封於平涼的韓藩王按照神話真武大帝的故事,仿武當山格局而修建,裡面正中供奉的是無量祖師、太乙救苦真人、妙龍真人像,殿內牆上雕刻有無量祖師遇真圖和拜師圖的壁畫。

廣成驛站·崆峒古鎮,地處崆峒山景前區,靠山臨水,西距崆峒山4公里,東距平涼市區6公里,南倚平涇公路,北鄰崆峒旅遊專線。古鎮整體設計為仿明清建築風格,均為一至二層建築組群。四面城門創意性恢復了古平涼城門,東門為和陽門;南門為萬安門;西門為來遠門;北門為定北門。四個入口城門與明代平涼城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相對。其間道路縱橫交織,流水環繞,有機的把古平涼八景、人文故事、歷史典故、奇觀異景、知名客棧等景觀景點鑲嵌其中,既展示了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又體現出南方園林的秀麗優美,把傳統的人文景觀和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保理念貫穿其中。陰陽魚黑白兩支魚眼引申建成天羽廣場和社火廣場,以道教文化為線索貫穿始末。結合地形環境及特色景觀不同形成四個功能區塊——五色池、五味宮、五音宮以及五行苑。崆峒古鎮現已成為崆峒山景區的遊客接待服務中心,是最大的遊客集散地,遊客在這裡可以享受到景區提供的票務、乘車、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一站式服務。

磨針觀

磨針觀,位於攬雲亭上方,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為六角重簷磚石結構,是山上保存較完整的明代建築物。這裡是為了紀念黎山老母用「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而點化無量祖師修成正果的地方。觀內彩塑有紫氣元君磨杵教化神像,壁間彩色懸塑山水人物,觀頂還有佛教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哞」。這裡也是眺望崆峒山景區中東部景觀的最佳地之一。

玉皇樓

玉皇樓,位於真武大殿後方,又叫靈霄殿,供奉的是道教最高的執掌者玉皇大帝,兩側是金童玉女,另外還有4個站殿神像,在山牆上有兩副壁畫,分別是掌管生死的北斗七星和南斗六郎。道教崇拜最高的神是老子的一氣化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次是「四御」,即玉皇大帝、北極度紫微大帝、南極度勾陳大帝、后土皇地祗,玉皇大帝占首位,是真正的執掌者,因此供奉在最高處。

飲月石

飲月石,在月石峽的中部路旁,青灰色的巨石中間鑲嵌著一塊圓形白色,直徑約30厘米的小石塊,石面上鐫刻有「太陰之精」四個大字,人們形象地稱此景為「月石含珠」。

藥王洞

藥王洞,位於雷聲峰下方,創建於明代。洞內塑有藥聖孫思邈「坐虎針龍」像。左右為扁鵲、華佗的彩塑像。這裡也成為遊人們求醫問藥的朝拜廟宇之地。九十年代初,曾重砌面東面北石洞各1孔,環洞口接明柱走廊,洞頂建面東大殿3楹。殿後建面北臨崖廂房3間,上下渾然一體,頗具氣勢。

胭岩插翠

胭岩插翠,位於胭脂峽景區靠南面的山崖邊上,這裡幽邃靜謐,地勢險要,在高聳的懸崖峭壁邊的岩石里,奇特的長有幾棵挺拔的松樹,久經風雨的洗禮,卻依然翠綠挺拔、傲然獨立,成為胭脂峽內一處奇絕的風景線,因此取名「胭岩插翠」,這也是崆峒山的十二景之一。

紫果雲杉,俗稱孔雀柏,位於招鶴堂院內,該柏樹胸徑近80厘米,高達16米,屬杉科。該柏樹的奇特處在於它是松身柏葉,每年4、5月份開花,開的花在太陽的照射下,五顏六色,像孔雀開屏一樣,因此又取名為孔雀柏。因為此樹只有雌雄異株才能繁殖,所以崆峒山僅存此一棵,是崆峒山最著名的一株古樹名木。

