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景區景點 > 正文

佛山市西樵山景區

2020-06-17 01:20   來源:中文百科专业版   閱覽:


佛山市西樵山景區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的西南部,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景區有72山峰,形成眾多水景,232處泉眼,28處瀑布;山間古有34景,以「雲崖飛瀑」、「無葉清泉」等泉瀑命名的就有10處;此外還有42洞和無數的奇崖怪壁,例如九龍岩、冬菇石、燕岩等。

西樵山,海拔346米,是一座古火山。山體外陡內平,狀如蓮花簇瓣,直徑4公里,周長約13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有72座峰巒,以大科峰(海拔344米)為最高,群峰羅列、參差有序,九龍岩、冬菇石、石燕岩等峰巒,形態萬千,西樵山最大的特點是「山裡有湖湖裡有山,水在山中山在水裡」全山有16個岩洞,232個泉眼,28處瀑布,「飛流千尺」、「雲岩飛瀑」最為壯觀,山頂有3個「天湖」,動植物種類繁多,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是觀雲海、看日出和避暑勝地,也是地學考察的好地方。


佛山市西樵山景區


佛山市西樵山景區


佛山市西樵山景區

西樵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西樵山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中期,那時就有人類活動,並創造了「雙肩石文化器」,其打造的細石器和雙肩石斧精細實用,深刻的影響了珠江流域的原始文明,被譽為「珠江文明的燈塔」。這裡是中國華南史前時期最早的石器製造場,形成獨特的「西樵山文化」,開創了珠江文明之先河。與山西懷仁鵝毛口列為中國新石器時代南北方兩大石器製造場。明朝和清朝,包括湛若水、何白雲在內的一大批文人相繼隱居西樵山,在此探求理學,吟詩作畫,使西樵山獲得了「南粵理學名山」的美譽。西樵山還是以黃飛鴻為代表的「南拳文化」的發源地,黃飛鴻誕生於此地,苦煉武功,修心養德,成為武術界的一代宗師。此外,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如秦牧、黃施民等都在此留下讚美的詩句。

主要景點

佛山市西樵山景區  雲海蓮臺

雲海蓮臺,地處西樵山風景名勝區中心地帶,是以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主要建築有觀音法相、牌坊、影壁、放生池和浮雕等。觀音法相高達61.9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觀音造像。遊客從北嚮入口,迎面聳立著一座六柱五門天柱牌坊,牌坊後隔著一個廣場,建有影壁,用優質花崗岩雕築,左右各設山門,壁後刻有觀音六字真言,漢文由九華山住持、安徽省佛教協會會長仁德手書,藏文由西藏活佛親筆題寫。影壁上還刻有韋陀法像。影壁後為一放生池,池旁圍以蓮花作雕的白石欄杆,跨過放生池上的石拱橋,沿著283級開闊而整齊的石臺階,便可達觀音法像的蓮花座下。

佛山市西樵山景區  寶峰寺

寶峰寺,有著六百多年的歷史,為南粵四大名寺之一。自晉代佛教東傳,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寶峰寺得到惠連法師興教弘法,頗有名氣。該寺建於明永樂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刹風華正茂之際,歷盡滄桑,現僅存斷牆殘壁。寶峰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崗。新址南北長一百八十米,東西寬一百二十米,面積二萬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軸線上建山門和大雄寶殿,兩邊分別建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並建方丈樓和僧舍。建築按明代風格設計,盡量保持原址的建築風格,使寶峰寺清雅古樸。寶峰寺的大雄寶殿為主要大殿。大雄寶殿於二零零七年一月二十八日(即丙戌年十二月初十)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儀式,並正式向遊客開放。大雄寶殿供奉的是三寶佛。在大雄寶殿的左右兩旁有兩座殿堂,左邊的是普賢殿,右邊文殊殿。

