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景區景點 > 正文

山海關景區

2020-06-17 02:32   來源:中文百科专业版   閱覽: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山海關景區,位於中國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與「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山海關城周長約4千米,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禦建築。包括「天下第一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甕城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1961年3月4日,萬里長城—山海關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國務院將山海關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景區,「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天下第一關」等六大風景區對中外遊客開放。2018年11月21日,山海關景區成功復牌為國家AAAAA級景區

山海關古稱榆關,也作渝關,又名臨閭關,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山海關是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萬里長城的形象代表之一。山海關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有「天下第一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山海關區位於中國東北部渤海之濱,地理坐標東經119°24′至119°51′,北緯39°48′至40°07′,是隸屬於秦皇島市的一個城區,在市之東北部。北依燕山,南臨渤海,東接遼寧,西近京津。自然區域面積180平方公里,人口12.5萬。境內有石河、潮河、沙河等主要河流。氣候屬東部季風暖濕帶濕潤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736毫米,最大積雪深度13厘米,最大凍結深度85厘米,空氣平均相對濕度62%。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據傳山海關城樓「天下第一關」匾額真匾,在日本侵華時被搶運到日本,匾額是後來仿製的。

山海關景區內名勝古蹟薈萃、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和旅遊避暑勝地,區內有開發和觀賞價值的名勝古蹟達90多處。2000年,山海關景區被評為第一批4A級旅遊景區;2001年,國務院下文將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正式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旅遊景區以長城為主線,形成了「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天下第一關」、「長壽山」、「燕塞湖」六大風景區,全部對中外遊客開放,是國內外著名的旅遊區。其中:山海關長城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明萬里長城的東起點老龍頭,長城與大海交匯,碧海金沙,天開海嶽,氣勢磅礴,馳名中外的「天下第一關」雄關高聳,素有「京師屏翰、遼左咽喉」之稱;角山長城蜿蜒,烽臺險峻、風景如畫,這裡「榆關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蓮捧日」及奇妙的「棲賢佛光」,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孟姜女廟,演繹著中國民間傳說——姜女尋夫的動人故事,陳運和詩讚「長城靠多少無名氏血汗築成,專家學者已無從考證,唯獨姓名俱有的一代英雄,竟是『半邊天』中的一種光榮」。中國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崗岩石洞——懸陽洞,奇窟異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燕塞湖,美不勝收。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古城雪景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姜女廟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老龍頭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老龍頭


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 老龍頭

歷史沿革

明長城東端的一座關隘,在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依燕山,傍渤海,形勢險要,有「天下第一關」之稱。洪武十四年(1381年)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清乾隆二年(1737),撤衛置臨榆縣,為縣治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前後,先後設秦榆市(今秦皇島市)山海關辦事處、遼西省(今遼寧省)山海關市。1952年11月,山海關市劃歸河北省。1953年,撤市改稱秦皇島市山海關區。

今山海關附近地區古為榆關、渝關、臨渝關、臨閭關。古渝關在撫寧縣東二十里,北倚崇山,南臨大海,關口非常險要。

隋開皇三年(583年),築渝關關城。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命漢王楊諒將兵伐高麗,出臨渝關。正值漲水季節,後勤運輸不力而還。大業九年(613年),楊玄感起義,李密謂楊玄感曰:天子出征,遠在遼外。據臨渝之險,扼其咽喉,可不戰擒也。大業十年(614年),隋煬帝複議伐高麗,至臨渝宮。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征高麗,自臨渝還。開元二十年(732年),契丹首領可突幹叛亂,幽州道副總管郭英傑屯于渝關外,為可突幹所敗。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叛亂,平盧軍節度使劉正臣來歸,不久遣先鋒使董秦襲渝關,入北平。天復三年(903年),契丹阿保機遣其將阿缽寇渝關,劉守光戍平州,誘執之。

五代後梁乾化年間,渝關為契丹所取,薛居正指出:「渝關三面皆海,北連陸。自渝關北至進牛口,舊置八防禦兵,募士兵守之,契丹不敢輕入。及晉王李存勖取幽州,使周德威為節度使,德威恃勇,不脩邊備,遂失渝關之險。契丹芻牧于營、平二州間,大為邊患。」後唐清泰末年,趙德鈞鎮守盧龍,石敬瑭在太原叛亂,並求援於契丹,耶律德光許之,其母述律後曰:「若盧龍軍北嚮渝關,亟須引還,太原不可救也。」宋宣和末年,渝關為女真所得。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帶兵到此地,以古渝關非控扼之要,于古渝關東六十里移建山海關,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臨榆縣明代屬永平府,境內建制盧龍縣、撫寧縣、昌黎縣、永平衛、山海衛。縣下實行里甲制,里亦稱社、屯,當地民編為社,遷來者編為屯。清代,沿用明制,屬直隸省永平府,轄盧龍、撫寧、昌黎縣。