玄鶴洞

玄鶴洞,位於東臺絕壁,距地面約500米。相傳,玄鶴原是廣成子的一對侍童,天長地久,兩人產生了愛慕之情,後來廣成子修成仙體,將回仙界,見兩位童子俗緣未了,一心想留在崆峒山,於是廣成子隨手一指,在這絕壁上為他倆留下一個棲身的仙洞,將他們點化成一對玄鶴,並告誡他們:留在凡間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做離經叛道之事,要體察民情,幫助善良的人。現在遊客們時常會看到玄鶴翱翔在彈箏湖上,出入于玄鶴洞。

朽木橋

朽木橋,位於北臺,是遊覽觀音堂的唯一通道。以前這兩個溝壑之間架設的是一根獨木,但是經過長久的風吹、日晒、雨淋,獨木橋漸變成了朽木,後來傳說它玄化了,於是朽木橋便成了檢驗遊人善惡的「試金石」,正人君子和孝子賢婦過此橋便安然無恙,惡人過橋則會雙腳踩空。如今,這座橋已加固成仿生態鋼筋水泥橋,也叫做「修渡橋」。

香山寺,在香山山頂偏北處,宋元后幾度興廢,至民國29年,道士李成順募資重建觀音殿,但是在1958年被毁。八十年代初,道士任信光主持重建大殿,內彩塑16臂觀音,左右分塑坐青獅、白象的文殊和普賢法像。香山寺雖然稱「寺」,歷來卻由道士住持,這也是崆峒山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

西臺

西臺,海拔1932米,檯面狹小,棲雲寺就位於這裡。由於西臺一帶地形複雜,林木茂盛,因此,秋天雲霧飄蕩經久不散,故有「棲雲」之稱。路之左側崖壁刻有清末平涼知府王學伊題書的「棲雲」二字。元代時建有古佛殿,清代乾隆年間重修後稱四方三聖接旨佛殿,現在看到的建築是2000年重修的殿宇,殿內供奉西方三聖。

問道宮

問道宮,位於彈箏峽,因黃帝問道於廣成子而得名,建有走廊屏風式黃帝問道大殿一幢三楹。石碑「 黿馱碑」就矗立於此,此碑寬約五尺,高三尺,加黿馱共高八尺,無論造型,還是石質,堪稱精品,歷經800多年的風吹雨打,仍保存完整。

王母宮

王母宮,位於月石峽的道口北側,這裡植有10餘株高大的古柏。王母宮原有大殿3楹,石室5孔,廂房4間,後來因水浸致陷,於1987年在舊址的上方約百米處,新修仿清建築,三轉五大殿一幢,廂房一間,殿內彩塑西王母坐像一尊。

天仙宮,又名子孫宮,位於皇城北下方,是信眾們求子的宮觀。天仙宮內供奉的是財神趙公明的三個妹妹:瓊霄,雲霄和碧霄,還有十二生肖的化身像。

桃花坪,位於崆峒山東門票點上方500米處。相傳當年秦王到這裡時,時值農曆四月初八前後,此時桃花漫山遍野,異常漂亮,故命名為桃花坪。譚嗣同在他的詩中也盛讚「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問武陵源」。

太陽掌

太陽掌,位於沿翠屏山西北約500米處,頂端廣而微凹,兩側草莽間多有奇石。此處幽邃靜謐,唯有中午時分陽光布洒,故取名太陽掌。這裡以前有茅庵,現在僅存映雪山人李信和墓塔。

太清宮

太清宮,位於鳳凰嶺中脊。民國29年,由道士馮崇漢等在此主持修建座南大殿3楹,裡面供奉有太上老君塑像,而後又由崆峒山道教協會修復大殿,並在大殿內兩側牆壁彩繪有三清與八十七神仙巡遊圖。遊客步行至此,撥開郁郁蔥蔥籠罩著蜿蜒小路的樹枝,眼前林木掩映,遮空蔽日,各種鳥雀婉轉啼鳴,一路只聞人聲忽遠忽近,卻不見人影,真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幽深和靜謐。

