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景區景點 > 正文

龍門石窟

2020-06-17 03:07   來源:中文百科专业版   閱覽: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龍門石窟由於地處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擬己為「真龍天子」,故又稱「龍門」。龍門自古為險要關隘,交通要衝,向為兵家必爭之地。因山青水秀,環境清幽,氣候宜人,素為文人墨客觀游勝地。又因石質優良,宜於雕刻,故而古人擇此而建石窟。這裡青山綠水、萬象生輝,伊河兩岸東西山崖壁上的窟龕星羅棋布、密如蜂房。1961年國務院公佈龍門石窟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被公佈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2007年5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景區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這座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用一週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這組雕像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清代武億曾說:「龍門不僅為石鐫佛場,亦古碑林也」。 「龍門二十品」是魏碑體的代表,它基於隸、形於楷,是隸書向楷書的過渡,是後代碑拓鑑賞家從眾多的石刻題記中精選出來的魏碑書法精華。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稱魏碑有「結構天成、筆法跳躍、精神飛動、血肉豐美等十美,他大力提倡學習書法應從龍門二十品入手,給「龍門二十品」以極高的評價。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魏碑體的珍品和唐楷書體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之傑作。

龍門東山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的香山寺,是武周時代封建王朝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訶羅的遺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在此後的一百多年中,香山寺法音綿歷、香火熾盛,以致中唐時代享譽中外的文化名人白居易,竟以居士情結與如滿和尚等人結為「香山九老」,酬唱於該寺的堂上林下、晨煙夕藹。會昌六年(西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卒于洛陽履道里故居,白居易的親屬,根據他生前的遺囑,將他葬于龍門香山寺下。今日的白園(白居易墓園),是各界來賓體驗大詩人晚年生活的理想之地。

龍門的管理體制幾經更迭,於2007年9月成立中共龍門文化旅遊園區工作委員會、龍門文化旅遊園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內設辦公室(黨工委辦公室、綜合管理局)、財政局、社會事務管理局、建設發展局、監察室(質檢辦)等兩辦三局,直屬7個事業單位、9家企業、1個街道辦事處,含8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耕地面積1.18萬畝,總人口3.44萬人。

景區景點

西山石窟

潛溪寺

潛溪寺是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它高、寬各九米多,進深近七米,大約建於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頂藻井為一朵淺刻大蓮花。主佛阿彌陀佛端坐在須彌臺上,面頤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側為大弟子迦葉,右側為小弟子阿難。兩弟子旁邊分別為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儀態文靜,在故宮博物院有1比1的複製品陳列。阿彌陀佛與兩側的兩位菩薩共稱為西方三聖,即掌管西方極樂世界的三位聖人,是佛教淨土宗信仰的對象。

賓陽中洞

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代表性的洞窟。「賓陽」意為迎接出生的太陽。賓陽三洞開鑿于北魏時期,是北魏的宣武帝為他的父親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開工于西元500年,歷時24年,用工達到了802366個,後因為發生宮廷政變以及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計畫中的三所洞窟(賓陽中洞、南洞、北洞)僅完成了一所即賓陽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賓陽中洞內為馬蹄形平面,穹窿頂,中央雕刻重瓣大蓮花構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是八個伎樂天和兩個供養天人。牠們衣帶飄揚,迎風翱翔在蓮花寶蓋周圍,姿態優美動人。洞內為三世佛題材,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主佛為釋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創始人,原名叫喬達摩·悉達多,原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兒子。他和我國的孔子生活在一個朝代,比孔子要年長12歲。他在29歲的時候出家修行,經過六年,悟道成佛,創立了佛教。由於北魏時期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主佛釋迦牟尼面頰清瘦,脖頸細長,體態修長。衣紋密集,雕刻手法採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飾一改雲岡石窟佛像那種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著寬袍大袖袈裟。釋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薩。二菩薩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鋪,都是一佛、二菩薩,著褒衣博帶袈裟,立於覆蓮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兩側,自上而下有四層精美的浮雕。第一層是以《維摩詰經》故事為題材的浮雕,叫做「維摩變」。第二層是兩則佛本生故事。第三層為著名的帝后禮佛圖。第四層為「十神王」浮雕像。特別是位於第三層的帝后禮佛圖,牠們反映了宮廷的佛事活動,刻劃出了佛教徒虔誠、嚴肅、寧靜的心境,造型準確,製作精美,代表了當時生活風俗畫的高度發展水準,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被盜往國外了。現在分別陳列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美國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賓陽南洞

