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文史 > 中國歷史 >

三國

2019-10-22    作者:中文百科香港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三國(漢語拼音:sān guó),(220-280年),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曹魏、蜀漢、孫吳等三個政權。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人口下降,經濟受損,魏、蜀、吳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

三國鼎立形勢圖

漢章帝以來,東漢一直處於宦官集團與外戚集團的權力鬥爭,嚴重削弱了東漢帝國的勢力。西元184年,爆發了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的、規模空前的農民起義;東漢為了鎮壓黃巾起義,一方面放權到州牧、太守,一方面默認並支持地主階層組織私人武裝,對抗起義軍。經過近一年的較量,基本上把黃巾軍鎮壓下來。但是經過黃巾起義,東漢政府已經遙遙欲墜,加上權力下放到州、郡一級和容許地主階層擁有私人武裝;各州牧、太守紛紛擁兵自重,地方豪強為了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體,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

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混亂之中,朝廷被軍閥董卓控制,全國陷入軍閥割據混戰局面。190年,董卓遷都,朝廷崩潰。192年,董卓被呂布、王允設計刺殺,後董卓余部李傕聽從謀士賈詡之策攻入長安,控制了朝政。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改元建安,挾天子以令諸侯,擊敗多股勢力。至208年時大致掌控了中國北方。然而於該年冬天的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這形成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立國號為「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亦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據有揚州、荆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遲至229年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或東吳。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於280年發動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在唐宋詩詞中出現大量三國內容。元明清期間,三國事蹟更加深入人心,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文學常見話題。明代羅貫中以這段歷史為藍本,編撰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亞洲及世界各地,影響了這些地區。直到今天,三國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詳,經常成為電視、電影及電玩遊戲的題材。

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學者各有不同見解,一般分成狹義及廣義。狹義是220年曹丕逼東漢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使東漢滅亡開始。廣義一般認為有184年東漢黃巾起義開始。這源自漢靈帝為解決「黃巾之亂」而成立州牧制度,該制度導致地方割據,天下分裂。其他觀點還有: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開始,這時東漢朝廷已經崩潰。208年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形成雛型。歷史學家多注重三國鼎立的形成與過程,自184年東漢已開始失去政權實體、群雄割據,形成三國雛型直到魏代漢為止,所以往往將這段184年到220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加以討論。

>>> 中國歷史紀年表

概述

三國時期全圖

漢章帝以來,東漢政府一直處於宦官集團與外戚集團的權力鬥爭,這兩大集團力量的互相鬥爭,形成了東漢獨特的政治局面;權力每次交接,無不伴隨大規模的殺戮,嚴重削弱了東漢帝國的勢力。

西元184年,中國大地上爆發了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的、規模空前的農民起義;東漢政府為了鎮壓黃巾起義,一方面放權到洲牧、太守,一方面默認並支持地主階層組織私人武裝,對抗起義軍。經過近一年的較量,基本上把黃巾軍鎮壓下來。但是經過黃巾起義,東漢政府已經遙遙欲墜,加上權力下放到洲、郡一級和容許地主階層擁有私人武裝;各洲牧、太守紛紛擁兵自重,地方豪強為了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體,並推舉德高望重或有能力的當塢帥,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

西元189年,靈帝亡,劉辯即位;宦官和外戚展開新一輪權力爭奪,為了在權力爭奪中取得決定性勝利,何進聽取袁紹建議,徵調四方猛將、英雄豪傑率兵入京,造成董卓亂政;地方勢力借口討伐董卓,紛紛招兵買馬,后王允計殺董卓,西涼軍閥再度把持政權,並互相拚殺;而各地軍閥為了搶奪地盤,紛紛兵刃相交,亂世正式來臨。

西元196年,盤踞袞州的曹操擊敗呂布,聽取部下的意見,推行屯田,並西迎獻帝,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政治優勢,其後擊敗劉備、袁術、呂布等,佔有袞、司隸和徐州、青州的一部分;河北的袁紹也攻克易京,澈底消滅軍閥公孫瓚,占據了翼州、幽州、并州、青州的絕大部分,成為最大的割據勢力;江東的孫策先後打敗許貢、王郎等人,佔有會稽、丹陽、吳郡等地,在江東立穩了陣腳。荆洲的劉表、益洲的劉焉、劉璋父子也成為軍閥中的有力競爭者。

