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陳偉之 > 正文

試從海洋中國視角化解台海危機(一)

2022-08-31 21:42 作者:陳偉之      閱覽:

台灣玄奘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陳偉之

民進黨籍前立法委員沈富雄,近日倡議以「止戈」面對中共「武統」台灣;換言之,台海戰爭打不得,否則台灣必毀。本文願以「海洋中國」概念告誡台灣當局,試著從影響「大陸中國」著眼,化解兩岸軍事對峙危機。

 「海洋中國」的概念有兩層意義,第一、它的內涵是相對於歷史上的中國,乃是深具大陸性格的國家,缺乏海上冒險犯難從事貿易的特質而構成的;因為自人類文明歷史進入近代以來,顯然的已經走向海洋世紀,古老的大陸文明國家,如西亞的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南亞印度的蒙兀兒帝國,以及東亞的滿清帝國,都分別經不起西歐海權國家的衝擊;因此,思考「海洋中國」的概念,無非是希望「大陸中國」能夠改變性格,迎向海洋世紀,創造應有的國際地位。

第二、它的意義則是希望以台灣為核心的海外華人,能夠以既有的經濟成就與力量,協助中國大陸朝向現代化建設。台灣是近代走向海洋世紀以來,中國唯一能夠躋身國際經貿舞台,並佔有強勢地位的主要領地。它被世人譽為經濟奇蹟的成就,也是中國歷史前所未見的。如今的台灣的經貿實力,不僅在投資東南亞各國上名列前茅,而且是中國大陸投資的重要來源。

  然而,台灣人也許只察覺到台灣雖然擁有雄厚的經貿實力,但在國際舞台上,卻處處受到中共政權的打壓;其實,台灣人忽略了可以自身擁有的各項經驗,在經濟面、政治面引領或協助中國大陸扭轉大陸性格,成為中國邁向現代化發展的動力。

  希望台灣成為引領中國大陸現代化發展的動力,不是自抬身價。近代海洋世紀發展的歷史,已經說明西歐的進步,是起自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邊陲國家,最後竟由海島英國獨步世界,成為日不落國。

  那些原先處於歐洲中心的羅馬帝國則早已成為歷史陳跡,不再具有昔日的權勢與光輝。而西元十九世紀下半葉,日本明治維新成功,清廷進行的自強運動,卻以一敗塗地收場。

  其中差別何在?為什麼原處於中心的中國,卻不敵邊陲的日本明治革新的成效。原因就是中國的大陸性格,背負著過於沉重的歷史文化包袱造成的;使得具有突破性的改革,難以順利推動。相對的,深具海洋性格的日本,由於易於接受外來文化的挑戰與洗禮,很快的就能脫胎換骨,重獲嶄新的生命力。

  台灣相對於中國大陸,在文化上就具有類似於英國面對歐洲大陸、日本面對中國大陸的優勢;也就是比較容易接受外來文化的衝擊,發展海洋事業。而台海分治七十多年來,台灣享有的經濟及政治成就,就是這項推理的最好證明。

  作者主張台灣人宛如海外華人,因為他們都不是原住民,而是自中國大陸移民而來的。最後一波的移民潮,是民國三十八、九年間,追隨中國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形成的。在台灣歷代的移民中,不論是早年自願性的移民,或是最後一波撤退來台的大陸各界人士,他們都具有堅忍不拔的特性,以及冒險犯難的精神。尤其是當他們處於危機重重之際,為了求得生存,總能披荊斬棘,另闢天地。

  各項台灣發展歷史論著,都經再三指陳早年來台的漢人移民,大都是受迫於中國大陸沿海家鄉生活困苦,不得不投海闖蕩,及至登陸台灣,除了努力墾田務農、開山採礦以外,就是積極從事對外貿易;荷蘭人據台時如此,鄭成功經營台灣時期仍是屯田與貿易並重。

  清廷治理台灣後期,台灣各項建設已經遠遠超過中國大陸各地。日本割劇台灣之後,朝向現代化建設的腳步,亦未中斷。中國國民黨政府自大陸失利撤退來台後,更是勵精圖治,希望將台灣建設成三民主義的模範省。

  四百年來,台灣雖然歷經政治勢力更迭,但是朝向海洋世紀的經貿園地發展,卻從未間斷。此外,台灣人始終心懷中國大陸,則是歷史發展主軸。今日台灣當局在選舉過程中,隱昧地以台獨主張吸取選票,當非長久之計。作者建議試著如何從「海洋中國」引領「大陸中國」發展,或可化干戈為玉帛!

作者:台灣玄奘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陳偉之

欄目主持:李威侃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