賓陽南洞的洞窟為北魏時期開鑿,但洞中幾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為阿彌陀佛,面相飽滿,雙肩寬厚,體態豐腴,體現了唐朝以胖為美的風格。賓陽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廢棄的基礎上又續鑿而成,為其生母長孫皇后做功德而建,屬於過渡時期的作品。


萬佛洞

萬佛洞,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後室結構,前室造二力士、二獅子,後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是龍門石窟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頂有一朵精美的蓮花,環繞蓮花周圍的為一則碑刻題記:「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它說明瞭該洞窟是在宮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內道場智運禪師的主持下開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西元680年。洞內主佛為阿彌陀佛,端坐于雙層蓮花座上,面相豐滿圓潤,兩肩寬厚,簡潔流暢的衣紋運用了唐代渾圓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無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唯我獨尊。主佛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剛力士,那奮力向上的雄姿與主佛的沉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更加襯托出主佛的安詳。主佛背後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養菩薩,她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像是不同少女的群體像。

在洞內南北兩壁整齊地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兩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樂人,舞伎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翩翩起舞,體態輕盈,婀娜多姿。

整個洞窟金碧輝煌,向人們展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理想國土,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

洞口南側還有一尊菩薩像,她是龍門石窟唐代眾多菩薩像的精美範例。菩薩通高85厘米,頭部向右傾斜,身體成"s'形的曲線,整個姿態顯得非常優美端莊。我國著名戲劇大師梅蘭芳早年參觀龍門時,被她那優美的形象所吸引並大加讚賞,此後經過藝術加工,成功地運用到他的表演中。

蓮花洞

蓮花洞,因窟頂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蓮花而得名,大約開鑿于北魏年間。蓮花是佛教象徵的名物,意為出汙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頂多以蓮花作為裝飾,但像蓮花洞窟頂這樣碩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蓮花,在龍門石窟也不多見。蓮花周圍的飛天體態輕盈,細腰長裙,姿態自如。

洞內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主像為釋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衣褶簡潔明快。這是釋迦牟尼的遊說像,即釋迦牟尼外出講經說法時的形象。二弟子是淺浮雕,左側弟子迦葉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錫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頭部早年被盜,現存法國吉美博物館。

龍門石窟中最小的佛像,僅有2厘米高,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於蓮花洞南壁上方,生動細緻,栩栩如生。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因為它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這裡共有九軀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祥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

飽經滄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葉,溫順聰慧的小弟子阿難,表情矜持、雍榮華貴的菩薩,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

奉先寺的九軀大像的背後有很多長方形的小龕,這是大約在宋、金時代,人們為了保護大像龕,依龕修建了木結構屋簷式建築,這些建築影響了佛像的通風,加速了佛像的風化,因而後來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藝術群雕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刻高踞於我國石刻藝術的巔峰,成為我國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也成為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象徵。

古陽洞

古陽洞,在龍門山的南段,開鑿于西元493年,是龍門石窟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教內容最豐富、書法藝術最高的一個洞窟。它規模宏偉、氣勢壯觀。洞中北壁刻有楷體「古陽洞」三個字,到了清末光緒年間,道教徒將主像釋迦牟尼塗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訛傳老子曾在這兒練丹,所以古陽洞又叫老君洞。

古陽洞是由一個天然的石灰岩溶洞開鑿成的。窟頂無蓮花藻井,地面呈馬蹄形。主像釋迦牟尼,著雙領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詳地端坐在方檯上,侍立在主佛左側的是手提寶瓶的觀音菩薩,右邊的是拿摩尼寶珠的大勢至菩薩,他們表情文靜,儀態從容。

古陽洞大小佛龕多達數百,雕造裝飾十分華麗,特別是表現在龕的外形、龕楣和龕額的設計上,豐富多彩,變化多端,有的是蓮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築、有的是帷幔和流蘇,並且在龕楣上雕造有佛傳故事,如:古陽洞南壁釋迦多寶龕上,有樹下誕生、步步生蓮、九龍灌頂等,講述的是悉達多從他母親摩耶的右腋下誕生,剛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腳印都生出一朵蓮花,這叫步步生蓮,他站在方檯上,天空中有九條龍為他噴水沐浴。

古陽洞是北魏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這些達官貴人不惜花費巨資,開鑿窟龕,以求廣植功德,祈福免災,而且留下了書法珍品—龍門二十品。古陽洞中就佔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窯中。龍門二十品是指從北魏時期精選出不同的二十塊造像題記,牠們記載著佛龕的雕鑿時間、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點是:字型端正大方、氣勢剛健質樸,結體、用筆在漢隸和唐楷之間。清代學者康有為曾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要用魏碑體,現在,龍門二十品仍有無窮的藝術魅力,每年吸引無數的海外友人,漂洋過海,為的是能夠親眼目睹這一書法奇珍。