西元200年,袁紹挑選10萬精銳步兵,騎兵萬餘,南下與青少年好友曹操爭鋒,曹操先後擊殺袁紹勇將顏良、文丑後勒兵官渡;袁紹在正面戰場無法撕開曹操防線,同時在青州、并州和曹操後方汝南開展第二戰場,先後被曹操採取相應措施一一瓦解。後曹操放火燒掉袁紹屯放於烏巢的軍糧等軍用物資;袁紹大將張?A、高覽投降曹操,袁軍士氣全無,曹操乘機發動大反攻,殺萬餘,俘虜7萬餘。其後袁紹一蹶不振,二子爭位,曹操加以利用,西元207年,曹操遠征烏丸,出其不意,大勝,平定了北方,一舉成為最強大的軍閥。江東孫策準備在曹操和袁紹決戰時偷襲許昌,不料正在加緊策劃的時候給刺客刺殺,傷重身亡,其弟孫權即位,加強了對南方發展的力度。

西元208年,荆洲牧劉表病死,幼子劉琮在地方豪強蒯良、蒯越兄弟和舅舅蔡瑁的支持下當上了荆洲牧;寄居劉表的劉備和江東孫權也加緊搶奪荆洲;曹操知道劉表死亡後,馬上率領精銳騎兵5000,輕裝簡備,日夜兼程,南下搶奪荆洲;並於長坂擊潰南逃的劉備;劉琮投降,曹操拘有荆洲大部分。孫權、劉備為了對抗曹操,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曹操,208年11月,曹操率領14、5萬大軍,水陸並進,進軍赤壁,與孫劉聯軍對持。周瑜用黃蓋計,大燒曹操連環船,加上曹軍水土不服,大敗而歸,荆洲所受降的水軍全部死亡或者投降。曹操失去了水軍和部分的嫡系部隊,急劇上升勢頭受到嚴重打擊,從此致力於北方。赤壁之戰後期,周瑜與曹仁在南郡展開激烈爭奪,劉備乘機搶奪了荆洲南部四郡,並派關羽北上攻打襄陽,被守將樂進擊敗;經過一年的爭奪,曹仁不得不奉命撤回襄陽,澈底失去了南下的據點;同時,孫權從合肥方向進攻也被曹軍挫敗。

西元211年,劉備聽取謀士龐統、諸葛亮的建議,留關羽鎮守荆洲,自己帶領大軍借口抵抗張魯,入川謀取益洲;經過3年的爭奪,終於奪取了益洲。從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西元214,曹操借口進攻張魯,挑拔關中割據勢力馬超、韓遂等公開作反;曹操乘機消滅關中勢力並一舉攻下割據漢中的張魯;劉備恐懼曹操乘機攻擊成都,馬上向孫權退步。西元218年,劉備在攻取三巴後,親自帶領主力部隊北上爭奪漢中,擊殺漢中守將夏侯淵;曹操不得不親自到漢中前線指揮作戰,無法挽回敗局,不得不退出漢中,也失去了進軍益洲的據點,三國勢力達到了平衡,鼎立局面正式出現。

西元219年,關羽受劉備勝利勝利攻取漢中的鼓舞,出兵進攻襄陽,遇上山洪爆發,水淹曹軍于禁所督7支救兵,包圍襄陽、樊城;曹操馬上派遣徐晃領軍救援曹仁,同時和孫權達成短暫同盟,徐晃于襄陽城外擊敗關羽;孫權以呂蒙為都督,偷襲南郡,並利用政治手段來鞏固在荆洲的統治,擒殺企圖逃走的關羽;澈底粉碎了劉備利用南郡為據點北上攻取襄陽並乘機進軍中原的戰略。

西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即位,同年稱帝,國號魏;221年,劉備稱帝,國號漢;229年,孫權進位稱帝,國號吳;三國才正式出現。

西元222年,劉備遣將軍吳班、陳式督水軍進入夷陵地區,鎖江東西岸;自己帶領步兵主力,準備奪回南郡。孫權求和不成,任命陸遜為都督,領50000大軍,橫兵夷陵,阻擋劉備大軍,並利用劉備補給線長遠的優勢;劉備求戰不成,士氣日益衰減,加上天氣炎熱,放鬆戒備;陸遜利用這一有利形勢,先是派朱然帶領水軍主力,截斷劉軍歸路,然後火燒連營,大敗劉備。劉備經此一役,元氣大損,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本,自己也死於白帝城。

