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水洞溝遺址:科學與人文在這裡交融

2020-10-10 17:38    作者:高 星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VIEW: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仿古體驗活動。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

核心閱讀

政府部門、學術機構與企業密切合作互動,各自發揮優勢和專長,遺產保護和利用並重,學術與科普互促,最終實現保護、科研、科普、旅遊互益共贏。水洞溝遺址這種保護實踐模式,對其他史前舊石器時代的大遺址具有借鑑意義

在中國西北蒼茫的毛烏素沙地和滔滔東流的黃河之間,寧夏水洞溝遺址坐落於此。

4萬年前,一群從北方遷徙至此的狩獵採集人來到這裡,安營紮寨,開始書寫水洞溝地區的古史。其後,陸續有先民到此生產和生活,續寫史前文化篇章。至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人群仍在這裡打石制陶,傳遞文明的薪火……

1474年,自橫城至鹽池的長城落成,它成為明代長城的一部分。1697年,清朝康熙皇帝御駕親征準格爾部,循長城南側古道穿水洞溝而過,留下歷史的印記。

1923年,兩位法國古生物學家在水洞溝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證明中華大地在遠古就有人類生存繁衍,其後學者不斷到此發掘和研究。

如今這處古遺址煥發了新的活力,成為考古學和地質學的科考基地和人才培養的田野學校、中小學研學的露天課堂。它也是我國唯一一處以史前遺址為核心的國家5A級景區,是遊客體驗文化遺產保護的旅遊之地。

持續的考古不斷深化遺址的文物價值

水洞溝遺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際學術界赫赫有名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產地。該遺址由若干地點組成,散布在黃河的支流邊溝河兩岸,埋藏著距今4萬年至5000年前不同時期、不同人群、不同生存活動所留下的遺物與遺蹟,勾畫出一幅幅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先民在此遷徙交流、生息勞作、薪火相傳的歷史畫卷。

1地點最早被發現和發掘。法國學者桑志華、德日進根據這裡出土的石製品和動物化石於1925年在國際學術界率先發文,宣布遙遠的東方存在舊石器時代先民留下的文化遺存;這裡出土的石器文化處於歐洲舊石器時代中期的莫斯特文化嚮晚期的奧瑞納文化發展的中間環節,當時發生過東西方人群的遠距離遷徙。其後該地點又被發掘出更多的遺物和遺蹟,表明4萬年前帶有特定技術的人群到此生產生活過,其重要性愈發突出。這裡出土的規範、長薄的石葉製品被認作早期現代人的文化標識,在歐亞大陸西部和西伯利亞廣泛分布,在東亞卻是鳳毛麟角,有學者據此支持現代東亞人群是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在非洲誕生並自西嚮東遷徙的早期現代人的後代的論斷。

但第2地點給出了不同答案。這裡出現距今3萬年前後的多個文化層位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遺存,將古人類的生存行為演繹得更加繪聲繪色。該地點的石製品顯示出與第1地點不同風格,回歸在華北延續了百萬年的小石片文化傳統,但一些石器加工得規整、精細,說明技術與文化在發展和躍變。該地點還出土少許精緻的磨製骨器和逾百枚用鴕鳥蛋皮製作的經磨圓、穿孔、染色的串珠,表明當時這裡生活著一群愛美的「水洞溝人」。精緻的石器、磨製骨器、裝飾品、藝術創作表明這裡本土的古人群也已演化進入現代人的行列。該地點還保留密集分布的火塘,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形成聚落社群。從石器上提取的使用痕跡和殘留物表明,當時的先民已在對特定的動植物資源做深度開發利用。

2017年,在第12地點展開的考古獲得了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該地點出土1.1萬年前的豐富文化遺存,包括技藝精湛的細石葉製品,精美的磨製骨針,骨梭形器,骨柄石刀,石磨盤與石磨棒,精巧的磨製小圓石餅等。梭形器的出現表明當時的先民已會織網,以此捕捉飛鳥和快速奔跑的羚羊、野兔,遺址出土的這些動物的碎骨是當時人類的廚餘物。石磨盤與石磨棒在後期的農業遺址中常見,表明農業的雛形在這裡出現。尤為重要的是,經過對遺址大量碎石的多學科分析,發現這裡的先民已經在使用石煮法,即將石頭燒熱,放到水中使水沸騰,把浸在水中的食物煮熟。對這些遺存的考古發掘和資訊解讀,顯示這裡正在實現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狩獵採集生計向農業經濟的轉型,數百萬年遷徙游動的棲居模式向定居轉變。