藥方洞

藥方洞,因窟門刻有諸多唐代藥方而得名。它始建於北魏晚期,經東魏和北齊,到唐初還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軀硬直少曲線,脖子短粗,身體碩壯,菩薩頭冠兩旁的帶子很長,下垂到胳膊上部。這都是北齊造像的特徵。洞門兩側刻有藥方150多種,所用藥物多是植物、動物和礦物藥。藥方涉及內科、外科、小兒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藥材在農村都能找到。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這些藥方不僅可以治療常見的疾病,而且還能治療疑難雜症,如:療噎方可以治療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西元10世紀被一位日本學者收錄在《醫心方》中,足見它的價值和影響。藥方洞的藥方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藥方,對研究中國醫藥學起重要的作用。

東山石窟

擂鼓臺中洞

傳說當年奉先寺竣工時,武則天親自率百官駕臨龍門,主持這次規模盛大的開光儀式,龐大的樂隊便在這平台上擂鼓助興,於是後人便把這裡叫做擂鼓臺。相臨擂鼓臺的三個洞叫擂鼓臺三洞。

這是擂鼓臺中洞,又名大萬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禪宗窟,中國佛教的禪宗是以專修禪定為主的教派。「禪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殺慮的意思。洞頂作穹隆形,並有裝飾華麗的蓮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薩,主佛為雙膝下垂而坐的彌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羅漢群像,從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羅漢群像構成一個半環形裝飾帶,羅漢群像均羅漢身旁都刻有一段從《付法藏因緣傳》里摘錄的經文介紹該羅漢的身世及特點。所刊經文中多雜以武周新字,這是是武周時期禪宗所經營的洞窟。

擂鼓臺北洞

擂鼓臺北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較早,規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屬於中國佛教的派別之一,它源於印度產生於西元七世紀以後,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後一個派別,密教傳入中國以及在中國的弘揚乃至遠播日本,朝鮮期間,還有密宗領袖和他們的宗教活動,都和洛陽及龍門石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擂鼓臺北洞為穹隆頂,馬蹄形平面,高4米,寬4.9米,窟頂為蓮花藻井,周圍環繞四身飛天。其因風化剝蝕已不清。據說,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國時期從別處搬移進去的。洞內三尊大坐佛中,東壁的主佛為毗盧遮那佛意為日,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稱「大日如來」,它頭帶寶冠,胳膊上帶著臂釧的菩薩裝形象,像高2.45米,結迦坐於0.9米高的須彌臺坐之上。

在北洞的前壁南側,雕有八臂觀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圓形臺坐上,在前壁的北側還雕有四臂十一面觀音,像高1.9米,赤腳立在圓形臺坐上。

看經寺

看經寺為武則天時期所雕刻,雙室結構,前室崖壁有數十個小龕造像,主室進深1170厘米,寬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頂,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傳法羅漢二十九祖(正壁11身,兩壁個9身),為我國唐代最精美的羅漢群像,是據隋代費長房《歷代法寶記》刊刻的。這種不雕佛像僅雕羅漢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禪堂,可能是禪宗所主持開鑿的。看經寺是龍門東山最大的一個洞窟,29尊傳法羅漢保存完好。

四雁洞

四雁洞是一個盛唐時期的中型洞窟。該洞窟的窟頂是一個蓮花藻井,蓮花藻井的四周有四個飛天的四飛雁環繞,奇特的是這四隻雁的腿都十分細長,和鶴腿相似,四雁洞之名即來源於此。佛經中曾以五百雁來雙喻五百羅漢的故事。這裡雕刻四雁可能是用寓意的手法,以雁來比喻羅漢。這在龍門石窟中也僅此一處。

二蓮花洞

二蓮花洞在四雁洞南面,是一組雙窟,模式相同,所以稱為二蓮花洞。二蓮花洞約鑿于武周至唐玄宗時期。二洞的造像雕飾與布局都是一樣的。窟內頂部的藻井都覆蓮圖案。洞內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中間主佛為阿彌陀佛,手施降魔印。洞窟的規模介於大、中型洞窟之間。從雕像的手法看較為成熟,也頗具唐風,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白園

白園,位於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東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墓園,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住洛陽18年。雖尊為「少傅」,但一生清貧,喜酒善詩,在龍門修香山寺,開八節灘,對龍門山水十分眷戀,死後遵囑葬於此。