塔院

塔院,位於中臺,因凌空塔而得名。據專家考證,凌空塔初建於宋代天聖初年,于明代萬曆十三年再次維修。為閣樓式磚塔,塔身疊為七級八角,高30米,底座周長32米。塔內原有木梯供人登覽。每層飛簷系掛銅鈴,遇風則叮咚作響,不絕於耳。塔頂長有松樹,據測已有兩百多年的樹齡,「古塔托松」也被譽為崆峒山的一大奇景。凌空塔在1981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海龍君殿

四海龍君殿,位於雷聲峰以北,殿內供奉的是東西南北海四位龍王的塑像,左邊是巡海夜叉李艮,右邊是龍王三太子,牆上彩繪有精彩的壁畫。據說八十年代的時候,寧夏固原一帶連年乾旱,當地鄉民就來崆峒山龍君殿祭拜,不久果然天降大雨,好幾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終於過上了好日子。為了感激龍王和崆峒山這個具有靈氣的地方,在1989年的時候,固原鄉民自發捐資重修了四海龍君殿。

法輪寺

法輪寺,位於中臺,初建於唐代,歷經各代,幾經興廢。是崆峒山佛教寺院的代表和中樞所在,「法輪寺」三個大字為趙朴初先生所題寫。北宋建中靖國元年所刻陀羅尼經幢就立於該寺中,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修建的仿古建築大雄寶殿、千佛殿和山門氣勢雄偉,各具特色,也是佛教舉辦各種大型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

十二元帥殿,是崆峒山道教建築中唯一一座穿廊式建築,初建於清康熙二十年,沈鵬先生登臨崆峒時曾題寫「東瞰五嶽」四個大字。這裡所塑的十二位元帥是《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所封的八位雷門元帥和四位護法靈官:劉甫、辛環、馬崗、趙公明、溫瓊、岳勝、苟張、鄧忠、陶榮、張節、龐洪、畢環,他們都是平安護法神,神態各異,頗為生動。

獅子嶺,位於香山景區,經天台山過太陽掌北行,有一條狹長的山梁,嚮北延伸,南高北低,間有起伏,末端隆起而寬大,其形狀像雄獅下山,因此取名獅子嶺。而從另一側遠望,又像昂首天外的雄獅,又有「獅子望天台」勝景之稱。

聖母殿

聖母殿,又稱火龍聖母殿,在雷聲峰三星殿下方。是明代劈山依形修建的兩層式建築。底層為雷祖殿,上層殿彩塑有聖父聖母坐像。所修建築依山傍勢、獨具匠心,具有極高的建築研究價值。

打兒窩,在彈箏峽中段右側的懸崖上,有幾個大小不等的小洞,深不過三尺,如蜂窩狀不規則分布在石崖上,裡面呈放著人們投擲進去的大小不等的小石子,這就是崆峒山最具神話色彩之一的「打兒窩」。據傳說,一些期望生兒育女的人們在此向「打兒窩」投擲石子,若投準後便會得到神靈保佑,願望得以實現。

捨身崖(鷂子翻身),位於西臺,是登往皇城的捷徑。相傳為道教無量祖師捨身救難的地方。清代在這裡設置鐵樁鐵索,方便人們上下攀登。在攀援中,因路徑變化,時左時右,登山者需攀鐵索而左右上下互換身位,象空中飛翔的鷹一般,所以人們就將這段險路稱做「鷂子翻身」。這裡也是探險旅遊者們的青睞之處。

三星殿

三星殿,位於雷聲峰中段的峰脊之上,殿門前有兩扇門,分別是壽生門和福祿門,這裡供奉的是福、祿、壽三星,牆上壁畫描繪的是封神榜里的神話故事。壁畫上的裝飾和兵器均以真實材料鑲嵌而上的,工藝之精湛、歷史之悠久,是不可多得的古蹟珍寶,具有珍貴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三教洞

三教洞,沿「上天梯」繼續攀登,就到了崆峒山最負盛名的三教洞。三教洞始建於明代,是一個呈半圓形的石洞,深約6米,寬約4米,洞內將釋迦牟尼、太上老君、孔老夫子塑像供於一堂,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包容萬物、雍容大度的和諧氣氛和兼收並蓄的傳統,也昭示著崆峒山有別於其他古刹名山獨特的精神。