這些重要的人類歷史過程節點和證據,都埋藏在水洞溝遺址漫漫的黃沙和層疊的褐土下,通過持續的考古不斷被發現。

保護、科研、科普、旅遊可以互益共贏

舊石器時代遺址,尤其是曠野土遺址的可視性和觀賞性較差,對社會大眾的旅遊吸引力不強。雖然該遺址在考古界早已聞名遐邇,但很長時間這裡只是人跡罕至的荒漠和殘垣斷壁。如何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讓大眾能看得懂、感興趣,讓遊客在這裡既能得到文化的熏陶,也能獲得休閒娛樂的快樂?

在考古專家建議下,水洞溝遺址博物館首先建立起來。水洞溝的管理者到國內外的相關博物館考察、取經,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並與魯美藝術學院、瀋陽工學院的博物館設計人員和文物考古專家一起反復研討、推敲,最終形成了博物館建築與展陳設計方案。

2011年的「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水洞溝遺址博物館正式落成對外開放。遺址博物館通過圖片和雕塑系統地展示了水洞溝遺址發現、發掘和研究的歷史,用實物、圖片和立體場景復原等手段再現了4萬年至5000年間先民在這裡狩獵採集、生存繁衍的情境。博物館內最具創意和吸引力的展示單元是沉浸式遠古生活體驗區。該體驗區將聲、光、電、幻影成像、動漫、地震平台對接等高科技手段和實景、古環境藝術再現等方式,讓遊客置身史前環境中,近距離觀賞先民製作工具、狩獵採集、載歌載舞的一幕幕片段,身臨其境體驗狂風驟雨、地震、土石流等自然災難對人類生存的影響。

他們在遺址附近設立古人類生活體驗區,為觀眾表演先民工具製作和資源獲取的技藝,讓游者親身體驗製作石器、拉弓射獵、鑽木取火烤熟肉食,讓遊客體驗遠古生存。教育部門推出中小學研學游項目以來,這裡的仿古體驗活動成了孩子們的最愛,他們在模擬發掘現場學習精耕細作的考古發掘流程,瞭解科學家撰寫人類史書背後的故事,領悟到人類演化到現代這一征程的坎坷和卓絕。

在遺址保護方面,政府有關部門編制並頒布實施了《水洞溝遺址保護規畫》,使遺址的保護、管理、利用和發掘、研究有章可循;妥善處理了在遺址區開展基礎建設與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將遺址區內的土長城加以修繕,使水洞溝遺址和明長城這兩處國保單位交相輝映。政府部門與企業在準確理解和掌握政策法規的基礎上,明確了相關方的責權利,明確了旅遊資源開發不可觸碰遺址本體、不可損毁文物、不可破壞遺址環境、不改變遺址管理權限的原則。

在學術方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在遺址做持續的調查、發掘和研究,發現新的地點和文化層位,不斷拓展遺址的文化內涵。並以此作為田野學校,展開對舊石器時代考古人才的系統培訓,將最新的野外發掘和資訊獲取技術及理念運用於考古實踐,一批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前沿意識的青年人才不斷從這裡走出。學者們圍繞該遺址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和專著,提出很多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創新性的觀點和論述,還舉辦過數次國際、國內行業學術會議,推動和深化了有關史前人類遷徙、技術發展、生存模式等問題的研究和交流,提昇了我國相關領域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圍繞該遺址的考古和學術成果所進行的公共傳播,使該遺址的學術價值和社會作用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2018年,第二屆舊石器時代文化節在這裡成功舉辦,通過面向公眾的科普講座、石器製作與使用模擬演示、古人類生產生活場景藝術再現、小小講解員大賽等形式,普及舊石器時代人類技術、文化和生活知識,詮釋人類起源與演化的歷程和偉業,傳遞珍視和弘揚人類歷史的精髓、保護和傳承珍貴的文化遺產的理念。

水洞溝遺址的實踐模式可概括為:政府部門、學術機構與企業密切合作互動,各自發揮優勢和專長,遺產保護和利用並重,學術與科普互促,最終實現保護、科研、科普、旅遊互益共贏。這種保護實踐模式,對其他史前舊石器時代的大遺址具有借鑑意義。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