白園內主要景點有青谷區、樂天堂、詩廊、墓體區、日本書法廊、道詩書屋等10餘處。青谷區位於兩山之間,有白池、聽伊亭、石板橋、松竹和白蓮。進入青谷區瀑布飛瀉,池水蕩漾,竹林清風,白蓮飄香,使人心曠神怡;樂天堂依山傍水,面對青谷,是詩人作詩會友之處,室內自然山石裸露,漢白玉塑像瀟洒自然,靜座山石之上,給人以深思明世之感。站在樂天堂前,可深切回味詩人原作「門前常流水,牆上多高樹,竹徑繞荷池,回百餘步」的內涵;詩廊立石38塊,由國內名家書寫,行、草、篆、隸齊全,既可以欣賞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領略書法藝術之美。日本書法廊是為中日書法交流而建,多為當代日本書法名家之作,於2000年3月建對外開放。墓體區位於琵琶峰頂,從牡丹壇拾級而上即可到達。這裡有白居易墓、臥石碑、烏頭門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墓前型石鋪地,墓後草坪如毯,周圍翠柏環抱,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白園為紀念性園林,園內建築古樸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徑通幽,是遊覽的好去處。

香山寺

香山寺位於十三朝古都洛陽城南13公里處的香山西坳,與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西山窟區一衣帶水,隔河相望,與龍門石窟東山窟區和白園一脈相連,並肩鄰立。香山因盛產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於北魏熙平元年(西元516年),唐垂拱三年(西元687年),印度來華高僧地婆訶羅(日照)葬於此,為安置其遺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西元690年),武則天在洛陽稱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請,敕名「香山寺」,並重修該寺,當時香山寺危樓切漢,飛閣凌雲,巍巍壯觀,武則天常駕親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樓坐朝。留下了「香山賦詩奪錦袍」的佳話。唐大和六年(西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資六七十萬貫,重修香山寺,並撰《修香山寺記》,寺名大振,這篇文章開篇第一句即是對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游之勝,香山首焉」,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與如滿和尚等人結成「香山九老會」吟詠於該寺的堂上林下,會昌六年(西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遺命葬于香山寺如滿大師塔側。宋金時期香山寺猶存,元末廢棄,清康熙年間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稱頌「龍門凡十寺,第一數香山」,這句詩摘自他當時所作的詩《香山寺二首》,被鐫刻在石碑之上,位於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著這塊石碑,已有兩百多年了,清末民國初年,香山寺又漸荒蕪了,1936年香山寺進行重新修建後,為蔣介石慶祝五十壽辰而在寺內建一幢兩層小樓。蔣介石和宋美齡多次在此避暑,這幢小樓位於香山寺內東南側,被稱為「蔣宋別墅」。解放後,香山寺又進行了多次修葺,如今,為了實施「旅遊強市」戰略,拓展龍門石窟景區的觀光項目,豐富香山寺的文化內涵,提昇香山寺的旅遊品位,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洛陽市委、市政府及龍門石窟管理局依據《龍門石窟區規畫》和《洛陽市龍門石窟保護管理條例》,投資600萬元於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對香山寺的改造。該改造工程從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歷時100天,創造了我國寺院速度之最。這也是香山寺歷史上的第五次修復,新香山寺借鑑唐代風格,對蔣宋樓,乾隆御碑亭,衣缽塔等作為歷史文物予以修繕、保留、保護。在原址上新建了鐘樓、鼓樓、大雄寶殿,整修了天王殿、羅漢殿、步游道等。

香山寺自創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內涵。

1、石樓:武則天「香山賦詩奪錦袍」

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則天在洛陽稱帝,非常鍾情于伊闕山水,也很喜歡位於其中的清幽雅緻的香山寺,她經常在香山寺中石樓坐朝(據〈大唐傳載〉記述)並在石樓留下了千年為人們所傳頌的典故「香山賦詩奪錦袍」,在一次春遊香山寺時,武則天別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龍門詩會」,歷史上有名的「香山賦詩奪錦袍」即由此而來。宋代人計有功在《唐詩紀事》卷十一中,對此有妙趣橫生的記述:「武后遊龍門,命群臣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虯詩成,拜賜,坐未安,之問詩後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奪錦袍賜之」。唐代詩風很盛,武則天對勝出者「賜以錦袍」,獎品不見得貴重,但卻是難得的榮譽,群臣當然各不相讓,奮力爭奪。首先成詩的是左史東方虯:「春雪滿空來,觸處如花開,不知園裡樹,若個是真梅」,武則天覺得東方虯文思敏捷,又才華出眾,立即把錦袍賜給了他,而此時,多數大臣也相繼成詩,經當眾誦讀,一致認為宋之問的七言詩更在東方虯之上,武則天遂決定把錦袍賜給宋之問,「香山賦詩奪錦袍」也成了詩壇上的一段佳話。而這段典故所發生的地點---石樓就位於香山寺內。