南崖宮

南崖宮,位於上天梯中段之南,有一石洞約8平方米,裡面供奉的是在崆峒山修煉千年的上古仙人——廣成子,相傳當年廣成子就是在這裡修煉成仙的。

北臺

北臺,又稱蓮花寺,位於中臺嚮北,是僧尼所居之地。據碑刻記載,北臺初建於唐貞觀年間,是崆峒山五臺寺之一,寺周原多古松,東西面臨淵,地勢險要,視野開闊,自然景觀獨特,也是丹霞地貌景觀的絕佳觀賞點之一。
觀音堂,位於北臺後方的孤峰上,又名飛簷神廟,裡面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高7.5米,五層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為11面相,前面有48隻法身手,後面有960隻護身手,共1008隻手,每隻手上有一隻眼睛,寓意千手用來護助眾生,千眼則用來觀照眾生。

東臺,又名東峰,西緣與中臺毗連。最高處海拔1896米。其南、東、北3面皆為千仞懸崖絕壁,面東崖壁有名噪古今的玄鶴洞。西南部與南臺相接。西可見高插入雲的香山,東可將平涼古城以及涇河川兩側的望駕山與太統山盡收眼底。古建築「臥觀平涼」就坐落於此,成為東臺醒目的景點之一。這裡也是攝影愛好者們拍攝日出的絕佳之地。

南臺

南臺,古稱南峰,在崆峒山五臺中,南臺地勢最低,峰頂平坦,大約四五畝面積,唐宋時建有崢嶸寺,清代末年到民國年間由道士主持,改稱通天觀,增建邱祖殿,供奉的是長春真人邱處機。現雖已無寺廟建築,但卻另有一番景緻,既可傾聽涇水彈箏,又可俯覽山川美景,領略幽靜風光。也是武術愛好者習武的絕佳場所。

三官殿

三官殿,又叫做三元殿,位於皇城南側峰脊之上。三官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張道陵創建五斗米道時,為病人祈禱的方法之一就是將病人的姓名和贖罪之意寫在三張紙上,一張放在山頂,一張埋於地下,一張浸於水中,叫做三官手書,三官殿就由此得來。

彌陀寺

彌陀寺,又稱彌陀庵,位於鳳凰嶺西南階地處。寺前有「千年華蓋」一株。明代萬曆年間韓藩王主持重修時稱彌陀庵,後經歷代修葺,重建重簷大殿1座,瓦房3間。

靈龜臺,位於崾峴北面,因其峰「孤立幽谷,前微伸而昂似首,兩腋廣狹中度,背旁夷,中部微微隆起,周圍榛石相錯,尤酷似烏龜」而被世人當成風水寶地,因此取名靈龜臺。這裡地勢險要,僻靜幽奇,通往中臺的另一條游步道就從這裡經過。明末清初補岩和尚募資,在檯面修建文殊庵,祀奉文殊菩薩;到了康熙二十八年又在此修建了七佛閣,呈塔形,共7個面,門嚮西南,其餘6個面都是碑文。清代末年道成和尚又募資修建磚石結構樓房3間,曾彩繪一新,供人休息。現修建有仿古建築文殊菩薩殿、七佛閣、韋陀菩薩殿等建築。

蠟燭峰,位於藥王洞北側的獨峰上,每當冬雪春融之時,峰頂的積雪就像蠟燭消融一樣緩緩流下,非常富有詩意,這裡更具奇特的是,峰頂長有一棵百年老松,形特意佳,常年蔥綠,成為遊客們留影的必駐之地,也成為崆峒山十二大景觀之「春融蠟燭」。

