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大陸 >

合成生物學迎來發展的春天

2023-04-07 08:25    作者:dl001   來源:科技日報   VIEW:



  無論是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還是區域發展的最新布局,都在搶抓新賽道,提前規畫合成生物學的發展路徑。而資本的青睞,也成為了合成生物學發展的「助推器」。
  合成生物學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風口之下,合成生物學有哪些新模式、新技術、新思路和新未來?3月28日,以「萬物生長 合成未來」為主題的第一屆中國綠色生物製造峰會在廣州舉辦。高福、鄧子新、元英進、鄭裕國、宋爾衛等7名院士,以及400多名各界嘉賓一起,為合成生物學的健康發展獻智論道。
  第一屆中國綠色生物製造峰會由科技日報社與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聯合主辦,廣州市人民政府與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政府支持,態創生物科技(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態創生物)承辦,是一次由中央媒體聯手產學研用發起的行業盛會。
合成生物學是生物經濟新引擎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機遇,如何以科技創新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到2025年,生物經濟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總量規模邁上新臺階……2022年,國家發改委在印發的第一個生物經濟五年規畫——《「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畫》中,提出了生物經濟發展階段目標。業界普遍寄希望於,生物經濟能夠成為我國繼數字經濟之後的第二個新的經濟業態。而合成生物學無疑是生物經濟的新引擎,將成為我國搶抓的新領域、新賽道。
  「合成生物學正在快速向實用化和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在『雙碳』、生物材料、生物資訊技術和人工智慧領域都會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對於改變我國相關產業經濟成長方式、實現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高福在峰會致辭中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即合成生物學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麥肯錫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合成生物學與生物製造的經濟價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全球60%的物質生產可通過生物製造方式實現。
  由科技日報社和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聯合調研組發布的《2022年中國合成生物學綠色應用與產業感知調研報告》(以下簡稱《調研報告》)顯示,有57.81%的受訪者看好合成生物學技術未來十年的發展。據統計,全國有18個省(市)將「合成生物」寫進「十四五」規畫,分別從平台建設、技術突破、產業應用等方面,規畫了合成生物學的發展路徑。
合成生物學領域百花齊放、百舸爭流
  近年來,得益於技術突破、政策支持等因素,合成生物學技術取得突破性發展,迅速從實驗室走向產業,被廣泛運用在醫療健康、綠色能源、日化美妝、食品消費等領域,並且普遍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高價值的特點。由此,我國誕生了一大批合成生物學領域的企業。
  自從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出了澱粉,「空氣做饅頭」似乎近在咫尺,這一「從0到1」的重大突破,讓人們看到了合成生物學在引導產業變革方面的巨大潛能;研發出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的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解決了細胞培養肉的多項技術難題,能用20天時間培養出重量超200克的細胞培養肉;態創生物實現了小分子肽合成技術的重大突破,在替代傳統合成方法的同時,將單個肽的合成週期縮短至1—3個月,生產效率提昇約40倍。該公司還藉助基因編輯手段,創新了美妝日化領域的角鯊烷原料供應方式,獲得外界廣泛關注……作為目前國內首份從產業感知角度切入的合成生物學調研報告,《調研報告》評選出的「十大典型應用案例」頗有代表性,涉及食品、美妝、化工、生物等多個領域,彰顯出我國合成生物學領域百花齊放的新格局和百舸爭流的新活力。評選旨在引領行業發展風嚮,推動合成生物學行業健康穩定向好發展。
  《調研報告》稱,經企業工商註冊登記資訊檢索,截至2023年3月5日,廣東是「合成生物」企業註冊登記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擁有超10萬家合成生物學相關企業,其合成生物學發展潛力全國第一。
  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表示,近年來,廣州市正在加快布局合成生物學產業,緊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著力打通「科學技術化、技術產品化、產品產業化、產業資本化」的發展路徑,持續推動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從原始創新、產業規畫、營商環境等方面發力,推動廣州建成生物醫藥技術策源地和產業創新高地。
投資機構助推合成生物學加速布局
  在合成生物學的發展壯大過程中,資本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資本的青睞,無疑為合成生物學相關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根據《調研報告》,發生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密集的投融資行為,展示了合成生物學發展的巨大潛力。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我國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投融資頻次和數額雙雙創新高,至少有43次投融資行為,金額達到66億元。
  來自業界的一種觀點認為,隨著底層技術突破和轉化,合成生物學將迎來爆髮式增長,疊加碳中和等利好政策和綠色消費的興起,未來3—5年將是合成生物學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在成長期階段,企業的研發投入非常大,沒有資本的助力是難以想象的。所幸,在合成生物學領域,投資機構正在加速布局。未來,或由此產生一些顛覆性的合成生物學相關企業。
  不過,在解讀《調研報告》時,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林章凜教授認為,合成生物學在技術突破、產業應用、外部環境等方面,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需要產學研各界攜手共同應對。
  規模化生產是合成生物學產品實現商業化的路徑,其中,工藝放大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容易造成定向生產失效。在工業級量產過程中,仍面臨如目標產物產率不穩定、染菌、功能脩飾途徑和分泌管道缺乏、裂解純化步驟繁瑣及純化成本高等問題。
  此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合成生物學的「造物」特徵挑戰了人們對於生命的傳統價值觀念,其「生物設計」環節易引發倫理和安全爭議。
  合成生物學未來可期,但健康的行業生態,仍需要各方努力構建。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