2、九老堂:白居易與「香山九老會」

「停宮致仕」後,白居易更加放情于山水,賞玩泉石風月。因慕戀香山寺清幽,白居易常住寺內,自號「香山居士」並把這裡作為了自己最終的歸宿,在他七十四歲時,和遺老胡杲,吉皎,鄭據,劉真,盧貞,張渾等6人先是結成了「尚齒七老人會」,後來,又有百歲之人李元爽,95歲的禪師如滿加入,號稱「香山九老」,終日吟詠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寫下了許多歌詠龍門山水及香山寺的詩篇。「空門寂靜老夫閒,伴鳥隨雲年往復還,家釀滿瓶書滿架,半移生計入香山」《香山寺二絕》這裡所描繪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寫照。為保存詩稿,白居易又把自己從大和三年(西元829年)到開成五年(西元840年)所作的詩,共800首,合成12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收藏在香山寺藏經堂內。會昌六年(西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履道里私第去世,家人遵囑將其葬于香山寺附近如滿法師塔之側。

3、白居易:籌資重修香山寺

盛唐以後,經過「安史之亂」,香山寺因年久失修,漸趨衰敗,至白居易任河南尹之時,香山寺已是蕭條至極,唐文宗大和三年(西元829年),白居易來洛任河南尹,他閒暇時常在伊闕山水間流連,想修復香山寺,卻因財力有限,未能如願。大和六年(西元832年),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將為元稹撰寫墓誌銘所得的酬金悉數拿出,費時3個多月,重修了香山寺,使衰敗的舊寺的亭臺樓閣換了新顏,並撰寫了《修香山寺記》一文。後來白居易又於唐文宗開成五年(西元840年)再次出資修復藏經堂,並收集綴補5000多卷佛經,藏入其中,可以說白居易為唐香山寺的再興竭盡全力,名山名寺與名人相得益彰,白居易重修後,香山寺再次聲名大振,一時間遊人絡繹不絕。

4、乾隆御碑亭:乾隆與香山寺

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九月,清高宗弘曆到中嶽封禪,至洛陽巡遊龍門香山寺,感懷賦詩《香山寺二首》開篇第一句即為稱頌香山寺「龍門凡十寺,第一數香山」,這首詩被人們當時鐫刻在石碑之上,並建御碑亭,該御碑亭位於香山寺內東南側。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這首詩稱頌了香山寺及美麗的伊闕風貌,並且在最後一句流露出對白居易的敬佩之情「慮輸白少傅,已著祖生鞭」展現了一代君主謙遜的品格。乾隆碑上這首詩除了讓我們欣賞到行、草的書法藝術,更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一代帝王的謙虛品質,也是對我們後人的鞭策。

5、蔣宋別墅

1936年,為蔣介石慶祝五十壽辰,地方政府選擇香山寺南側建了一幢兩層小樓,被稱為蔣宋別墅,當時蔣介石于 1936年10月29日從西安乘火車到達洛陽(東站)來到洛陽是以「避壽」為名,實則布暑「西北剿共」計畫,他於10月31日在別墅慶祝了自己的五十壽辰,參加人員有張學良,閻錫山等,之後他視察了洛陽軍校、洛陽電廠,檢閱了重炮部隊。並和夫人宋美齡三次往復洛陽,去安撫非嫡系部隊太原的閻錫山,濟南的韓復渠,綏遠的傅作義。於12月初離洛到西安,在洛陽共呆了36天,基本都住在香山寺蔣宋別墅。

歷史沿革

由於龍門珍貴的人文景觀和秀麗的自然山水,千餘年來,這裡不僅是一個旅遊勝地而且是一個古代石刻藝術的研究基地。龍門石窟造像是北魏和唐代石刻造像的精華。標誌著中華民族一個時代的藝術珍品,成了古代史、美術史、建築史、服飾史、舞蹈史、音樂史、金石史、書學史家的研究對象。

