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陳偉之 > 正文

從新加坡立場觀察中美的霸權之爭

2022-07-16 23:12 作者:陳偉之   來源:台灣觀察   閱覽:


  新加坡是東南亞區域中心地帶的一個城市小國,面對美國積極拉攏圍堵中國崛起,兩面為難。美國在新加坡有軍事基地,足以阻攔中國途經麻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的船隻。然而,新加坡主要是由華人組成,怎好阻礙中國崛起呢?

  關於這個問題,2021914日當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新加坡時,新加坡外交部長維生曾表達了如下的立場:

  幾十年來,美國在東南亞區域一直是建設性的存在。美國是新加坡最大的外資來源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美國的投資與技術轉移為新加坡和東南亞創造了許多工作機會。但是,過去40年世界最大的成功故事,卻是發生在中國,政府讓億萬人民脫離貧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崛起將是不可逆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故事。

  維生部長的這番談話,說明新加坡過去發展受惠於美國,今後還有賴中國繼續加持;因此,此時此刻,根本不能選邊站。他指出新加坡最大的懸念,是中國崛起過程中會如何影響與美國的關係? 新加坡所希望的是中美能夠建立良性的互動關係,必要時能夠進行合作;縱使發生摩擦,也要將對抗降至最低點。

  作者認為新加坡的立場非常坦白,新加坡需要的是一個和諧的國際環境,能夠維持航運順暢、金融旺盛的日子,人民生活就會好過。反之,缺乏資源的新加坡將一無所有。

  作者曾經走訪新加坡多次,每當走在「牛車水」(地名),看見人山人海,有人觀光、有人做生意,覺得非常熱鬧;但當參觀當地「原貌館」展出早期移工生活的文物時,卻為他們感傷流淚,深深觸動海外華人艱辛創業的意識:想想是先輩們努力付出才有今日,何其不易啊?

  新加坡處於馬來人世界,原已加入馬來西亞聯邦,卻因種族問題被迫於1965年退出聯邦,當時新加坡的經濟並不富裕,但在總理李光耀的治理下,很快就登上開發國家之林。套句新加坡外交部長維生的話,那也是過去幾十年最成功的故事,值得喝采。

  新加坡在困境中走出一片天,領導人有其遠見與膽識。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一次受訪中,談及其父親李光耀面對是否開放賭場爭議,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竟然主張開放,而且還說新加坡不開放會吃大虧的。僅此一例,可以看出李光耀資政對新加坡建設的用心與睿智。

  新加坡未來還要持續發展,但是如今國際環境改變了。新加坡外交部長維生不假掩飾地指出,新加坡只是一個小小的城市國家,中美競爭如果是無可避免的,新加坡需要的仍是能夠顧及全球經濟發展的環境。維生部長說,願意傾聽大國的立場,跟進大國的發展。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隨即答覆稱,中國願意與美國合作,共同創造全球福祉。但是美國顯然不適應中國發展的新局面。他強調,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必將完成;這也是整個人類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成就;期間各國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是個重要的課題。

  王毅部長指出,新加坡公平理性看待中國發展,並善於從中國的發展中找到合作契機、尋求互利的前景,這就是中新兩國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發展和繁榮的動力。至於有些國家負面看待中國發展,由此產生很多疑慮,甚至是誤判中國,將會得不嘗失。

  誠如美國政治學者Dennis Etler所分析的:西方為何對中國緊咬不放,因為中國的經濟成長挑戰了西方至少250年來的全球霸權。中國的軍力也要趕上西方,因此不再受西方的威脅。為了轉移注意,西方製造出一連串的謊言和汙衊,避談中國的脫貧,卻想像中國的種族滅絕;避談中國高鐵、電動車、替代能源、電子商務的成就,卻誣指中國盜竊智慧財產權

  作者認為現在是全球化時代,也是多邊合作的時代,過去獨霸全球的舊思維必須拋棄;美國應該與時俱進,實現合作共贏。不過說來容易,要美國調整既有心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畢竟美國獨領風騷也不過是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幾十年而已,要他步下台階與他國對等相處,恐怕非得環境迫使其不得不面對,才有可能實現。
 

作者:台灣玄奘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陳偉之
欄目主持:李威侃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