西元229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利用魏文帝曹丕病故,出師漢中,北伐曹魏;派趙雲為偏師,揚言從斜谷攻打長安,吸引曹魏主力;自己親自帶領7-8萬大軍,從祁山出發,準備奪取關西。曹睿親臨長安,派大將軍曹真帶領10萬大軍攔阻趙雲,同時派駐防關中的名將張?A帶領5萬精銳部隊日夜兼程救援祁山。張?A在街亭大敗蜀漢先鋒馬謖,諸葛亮失去了街亭,處處為張?A所制,無奈只有退兵。後蜀漢多次出兵,都被對手張?A、司馬懿所牽制,由於補給不足,不得不退兵。西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與司馬懿對陣於五丈原;司馬懿堅守不出;8月,諸葛亮病亡,蜀漢退兵。

西元241年,司馬懿發動政變,一舉消滅曹魏宗親曹爽勢力;255年,257年,司馬師、司馬昭分別平定曹魏餘黨;確立了西晉的基礎。

西元263年,曹魏以鍾會、郭淮、諸葛緒帶領共18萬大軍進攻蜀漢。鄧艾率兵3萬多,自狄道向甘松、沓中,進攻駐守在此的姜維;諸葛緒率3萬多人馬,自祁山向武街、陰平之橋頭,切斷姜維後路;鍾會率主力10餘萬人,分別從斜谷、駱谷、子午谷,進軍漢中;取漢中後與姜維相對於劍閣。鄧艾出奇兵從陰平小路歷經艱辛,突然出現在成都附近,諸葛亮子諸葛瞻戰死,後主阿斗遂投降;蜀漢滅亡。

西元265年,司馬炎廢曹奐稱帝,改國號晉。

西元279年12月,司馬?譜宰さ叵綸?向塗中,王渾出江西,王戎向武昌方向進攻,胡奮出擊夏口,杜預自 駐地襄陽進軍江陵,王?F、唐彬率巴蜀之卒浮順江流而下,大舉進攻東吳。西元280年,王渾於三山擊潰東吳丞相張悌主力,不久,吳主孫皓投降;西晉統一全國,三國正式宣告結束。

三分雛型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率大軍南下,向荆州進攻,而劉表也在此時病死,其次子劉琮接位並向操投降,劉備見此,決定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備也派諸葛亮出使到江東,雙方結盟,孫劉聯軍便以周瑜、程普為都督抗曹,雙方隔江相對,黃蓋用計騙曹操,瑜利用火計在赤壁大敗曹軍,操退回北方。權、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荆州。備向荆南施壓,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權部將瑜也向荆州南郡發兵,用了很長時間,最終攻克南郡。權為向備示好,將其妹嫁給備。而權為拓展勢力,占據了交州。其後,瑜曾想出兵攻打益州,但在途中病逝。魯肅接替其位,並將南郡借給備。而操在南方戰爭失敗,轉移嚮西發展,操欲進攻漢中張魯,西涼諸軍閥疑其將攻擊自己,在211年起兵,共推馬超、韓遂為首領,操率軍鎮壓,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三國鼎立

劉備受到益州之主劉璋邀請,入蜀幫助璋防守張魯、曹操的入侵,備口頭答應,但入蜀後不斷收買人心,雙方最終在212年決裂,備調兵直指成都的璋,雖然其間軍師龐統中流矢死,但仍於214年成功逼使璋投降,備成功入主益州,留下關羽防衛荆州。同時,操曾南下攻擊孫權,最後雙方撤退。215年,操快速地得到漢中,而同時孫劉兩家開始爭奪荆州擁有權而發生戰鬥,兩軍對壘。但備得悉操得漢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權平分荆州,回師益州,但雙方關係經已惡化。216年操就任魏王,一年後,備進攻漢中,而操內部有守將叛亂,權也偷襲合肥,漢中成功落入備之手,操雖曾揮軍要奪回,但都不成功。219年,備自封漢中王。同年,羽率荆州軍北上攻魏,但主戰、剛接魯肅之位的呂蒙突襲荆州,並擒殺羽。220年,操死,曹丕登位,並逼漢獻帝禪讓,建國號魏;而於221年,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權向魏稱臣,而丕封權為吳王,加九錫。同年,備以報羽之仇為名東征權,權派出接替呂蒙的陸遜迎戰。結果備慘敗,不久病死於白帝。223年,劉禪登位,漢吳再度結盟,最終魏漢吳三國鼎立局面形成。229年,吳王權稱帝,建立吳。