宋嘉佑八年(1065)歐陽脩寫《集古錄》,首先記載了龍門石窟造像題記。

元代至元年間(1271—1294)薩天錫作《龍門記》。天啟三年(1632)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遊龍門。同治九年(1870)清路朝霖著《洛陽龍門志》。河南太守德林德碩香集拓龍門十品。光緒十五年(1890)長白豐二,文十三拓龍門造像記一千五百品。光緒二十五年(1899),法國人魯勃蘭斯、蘭格考察龍門,發表報導,引起各國注意,並由法國人沙畹根據文獻資料編著龍門石窟概要。

光緒三十二年(1906),日本人伊東,冢本和平子考察龍門石窟四十天,著文載《東洋學藝雜誌》25、26卷。

緒三十三年(1907)法國人沙畹考察龍門著《北支那考古圖譜》。余此同時,日本關野貞和常盤大定考察龍門,著文載《支那佛教史跡》書中。

民國七至十年(1918—1921),瑞典人阿斯瓦德·西蘭旅遊河南、陝西,考察龍門,著文收入《支那雕刻》一書。

民國二十三年(1934)美國人普愛倫勾結北京古玩奸商岳彬盜走賓陽中洞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同年出版錢王倬《洛陽龍門》。民國二十四年(1935)出版關百益著《伊闕石刻圖表》這是我國解放前出版的一本圖文並茂,集大成的大型巨著。1936年,日本人水野清一、長廣敏雄考察龍門石窟,1941年出版《考察龍門石窟的研究》一書。

新中國建國後成立了龍門文物保管所,1961年出版了《龍門石窟》大型圖集。1962年文管所與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共同測繪了雙窯,並在閻文儒教授倡導下,開始了龍門石窟的全面調查和編號工作。1963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測繪了魏字洞、石窟寺和極南洞。十年動亂期間,龍門石窟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影響。198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文管所新編《龍門石窟》大型圖集。198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宮大中著《龍門石窟藝術》。一位國際友人考察了龍門之後感嘆地說:「龍門石窟不僅是中國的,而是屬於整個人類的文化。」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參觀龍門時說:「這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藝術,要研究好,保護好。」龍門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上少有的龐大的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是我國古代石刻藝術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龍門位於河南省西部「九朝古都」洛陽市南郊,北距市區十三公里。龍門地處豫西旅遊中心,東有嵩山風景名勝區,南有臨汝風穴寺、范仲淹墓、陸渾水庫、二程書院、曲裡溫泉、老君山和龍池幔自然保護區,西有宜陽靈山寺、新安千唐志齋,北有光武陵黃河遊覽區,東有白馬寺、漢魏故城商城遺址旅遊區,位居豫西旅遊區中心。

自然環境

龍門風景區東接萬安山,南通伊河大谷,北瀕洛陽盆地,西接宜陽丘陵。具體範圍,東至郜莊到水泥廠的小道,南至乾元山南山腳和魏灣,西至洛欒公路西五百米,北至龍門鎮北公路和鐵路橋,面積9.21平方公里。 

龍門山系秦嶺余脈熊耳山之分支,走向由西嚮東,至龍門突然斷裂,分成東、西兩山,巍然對峙,伊水中流(河谷寬150—300米),形成一座天然「石闕」,故古稱「伊闕」、「闕塞』』。  伊闕西山,古時稱鐘山、天竺山,俗稱昆脊里山。海拔263.9米,與河谷高差116米,山之北有紅石溝,山之南有梁溝、岔子溝、柿樹溝。東山因古時盛產香葛而得名香山,海拔303.5米,與河谷高差166米。山之北有青山琵琶峰,南有羅圈溝,萬佛溝、弔橋溝、乾元溝,均由西嚮東開破山梁。