九光殿

九光殿,又名雷祖殿,為兩層樓閣式,是崆峒山目前現存的明代建築物中唯一一件保存較為完整的石雕建築。上層供奉的是聖父聖母像,下層殿中供奉的是雷祖,牆壁上的雕塑反映了雷部三十六將官行雲布雨降妖捉怪的場景,殿外牆壁間這兩個神龕供奉的是執掌閃電和行風的兩位婆婆。殿門前有二龍戲珠雙鳳朝陽牌坊,石坊門楣上刻有「九光殿」和「神霄玉府」,坊門左右圖案分別是八仙慶壽和八仙過海,其造型生動,雕刻剔透,刀法剛勁,和諧統一,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石刻工匠獨有的高超技藝和智慧。是平涼獨有的石雕藝術瑰寶,為崆峒山藝術精品之一,現已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髻頭山,位於皇城與香山之間。因山形似古人髻束髮之狀而得名。峰巒之間,樹木茂盛,極目望去,翠色映天,東與絕頂相連相望,西南面下臨百丈懸崖,為古「雞頭道」必經之地。因此這裡也被稱為崆峒山十二景之一「髻頭疊翠」。明代峰頂曾有「髻頭勝概」亭,郎中吳同春遊此曾題「崆峒絕巘」。此麓有著名道士苗清陽墓和鄧公塔,髻頭山西南山丘上建有淨樂宮。

淨樂宮

淨樂宮,位於髻頭山巔,面東大殿內供奉的是彩塑淨樂國王的妙祥天主及王太子。大殿後側建有白衣觀音亭,亭內供奉的是白衣觀音,就是觀世音菩薩三十三顯身救苦救難像之一。觀世音在道教中有「慈航道人」之稱,所以這裡雖然是道教宮觀,但也會有觀世音菩薩的塑像。

混元頂

混元頂,位於香山景區,是崆峒山最高處。原建有軒轅樓,清末毀於戰亂。現建有混元閣,閣內分三層,彩塑神像。外觀為上八卦形下正方形的古建築,體現天元地方之感,外觀猶如玲瓏寶塔,高達29.6米,百里之外清晰可辨,登臨混元閣極目四眺,天闊地寬,大有「三秦收眼底,隴原咫尺間」之勢。

黑虎靈官洞

黑虎靈官洞,又叫做財神洞,位於上天梯上段,是一個僅能容一二人的石洞,是崆峒山保存比較完整的明代建築之一。這裡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旁邊塑有一隻老虎,據說這隻老虎非常靈驗,若遊客哪裡不舒服,就去摸摸老虎相應的部位,身上的不適感就會逐漸消失。

觀音庵

觀音庵,在月石峽路口東側,始建於元代,毀於清咸豐年間。1997年重建,修建有大殿3楹,廂房3間,正殿彩塑有觀音菩薩像。

鳳凰嶺

鳳凰嶺,中部隆起,南北兩端稍低,此峰嶺逶迤蜿蜒低嚮東北,若在北臺西望,以天台山做鳳首,酷似展翅欲飛的鳳凰,因而得名鳳凰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鳳山彩霧」讚美的就是這裡。從東門處的游步道上行,便可到達中臺。鳳凰嶺嶺脊處建有太清宮。

二郎石,位於景區東門寺溝口偏東處。兩塊巨石當水而立,高寬各約4米。兩石相距兩米左右,相對處各有一孔。傳說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因求道不歸,百姓築望駕山時感動二郎神前來相助,玉帝得知後命令停築,於是兩塊巨石未及擔上山,石上的兩個孔洞是扁擔戳的眼兒,後來人們便命此石為「二郎石」。

斗姆宮,位於皇城後側蒼松嶺巔面東處。明代修建面東大殿3楹,歷經補葺。1949年由道士張宗元主持募資,在院內修建十王朝參太乙真人救苦菩薩殿3楹和廂房6間,現已不存。

蒼松嶺,位於笄頭山東側,因嶺上北側多松樹而得名。嶺脊起伏,麓臨涇水,夏季雨後嶺上雲霧升騰,時隱時現,像一條雄壯的虯龍盤踞在雲霧間,因此有「虯龍吸水」之美景。

地理環境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它西接六盤山,東望八百里秦川,南依關山,北峙蕭關,涇河與胭脂河南北環抱,交匯于望駕山前。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 。