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山海關增設臨榆縣。《大清一統志·永平府·臨榆縣》中記載:「秦皇島,在臨榆縣西南二十五里,入海一里,四面皆水。相傳秦始皇嘗駐蹕於此。」乾隆二十一年《臨榆縣誌·古蹟》中記載:「秦王島,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海水環之。世傳秦始皇求仙駐蹕於此。」光緒四年《臨榆縣誌》對秦皇島的描述見多且詳:「秦王島,距城西南二十五里,山脈由東轉西,插入海中,橫壓水面,遠望形如臥蠶,海陽鎮之水口山也,上有觀音寺。」

山海關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的東北起點(現已發現的明長城起點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虎山鎮——虎山長城),境內長城26公里,位於秦皇島市以東10多公里處。據史料記載,山海關自1381年建關設衛,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自古即為我國的軍事重鎮。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

明末女將軍秦良玉鎮守過山海關。李自成與吳三桂在此激戰。

建築規格

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並有多種古代的防禦建築,是一座防禦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有「天下第一關」之稱。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甕城,東羅城、西羅城等長城建築,向遊客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山海關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牆建築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樣,特別是保存眾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樸。使古城最為增色的是關城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聳立長城之上,雄視四野。登上城樓二樓,可俯視山海關城全貌及關外的原野。北望,遙見角山長城的雄姿;南邊的大海也朦朧可見。天下第一關城樓南北,還有靖邊樓、牧營樓和臨閭樓等建築。漫步在萬里長城之上,會使你感受到我們祖先的偉大和炎黃子孫的非凡智慧。

山海關城平面呈四方形,周長八里一百三十七步四尺,寬五丈,深兩丈五尺的護城河圍繞其外。城牆外部以青磚包砌,內填夯土,高約十四米,寬七米。有城門四個,東稱「鎮東門」,西稱「迎恩門」,南稱「望洋門」,北稱「威遠門」。四門俱存,東門即為「天下第一關」,保存最為完整。城門臺上座有天下第一關城樓,實測城臺高十二米,城樓高十三點七米,樓東西寬十米零一,南北長十九米零七,樓分兩層,上覆灰瓦單簷歇山頂,樓上、下兩層,北、東、南三面開箭窗六十八個,平時關閉,用時開啟。西面屋簷的正中懸掛黑字白底巨幅匾額,上書「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字跡蒼勁、雄渾,為明成化八年(1472年)進士蕭顯所書,現真跡藏於樓下,樓外所懸為1920年摹製品。

關城西門原亦有樓,與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規模相同。亦有匾額題字「祥靄榑桑」,係清乾隆九年(1744年)御書。因年久失修,早已殘破不堪,於一九五三年拆毁。關城南門樓的規模和東、西兩門樓相同。匾額題字「吉里普照」。明嘉靖八年(1529年)修建。因年久失修,亦破損嚴重。於一九五五年拆毁。北門上有門樓,啟六年(西元1627年)建,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員外郎邵可立、副將劉孔尹重建。建後城樓多次遭受火災,故廢棄未修。

山海關城四座城門的外部均有甕城,現僅存東門甕城,周長三百十八米,甕城門嚮南開,與第一關券門成直角形。甕城西面牆長八十五米,北牆長八十三米,東牆長七十二米,南牆長七十七米,城高十三米。甕城牆上寬度,西為十五米,東為九點七米。

山海關城還有東羅城、西羅城、南翼城,北翼城。

東羅城:據《臨榆縣誌》載:「東羅城傅大城之東關外,高二丈三尺,厚丈有四寸,周五百四十七丈四尺,門一,在城東,即關門,為東西孔道。建樓于上曰『服遠』。水門二,角樓二,附敵樓七。明萬曆十二年(西元1584年),主事王邦俊、永平兵備副使成遜建。初設三門,清康熙四年(1665年)移關時,通判陳天植、都司孫枝茂、守備王御春重修。因塞南北二門,即以東門為關門。舊設敵樓,今廢。環城為池,周四百有二丈九尺。」據實測,東羅城周長約四華里。今東羅城關門門額上嵌有石匾一塊,刻「山海關」三個大字,但因風蝕雨剝,字跡已模糊不清。另外在東羅城的城牆上有不少青磚磚脊上燒制有當年參加築城的單位和時間的文字。發現這種帶有文字的磚就達九種,分別為:「萬曆十二年真定營造」,「萬曆十二年德州營造」,「萬曆十二年建昌車營造」,「萬曆十二年燕河路造」,「萬曆十二年樂亭縣造」,「萬曆十二年撫寧縣造」,「萬曆十二年盧龍縣造」,「萬曆十二年遷安縣造」,「萬曆十二年灤州造」。這些燒制著文字的磚可以看出,當時參加修築東羅城的既有營、路,又有州、縣,動用了大批軍隊將士和地方民夫。