內爭外戰

劉備死後,漢經過討伐南中拱固益州後方,諸葛亮便在227年至234年間向魏實行五次攻伐,但最終未能成功。亮死後,姜維也多次伐魏,也都沒能取得明顯戰果,反而使得國力大為消耗。此外,蜀漢後期,劉禪因寵信宦官黃皓而令朝政敗壞,維曾對黃皓作出彈劾,但反被皓逼害,而禪也對維多次伐魏而感到反感,維惟有避居沓中,內外分歧嚴重。吳的陸遜、諸葛恪等亦多次出兵伐魏,但未能取得大進展。不過在南方,恪就成功令山越歸順。而吳內部卻發生鬥爭,早在孫權死前就出現皇子結黨爭奪太子位之事,皇子惡鬥的結果導致權最後只能選擇年幼的孫亮繼承皇位,權於251年逝世,死前委以國政的太傅恪卻因北伐失利大失人心,不久遭孫峻誅殺,峻與從弟孫綝專政期間行恐怖統治,大臣世家牽連身死者多,綝最後雖為吳帝孫休誅殺,但吳國國政已江河日下。魏主要戰爭都是抵抗漢、吳的攻擊,曹真、張郃、司馬懿都極為活躍。其中,懿也討平了公孫淵的亂事,收復東北。而魏內部,在明帝曹睿死後,權臣懿與宗族領袖曹爽出現權力鬥爭。249年,懿于高平陵事件中罷黜當時任大將軍的爽,至此魏國朝政為懿父子掌握,後來其子司馬師、司馬昭更專權,皇帝廢立由己,高貴鄉公曹髦甚至被昭部下殺害。魏內部雖然有多次的起義欲剷除司馬家族,但都不成功,分別由王凌、毌丘儉和諸葛誕發動的淮南三叛都被司馬家平定。

三分歸晉

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將領姜維發生拉鋸戰,魏軍被擋于劍閣前,鄧艾避開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漢主劉禪投降,漢被魏所滅。及後會、維在蜀發生叛變,三國志記載,「魏將士奮發,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可見並未引起大亂,昭快速平定。265年,昭死後,司馬炎奪取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並開始籌備伐吳。279年,炎兵分六路,由北、西嚮東吳進發,吳主孫皓曾想抵抗,但在暴政的統治下,士兵毫無戰意,晉軍勢如破竹。280年,晉軍成功攻克建業,皓投降,吳滅亡,西晉成功統一天下。

疆域及行政區劃

三國分為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國。這三國大致繼承東漢的疆域及政區制度,為州、郡、縣三級制。州設刺史或州牧。郡設太守。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

郡制方面:曹魏河南郡治洛陽,為京師所在,稱河南尹。蜀漢蜀郡治成都,為國都所在。曹魏又設王國,置相,與郡同等;孫吳丹陽郡治建業,為國都所在。另外孫吳于毗陵(今江蘇常州)設有典農校尉,管轄三縣,等同郡。孫吳在一些轄區遼闊的郡下設都尉,冠以東、西、南、北部之名,並有駐所和領縣,其中有不少在後期正式成為郡。

縣制方面:曹魏有公國、侯國、伯國、子國、男國之封,蜀漢和孫吳則為侯國,這些皆相當于縣。孫吳又在丹陽郡設有一些都尉,皆相當于縣。

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至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佔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峙于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西南與蜀漢對峙于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荆州(占東漢荆州北部)、揚州(占東漢揚州北部)。

曹魏于西域設置管轄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西)的西域長史和管轄高昌的戊己校尉。221年孫權稱藩後,曹魏讓孫權領有荆州牧,將荆揚等孫權勢力則定為荆州,曹魏原直轄的荆州北部改稱為郢州。雙方決裂後曹魏復改郢州為荆州。220年至226年,分隴右置秦州,最後併入雍州。滅蜀漢後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兩州。

蜀漢為劉備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協助下,由荆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一度涵蓋荆州(占東漢荆州西部)、益州及漢中。立國前後與孫吳發生多次戰爭並損失荆州,于諸葛亮南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至此漸漸穩定。疆域範圍:北方與曹魏對峙于秦嶺,漢中為重鎮;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重鎮;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設庲降都督,治味縣(今雲南曲靖),專轄益州南部。

