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宗教 > 佛教 >

世親

2019-08-09    作者:中文头条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世親(梵文:वसुबन्दु Vasubandhu),亦譯天親,音譯婆藪盤豆(婆藪槃豆)、伐蘇畔度,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理論的創始人之一,與其兄無著齊名。活動於西元4~5世紀。生於北印度犍陀羅國布路沙城(意譯丈夫城),婆羅門種姓。

初習小乘說一切有部教義,且博學多聞,遍通小乘十八部教義,得其兄無著勸導,改宗大乘哲學,隨學瑜伽行理論(唯識學)。他以《唯識三十頌》的頌文歸納複述《攝大乘論》和《瑜伽師地論》的唯識精義。所著《唯識二十論》,以唯識立場,批判說一切有部和經量部的學說,闡明唯識無境。世稱以上二部書和無著的《攝大乘論》為確立唯識說基本理論的代表作。其所著《大乘百法明門論》是對說一切有部學說的批判和根本性改造。世間一切事物現象被分屬於五種大類,也就是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心法指一切與心意識有關的現象,包括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和阿賴耶八識在內。心所有法是指陪隨心而起的心之作用或心理現象等。色法大致等於物質現象,如根(感官)、境(對象)和意識。不相應行法是不屬精神也不屬物質現象界的,是假立的有為法(有造作有消滅的事物現象)。無為法有6種:虛空無為(認識真理猶如虛空)、擇滅無為(有選擇努力達到的至真境界)、非擇滅無為(修神秘直觀而達到的與真如冥符)、不動滅無為(由靜慮所得的不為苦樂所動境界)、想受滅無為(與觀念感受絕緣的真實境界)以及真如無為(達到本體真如的境界)。五位百法是從認識主體出發對於一切世間現象的總結歸納,它包括了世間和出世間的全部存在,是從認識引向宗教實踐的基礎。此外,其《佛性論》討論了一切眾生在阿賴耶識中先天而有的解脫可能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論。

文件:93259.jpg

世親菩薩

世親所著甚多,與龍樹並稱「千部論主」。除上述外,還有《大乘成業論》、《三自性論》、《大乘百法明門論》、《大乘五蘊論》、《止觀門論頌》、《十地經論》等。另外,對大乘諸經典《華嚴經》、《涅槃經》、《法華經》、《般若經》、《維摩經》、《勝鬘經》等進行解釋,並廣釋無著的論著,如《釋攝大乘論》。

文件:93260.jpg

世親 像

記載

付法藏第二十一祖。羅閱城人,姓毗舍佉。父光蓋,母嚴一,家富無子,父母乃禱佛塔求子。一夕,母夢吞明暗二珠,覺而有孕,後一月果產一子,即尊者婆修盤頭。年十五,禮光度羅漢出家,感毗婆訶菩薩為其授戒。未師事闍夜多之前,常一食不臥,六時禮佛,清淨無欲,為眾所歸。闍夜多欲度之,乃對眾雲(大五一‧二一三上):「我不求道,亦不顛倒;我不禮佛,亦不輕慢;我不長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雜食;我不知足,亦不貪慾。心無所希,名之曰道。」婆修盤頭聞其說,遂發無漏智,後繼闍夜多衣鉢,宣通經藏,廣化眾生。行化至後那提國時,付法予摩奴羅,跏趺而逝。

即《俱舍論》之作者。又作天親。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四五世紀頃北印度健馱邏國富婁沙富羅城人,乃國師婆羅門憍尸迦第二子。與其兄無著(梵 Asavga)初于薩婆多部(有部)出家,無著直入大乘,世親卻入經量部,立志改善有部教義,遂入迦濕彌羅國,研究《大毗婆沙論》。四年後歸國,為眾講毗婆沙,並作阿毗達磨俱舍論。師初抨擊大乘佛教,謂大乘非佛所說。後以無著之方便開示,始悟大乘之理,轉而信奉、弘揚大乘要義。其論著與註釋之典籍甚多,奠定大乘佛教瑜伽派之基礎。重要著述有俱舍論三十卷、攝大乘論釋十五卷、十地經論十二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廣百論、菩提心論、三十唯識論頌、大乘百法明門論、無量壽經優波提舍等四十多種。

「無著講堂故基西北四十餘里,至故伽藍,北臨殑伽河,中有磚窣堵波,高百餘尺,世親菩薩初發大乘心處。世親菩薩自北印度至於此也,時無著菩薩命其門人,令往迎候。至此伽藍,遇而會見。無著弟子止戶牖外,夜分之後,誦《十地經》。世親聞已,感悟追悔:「甚深妙法,昔所未聞,誹謗之愆,源發于舌,舌為罪本,今宜除斷。」即執銛刀,欲自斷舌。乃見無著住立告曰:「夫大乘教者,至真之理也,諸佛所贊,眾聖攸宗。吾欲誨爾,爾今自悟。悟其時矣,何善如之?諸佛聖教,斷舌非悔。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贊大乘,補過自新,猶為善矣,杜口絕言,其利安在?」作是語已,忽不復見。世親承命,遂不斷舌。旦詣無著,諮受大乘。於是研精覃思,制大乘論,凡百餘部,並盛宣行。」

現代考證

世親在世年代

傳統說法,認為世親在釋迦牟尼過世後九百年出生。

高楠順次郎於1905年1月亞細亞協會雜誌發表文章,主張世親在世年代為西元420年至500年間。

印順法師認為,世親的年代應該是360年至440年間。

二世親

另有現代學者Erich Frauwallner認為,著俱舍論之世親與無著之弟世親,為同名之二人,前者為說一切有部之論師(新世親),後者為瑜伽行派之論師(古世親)。歷來將二人混同之原因,係因真諦所譯「婆藪盤豆法師傳」之記載,該書以兩人為一人,其中間部分主要為新世親之資料,前後部分則為古世親之資料。古世親即富婁沙富羅城憍尸迦之子、無著之弟,出家後初學說一切有部之學,後轉習大乘,其年代應在三二〇年至三八〇年頃。新世親之出生地不詳,曾以佛陀蜜多羅為師,屬於有部,然又傾向經量部;據傳說,甚受正勤日王及太子婆羅袟底也(梵 Bālāditya)禮遇。其年代約在四〇〇年至四八〇年間。俱舍論、七十真實論等書均為新世親所著。

印順法師則反對這個說法。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