西羅城:據《臨榆縣誌》載:「西羅城,傅大城之西關外,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巡撫朱國棟請建,工未畢,通改革中止。門一,在城西,曰『洪宸』。城未建時,即有拱宸樓,不知何年始建。因土築易圮,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副將楊元改用磚石。」今「拱宸門」及西羅城均毁。

南北翼城,分別距關城南、北二里,建築形制相同。據《臨榆縣誌》載:南北翼城城牆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門。為「明巡撫楊嗣昌建」。兩座翼城皆毁,僅存殘址。

另外,在關城東南角舊有奎光樓,東北角舊有威遠堂,東羅城南北兩隅,築有牧營樓,臨閭樓。以上四樓早已毁掉。關城中心,還有一座高二丈七尺,方五丈,穿心四孔的鐘鼓樓,此樓解放前就已破爛不堪,解放後因阻塞交通,於1952年拆除,後復建。

在關城東二里歡喜嶺上,還築有一座威遠城,相傳為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所築。實測其遺址,周長六百一十四米。此城地處要害,遙控四野,與關城成掎角之勢。

主要建築

關城

山海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山海關長城的中心,呈不規則梯形,西北和西南轉角處呈圓弧形,未設角臺。關城城垣周長4727米,城高14米,厚7米。東牆為長城主線,關城東西南北四面各建有四座城門,東門為「鎮東門」,即「天下第一關」,西門為「迎恩門」,南門為「望洋門」,北門為「威遠門」,四門城臺上均建有城門樓。關城四門之外均築有甕城,偏側開門。城牆的東南、東北隅處於長城主線,各建有東南角臺和東北角臺,角臺上分別建角樓,是關城轉角處防禦性建築,鎮東樓南北兩側還建有臨閭樓、牧營樓和新樓。在關城的東南、西北和西南隅各設水門一座,牆外有護城河環衛。

城門

山海關城門有四個,東稱「鎮東門」,西稱「迎恩門」,南稱「望洋門」,北稱「威遠門」。四門俱存,東門即為「天下第一關」,保存最為完整。城門臺上座有天下第一關城樓,天下第一關城樓,實乃箭樓格式。經實測:城臺高12米,城樓高13米,東西寬10.1米,南北長19.7米。樓分兩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8米。城樓建築,上為歇山重簷頂,頂脊雙吻對稱,下為磚木結構,四角飛簷上,飾以形態各異的脊獸,造型美觀,栩栩如生。

甕城

山海關城四座城門的外部均有甕城,現僅存東門甕城,周長318米,甕城門嚮南開,與第一關券門成直角形。甕城西面牆長85米,北牆長83米,東牆長72米,南牆長77米,城高13米。甕城牆上寬度,西為15米,東為9.7米。

東羅城

現存東羅城位於關城東門外,東側與東城牆相連,現存城牆為明萬曆年間(1584年)所建。有關東羅城的最早記錄為明萬曆二十七年的《永平府志》卷之二《建置志·城池》編。

萬曆十年拜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的張佳胤所撰寫《山海關羅城記》,對修築東羅城的緣由及始築時間作了明確的敘述,按此記載,東羅城是在明中期北部防禦局面遭到嚴重破壞,整個北方防線南移,山海關長城由明初的內邊重鎮,變成禦敵外邊的歷史背景下,為確保山海關主城不受攻擊,構成彼此呼應、重關鎖隘的防禦布局,時任山海路參將的王守道於萬曆十一年(1583年)春開始修築。

萬曆十二年(1584年)二月,永平兵備道副使成遜會同山海關兵部分司主事王邦俊,在王守道所築夯土城牆由於戰事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將外牆體下部壘石,上部包磚,對內牆體僅做局部補砌,到當年五月即竣工,形成東羅城現在規模。東羅城牆體城磚大多印有「萬曆十二年真定營造」、「萬曆十二年德州營造」、「萬曆十二年建昌車營造」、「萬曆十二年撫寧縣造」等10種銘文,也印證了現存羅城城牆為萬曆十二年的修築。