孫吳的疆域在孫策時即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荆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荆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后疆域方穩定下來。孫吳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建業、江陵為重鎮;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西陵為重鎮;東及南至東海南海,其中最南達現在越南的中部。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荆州、揚州、交州。於226年設置廣州,後併入交州。至264年復設,共增加一州。

文化

學術思想

漢晉之際的學術思想發生劇烈的變動,主要受傳統思想的變化與政治鬥爭有關,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遊、重品藻,反動而變為循名責實,歸於申韓。因尚名務虛偽反動而為自然、率直,歸於老莊。

由於東漢晚期政治敗壞,局勢混亂。曹操與諸葛亮採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來恢復社會秩序。曹操提倡信賞必罰,主張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觀念打破以門第或名教的標準。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制,執法公平。提出「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才適用。他也重視軍法,如街亭之戰馬謖違反軍令而被斬,他也自貶三等。漢末魏初的名法思想為此後魏晉玄學思潮提供了基礎,使名士基於政治黑暗將焦點由名法的具體問題轉向玄學的抽象思辨。

經學方面,漢末鄭玄之經學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晉之世,王肅繼承父學而注經,其對經學的見解與鄭玄不同,遂有鄭、王兩派互相駁難。曹魏末年,司馬氏篡魏為晉。當時政治黑暗,知識份子之思想趨向反動、消沉而無出路。傾向曹氏者多是失勢士子,採取清談方式批評政治,主張自然。傾向司馬氏者,則主張維持名教,使儒家作風漸起分化。因王肅為晉武帝外孫,遂被立為官學,一時黜鄭申王,使王學成為宗主。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南朝大墓磚畫。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別為春秋隱士榮啟期及竹林七賢阮咸、劉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濤、王戎。

魏晉時期最突出的思想為玄學。其基本教義為《老子》、《莊子》和《周易》,合稱三玄。玄學家好談玄理,不談俗事,稱為清談,流行於魏晉時期。在240年-248年的醞釀期,以何晏和王弼為代表。玄學家認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後原理的「本」方能瞭解平常所見的表象「末」,進而提倡「以本統末」的理論。又視「本」為「道」,類比為沒有形體的「無」(原理、趨勢),視「末」為實際現象的「有」,並認為「萬物皆產生於無」。之後到司馬炎篡魏建晉為止。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把焦點由思想理論轉移到人生問題上。當時政治黑暗,司馬氏壓抑士大夫,並以崇尚名教自飾。阮籍及嵇康等人遂主張儒教的禮法壓抑人性且虛偽,強調人性的解放與自然真誠。他們帶頭實現這個理論,形成一股解放個性的風氣。到了西晉之後,清談之風蔓延到政治舞臺上,握有大權的達官顯要也大談玄理,呈現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權貴。斐頠對「自然」提出修正,主張「崇有論」,以矯「虛誕之弊」。郭象進一步證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學發展至此已臻終結。

文學

三國文學中以曹魏文學最盛,分為前期的建安文學及後期正始文學,其中建安文學反對靡弱詩風,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這是因為自曹操等人熱愛文學,各地文士紛紛吸附。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學家還有邯鄲淳、蔡琰、繁欽、路粹、丁儀、楊修、荀緯等。曹操具有沉雄豪邁的氣概,古樸蒼涼的風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門行〉、〈讓縣自明本志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華洋溢,曹丕著有文學評論《典論》,導致文學開始自覺發展。曹植具浪漫氣質,著有〈洛神賦〉等文。建安七子與蔡琰、楊修等人關心現實,面向人生。他們的作品反映了漢末以來的社會變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正始文學時期,由於當時政治形勢受司馬氏操控,文人備受壓抑,難以直接面對現實。當代的作家有竹林七賢及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正始作家大都通老莊,好玄學,對於社會現實,不如建安作家那樣執著,持比較沖淡的態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詠懷詩〉尚繼承「建安風骨」,敢于面對司馬氏政權,其文學都有鮮明的特色。《文心雕龍》提到「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惟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說明瞭阮籍和嵇康皆為正始文學的代表詩人。