地形地貌

根據地質學家的考證,在中世紀發生的一次強烈造山運動中,使今崆峒山及東北、西南一帶產生了一個山間盆地,雨水不斷沖刷的黏土、砂石積聚到盆地中沉積,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被膠結成紫紅色礫石,稱為崆峒山礫岩。到了侏羅紀初期,這個區域又受到地質運動的作用,地殼上升,產生許多新的溝谷和山峰,經過長期的風雨侵蝕,流水切割,形成了各種奇特秀麗的丹霞地貌。崆峒山的丹霞地貌豐富多彩,以頂平、身陡、麓緩為基本特徵,並且它還是所發現的時代最古老的紫紅色岩層所形成的丹霞地貌。

氣候特點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平涼市,因此屬於溫帶半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降水量較為豐富。氣候垂直變化較大,降水量也從西南嚮西北依次遞減。另外,由於常年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風沙比較大。主要的特點是冬季寒冷乾燥,春季多風沙,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天氣晴朗涼爽。 崆峒山年平均氣溫6.5℃,日照充足。崆峒山無霜期為160天,初霜日在每年10月初出現,終霜凍于次年4月底結束。崆峒山氣候特點為冬長雪少,夏涼溫和。

主要山峰

崆峒山峰眾多,有大小山峰數十個。最高峰為香山,海拔2123米;主峰是馬鬃山,海拔2025米,疊居於五臺之上;東、西、南、北、中五臺,中臺突起,諸臺環列,形似蓮花。中臺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地勢平坦寬廣,視野開闊。崆峒南與仰駕山相望,中間峽谷為前峽,涇河從中流出,聲若彈箏,故又名彈箏峽。北與馬屯山對峙,中間峽谷為後峽,胭脂河從中流出,出山時形成胭脂川,在崆峒山前匯入涇河。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崆峒山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已知的植物有1000餘種,其中蕨類植物21科18屬30種,裸子植物6科9屬15種,被子植物97科397屬703種。古樹名木有紫果雲杉、油松、圓柏、五角楓、遼東櫟、大果榆、絲棉木等近60種。招鶴堂孔雀柏和鳳凰嶺「千年華蓋"兩棵樹的樹齡雖都在千年以上,但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崆峒山植被林地保存完好,生態系統相對穩定,因此在調節氣候、淨化大氣、保持水土、保護野生物種資源方面,都有極大的生態效益。崆峒山植被茂盛,種類繁多,已知的維管植物有708種,其中蕨類植物12科、18屬、25種;裸子植物6科、9屬、12種;被子植物96科、397屬、671種。

被子植物中,1科1種的有28科,1科2種的有19科;1科1—2種的共有47科,占全部科的近50%。據種類較少科植物區系分析,發現其植物區系成分複雜,但以華北植物為主,成了連接華北、東北、蒙古區系的紐帶。其中屬華北區系成分的有遼東棟、鵝耳根、山楊、榆、金銀忍冬、毛櫻桃等;屬東北區系成份的有白樺、假稠李、榛子等,蒙古區系的有二裂委陵菜、長芒草等。

崆峒山蘊育著豐富的次生林資源,以闊葉落葉林為主,並交錯有常綠針葉林,也有針闊葉混交林,其建群種主要由山毛櫸科、槭樹科、衛矛科、椴樹科、松科、柏科植物組成。如遼東棟、元寶槭、衛矛、紅皮鬆、油松、圓柏等20多種,種類較少,但群體龐大,組成了混交植被的上層;灌木種類頗多,主要優勢植物有山桃、毛櫻桃、虎榛子、沙棘、榛葉莢蒾、五加、黃薔薇、錦雞兒等90多種,組成了植被的中層;藤本植物為數甚少,有盤葉忍冬、粗齒鐵線蓮、三裂蛇葡萄等10多種,連接于喬灌之間;草本植物種類最多,有300多種,以菊科、毛茛科、百合科、豆科、脣形科、傘形科最多,優勢種有茵陳蒿、長啄唐松草、羊齒天門冬、野苜蓿、寶蓋草、北柴胡等,還有不少的蕨類植物,如溪洞碗蕨、腎蓋鐵線蕨、麥稈蹄蓋蕨、鞭葉耳蕨、中華水龍骨等共同鋪墊為植被的第三層。

