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文化 >

專家談:英漢詞典,傳奇經典

2022-05-22 17:28    作者:吳世昌   來源:南京大學   VIEW:


  詞典編纂,被稱作「聖人的苦役」;英漢詞典的編纂更是「苦役」中的「苦役」,這不僅要懂得如何編纂詞典,還要精通英語和漢語。英漢詞典可以幫助人們查找英語單詞的漢語意思,是中國人學習英語的重要且有效工具書。下面就簡要談談我國幾本較有影響的英漢詞典。
  一、張其春、蔡文縈合編的《簡明英漢詞典》
  「文革」前主要有張其春、蔡文縈二位先生合編的《簡明英漢詞典》,這本詞典由商務印書館1963年出版,後來出過修訂版並多次印刷。它屬於規模較小的中型詞典,共收詞條26150個,每個詞條的後面都用國際音標註音,以實用為主。該詞典將全部單詞分類編寫,它適用於英語學習和從事英/漢翻譯工作參考使用。後來商務印書館出的《最新高級英漢詞典》就是以這本詞典為藍本擴充的。
  《簡明英漢詞典》是一本針對中國人學習特點、適應英語多層次運用的詞典。該書突出實用性和簡明性,選詞實用精練,釋義簡明準確,檢索方便省時。其特色鮮明,博采了中外英語詞典之所長。融短語、辨析、文法、語用等為一體,兼具學術性、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並獲學界高度評價。中國人近70年前編的詞典,水準這麼高,還帶有詞源,確實令人驚訝。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時兩人編一本這樣的實用詞典,其工程之大、任務之重、困難之多。
  《簡明英漢詞典》在我國影響很大,不少人從中受益匪淺。例如:當代教育家周儀榮先生在「文革」期間曾被下放到農場養牛,當時他從書店購得一本《簡明英漢詞典》。周先生對該書愛不釋手,一面放牛、一面研讀,從中學到了不少英語知識。由於當時沒有英語教科書,他就把詞典當作教材,用它來教其兒子英語。
  二、葛傳椝等人編的《新英漢詞典》
  葛傳椝先生等人編的《新英漢詞典》是新中國歷史上發行量最大、銷售週期最長的外語詞典,自1975年起暢銷近半個世紀,累計發行超過1500萬冊,成為中國詞典銷售史上的一個奇蹟,更創造了中國英漢類工具書向海外輸出版權的先例。該詞典是「遠東」最好的雙語詞典,被聯合國(UN)指定為英漢編譯人員的工具書。它榮獲數十項國內外圖書大獎,被《中國圖書商報》評為最具影響力的工具書之一。
  前不久,由上海譯文出版社精心打造、高永偉先生擔任主編的《新英漢詞典第4版(修訂本)》正式面世;修訂本英美並重,語詞百科並舉,共收詞12萬條。其中新詞新義收錄量多達5000條,牠們緊跟最新社會、文化、經濟、科技、生活動態;收錄如此大量的新詞,在國內英語綜合性詞典中尚屬首次。在收錄大量新詞的同時,此次修訂保持了一貫的嚴謹求實,尤其注重對百科詞目釋文的勘正,做到了釋義完備、準確、簡明,例證豐富、精當、實用。
  保持詞彙新鮮度,是英語類工具書編纂面臨的首當其衝的考驗。《新英漢詞典第4版(修訂本)》就是基於《新英漢詞典(世紀版)》展開的,它大量參考國外學習型詞典,注重增加、更新例句。修訂本還根據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佈的各學科名詞對詞典中數以千計的相關條目進行了勘正,確保術語標準化。
  三、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
  改革開放後,由陸谷孫先生主編、集國內百多名學者花費十餘年時間編成的《英漢大詞典》是我國獨立研編的、最大的英漢詞典,這本詞典突破了多年來雙語詞典編纂以外國某一本詞典為藍本的編譯套路。1991年兩卷出齊后,詞典規模達詞條20萬,共5000頁,近2000萬字,暢銷數十萬套。2014年,該書獲得兩年一度的上海學術貢獻獎和首屆國家圖書獎;2016年,它還獲得「中國版權金獎」。
  《英漢大詞典》1987年被列為國家「七五」規畫重點科研項目,並於1991年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作為一本現有學術性和實用性的參考型詞典,它側重於客觀記錄描述英語各品種以及各種文體、語體的實際使用狀況,注意收集第一手語言資料,反映出我國英語學術研究的成果和雙語詞典編纂的水準。1999年,為了及時反映現代英語中的新發展,《英漢大詞典補編》出版,延續了《英漢大詞典》的生命力,體現了該詞典穩中求變和與時俱進的特色。
  2001年起,出版社用了五年時間對出版已有十年的《英漢大詞典》進行全面修訂,主要任務是針對硬傷勘誤糾錯,更新專名和術語的資訊,增補英語新詞、新義、新用法,同時對詞典的微觀結構進行改進性修訂。改版後詞典承載大量語義、文法和語用資訊,兼顧學習型詞典特徵和百科資訊;其中附錄全面更新、圖文並茂,兼具實用性和知識性。
  上面談了幾本英漢詞典,牠們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不同的影響力,也有不同的生命力和傳奇經典。由於語言變化和時代變遷,今後英漢詞典應該如何編纂,是一個大家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文/吳世昌(作者系南京大學博士後)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