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台灣 >

思覺失調症 飽受情緒折磨

2020-09-28 03:12    作者:鍾佩芳   來源:台灣新生報   VIEW:



透過第54屆金鐘獎最佳戲劇節目《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劇情,思覺失調症獲得社會上許多人注目;然而,思覺失調症除妄想和幻聽外更承受情緒症狀,醫界呼籲:勿再汙名化疾病受害者。

思覺失調症在台灣的發生率約是1%,每百位人口中便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歲至30歲,很多的患者因為受到疾病的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或順利工作,失去他們原有的人生。

21歲的小琪(化名)曾是國立大學的高材生,正值青春年華的她,甫上大學便出現脫序行為,曾經裸體在街上奔跑,總感覺身邊的路人要傷害她,內心恐懼不已。家人陪伴就醫後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但是因為缺乏藥物的穩定治療,病情反覆,使小琪無法繼續求學,決定休學靜養。後來聽從醫師的建議,以新的機轉藥物進行治療,很快地小琪不再受幻聽、妄想等症狀困擾,因為病識感而產生的憂慮情緒也大幅改善,漸漸她重拾信心,經常積極參與醫院日間病房的復健活動及功能訓練,期待有一日能再重回校園完成學業。

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兼副院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說明,思覺失調症其實是綜合許多精神症狀和徵候疾病的一種疾病症候群,症狀除了大眾較熟知的正性症狀(如聽幻覺、妄想等)其實患者也承受著負性症狀(如社會退縮、面無表情、消極懶散、沒有動機等)、認知相關症狀(如判斷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以及情緒相關症狀(如憂鬱、焦慮、擔心、易怒等)、解組症狀(如胡言亂語、混亂怪異的行為)。目前思覺失調症急性期的治療多專注於減少正性症狀,但是待患者脫離急性期後如何回歸社會,降低家庭與整體的社會負擔,是一大課題。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指出,現在常見的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能有效減少正性症狀,但在正性症狀減少、病情穩定後,患者其實情緒上仍飽受折磨。許多患者在恢復病識感之後,易產生情緒低落、憂鬱的感受,面對人群時會感受到明顯壓力,有些患者甚至會經歷沒有原因的焦慮感,生活中滿滿害怕、不安的情緒,經常有人詢問醫師「我還可以回去念書嗎?」,其實背後反映的即是患者對於疾病復發的恐懼感。

陳紹祖主任分享,對於許多患者而言回到正常生活其實是他們最大的願望,可是因為思覺失調症會造成患者思考能力不如以往,再加上患者心中總是恐懼疾病復發,什麼事都不敢做。因此目前大約僅有三成患者可以在穩定治療的情況下回歸社會,尚有三成患者雖能照顧自己,卻仍無法恢復原有的能力,完成簡單的工作。鼓勵患者透過新的機轉藥物,改善全面性症狀,幫助患者開創自己的第二人生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