孫吳作家有張紘、薛綜、華核、韋昭等。張紘為孫權長史,與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陳琳等友善。薛綜為江東名儒,居孫權太子師傅之位。華核則是孫吳末年作家。蜀漢作家有諸葛亮、郤正、秦宓、陳壽等。諸葛亮作為一代政治家,他的作品有〈出師表〉等。其文彩雖不如他人豔麗,然而內容淺易,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露出他北伐的決心。秦宓所寫的五言詩〈遠遊〉,是蜀漢流傳下來唯一可靠的詩篇。蜀中亦多有學者為書作注的人,如:許慈、孟光、尹默、李撰等,蜀漢後期有譙周、郤正都醉心於文學,譙周更寫下了《仇國論》討論過度征戰的缺點,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借文表達意見的〈釋譏〉。 東漢末年亦有研究纖圖、術數的學者,如:任安、周舒,之後出現了周群、杜瓊等人。

三國時期有名的史學家有王沈、魚豢 、韋昭及陳壽。王沈的《魏書》被史學家劉知幾評為「其書多為時諱,殊非實錄」,這跟他親附司馬氏勢力,打壓魏帝曹髦有關,故該書的參考價值也相對較低。韋昭善寫史,著有〈吳鼓吹曲十二曲〉,內容為整部孫吳發展史,與繆襲的〈魏鼓吹曲十二曲〉南北相對。他又著有《吳書》55卷等。陳壽編寫的《三國志》為「前四史」之一。他參考《吳書》及魚豢撰寫的《魏略》等資料,采三國並述的方式,創新紀傳體史書的寫作模式。雖仍有不足之處,但實是研究三國歷史不可或缺的史籍之一。

宗教

本時期為佛教與道教的發展時期。由於天災人禍不斷,人民紛紛尋求宗教慰藉心靈,使得能夠逐漸發展。南中諸夷族的原始宗教,具有很濃厚的巫風。其性質是神話崇拜,具有多神、崇拜自然的特點。在西南地區有長遠的歷史,形成早期的原始宗教。

東漢民間流行黃老之學,張角建立的太平道和張道陵建立的五斗米道,都是道教的雛型,到西晉時則稱為天師道。張角的太平道,在道術方面較重「守一」。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又稱《太平青領書》。內容龐雜,「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其社會思想既有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部分,也有呼籲公平、同情貧苦人民的部分。張角擁有廣大教眾後,于東漢末期率其弟張梁、張寶與部屬張曼成發起「黃巾之亂」,最後被東漢朝廷擊敗而漸漸式微。張道陵于漢順帝時入四川鶴鳴山,造作符書,創建五斗米道。該教可能是黃老之學與當地宗教的融合,符文大多源至巴蜀巫術。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教理教義基本相同,事奉黃老之學。張魯使教內「祭酒」誦習《老子五千文》,《道德經》成為主要經典之一。《老子想爾注》反映早期道教對《老子五千文》的解釋。經其子張衡(道教)、其孫張魯的傳播,流行於四川與漢中一帶。張魯投降曹操後,五斗米道由巴、漢流傳到江南一帶。

佛教早在東漢初期即傳入中國,但當時儒學興盛,發展不大,至三國後方有發展。當時大乘佛教受貴霜帝國影響而傳播四周。西域受其影響,于闐、龜茲等地佛教興盛。之後又有天竺曇柯迦羅、安息曇諦和康居康僧鎧等僧侶到洛陽翻譯經典,將大乘佛教傳至中國。曇柯迦羅推廣戒律,這是中國僧侶有戒律受戒之始,後世以其為律宗的始祖。曇諦所譯的《曇無德(法藏)羯磨》受朱士行等人戒守,一般以此為中國僧侶出家之始。由於當時經文翻譯未善,朱士行為求原經研讀,於260年自雍州出發至於闐,成為首位西行求法的中國僧侶。他寫得《大品般若》的梵本,後由弟子於282年送回洛陽,最後由竺叔蘭譯成《放光般若經》。發展方面,在東漢末期笮融曾於江東大興佛寺。三國時期的佛教重鎮,北方以洛陽為主,南方則為建業。曹魏魏明帝大興佛寺,曹植也喜讀佛經,並創作梵唄。孫吳方面,當支謙、康僧會先後入吳,受孫權推崇並支持發展。孫皓稱帝時,本要毁壞佛寺,因康僧會說法感化,終而放棄。在蜀漢,佛教不是很興盛,規模不大。