佛山市西樵山景區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位於黃飛鴻的出生地――南海市西樵山下的祿舟村,占地面積5.23畝,建築別緻,具有清末古建築風格。1996年興建了黃飛鴻獅藝武術館,館內分設有黃飛鴻故居;黃飛鴻史跡陳列影視室;寶芝林堂;針灸推拿;骨傷科堂;百草堂;關德興紀念堂;其配套設施有武林的「廣東十虎」名師像亭、功夫、舞龍、舞獅等傳統項目,還有黃飛鴻影視城,黃飛鴻武術學校,黃飛鴻武術村。黃飛鴻獅藝武術館館舍建築平面成四方形,正門門廳,飛簷翹角,氣勢宏偉,樸實莊重;門廳中間設黃飛鴻銅像,右為「百草堂」,左為「寶芝林」。院內,右側,為「關德興紀念堂」;左側,為「黃飛鴻史跡陳列室」;正面,為「黃飛鴻拜師臺」;中間廣場,為獅藝、武術表演場。

白雲洞,位於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稱為西樵山風景區的總匯,歷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給白雲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蹟,如三湖書院、奎光樓、雲泉仙館、白雲古寺等一批明清建築和摩崖石刻,其中「西樵雲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白雲洞風景區,融24景於一體,古代建築錯落有致,白雲古洞峭壁天成。

佛山市西樵山景區  石燕岩

石燕岩景區,在西樵山東南部,其主體景觀為古採石場留下的遺址。石燕岩是該景區的精華,也是古採石匠留下的傑作。洞口扁圓如脣,內進寬廣,可容千人。洞分內外兩層:外洞高約數丈,洞壁凝珠含霞;內洞蓄水成湖,水洞中有巨石兩塊,一為「水上汽車」,一為「七彩牌坊」。石燕岩景區的主要景點有:天窗格、石燕岩、石屏風、石祠堂、冬菇石、景良亭等。

地理環境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北緯22度55分至22度57分,東經112度56分至113度0分,處於珠江三角洲西部平原之上東臨北江下游幹道西瀕西江下游幹道。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的西南部,地處廣州、佛山、順德、江門、高明之間,距廣州市68公里。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4平方公里,共有72峰,主峰346米。

氣候特點

西樵山風景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暖夏涼,四季溫和,水熱充足,降雨充沛。溫暖多雨為其氣候基本特徵,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夏季炎熱,受東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富;冬季相對溫暖,平均氣溫10度左右。年平均氣溫在21攝氏度至22攝氏度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13攝氏度,最熱月平均氣溫28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600多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4至9月份,約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八十。

地質構造

西樵山火山地質遺蹟位於三水盆地的西南端,是一近菱形呈北東嚮展布的白堊——新近紀陸內裂谷型斷陷盆地,它發育于珠江三角洲-西樵大斷裂的交匯部位,主要受東西嚮深斷裂控制。在地球物理場上,它是一條東西嚮展布的上地幔隆起帶。西樵山還發育一系列北東嚮、北西嚮和近東西嚮分布的斷層、節理,牠們控制了山峰內部的構造格局,斷層多表現為張性,邊界常呈不規則狀。

植物資源

在西樵山山體範圍內,自然生長和人工栽培的植物種類有800種以上,其中喬灌木有400種左右。其中蕨類植物16科;裸子植物8科;被子植物127科。西樵山的古樹名木分別於1992年由南海市林業局和2000年由廣東省林業勘測設計院進行過兩次調查,公園內古樹名木資源十分豐富,古樹名木有14科28株,其中榕樹4株(桑科),木棉4株(木棉科),楓香3株(金縷梅科),秋楓1株(大戟科),銀杏2株(銀杏科),丹桂3株(木犀科),羅漢松1株(羅漢松科),芒果1株(漆樹科),馬尾松1株(松科),樟樹2株(樟科),桂木2株(桑科),荷木1株(山茶科),含笑1株(木蘭科),龍眼1株(無患子科),陽桃1株(酢漿草科)。

西樵山主要的植被類型有闊葉林、南亞熱帶溝穀雨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亞熱帶針葉林、亞熱帶針闊混交林、南亞熱帶竹林、南亞熱帶竹闊混交林等。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