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宗教 >

東嶽寺

2019-10-25    作者:中文百科香港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東嶽寺,建於東嶽山,位於石首市城區西北隅,濱臨長江,最高處150米,由南而北,綿延千米。歷史上,東嶽寺依城而建,因山而名。據史志記載和民間傳說:東晉初期,佛教傳入石首。唐武德四年(621),李淵派李靖平定肖銑後,分華容置石首縣,治所設龍蓋山。此後佛教漸盛。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因晉代葛洪種玉煉丹楚望山,在東嶽山頂建東嶽廟民祀。乾元二年(759),住持僧圓仁,在廟堂前新建大雄寶殿,圍牆成院,並植白果樹(銀杏)一株,更名為東嶽寺(歷來人們習慣稱為「東嶽廟」),自此,東嶽山逐漸成為石首佛教活動中心。

東嶽寺的白果樹繁茂參天,其果實枝葉可以入藥,常由僧尼施與信眾治病,而被尊為佛樹,民間亦將此寺呼為白果寺。元延佑二年(1315),增建觀音閣,並對舊殿修繕一新,東嶽寺香火更盛。

民國七年(1918),北門口堤潰,東嶽寺住持慧仁(俗姓嚴,人稱嚴和尚)將寺中錢物悉數捐出,賑濟災民,自己則率眾墾荒種糧栽菜,糊口度日,世人將他當成活佛。次年慧仁圓寂,邑人俱往東嶽寺垂淚悼唁。民國十九年(1930),國民黨軍隊圍剿蘇區,用重炮轟擊東嶽山頂,致使東嶽寺廟宇全毁,僅白果樹殘存。次年,在廢墟之上建簡易平房三間,供奉佛像。民國三十四年(1945),日寇投降,東嶽寺新來一俗姓秦和尚主事。直到解放時纔得知,秦和尚是一名中共地下交通員,以僧人身份作掩護,在荆南湘北一帶從事革命活動。

解放初期,東嶽寺中仍有僧尼5人,改由周姓和尚住持。當時仍有一些石首愛國進步人士為居士。如文化教育工作者王貫三、工商界進步人士王子衡、著名中醫師白松林等。1952年政府動員僧尼還俗,遣散回鄉務農。其中無家人者,則安排在繡林鎮就業。寺房僧舍改為防空哨所。山上白果樹,獨受佛教信眾崇拜,常來人燒香化紙,點燭放鞭,拾果采葉,折枝剝皮,以致古樹枯萎而死,最終於1960年,由香火引燃枯根而焚毁倒地。由於樹齡高達1200多年,而被載入《石首縣林業志》。自1955年始,在東嶽山北麓江邊開山採石,用於長江河道整治和農田水利建設。至1982年止,此山夷為平地。位於此山的望夫臺、八仙洞、種玉田、朝天口等古蹟,隨之而毁,山頂東嶽寺於1971年拆除。

寺毁眾僧散,從此以後,東嶽山就再沒有了組織的宗教活動。1987年9月,以王字稼、張姣元等為代表的居士向政府提出申請,要求恢復東嶽寺佛教道場,並於1989年2月在繡林山公園「三義寺」內自發開展宗教活動,設立「香火」。1991年秋,比丘尼果潔率信眾為恢復東嶽寺,在公園內修建一間簡陋平房,供奉佛像,從事小型佛事活動。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政策,積極引導,加強管理,1995年3月政府以石政辦函〔1995〕8號文件正式批准開放佛教,重新恢復東嶽寺佛教道場,並劃出14畝山坡土地用於道場基本建設。

1994年6月,僧眾一致推舉幼年出家的悟忍法師(俗名陳榮輝)為東嶽寺臨時活動場所負責人,並開始籌劃恢復東嶽寺事宜。1997年在規畫地址上建成第一座阿若蘭殿及部分僧舍,1998年又建成三聖殿。2001年7月,由宗輝法師(俗名狄團結)任東嶽寺住持,完善了重建興寺的計畫,規範了寺務各項管理制度,加快了寺院工程建設速度。於2002年建成延壽樓;2005年建成大雄寶殿;2007年建成天王殿、海會樓;2010年建成觀音閣;2011年建成南山門、地藏殿等主體和配套工程,其時間之短,規格和質量之高,贏得了社會大眾廣泛好評。

新落成的東嶽寺殿堂樓閣,布局井然有序,錯落有致,與大自然渾然一體,場面十分壯觀。

東嶽寺山門前位於南,天王殿繼之於次,大雄寶殿雄踞于中,觀音閣巍峨于北。各殿堂均採用「清式明例」建築風格,簷飛雙重,屋面四坡,琉璃黃瓦,金碧輝煌。延壽瓊樓、地藏王殿、鐘鼓二亭拱之於左右;僧舍齋堂、接待客廳、素食餐館列之於側翼。殿內金身佛像,莊嚴肅穆,階前香爐寶鼎,輕煙繚繞;院道場坪,縱橫貫通,奇花異木,點綴其間。整個建築氣勢雄偉,古樸壯麗,好一派園林景觀;東嶽寺建設方興未艾,正按照城市建設總體規畫和寺院建築計畫,將建成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的大型寺院,使之成為長江中游鄂南湘北較大的古刹之一。

目前,東嶽寺院規模初具,佛事活動依規而行,晨鐘暮鼓接引眾生,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或乘興而登觀音閣,盤旋而上頂層樓,憑欄遠眺,極目楚天,江南萬里,氣象萬千。上凌霄漢,下接平壤,左帶荆江,右襟洞庭,兩湖鍾秀,皆襯聖地;東臨九派,西通三峽,南極瀟湘,北望幽燕,三楚雄觀,盡起宏圖。俯瞰近景,浮想聯翩,江與山相偎,山與城相連,城與寺相通,寺與江相鄰,互依互存,融為一體,交相輝映,無限風光。不愧東嶽寶地,千年古刹。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