隨著清王朝政治軍事形勢的發展,統治策略由明王朝的軍事防禦改為政治拉攏、懷柔政策,用宗教和思想統治的辦法,代替對長城的修築,致使長城的防禦功能逐步淡化,山海關東羅城也逐漸成為繁華的商業城鎮,作為華北與東北的交通要道,資訊和商品集散地而發揮作用,城牆維修基本停止。

現存東羅城東門即為關門上建服遠樓,城門之外有一長方形甕城護衛。另外兩座城門,南門渤海門,北門為袞龍門之上的門樓早已坍毁,無可考察。東南、東北轉角各設角臺,上建敵樓。羅城設南北二水門,東北南三面護城河環衛。

西羅城

據《臨榆縣誌》載:「西羅城,傅大城之西關外,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巡撫朱國棟請建,工未畢,通改革中止。門一,在城西,曰『洪宸』。城未建時,即有拱宸樓,不知何年始建。因土築易圮,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副將楊元改用磚石。」今「拱宸門」及西羅城均毁。

南北翼城

翼城分別距關城南、北二里,建築形制相同。據《臨榆縣誌》載:南北翼城城牆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門。為「明巡撫楊嗣昌建」。今兩座翼城皆毁,僅存殘址。

其他建築

在關城東南角舊有奎光樓,東北角舊有威遠堂,東羅城南北兩隅,築有牧營樓,臨閭樓。以上四樓早已毁掉。關城中心,還有一座高二丈七尺,方五丈,穿心四孔的鐘鼓樓,此樓解放前就已破爛不堪,解放後因阻塞交通,於1952年拆除,後復建。

關城西門原亦有樓,與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規模相同。亦有匾額題字「祥靄榑桑」,係清乾隆九年(1744年)御書。因年久失修,早已殘破不堪,於1953年拆毁。關城南門樓的規模和東、西兩門樓相同。匾額題字「吉里普照」。明嘉靖八年(1529年)修建。因年久失修,亦破損嚴重。於1955年拆毁。北門上有門樓,明天啟六年(1627年)建,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員外郎邵可立、副將劉孔尹重建。建後城樓多次遭受火災,故廢棄未修。

價值

文物價值

山海關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天下第一關」的匾額長5米高1.5米,每個字都一米有餘,相傳是明代成化八年進士、山海關人蕭顯所題字為楷書,筆力蒼勁渾厚,與城樓風格渾然一體,堪稱古今巨作。

建築價值

山海關古城是明萬里長城上的重要的軍事城防體系,東門鎮東樓氣勢雄偉,因地處要隘,形勢險要,又是萬里長城東起第一關,故稱「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在其左右兩側分別建有靖邊樓、牧營樓、鎮東樓、臨閭樓和威遠堂,五座敵樓,一字排開,均勻分布在一千多米長得長城線上,稱為「五虎鎮東」;城中心建有鐘鼓樓,關城街巷呈棋盤式布局,城外四甕城拱衛,形成重城並護之勢;外層築有羅城、翼城、衛城、哨城等,展示出中國古代嚴密的城防建築風格。

甕城是長城建築中最珍貴的城,雖規模不大,卻有重要作用。一是如遇敵人侵擾,可將關門作為二道防線,制敵于「甕中之鱉」;二是從建築上看,城外甕城迴護,形成重城並守之勢,堅固雄偉,體現長城防禦工程的特色。

軍事價值

天下第一關為萬里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是關內關外的分界線,是明朝京師——北京的重要屏障。是以展現明代重要關口和平原長城為主的歷史遺蹟人文景區。山海關為軍事重鎮和戰略要地,明宣德年間曾在此特設兵部分司署,為明兵部的唯一分設機構,具有獨特的軍事與政治價值。自其設立至明朝覆滅,二百多年間,共有90位兵部分司主事於此。

山海關距離北京大約只有280千米,而且兩地之間的地形以利於騎兵衝殺的平原為主。正因為山海關的特殊地理位置,關乎明王朝京師的安全,所以,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山海關逐漸贏得了「天下第一關」的稱號。而「天下第一關」中所謂的「第一」,不僅指山海關地處萬里長城最東端,更表明瞭它扼守遼西走廊,護衛華北平原的重要地理價值。

歷史價值

由於處在中原農耕文化和東北遊牧文化的樞紐位置,山海關在明清時期的商貿地位尤為顯著,中原和少數民族商旅往來頻繁,山海關既是軍事重鎮,又是商貿重鎮。

山海關及其建築在明朝為防止東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殘餘勢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清朝入主中原後,山海關一帶長城失去了軍事防禦作用,但仍然是東北和華北的交通要衝。清朝成為皇帝到瀋陽祭祖的必經之路,也是文人雅士登樓攬勝的場所。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