兩山南北坡度較緩(20—30º),臨河山勢陡峭(60—85º),山頂坡度較緩  (在15º左右)。伊水西岸的石窟區,懸崖峭立,氣勢壯觀雄偉。 

龍門山峰巔,視野開闊,北望古都洛陽和北邙,南望鳴皋山(亦稱九皋山),西望宜陽山,東望嵩山,崗嶺起伏,層巒疊翠,青山隱隱

自然條件

地質 

龍門風景區為單斜構造,傾嚮北偏東,其地層由古生代的寒武紀(五億年前)、石炭紀(二億七千萬年前)、二疊紀(二億五千萬年前)和新生代的第四紀全新世(二百萬年前)岩層構成,南邊老、北邊新。風景區地質構造簡單,東、西山均為單斜山巖狀構造,走向NE80º,傾向NW,傾角25--28º。  
岔子溝正斷層位於風景區南緣岔子溝,在伊河河心沿斷層有熱泉出露,水溫約40℃。龍門橋正斷層,位於龍門公路橋北,斷于石炭紀地層中。水文站----香山寺正斷層,沿斷層岩石破碎,溶洞較多。  風景區基岩中節理髮育,成為地表水下通道。節理延伸很遠,岩層均為一塊一塊,影響其穩定性,裂隙系地下水運動的通道,在水的作用下,沿裂隙形成大小不等的溶洞。  
風景區裸露的岩石屬五億年前古生代的中寒武紀和下奧陶紀造山運動形成的石灰岩,顏色呈青灰色、灰白色,質地堅硬均勻,宜於雕鑿。山頂多的被厚度 不等的中性砂質粘土覆蓋,土質肥沃,適于植物生長。

地震 

中國科學院1955年5月15日鑑定洛陽是六度地震區域,地裂縫與地震無直接關係。  中共中央(1978)13號文件規定:「地震烈度在七度以上的城市要編制抗震規畫,併入城市規畫統一組織實施。」根據中國地震局預測分析,河南豫西北地區已成為防震的重點。洛陽市地震震源地區範圍,地震烈度已由六度改為七度,已列入設防抗震的城市。龍門建築工程均應該按洛陽市統一規定的七度設防抗震。

地熱

龍門橋南,在寒武紀和奧陶紀灰岩中,有出露裂隙----溶洞泉。普查有十九處。其中西山九處,東山六處,河谷四處,總涌水量每小時146噸,其中禹王池、鑼鼓洞、珍珠泉、香山泉等流量較大。水溫24—26℃左右,礦化度0.398—0.41克/升,為淡水,符合飲用標準。  1982年在龍門南口,對1971年勘探的2號井,擴孔鑽探抽水,勘查結果,在鑽探深距地面45米時,空壓機抽水達94噸/時,水溫46℃--52.5℃。水質為含有氡元素的醫用礦泉水。

土壤 

龍門表層土壤均為石灰岩殘積母質上發育而成,土層較薄,且含大量石礫和新生料礓,均屬褐土。根據土壤分類上均屬褐土類:山地褐土亞類,灰石土土屬。 

根據勘查,龍門西山土壤以少礫質中層灰石土和多礫質中層灰石土為主,其土層厚度一般為0.5米左右,局部山間窪地之土層可達一米以上,其中混有礫石和砂礓,含量約10—30%。土壤較厚,土壤腐殖質含量較高。

氣候

龍門風景區位於洛陽、伊川、偃師交界處,其氣候特點與洛陽地區基本相同,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乾旱大風多,夏季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長。

四季分明:冬季四個半月,夏季三個半月,春秋各兩個月,六至九月為雨季,十月至翌年五月為乾季。

氣溫:年平均氣溫 14.5℃

濕度:最熱月 75%

降雨量:年總降雨量 593.8毫米(多年平均)其中60%集中於夏季

地溫:地面極端最高溫度 69℃(1968年7月6日);地面極端最低溫度:-25.1℃(1954年1月26日)

水文

伊河發源於欒川縣境內秦嶺余脈,熊耳山南麓陶灣山谷,流經嵩縣、伊川、洛陽、偃師、于偃師的岳灘、楊村間與洛河合流,稱伊洛河,匯入黃河。伊河主流全長286公里,匯流面積約6120平方公里。伊河在冬季有結冰現象,汛期為七、八月份,冬季為枯水季節。

植被

龍門地區植被在中國植被區劃上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龍門屬豫西黃土丘陵山地,屬夏雨型大陸性氣候。

風景區2004年實行退耕還林,西山農田已基本上全部退耕還林,東山也有一部分農田退耕還林。現在整個林地面積達到533公頃。風景區現有針葉幼齡林13.8公頃,針葉壯齡林148.3公頃,闊葉幼齡林17.9公頃,闊葉成熟林12公頃。林區林木為三十年代至今陸續栽植的側柏及其它喬木,總株數40萬餘株。其中側柏約32萬餘株,綠化覆蓋面積為192多公頃,東、西山林區覆蓋率為55.68%。

伊河兩岸、河谷地帶,主要是落葉闊葉樹生長區。河邊及灌渠兩旁,高大的垂柳已形成濃密的林蔭道。伊闕北口公路橋和鐵路橋之間,有一片毛白楊樹林,也有少量的椿樹、楝樹、合歡樹等。公路旁的女貞、黃楊、百日紅、紫荆、木槿等花灌木已形成樹籬。文物保管所內有一株百年以上的烏桕十分壯觀。