藝術

三國在藝術方面,孫吳有很多擅長各種藝術的名士,時人稱為吳國八絕。有吳范、劉惇、趙達、嚴武、皇象、曹不興、宋壽和鄭嫗等人。例如嚴武擅下圍棋,同輩中無人能勝,有「棋聖」之稱。至於曹不興則擅繪畫、皇象則擅書法。

東漢末期動亂不堪,許多畫作被破壞或遺失,造成損失。佛教的發展,開始出現以佛教為題材的繪畫。三國時期的繪畫,因政治動盪、社會混亂而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三國之前,繪畫主要屬於「百工之苑」的技術性職業,尚未藝術化,在本時期開始出現現實題材的內容,亦是由禮教宣傳過祖」,作品有《維摩詰圖》、《釋迦牟尼說法圖》等等。他曾把五十尺絹連在一起,畫一人像,心明手快,渡到宗教宣傳的時期。畫家也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轉移到長江流域。當時有名的畫家有曹不興、吳王趙夫人,其他擅長繪畫的有桓范、楊修、魏帝曹髦、諸葛瞻等人。孫吳曹不興,擅長寫生與繪佛畫,被譽為「佛畫之運筆而成。其作品富有立體感,世人有「曹衣出水」之稱,號「曹家樣」。孫吳吳王趙夫人,吳丞相趙遠之妹,善於書法山水繪畫,時人譽為「針絕」。她為孫權繪各國山川地形圖,實開山水畫之首。漢末楊修相傳有《西京圖》等畫。曹魏桓范擅長丹青,魏帝曹髦繪畫人物史實。蜀漢諸葛瞻亦工書畫。

書法藝術興起於東漢末期。從三國到西晉,隸書仍是官方通行的書體,當時的碑刻大都用隸書寫成。曹魏碑文書體方正、氣度莊嚴,少有生趣。孫吳的著名碑刻有《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谷朗碑》等。其中《天發神讖碑》以圓馭方,勢險局寬,氣勢雄偉奇恣。本時期主要的書法家有張芝、張昶、韋誕、鍾繇及皇象等人。張芝擅章草,並創新出今草。出名的作品有《冠軍帖》、《今欲歸帖》等。張昶為張芝季弟,擅長章草與隸書。韋誕總結書法經驗,著有《筆經》。其中「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等作品為楷書經典之作。皇象擅小篆、隸書,尤精章草。流傳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及《天發神讖碑》等。

科技

馬鈞擅長機械應用,提昇生產量,製作出水轉百戲和失傳的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他改良漢代的織綾機,使織出花紋具立體感,能與蜀錦相媲美。改良漢末畢嵐的龍骨車,發明出龍骨水車來灌溉較高位的農田。現在部份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昇拋擊量與速度。

諸葛亮為了方便在山地棧道運輸,發明「木牛流馬」。其構造歷代文獻有異,學者一般認定為獨輪車及四輪車,目前未有確實答案。他發明可以連續發射十箭的連弩,又稱「元戎」。另外,據說源自諸葛亮設計,用於傳遞信號的孔明燈,被公認為熱氣球的始祖;據《事物紀原》載,諸葛亮也最早製造出長槍的原形,長槍最後漸漸取代了長矛。

劉徽為數學家,他自幼對數學有興趣,學習中國古代數學的重典《九章算術》。年長後於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著有《九章算術注》,藉由自己的註解,使其容易瞭解。之後劉徽又著作《九章算術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後稱《海島算經》),這使中國測量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醫學方面,有名的有華佗、張仲景和皇甫謐。華佗醫術精湛,擅長外科手術。他與董奉、張仲景被史書稱為「建安三神醫」。不過關於他醫術傳奇的部份,史學家陳寅恪認為應該源自印度的佛教傳說。然而,他可能是最早使用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外科手術的醫者。張仲景鑑於當代動亂頻繁,疫病流行,致力研究疾病,參考各家書籍寫出《傷寒雜病論》。該書集兩漢醫經、經方二派的大成,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喻嘉言稱此書:「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後世奉其為「醫聖」。皇甫謐自幼家頻,學習廢寢忘食,淡於名利而不願任官。他對針灸深入研究,將晉代之前各種經脈理論與針灸方法整理成《針灸甲乙經》,該書成為後世針灸學的范典。他還著有《寒食散論》,魏晉之後服食寒食散逐漸的流行起來。

