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宗教 > 佛教 >

三性

2019-10-25    作者:中文百科香港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三性(漢語拼音:sān xìng),佛教術語。有二義。

一、佛教瑜伽行派學說的中心觀念。梵名又稱Tri-svalaksana,譯作三自相或三相,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

1.遍計所執性,指出於凡夫的虛妄執著,有內在傾向地、執意要將種種因緣所生並無實體的事物執為實體,這又稱虛幻分別相或分別性;

2.依他起性,指依眾緣而起的現象存在,它是有一定自在性的,並不依賴認識者主觀的虛妄執念,這又稱因緣相或他根性;

3.圓成實性,即排除妄執客觀世界實有,並悟到現象界為心識所派生,顯示出圓滿成就諸法實性,也就是唯識真性。它是一切有為法的根本體性,也即是真實性的一面。這也是不依賴認識者的虛妄分別的,只有得菩提的聖者才能直證這一體性。

二、佛教對一切法從價值角度所作的性質分類,有善、不善和無記(非善非不善)三種。簡言之,有利於解脫的一切法為善;有悖于解脫的稱惡;利害無從判斷(記別)的稱無記,無記又分為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兩種。在唯識理論當中,「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又聯繫到對於八識等的倫理性判斷。從勢用的角度看,無記性的事物是非善非惡的,從體上著眼,如末那識仍然有虛妄的一面,是障覆聖道的,故稱有覆無記;而像阿賴耶識及內外根器,本身沒有道德屬性,故稱無覆無記。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