東山上的香山寺、香山賓館、軸承廠療養院的庭院,是目前龍門山上綠化較好的地方,樹木花卉品種都較豐富。除了郁郁蔥蔥的側柏、刺柏和大片的迎春、百日紅、玫瑰花外,並引進了銀杏、月桂、玉蘭、水杉、榆葉梅、紅梅、牡丹、木香等珍貴樹種和花灌木,已形成了繁花似景的庭院。

西山側柏林基本已經鬱閉,近年來又栽植了大片的油松及少量的五角楓等闊葉樹。灌木叢有荆條、酸棗、迎春、連翹等十分繁茂,形成了大片的群落。岩石縫中,也可見野生臭椿、苦楝、合歡等鄉土樹種生長,紅石溝中有成片的秋天葉紅的黃櫨。

東山北部的琵琶峰上,土層較厚,在坡度較大的周圍山坡上,側柏已鬱閉,峰頂除側柏外,近幾年栽植了馬尾松、欒樹、楝樹、合歡、椿樹等。灌木除遍地野生酸棗外,還栽植了花石榴、黃楊等。在青溝裡,有一片密集的核桃林,已遮天蔽日。溝口處,除側柏外,還有椿樹、欒樹及黃楊、花石榴等。東山南部,即香山處,由於土層較薄(大部分在30厘米左右),土壤腐殖質積累不如西山,雖自三十年代起也和西山一樣,陸續栽植了大面積的側柏,但長勢不如西山。由於放牧和毁林開荒,有些地方植被破壞嚴重已較明顯,個別地方水土流失,基岩裸露,樹木稀疏。僅萬佛溝、蘿圈溝一帶,林木已鬱閉,植被覆蓋較好。但種植比較單一,大部分是側柏,僅有少量的柿樹、黃櫨、軟棗等。野生灌木酸棗、荆條遍地,也可見野薔薇、胡頹子、迎春等。

龍門風景區現有主要植物品種:

(1)常綠樹:側柏、檜柏、千頭柏、油松等。

(2)落葉闊葉樹:垂柳、旱柳、毛白楊、刺槐、椿樹、楝樹、皂角、烏桕、雞爪槭、五角楓、黃櫨、荷花、榆樹、銀杏、火炬樹等。

(3)經濟樹種:核桃樹、柿樹、大棗樹、軟棗樹、蘋果樹等。

(4)花灌木:百日紅、黃楊、桂花、紫荆、木槿、花石榴、玉蘭、迎春、丁香、牡丹等。

(5)野生植物:酸棗、荆條、黃白草、翻白草、鳶尾草、野菊花、野胡蘿蔔、霍香薊、野酢漿草、野苜蓿、野莧菜等。還有防風、柴胡、首烏、枸杞子、遠志、地丁、大薊、小薊、細莘、桔梗、毛茛等中草藥。

(6)低等植物有青苔、蕨類等十幾種,伊河有藻類等植物。

(7)農作物:小麥、玉米、紅薯、豆類等。

價值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西元493年~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龍門石窟因為滿足世界文化遺產下列評定標準:

(i) 人類藝術創造力的傑出表現。

(ii) 是對悠久歷史的藝術形式的完美展現,在這一區域的文化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iii)是對中國唐朝高度的文化水準和成熟的社會的展現。

書法藝術

截至2014年,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佛塔80餘座。龍門石窟是中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有古碑林之稱,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其中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魏碑體和唐楷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上乘之作。龍門全山造像11萬餘尊,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厘米,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也是書法藝術史是寶藏。著名的書法精品龍門二十品,是後代碑拓鑑賞家從龍門石窟眾多的石刻造像題記中精選出來的書法極品。這些碑刻不僅記錄了發願人造像的動機、目的,還為石窟考古分期斷代提供了依據。清代學者康有為曾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要用魏碑體,還稱讚魏碑有十美,如:筆法跳躍,結構天成,血肉豐美等。時值今日,魏碑體還作為標語、裝潢用字廣泛使用。由此可見,二十品在書法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佛教文化

龍門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但它也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時尚。石窟中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築、書法、音樂、服飾、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文化意義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兩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在這裡失去了雲岡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徵,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向活潑、清秀、溫和。這些北魏造像,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樸。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歷史情態。這些形制瑰異、琳琅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而唐代人們以胖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龍門石窟的唐代造像繼承了北魏的優秀傳統,又汲取了漢民族的文化,創造了雄健生動而又純樸自然的寫實作風,達到了佛雕藝術的頂峰。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這座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用一週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這組雕像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