山上的名木古樹多集中在寺廟周圍,樹齡在百年以上高大壯觀的蒼松翠柏比比皆是。招鶴堂院中的紫果雲杉在西北高原罕見,其子實金黃,似孔雀開屏,當地群眾稱為「孔雀柏」;小臺塔院屹立著一座明代古塔,頂上生有塔松,成了一種罕見的天然盆景,據考察塔松是華山松和油松,這種矮化的松樹在塔頂的瓦縫中捕捉有限的水分和養料賴以生存,但卻生長的枝葉繁茂,這是生物適應性創造的奇蹟,也為菌根理論提供了活的標本。

由於不同氣候條件的輔佐,崆峒山形成了天然的百花園,吸引著南來北往的放養蜂群,成了隴東最廣闊的蜜源基地。這裡還是天然的藥源寶庫,野生的高檔藥材有上百種,馳名中外的當歸、天南星、七葉一枝花、槲寄生、鐵棒槌、黨參、中寧枸杞等廣為分布。

崆峒山不僅有豐富的高等植物,菌類植物也很多,蘑菇、猴頭、木耳、靈芝等都有生長,每年夏秋是菌類的盛產期。

動物資源  崆峒山有各類動物300餘種,其中有7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被列為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單的有禿鷲、金雕、雀鷹、鴟鶚、長耳號、白鶴、金錢豹等。

崆峒山有昆蟲16目,107科,466屬,909種。其中有甘肅省未曾記錄種79種,平涼市未曾記錄種l72種。鱗翅目、鞘翅目為優勢目,此2目的科占總科數的45.79%,屬占總屬數的75.54%,種占總種數的79.54%。鱗翅目的夜蛾科和鞘翅目的金龜甲科為優勢科,崆峒山有天敵昆蟲有9目、32科、70屬、160種。其它種類昆蟲與天敵昆蟲種類之比為4.7:1。天敵昆蟲的種數占總種數的17.60%。由於天敵昆蟲及其它有益動物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自然調節機制,使害蟲數量長期維持在植被允許受害的域值之下。崆峒山昆蟲群落中除了天敵昆蟲外,還有一些具有經濟、藥用、食用、傳粉、觀賞價值的資源昆蟲。

地學價值

崆峒山地質遺蹟以丹霞地貌為主,分布範圍達20多平方千米,規模宏大且集中連片,是西北黃土高原上罕見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地理、地貌景觀,各種地貌要素齊全,微地貌景觀豐富多樣,褶曲、斷層、節理、裂隙等地質現象典型清晰,地層沉積韻律特徵明顯,有豐富的延長群和六盤山植物化石群,是研究中生代沉積古地理、古氣候、丹霞地貌形成與演化的絕佳科學研究場所,也是展示海陸變遷、褶皺隆起、沉積建造等地學內容的科普基地。

榮譽

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1年元月,崆峒山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中國首批AAAA級旅遊區。

2007年5月8日,崆峒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2年10月,崆峒山順利通過ISO9001、ISO14001質量、環境管理體系國際認證。

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登上了國家名片,國家郵政局發行第4套地方題材的特種郵票《崆峒山》。

2004年3月,崆峒山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5年8月9日,太統—崆峒山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6年1月19日,崆峒山獲評中國旅遊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

2006年4月8日,崆峒山獲評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

2006年9月15日,崆峒山獲評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2007年6月26日,崆峒山獲評首批「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地」。

2007年11月,崆峒山獲評甘肅省十大森林生態旅遊景點。

2008年2月,崆峒山獲評中國十大道教文化旅遊勝地。

2008年3月2日,崆峒山獲評中國甘肅優特經濟基地。

2009年3月,崆峒山獲評中國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

2009年8月15日,崆峒山獲評中華民族文化生態旅遊最佳目的地。

2009年8月16日,崆峒山獲評建國六十週年——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景區。

2018年12月,獲2018魅力中國城年度魅力文化景區。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