關於其他技術,天文學方面,有先後擔任孫吳與西晉太史令的陳卓。他收集各派資訊,完善中國星官體制,並繪製星圖,為後世所沿用。裴秀的「製圖六體」在中國地圖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蒲元擅長鍛鏈鐵器,他在斜谷(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為諸葛亮制刀。其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譽為神刀。由於孫吳位於江南地區,水路發達,造船技術發達。其戰船有的上下五層,有的還能容納士兵三千人。蜀漢盛產井鹽,利用當地的天然氣來煮鹽,提昇了產能。

經濟

魏國經濟

曹操迎獻帝于許昌後,以「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為方針,在許昌附近實行屯田。結果「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因此,操設置田官于各州郡內,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廣,以改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做成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境況。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變成「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正因採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會轉向穩定,終達至「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蜀國經濟

蜀自古以來已有天府之國的美名,漢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質豐厚為根本。 東漢末年,劉焉父子先後擔任益州牧,用以寬制寬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強壟斷土地及山澤資源,因而減低稅收。 自劉備占領益州後,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擊豪強,並曾採用閉關息民,務農殖穀。又在都江堰設堰官,管理農田水利工程,並推行屯田,以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此外。亮及法正對冶鐵、煮鹽、織綿等重要手工業,實行公營,並設立專職官員加強管理。以上一連串措施,使國家稅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條件。 後來關羽失荆州,備討伐吳敗亡,使蜀面臨崩潰邊沿,故亮在經濟方面擴大手工業官營範圍,提高蜀綿生產量,以助加快恢復國力之步伐。

吳國經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連年征戰,地方殘破,北方人民攜家渡江以避難。 北方難民不乏富商大賈,他們由北方走難到江南同時,帶備了生產技術與文化,為當時貧困的江南帶來新血。 原本吳農耕技術十分落後,尚未懂得牛耕。及後生產技術注入,農業生產技術逐漸提高,人口亦因此漸漸增加,一改以往地廣人稀的境況。孫氏三代:孫堅、孫策、孫權之統治領地漸大,軍隊亦因此變得龐大,故此糧草軍需耗費成為國家支出中的一大部分,為減輕負擔,逐實行屯田制,並設置典農校尉和典農都尉。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為屯田客。吳位於長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興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資源和作軍事防備。

三國時期戰役

由於在東漢末至三國時代終結期間發生大大小小不同的戰役,如孫策掃除江東軍閥的平定戰,公孫瓚與袁紹為爭奪冀州而爆發的三場大戰,包括界橋、龍湊、巨馬水之戰,或是曹操北征烏丸等等,以下為較大型及有影響性的戰事,亦有部份為群雄割據、爭奪地方的戰事。

董卓討伐戰(虎牢關、洛陽),190年,董卓挾天子遷都長安,地方軍內鬥加深,形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官渡之戰(河北南部),200年,袁紹戰敗,不久去世。曹操解除北方危機,奠定統一河北的契機。

赤壁之戰(荆州南部),208年7-11月,曹操統一全國的計畫挫敗,劉備趁機取得荆州,形成三分局勢的雛型。

合肥之戰(徐州、淮南一帶),208年-253年(共五次),孫吳與曹魏的城壘爭奪戰,未有勝負。

潼關之戰(關中潼關一帶),211年3-9月,曹操戰勝馬超、韓遂等西方群雄,壓制關中。

漢中之戰(漢中),217年-219年5月,劉備與曹操的漢中爭奪戰,最後劉備大勝,自立為漢中王。

夷陵之戰(荆州南部),222年,蜀漢國力大衰,無力奪回荆州,形成三國鼎立最後形態。

諸葛亮南征(南中),225年,蜀漢成功平定南中叛亂,雍闓、高定、朱褒戰死,孟獲不復反。

諸葛亮北伐(雍州),228年-234年(共五次),蜀漢諸葛亮病逝,曹魏司馬懿抬頭。

壽春三叛(壽春),251年-258年(共三次),司馬家自此完全剷除反對勢力,控制魏國大權,為西晉代魏鋪路。

姜維北伐(雍州),253年-263年,蜀漢國力消耗,間接導致蜀漢亡國。

魏滅蜀之戰(益州),263年,蜀漢滅亡。鄧艾、鍾會、姜維及一些蜀國遺臣在叛亂中被殺。

晉滅吳之戰(荆州南部、揚州),280年,孫吳滅亡,西晉統一中國。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